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奸臣童贯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到底有多传奇?

宋朝奸臣童贯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到底有多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773 更新时间:2024/2/20 21:59:36

说到宦官,大家的第一印象必定是手持拂尘、娘娘腔、满头白发吧。但其实这些都是看影视剧对宦官的刻板印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就历史上的太监而言,北宋太监童贯宋徽宗赏赐过封地、曾居太师之位,册封为广阳郡王,是个掌握兵权二十多年的权臣。

据《宋史》记载,率军征剿方腊的不是宋江而是童贯。他长得十分魁梧,周身很有力气,下巴连着脖子处长满了胡须,不像是一个被阉割之人。后世历代人多是通过《水浒传》了解童贯的,充满了文学味的演义味儿。

有着传奇色彩的童贯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生性灵巧,讨好卖乖

童贯家居都城开封,父亲童湜虽然只是一个市井人物,但十分爱好收藏,对古今书画颇有研究,与当时的不少文人墨客和学界名流交往密切。他的儿子童贯,小字道夫,生得十分乖巧,天生一副妩媚相。他从小跟着父亲的屁股转,与大人们交接谈笑,由于小嘴儿会吹话儿甜蜜,很逗人喜欢。更重要的是,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一套鉴别古书画的方法。

元符三年,宋哲宗病重,选定继承人的问题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童贯的父亲童湜十分关心。皇家请占卦家推卦,得到“吉人”两字,没人能解释得出这两个字的意思。

童湜的想法奇葩,他把这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佶”字,想到皇子中有叫赵佶的,十分喜好书画,看样子去投靠他有前途,但对于男性老百姓而言,能接近他的若不是高官那就是太监。于是童湜找了几位铁哥们商量妥了送童贯入宫的办法,然后将童贯阉割了,送到李宪门下。并将童贯的生日改为与赵佶同一天,即5月5日。

李宪是当时的一个著名宦官和军事将领,以功升迁至宣庆使,并兼管财政。

童湜的这一宝完全押对了。不久宫中传出消息,宋哲宗驾崩,由太子赵佶登基,是为宋徽宗。

宋朝当时的习俗,把五、十三、二十三看成是不吉利的数字。

宋徽宗的生日是五月五日,为此将生日改成了十月十日。他听说李宪门下有个小太监的生日是五月五日,产生了兴趣,于是召见了当小太监的童贯。童贯嘴儿甜又巧,博得了皇上的喜欢,于是被留下来服侍皇上。

聪明伶俐的童贯把皇上喜爱书画的嗜好牢牢记在心上,千方百计地讨好皇上,揣摸主子的心思,事先就逢迎承顺,越来越得到宋徽宗的好感。

不得不说童贯还有其十分引人注目之处和一个不同于常人的性格。他不像其他太监说话有气无力,公鸭嗓使人生厌。

他生得彪形魁梧,面皮白嫩,双目有神。嗬,他那套笼络人心的本领那才真叫厉害,在小事情上从来不与人计较,平时常常给人小恩小惠,因此在宫中很有人缘,嫔妃宫女都喜欢他。他时常被差遣为皇上及嫔妃搜寻书画。

一次他奉诏到江浙钱塘去访求古代书画,在杭州时,与被贬谪的宰相蔡京见面了。两个心怀不轨之人,狼狈为奸,很快就达成了默契。

蔡京精心绘画,研求书法,甚至用重金购买名人书画,加以篡改,作为自己进呈皇宫之用。童贯密报皇上,说蔡京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不应闲置。

另一方面,童贯联络朝中一些与自己相好的实权人物,在皇上面前为蔡京说情。宋徽宗果然下达圣旨,起用蔡京为定州知府,随即迁升为大名府知府,不到一年的时间从大名府调到朝廷任翰林学士,专门为皇帝起草诏书。

(二)初做监军,侥幸立功

蔡京掌握了朝中大权,支持童贯去掌握军权。蔡京说动宋徽宗,任命童贯为节度使,主管边关军队,有权提拔立过战功者到朝廷做官。童贯手中有了权,就大肆卖官鬻爵,成为了京城的首富。

童贯这人胆子很大且有运气。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受命讨回前朝被西夏国夺去的湟州等地。

这是童贯第一次领兵打仗。

他一点儿也不虚,冒着凛冽的寒风,监督高永年、王厚两将率军十万,向湟州杀去。这天京城的太乙宫失火,一向迷信道教的宋徽宗,担心天象告警,派人乘快马,手持自己停止用兵的诏令,给童贯送去。童贯看了看一声不吭地将诏令塞进靴筒里。王厚问有什么事,求胜心切的童贯说皇上催我们快快进攻取得成功。

熟谙兵法的高、王两将,对正面据险固守的敌军佯攻,派出精锐轻骑兵从侧面进攻,杀死了敌酋多罗巴的两个儿子,多罗巴狗急跳墙,命小儿子阿蒙倚北山设阵对抗。

高、王两将见敌有了准备,建议不要轻举妄动。先做好固守为宜。童贯可不管这些,喝令部队快快出击。高、王两人不敢违背监军的指令,只好兵分三路杀入敌阵。敌人腹部受敌,阵脚大乱,纷纷逃窜。

此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宋军顺风追杀,逼得湟州守军投降。

童贯敲起得胜鼓班师回朝。宋徽宗举行庆功大典,蔡京授司空,晋封嘉国公,童贯为福殿使兼襄州观察使。

位于北宋东北边疆的辽国当时与北宋本无战事,但其与西夏正在和亲,于是两国联合起来,以大规模扫荡的方法抢掠北宋,童贯再次领兵出击。后来党项军也加入了辽国和西夏的联军。敌联军攻下了震武城,血洗全城后退去。

童贯率军进入空城,却谎报取得了大胜,又一次受到昏君宋徽宗的表彰,封为“太师”、“经国公”,赐号“媪相”,从此人们也就这样称呼他。

(三)软硬兼施,剿杀方腊

北宋末年,流传着这么一首民谣:打破筒(童贯),割了菜(蔡京),便是清平好世界。童贯和蔡京狼狈为奸,无恶不作,老百姓恨之入骨,社会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方腊起义终于爆发了,不到三个月,接连攻下了了杭州和六个州的六十多个县。声势越来越浩大,一路向开封府杀来。

童贯以宣抚使身份,率领十五万人马前去应战。老奸巨猾的童贯把被起义军打击过的土豪地主集中起来提供消息商量办法。

根据得到的情报采取行动,随后起义军的不少粮仓被劫,不少小股义军被歼,战斗力不断被削弱。童贯亲率大军切断起义军的大本营——帮源洞和外界的联系,在帮源洞前后左右布置重兵,步步为营。最终方腊起义军失败了。

童贯被列为“有功之臣”,晋封为“楚国公”。

文末补白:多行不义必自毙。童贯和蔡京勾结在一起,积极推行“联金灭辽”政策。灭辽后,金国摸清了北宋的底细,全力向北宋进攻,北宋军队节节败退,丢失了都城开封。靖康元年四月,宋钦宗给童贯制罪,贬至彬州。七月下诏杀童贯。

标签: 童贯宋朝

更多文章

  • 处死吕布对刘备来说有什么好处 吕布是死在曹操刀下还是死在刘备一张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布,曹操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吕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对于吕布而言,吕布到底是怎么死的?吕布究竟是死在曹操刀下还是刘备嘴下?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吕布生于蛮夷之地,平民之家。性格直爽野蛮,好勇而少谋。用陈宫的话说,就是个性情刚直的孩子。当然,吕布能从一介平民到一洲之主,也算一方诸

  • 徐庶离开时为什么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徐庶心里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庶,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徐庶和刘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徐庶当初自己离开,却向刘备推荐的诸葛亮,徐庶到底是怎么想的?徐庶又是怎么想的?相信很多观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都对徐庶这个人有着非常深的印象,他可以说是刘备前期重要的一位谋士,而他也是为刘备早期的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不过在帮助刘

  • 探索秦观的一生,他用凄婉悲伤的词牵动文人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观,北宋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是苏轼的学生,“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以婉约词著称,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秦观所作的故事吧。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清·王士祯《高邮雨泊》清朝初年的一个雨夜,著名诗人王士桢在高邮南湖边

  • 文丑和赵云打得不分胜负 关羽为什么能一刀就斩了文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云,文丑,关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文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云和文丑打得有来有回的,关羽为什么一刀就斩杀了文丑?两人的实力差距有那么大吗?文丑,是袁绍的部将,和颜良以勇武著称于袁绍军中。文丑、颜良、张郃,以及高览等四人并称为河北四庭柱。在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对峙于官渡,为了逼迫曹操决战,

  • 康熙晚年宠爱的妃子之一:熙嫔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熙嫔,清朝

    到了康熙朝后期,康熙越来越宠爱一些汉妃,比如说顺懿密妃、襄嫔等人,今天小编要讲的便是其中之一,她就是熙嫔。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熙嫔是一名陈氏女子,生于康熙二十九年,比康熙小了36岁之多,父亲名为陈玉卿,史料没有记载陈氏是何时进入皇宫的,但从惯例来看,应该不会太大,大约在13

  • 李元景也是李渊的儿子,为什么名气不及李世民三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元景,唐朝

    唐高祖李渊共有二十二个儿子,但很多人对于除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这三兄弟之外的其他人,估计没什么了解。虽然李渊的其他儿子,在历史上确实不太出名,但有一个人,其实值得一提,他叫李元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元景,是李渊的第六个儿子。这个人虽然没在历史上留下过太

  • 乾隆后宫的魏佳氏,她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令妃,清朝

    乾隆的后宫中有一位奇女子,她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与传奇。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位女子就是乾隆后宫之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令皇贵妃魏佳氏。魏佳氏的出身十分低微,出身于内务府包衣,所以在魏佳氏最开始进入皇宫之中的时候只是一位在平常不过的宫女。然而,魏佳氏十分年轻貌美,在后来自然就

  • 李承乾一出生就受到万众瞩目,为何后期他的行为会如此荒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承乾,唐朝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母亲是长孙皇后,身为太子,她得到了悉心辅佐和教导,然而在后期,他把所有太子不该做的都做了,他为什么变成了这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作为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后期的生活,可以说是荒唐至极。搞异装癖,豢养男宠,杀师杀弟,甚至还打算直接刺

  • 历史上的张士诚是何形象?他被俘后妻子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士诚,元朝

    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是其中最大的三支割据势力。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公元1367年,朱元璋的大军攻破苏州城,一代枭雄张士诚想要上吊自杀,最终被徐达攻破大门,救了下来,押送南京。张士诚的“东吴”政权就此覆灭,张士诚爱民如子,不喜杀戮,败在朱元璋手里,十

  • 王振对明朝带来了什么影响?他真的导致了明朝由盛转衰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振,明朝

    王振是明朝初期宦官,也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深受明宣宗、明英宗的喜爱。历史上对王振的评价并不高,有人说他是明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真的是这样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要说王振是明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这个说法未免有些太过武断了。不过,王振在那场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