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皇帝继位原因揭秘:靠玩弹弓得皇位

道光皇帝继位原因揭秘:靠玩弹弓得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87 更新时间:2024/2/17 8:30:49

道光之所以能够取得皇位,据说和他的神勇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林清之变中,更是给嘉庆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人野史《春冰室野乘》上卷里说,道光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乾隆帝去木兰围场打猎。一行人走到张家湾的时候,乾隆帝命令各比试射箭,小道光则呆在旁边观看,等各王射完后,他也跃跃欲试,拿了把特制的小弓箭射了几下,结果还真射中了二箭。乾隆帝看后大乐,抚摸着小道光的头说:“乖宝贝,你要是能连中三矢,我就赏给你黄马褂穿。”

小道光随后再接再厉,还真就射中了第三箭,于是他便跪上前讨赏,乾隆帝问他想要什么,小道光既不说话也不起来。乾隆帝大笑,说:“好了,我知道了。”于是命侍臣立刻取黄马褂来,手下的人看只有成人的黄马褂,仓卒间找不到小号的,只好给他一件大的黄马褂套上。由于衣服实在太长太大,小道光穿上后都没法走路,最后只好由侍卫抱了回去。

这还不算什么。清人笔记《南亭笔记》里说,道光最爱玩弹弓,练就了一手百步穿的技术,常把皇城的麻雀射得鸡飞狗跳,无处安身。您还别说,道光的这门特技在关键时候还真派上了用场。在一个月黑风高、雷电交加的晚上,天理会林清率会党起义,一群人直奔紫禁城并一度杀进宫门,皇宫一时告急!当时道光正在巡逻,看到匪徒们越登宫墙,便用随身带的弹弓连发连射,射得准,力道足,据说无不应弦而倒。随后,道光转回到乾清宫,忽然看见一人立在殿脊上,正在手挥令旗,号召同党进攻。道光正想用弹弓射,却发现没子弹了,于是他解下衣服上的金钮扣射去,结果一下击中此人的眼睛,导致其惨叫一声,落地摔死。

网络配图

也有人说,道光当时用的不是弹弓,而是鸟枪,说当时林清之变的时候,贼焰嚣张,道光正在上书房读书,听到外面喧闹,便出门查看,只见诸王贝勒们仓皇逃避,于是便拦住一个太监问怎么回事,太监惊慌失措的说乱党杀进来了!道光听后二话没说,便立刻回屋拿了一把鸟枪,冲出门外,往人声最响的地方赶去。到了宫门外见匪徒进攻,道光抬枪便射,连毙二人。林清党徒一时错愕,不敢贸然前进,这时禁军赶来,将这些人一网打尽。此役结束后,嘉庆大骂那些侍卫和禁军保护不力,唯独对道光的表现赶到非常欣慰。他说道光以皇子的身份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大有当年太祖神勇之风。此役道光护驾有功,民间也多传说其神勇无比,后来嘉庆金匮缄名,把道光立为皇位继承人,想必就是受了这个事件的影响。

揭秘:道光皇帝死前留下四道令人费解的遗嘱

道光帝在临死前,留下了四道遗嘱,简单的说就是:

一、他死后不配天。也就是不要将他的神牌供奉到天坛的皇穹宇和皇乾殿内;

二、他死后,其神牌不升祔太庙。但可以升祔奉先殿,其画像可以悬挂到寿皇殿、安佑宫;

三、他死后,不要在他陵寝的五孔桥南为他建圣德神功碑;但要把“大清某某皇帝”字镌刻在明楼碑上,陵寝名称刻在明楼碑的背面。碑文不可以有“以圣神功德”字样称呼,如果新皇帝要写歌颂我生平的碑文,则可以把碑文刻在神道碑亭的石碑背面。

四、在他死后,只将他生前穿用过的几件衣服供奉在皇宫内的四执事库,以示节俭和留念。自鸣钟殿内一些不常用的砚墨,也没有必要长期保留收藏。

网络配图

这四道遗谕看似简单,但在事实上,却给刚继位的只有20岁的咸丰帝出了不小的难题。后来,咸丰帝经过仔细思考,且在诸王大臣的参议下,最终将道光帝的遗谕作了如下的三个决定:

一、道光帝神牌仍配天、升祔太庙。只是从咸丰帝开始,清代帝王不再配天坛。

皇帝死后配天,升祔太庙都是大清国历代奉行不替的祖制家法,是神圣不能改变的。也是中国历朝历代都照办不误的成宪,是天经地义的。在民间,老人去世了,还要立牌位供奉起来,按时按节上香行礼,接受后代人的香火。

作为大清皇帝,一代人王地主,岂能死后不升祔太庙?后两条比较好办,咸丰帝都照办了,唯独这前两条,使咸丰帝左右为难。

特别是道光帝在遗谕中十分坚决地说:“若继体之君、顾命之臣不遵朕谕,任意强行,则是甘为我大清之不孝不忠之人矣!”是“诬朕以不德不孝。”是照办还是不照办?

在道光帝死后的第三天,咸丰帝下令朝臣们,就这件事进行了一次大讨论。参加这次大讨论的,上至亲王,下至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发言,讨论得十分热烈,甚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经过20多天的讨论,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仍遵照以往成宪办理。也就是仍配天、仍升祔太庙,不按道光帝的遗嘱办。这一意见由礼亲王全龄将上奏给皇帝。

网络配图

咸丰帝看了众臣的意见后,经过再三考虑,最后决定采纳群臣的意见,配天祔庙。同时决定从自己开始,以后各帝不再配天。他降旨将道光帝的第一条朱谕和自己的这道谕旨抄录一份,悬挂在天坛的斋宫内,永世法守。

二、道光帝的龙泉峪陵寝不再建圣德神功碑楼,将圣德神功碑文按照道光帝的意思,刻写在神道碑亭的石碑背面。为道光帝补建陵寝方城明楼。

标签: 道光

更多文章

  • 左宗棠:唐太宗以来维护领土功劳最大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左宗棠

    道光十二年(1832),二十一岁的左宗棠中第十八名举人,这是左宗棠在科举考试中所获取的最后一个功名,也是最高功名。尔后,他连续三次赴京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再没有碰到乡试时的好运气。从此,他绝意科举,讵料太平天国的鼙鼓,却使他按照上述乡试礼经文所提供的路线图,走上了与历代中兴将帅相似的立功树业的人生

  • 中国古代火枪发展为何会落后:康熙乾隆责任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乾隆

    作为军事科学院军史百科部的研究员,钟少异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兵器史、军事技术史、军事史和历代战略的研究,著有相关著作多种,并曾参与翻译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分卷。在他最近出版的《古兵雕虫》一书中,他延续了自己感兴趣的军事技术史、冷兵器以及火器研究。这个访谈,也主要围绕这些方面展开。澎湃新闻:

  • 雍正如何提高行政效率:让大臣们跪着“承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

    紫禁城的乾清宫广场西侧,靠近隆宗门,有一排简陋的平房。与金碧辉煌的宫殿相比,它颇显寒酸,游客们也大多会忽略它。然而,别看它不起眼,它却是大清帝国一百八十余年的决策中枢——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起因于一场战争军机处为清朝独有,首创者乃雍正帝。雍正为何要设立这么一个机构?根本原因是想有效发挥君主集权的优势

  • 南陈后主陈叔宝:与阿斗相起并论的亡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陈后主陈叔宝

    陈叔宝这个名字,听着就“萌萌哒”,一定好玩,而后主这个称呼,似乎也很有故事。没错,确实如此,这位哥们在历史上其实也有一个著名的模板,蜀汉后主阿斗,也常拿来并论。但和阿斗不同,陈叔宝的人生初期,并未拿来当做帝国继承人培养,他要做的,只是吃喝玩乐(人家阿斗出生伊始,可是承载着皇叔满满的情怀,从他单字“禅

  • 历史解密:历史上康熙为何被称为“爱银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

    康熙帝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一位明君。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世人早已多有评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幼年登基的万乘之君,还是一个去奢从简、厉行节约之人。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四十

  • 康熙皇帝给“宫门献鱼”起菜名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皇帝

    康熙九年(1607年),康熙皇帝南下暗察民情来到云南"宫门岭"。网络配图 这是一个十分险要的山岭,岭下有个天然大山洞,洞宽丈,形如宫门,宏伟非凡。这日中午,康熙党得有些饥饿,就来到池边一家小酒店要了一条鱼、一壶酒。很快,店家便将酒菜送上桌,康熙吃完以后感觉很美,不由问道:"店家,这是什么菜,如此鲜美

  • 同治帝的阿鲁特氏皇后为何死后惨遭剖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同治帝的阿鲁特氏皇后

    清朝三百余年,历经12位皇帝。同治皇帝是咸丰帝的长子,咸丰死后,他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皇位,而同治的皇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在同治死后也异常的凄惨。同治帝的阿鲁特氏皇后阿鲁特氏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她是蒙古正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祖父赛尚阿是大学士,父亲崇琦是状元。同治十一年,阿鲁特氏被册封为皇后。同

  • 年仅19岁的同治帝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梅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年仅19岁的同治帝

    在很多电视作品中有一位皇帝死于花柳病。这位皇帝就是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慈禧的儿子同治帝。在同治帝登基统治的这段时间里,一直是慈禧手握大权,这个也就是开始慈禧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统治。有很多的外传野史记载中,都是说同治帝载淳怎么死的民间花柳病,官方记载说是天花,还有民间传说是死于梅毒。有着各种说法,今

  • 揭秘名将韩信和项羽究竟谁有妇人之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

    项羽有所谓的“妇人之仁”一直被世人所津津乐道。 特别是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更是被当作项羽“妇人之仁”的经典例子。郭知熠先生在《超级厚黑学》中颠覆历史,第一次指出, 项羽根本就没有什么“妇人之仁”,他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并不是他心慈手软, 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将刘邦看作他的真正之威胁。如

  • 大宋皇帝为何将心爱美人送给风流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宋皇帝

    众所周知,古代皇帝身边大都是拥有三千佳丽,可谓美女如云。但是,即便是拥有如此多的美女,也没有那个皇帝愿意将自己身边的美女送给属下大臣的。然而,历史上就曾有有这样一位皇帝,竟将自己身边的美女送给了一位属下大臣。这位皇帝就是北宋的第四世皇帝宋仁宗赵祯,而得到皇帝身边美女的大臣便是人称“红杏尚书”的宋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