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之间的绯闻是真的吗

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之间的绯闻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12 更新时间:2024/4/11 12:34:22

很多人都不了解孝庄绯闻故事,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他的第八子四贝勒皇太极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天聪。

这时期,东北地区关外大部分土地,除山海关附近少数城市尚属明朝统辖外,均被后金政权占领。十年后,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皇太极正式称帝,年号崇德尊,后尊为清太宗。

清太宗连年作战,驰骋疆场,宫内琐事,无暇顾及。因而宫廷瞀乱,大事小事,层出不穷。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皇太极突然暴毙。

为了争夺皇位,诸王贝勒之间,明争暗斗,互相倾轧,甚至到了兵戎相见了。

其中最为激烈的是: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武英郡王阿济格等三王与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的斗争。

肃亲王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自然对皇位有所企图,但是作为皇太极亲弟弟的睿亲王多尔衮也有称帝的想法,因为清朝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皇位继承制,你争我夺,争论不休。

最后达成协议,立皇太极的幼子福临为帝,年刚六岁,是为顺治皇帝;并由多尔衮、济尔哈朗两亲王辅政。

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弟弟。其人体格魁梧,相貌英伟,精骑善射,仪表不俗,而且智力过人。没有多长时间,他就牢牢地掌握了清朝大权。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晋封为“摄政王”,一年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尊为“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加尊为“皇父摄政王”,并昭明天下。

这年,摄政王多尔衮大施权威,先以“徇隐护军参领希尔报冒功”之事,将肃亲王豪格削去亲王爵位并锢禁起来;又以“不举发黄旗大臣谋立肃亲王”之事,将郑亲王济尔哈朗降为多罗郡王,罚银五千两;不久又将肃亲王豪格秘密处死狱中。

两年后再娶肃亲王豪格福晋博尔济锦氏为妃。他独揽大权,树党自固,排除异己,朝中文武官员,没有一个不畏惧的。

此时的顺治皇帝,不过是名义上的皇帝罢了。

摄政王多尔衮与顺治帝分明是叔侄关系,为什么竟尊之为“皇父”?

这还得从顺治的生母孝庄皇太后说起。

孝庄皇太后博尔济氏,是太宗皇太极的妃子。她生得容颜秀丽,肌肤白腻如玉,人们称之为“大玉妃”。她的妹妹颜秀丽,肌肤白腻如玉,人们称之为“大玉妃”。她的妹妹嫁给摄政王多尔衮,貌也殊色,白皙光艳,与姐姐博尔济氏不相上下,人们称之为“小玉妃”(孝庄又有个姐姐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并封宸妃)。

大玉妃不但美貌出众,而且颇有才智,皇太极宠爱有如明珠。特别是洪承畴之事,使得大玉妃在皇太极心中地位更上一层楼。传说明朝有影响的遗臣洪承畴被俘后,失志不降,清廷官员百般劝降,都不成功。皇太极问计于大玉妃,大玉妃愿意承担此任。她手捧人参汤一碗,亲自送给洪承畴,洪承畴于是被降服了。

到底大玉妃使出什么解数,如此顺利地打动了洪承畴,使其甘心降清,密室之事,外人就不得而知了,普遍认为大玉妃看出洪承畴因为爱惜衣物从而推算出他并不想死,从而击溃了洪承畴的心理防线。

后来大玉妃经常参与帷幄机谋,其权力日进;再以生下皇子福临,即晋封为孝庄妃。

早年,皇太极连年在外作战,很少回宫,而且皇太极忌惮自己的皇兄代善,于是将一切内政分别分配给自己的几位皇兄皇弟,防止被篡权,其中睿亲王多尔衮年龄最小,皇太极对他防备最低,多尔衮得到的权力最大。

大玉妃年轻貌美,空房难守,就与睿亲王多尔衮有了私情。两人借共同商讨国事的名义,睿亲王多尔衮常常整夜不回王府,这使小玉妃逐渐萌生了疑心。秘密派人打探,回报说:王爷在宫内商讨军机要事,抽身不得;又恐出宫有泄露军事机密的嫌疑,所以也不敢回府。

小玉妃以国事为重,信以为真,疑心冰释。但是天长日久,再加上听得不少风言风语,小玉妃疑心又起,于是以请安为名,亲入宫中,想看个虚实。

不料大玉妃已将睿亲王多尔衮移往他室,不容小玉妃见面,并派人传达皇帝的旨意:“不奉命而擅入机密地者,杀无赦,幸福晋自爱。”

小玉妃接旨后,羞愤难当,当即要自缢于宫门,随侍几经劝慰才罢。至此,大、小玉妃原本是亲密姐妹,如今已成为冤家对头。

这当儿,李闯王攻破北京,明朝灭亡,皇太极也想入关内,向中原发展。

小玉妃这时赂使某王将睿亲王多尔衮与大玉妃暧昧之事密告皇太极。皇太极大怒道:“朕不除此獠,何以取天下!”

立刻返回沈阳,本打算先正宫闱,再继续夺取天下。谁料没过几天,皇太极突然猝亡了。

朝中甚至有人传言这是遭到睿亲王多尔衮与大玉妃的阴谋而死的。但人们摄于睿亲王多尔衮的权势,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话。

可怜清太宗皇太极英雄一世,默然暴毙,就此了结。

皇太极死后,顺治在母亲和多尔衮的帮助下成功登基称帝,孝庄大玉妃晋封为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双双深居宫中,共掌朝政。

小玉妃痛恨太后的所作所为,从不朝见。有一天因故入宫,碍于君臣之礼,勉强请求朝见太后,并要求会见摄政王多尔衮。这时正值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燕乐,传话不予接见。

小玉妃怒不可遏,于是掷冠而起,口出诟语,大肆谩骂,不得不幸幸回府。宫人向孝庄太后禀报小玉妃如何出言不逊,孝庄太后欲趁机赐死小玉妃,一旁内监进言:此事万万不可造次,杀掉小玉妃,无异自我传播,况且又担了个杀妹之名,不免遭人议论。不如告知皇父摄政王,请皇父摄政王自裁便是。

过了几天,孝庄太后命小玉妃进宫,小玉妃只得入宫待命。但等候多时,并不见孝庄太后传话。正纳闷间,一宫女前来交给小玉妃一物,此物不是别的,正是摄政王的一个指环(指环,这里是暗示摄政王与小玉妃绝情的意思)。小玉妃悲伤的回到府邸,这一天晚上小玉妃突然暴死在床上。

小玉妃既死,除却了孝庄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的挡路障碍。这摄政王多尔衮虽然是“皇父”身份,但对小皇帝顺治还须行跪拜大礼,不免心中不高兴。因而假称有病,说他不能入朝理事。

孝庄太后对于这个第二任丈夫,早已当做政治上的依靠,她见其倦政,内心也很着急,于是决定自身下嫁摄政王,一来可使“皇父”名正而言顺,二来两人暗渡陈仓,终非善策。

结婚之后,可免世人的传言。当即命某大臣专旨往摄政王府面议(女真部族早有娶小母(父亲的妾室),嫂嫂的风俗,汉人在商周时期也有这样的风俗,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摒弃,特别是宋朝礼教大兴之后)。

消息传出,有一明朝降臣陈大学士认为这种风俗不可接受,因而说了句“此礼亦可议平?”便被充军到边疆去了。

于是没有人再敢提出异议。

接着清廷以顺治皇帝的名义颁下诏书,略谓“朕虽以天下养,而太后都秋鼎盛,孑然无偶,春花秋月,悄然不怡。今以皇叔摄政王,同室懿亲,元勋贵胄,克配微音,永承休美。”

结婚大典,盛燃空前,自不必描述。

单说新房的布置,可谓富丽堂皇,豪华极至。江南有一精巧织工,在明朝时专供明廷织物,能以金丝银丝编织帷幔茵褥,其人物花鸟,惟妙惟肖,非常精美。

孝庄太后使人召唤,织工托故不肯北上,许以重金,也不答应。孝庄太后欲将其拿杀,内监道:“太后即将行嘉礼,先杀一织工,似有不利,同时织物也织不成了。据闻该织工有一小妾,为大妇所不容。如果许以织物完成,由太后下旨令其妻妾相安同居,则大妇便不敢撒野、欺侮小妾,织工一定高兴。最好是连同小妾一起来京,织成之后,一起返回。这样织工必然满承满应。”

孝庄太后听了之后,觉得很是新鲜,于是同意了。

织工来京,不到一月,上自帘模承尘,下到椅垫地毡,均以金银五彩丝线织成,游龙戏凤、花卉翎毛,五彩缤纷,灿烂夺目。孝庄太后命人去苏杭一带采购绣丝冰茧、缕金象玉,以为壁饰;又定制一大玻璃屏十二扇,晶莹透剔,满室生辉,还命画工摹画一幅《全宫妃女捧金莲送房图》,图中画的是孝庄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新婚夫妇,诸内监、宫女执灯、拥毡、奉盘、掌扇、捧壶、提炉,画工精细,姿态动人。

传说后来摄政王多尔衮突然暴毙后,顺治皇帝为掩其家丑,将图一把火给焚烧了。

摄政王多尔衮以“皇父”之尊、孝庄太后之宠,权威益重。百官上书时,要称为臣;诸王贝勒相见时,对其行跪拜礼。凡批答奏章,概以“皇父摄政王”签署,皇帝只能拱听。

随着年龄增长,顺治皇帝对权力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终日看着皇父的眼色行事,有话不敢说,喜怒不敢形于色。如果一旦忤及可能有被黜的危险。

于是假装沉默寡言,酷读佛经,但内心里对于摄政王的飞扬拔扈、骄奢淫佚深恶痛绝。

没想到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十二月摄政王多尔衮到边城喀喇城狩猎,突然坠马受伤暴毙,时年39岁。

认闻到京,顺治皇帝想就机会治罪,以示天下。孝庄太后不允,顺治只得遵从太后旨意,诏臣民易服举丧。灵枢到京时,顺治率诸王贝勒、文武百官易缟服出迎于东直门五里外。下诏曰:“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大臣拥戴皇父摄政王,坚持退让,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统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不幸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时以疾上宾,朕心摧痛。中外丧仪,合依帝制。”

翌年正月诏附皇父摄政王主于太庙,庙号:成宗义皇帝。

顺治心里有数。对摄政王的礼葬,稳定了摄政王的党羽,有利于政局的安定。

仅仅过了一年,顺治九年二月,顺治便公布了摄政王的罪状,略谓:太宗宾天之时,多尔衮即阴谋自立。入关以后撍妄益著,“第宅仿宫闱,仪伐似至尊,九州贡赋,悉人邸中。金银珍宝,不可计数,杀害肃亲王豪格,又纳其福晋博尔济锦氏为妃。威福已出,生杀任情。天下知有睿亲王,不知有皇上。似此撍妄,非追治其罪,不足以昭纲纪而警有位。”

于是撤去多尔衮帝号庙享,推倒其墓碑,没收家产入宫,母妻封典,悉数追夺。

有民间野史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太后忧郁寡欢,愧悔交加。太后对从者说:“吾在宫中富贵已极了。晚年不如清修,以了结世缘。现在将我几件首饰,转付与皇上,他日还可相见。”

孝庄太后死后,没有葬入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可能是由于她的改嫁而没有与太宗合葬一处。

孝庄太后下嫁摄政王,一般史书都没有详细记载,但流传颇为广泛。

有人说这是某王爷从大内得知的,有人说是摄政王府家人传出的。

于是后世人赋得打油诗一首说:

清宫秘闻传京都,阿嫂竟尔嫁小叔,若问此事真与假,宁信其有不信无。

标签: 多尔衮孝庄

更多文章

  • 秦孝文王:只当了三天皇帝,孙子却人尽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孝文王,秦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秦孝文王的故事。公元前306到前251年,中国正处于最混乱的时代之一:春秋战国。准确说,是战国中后期。我们将目光定位在武力强悍的秦国,这五十几年专属于唯一的大王: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姓嬴名稷,母亲就是史上著名的宣太后,芈八子。嬴

  • 曹彰作为曹操最勇猛的儿子 曹彰真的有谋反之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曹彰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彰谋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这让原本存在的社会秩序变得十分不稳定,即使骨肉至亲之间,也有相互攻击的事情发生。作为曹魏政权奠基人的曹操,有几位能力出众的儿子,这让当时曹魏的皇位继承问题变得十分复杂。虽然现在普遍认为曹操最终是在太子

  • 曹操如果死于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会面临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演义》这本书经过了历史长期的积淀,现如今已经成为广大读者们爱不释手的读物了。其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优秀文化绝不输给个其他任何书籍。许多读者对于书中的人物都甚是痴迷,例如像筑观星台以借东风的诸葛亮、献此火计大败曹操的周瑜、又或是愿受

  • 同治去世不久皇后阿鲁特氏也死了 皇后阿鲁特氏真的是被慈禧逼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同治皇帝,皇后

    对同治皇帝和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日,就在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驾崩仅仅两个多月后,同治帝的原配皇后阿鲁特氏崩于储秀宫,年仅二十二岁。关于阿鲁特氏的去世,有不少人认为她是被慈禧太后逼死的,虽说慈禧在历史上的口碑的确不怎么样,但

  • 盘点历史上寿命最短的十位皇帝,他们为什么都不超过十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殇帝,汉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历史上寿命很短的皇帝的故事。中国古代从秦始皇首创“皇帝”称谓算起,共经历了三百余位皇帝。长寿者不多,活过80岁的也仅有忽必烈、赵构、梁武帝、乾隆、武则天,但是短命的可就不计其数了。本文梳理出寿命最短的十位,竟然都不过十岁,个中

  • 作为汉元帝最受宠的妃子 傅瑶为什么斗不过王政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傅瑶,王政君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傅瑶和王政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现在宫斗剧十分受人欢迎,看过宫斗剧的人都应该知道,那些在后宫中能坐到皇后甚至更高位子上的人,都有着非常不容易的经历。在汉代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叫王政君,她的一生十分传奇,她不仅是皇后,而且做了四十余年的皇太后,太皇太后

  • 王政君当初克死了两位未婚夫 王政君为什么还能成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政君,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王政君克夫,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王政君是著名“疑似穿越者”王莽的亲姑姑,也是大汉王朝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元帝可能大家不熟悉,毕竟属于青铜级别的皇帝,他老爹汉宣帝刘询也就是刘病已,那可是最强王者了。早年王政君被老爹嫁给了一个普通人家,结果还没过门,这男人就挂了。王政君的

  • 李自成败亡之后,他手下的猛将和谋士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猛将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推翻了大明王朝,然而,因为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投降满清,在山海关击败了李自成,李自成最终退出北京,很快败亡。那么,李自成败亡前后,他手下的猛将和谋士都是怎么死的?谁没死?哪些投降?哪些战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宗敏(1607年—

  • 李世民的晚年生活如何?什么是“风疾”之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隋唐时期,“风疾”曾肆虐一时,自唐高祖李渊开始,“风疾”之症就成为了李氏家族的内疾。贞观九年五月,“太上皇自去秋得风疾, 庚子, 崩于垂拱殿”, 这种情况在李世民的身上也有体现。“朕有气疾, 暑辄顿剧, 往避之耳。”(《旧唐书》)

  •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时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唐朝

    说到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中国封建王朝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的综合素质堪称首屈一指。回顾这一生,他有令人艳羡的后宫阵容,儿子就有十四个,女儿的数目更多。他有世界级的荣誉、广阔的疆土,无数的名臣环绕身旁,享受天下百姓众星捧月般的爱戴。可是,这样一位伟人,也有着无数的苦闷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