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荀彧家族除了荀彧,剩下的三位谋士分别是谁?

荀彧家族除了荀彧,剩下的三位谋士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61 更新时间:2024/1/19 4:08:11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荀彧家族的故事。

颍川荀氏是汉晋时期的主要士族之一,当时有“汝颍多奇士”之说,而荀氏则是颍川众多士族的代表之一。荀氏见于史籍记载者达一百多人,且在朝廷当文臣谋士居多,主要是一个士大夫官僚世家。其中,就荀彧来说,无疑是最被大家熟悉的一位谋士了。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著名谋士,曹操一统北方中原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篡夺大权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居中持重十几年,处理朝廷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令其“心不能平”。于寿春忧郁而亡(一说服毒自尽),获谥为“敬”,后追赠太尉。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荀彧家族除了荀彧之外,还出了不少人才。其中,就以下三位谋士来说,同样在汉末三国时期起到了重要作用,留下了自己的事迹。

首先,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早在东汉末年,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篡夺大权时,荀彧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到了公元196年,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这是决定东汉末年诸侯格局的重要战役。

在官渡之战中,荀攸计斩颜良,又计斩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又力劝曹操采纳许攸之计奔袭乌巢,又力劝曹洪接纳张郃、高览,皆立下大功。建安八年(203年),刘表强盛。荀攸力排众议,主张趁袁绍诸子不和而先攻河北,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谥曰敬侯。

荀攸在职场和曹操同事二十多年,曹操说:荀公达身上,挑不出一点儿毛病。和他交往越久,越敬佩他的为人。曹丕确定为魏国世子,尊贵无比。曹操告诫他:“荀公达是真正为人师表的人,你要尽量地有礼敬重。”荀攸生病,曹丕探望他,拜在荀攸的床边,是曹魏众臣中最受尊重的一位。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作战策略。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仪》,今已佚。

荀谌,字友若,荀彧之弟(一说荀彧之兄),荀绲之子,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曾任汉末诸侯袁绍的首席谋士。公元191年,袁绍派遣荀谌游说冀州牧韩馥,他对韩馥说:“公孙瓒统率燕、代两地的军队乘胜南下,各郡纷纷响应,军锋锐不可当。袁绍又率军向东移动,意图不可估量,我们为将军担心。”韩馥心中恐慌,问他们说:“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呢?“

对此,荀谌说:“您自己判断一下,宽厚仁义,能为天下豪杰所归附,比得上袁绍吗?”韩馥说:“比不上。”荀谌又问:“那么,临危不乱,遇事果断,智勇过人,比得上袁绍吗?”韩馥说:“比不上。”荀谌再问:“数世以来,广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比得上袁绍吗?”韩馥说:“比不上。”荀谌说:“袁绍是这一时代的人中豪杰,将军以三方面都不如他的条件,却又长期在他之上,他必然不会屈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天下物产丰富的重要地区,他要是与公孙瓒合力夺取冀州,将军立刻就会陷入危亡的困境。袁绍是将军的旧交,又曾结盟共讨董卓,办法是,如果把冀州让给袁绍,他必然感谢您的厚德,而公孙瓒也无力与他来争。这样,将军便有让贤的美名,而自身则比泰山还要安稳。”在此背景下,冀州牧韩馥性情怯懦,于是同意了他们的计策。“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袁绍当初能够夺取冀州之地,荀谌这位谋士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袁绍任用荀谌作为自己的谋士。公元200年,袁绍以荀谌为谋主参加官渡之战。在《后汉书》中明确的记载了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荀谌的状况:“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不过,在官渡之战后,《三国志》等史料中,就没有荀谌相关的记载了,所以,我们自然无法了解荀谌这位谋士的最终结局了。

荀衍,字休若,荀彧的兄长,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

《荀氏家传》中记载:衍字休若,彧第三兄。陈群与孔融论汝、颍人物,群曰:“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当今并无对。”时,荀攸为太祖(曹操)谋主,衍以监军校尉守邺,都督河北诸兵马。太祖征袁尚也,高干(袁绍外甥)密遣兵袭邺,衍逆觉,尽诛之。以功封列侯。

东汉末年,并州刺史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和部下。不过,在袁绍病逝后,高干一度归降了曹操。到了公元205年,高干以并州作为基础,从而反叛曹操。在此基础上,高干擒拿上党郡的太守,举兵拒守壶关口,并密谋派兵攻打邺城。彼时,曹操在外领兵,自然没有办法征讨高干,但是,高干的图谋被荀衍这位谋士发现并阻止,这让高干以失败告终。因此,作为曹操麾下的谋士,荀衍自然也为曹操南征北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当然,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关于荀衍这位谋士的情况,自然是少之又少,所以,和荀谌一样,荀衍最终的结局,同样没有在《三国志》等史料中得到记载。

标签: 荀攸汉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登基后两个发小前来讨官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朱元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元璋和发小,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如果说那个皇帝的人生经历最为励志,相信朱元璋一定可以得到很多朋友们的支持。在数千年来的封建历史中,大多数皇帝都不是从平民起家,而是借助自己的父亲留下来的财产和身份,结识更多的英雄豪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开创

  • 历史上真实的虞姬是什么人?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虞姬,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虞姬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根据《垓下歌》,以及相传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结局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项羽兵败时,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虞姬和项羽的不幸感情故事传颂迄今,这对苦命鸳鸯的

  • 探索安禄山的上位史,他做了什么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安禄山,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安禄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朝无疑是历史上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皆出现在这一时期。但就是这么一个鼎盛的时期。一个安史之乱让唐朝的繁荣景象从一个顶峰摔落下来,从此以

  • 在京城做官不到三年,李白为何会离开了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白,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李白的文章。唐代的一些诗歌里明里暗里含有李白并不迷恋官爵的意思,比如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本人写的《梦游天姥吟离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一生有个特点,就是爱结交名士。分析其结交的动机,笔者管见,除

  • 皇帝去世后,他的葬礼活动有多复杂?后宫嫔妃们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后宫嫔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人固有一死。皇帝也免不了,虽然他们一生都在求仙问药,但是死神一样仍会如约而至,那么皇帝死后是怎么处理的呢?是否也像黎明百姓一样直接就入土为安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皇帝的老婆最少得有“3000佳丽”,这“3000

  • 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干政现象 乾隆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宦官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宦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清朝和之前的朝代比,连一个宦官干政的事例都没有。为什么对宦官会防范得这么好么?这得归功于乾隆皇帝。话说乾隆是个很勤政的皇帝,对文武大臣的工作情况,也是明察秋毫。《高宗实录》中记载:“上录诸直省道府姓名,密记治行优绌。”也就是

  • 唐代名臣刘仁轨是如何戏剧性的获得李世民赏识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仁轨,唐朝

    大家好,说起唐代名臣刘仁轨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安史之乱前的大唐,整体呈现出积极、蓬勃、开放、进取的态势,为人才提供了大展拳脚的平台;同时,得益于相对开明的君主、全面推行的科举制,初唐政坛一扫魏晋南北朝以来让人窒息的阶级屏障,出现了春秋战国后少有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繁荣景象。基于此,那时的唐

  • 历史上的香妃为何能得到乾隆的重视?她最后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香妃,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香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还珠格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树立了许多回味无穷的角色,有爱恨分明,任性异常的小燕子,还有一位绝世美人——香妃。在电视剧中香妃因“天色”“绝色”“体有异香”大受乾隆帝喜爱,那历史中真有这样的事情嘛?是有的,不过剧情和《还珠格格》大

  • 严嵩原本有一腔报国之心 严嵩最后是怎么遗臭万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严嵩,明朝

    对严嵩名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引言明朝嘉靖年间,最出名的内阁首辅当数严嵩,原因是他担任内阁首辅的时间最长,从嘉靖二十七年上位,到嘉靖四十一年才下台,整整14年的时间。原本严嵩也是一位大好青年,考取功名也是为了天下苍生,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可严嵩最终为了权势

  • 曹操的历史评价如何?李世民又是如何称赞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受州郡举荐,以“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从这时起,曹操开始了他的执政生涯,虽然在此之后,曹操因为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而明升暗降,并在不久后因为堂妹夫濦强侯宋奇被宦官诛杀,而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