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无忌能成为凌烟阁第一功臣,靠的是长孙皇后?

长孙无忌能成为凌烟阁第一功臣,靠的是长孙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775 更新时间:2024/1/18 10:25:17

你真的了解长孙无忌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凌烟阁是李世民在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为了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所建立的。当时已经有数位功臣辞世,还活着的也都年老了。

排在第一位的是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他自幼与李世民交好,长大后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李世民,两者的关系旁人不能与其相提并论。所以,在李世民还不是皇帝的时候,这两人可谓是肝胆相照,没有什么是长孙无忌不能为他付出的。

长孙无忌字辅机

命运共同体

长孙无忌兄妹俩的父亲长孙晟死后,年仅八岁的长孙氏和哥哥长孙无忌一起被舅舅高士廉收养。高士廉是北齐皇族出身,就是魏晋南北朝那个北齐,由高洋建立。高士廉从小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史书。所以,在高士廉的影响下,长孙无忌与长孙氏也喜欢上了读书,看得最多的也是史书。

读书使人明智,而读史书更是让这两兄妹知道了人类文明的兴替,这他们将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舅舅高士廉家的生活是幸福的,那时的书籍尤为珍贵,而能够看到大量书籍的他们是寒门子弟羡慕嫉妒的存在。

长孙氏在十三岁的时候,由于高士廉很欣赏李世民,就把长孙氏许配给了他。从此,高士廉家族和长孙兄妹的命运就与李唐,尤其是李世民紧紧绑在了一起。李世民与高士廉、长孙无忌兄妹俩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政变第一功

武德九年,随着太子李建成的步步紧逼,李世民距离皇位越来越远,如果不采取行动,就再也没有机会了。齐王李元吉的逼迫让秦王府众人更加无法忍受,房玄龄忍无可忍,但却不能直接鼓动李世民。

于是,房玄龄找到了与李世民最为亲近的长孙无忌,对他说:“如今秦王府与太子府、齐王府结怨以深,一旦太子登上宝座,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此时已经是生死存亡之际,不如劝秦王先下手为强。”

长孙无忌本来就有这个意思,房玄龄的一番话刚好击中他的心房,他更加坚定了,二话不说,来到了秦王府与李世民和盘托出。

李世民本不想做到这一步,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步步紧逼已经让他没有了选择,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他用一种低沉带着嘶哑的声音道:“传房玄龄。”

稍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等秦王府的一系列文武全部聚集。看着这诸多能力出众的部下,李世民眼中的精光一闪而逝,这次是危险,但同时也是机遇,李世民已经下定了决心,谁都阻止不了他。

但就目前而言,李世民在都城的实力着实比不上李建成,这一次的政变难如登天。当时手握重兵的李靖和李世勣并没有站在李世民这边,而是保持中立。都城中,李世民手中就只有雍州长官高士廉、右武候将军侯君集这两张牌。余者掌管兵权的将军不是被外放,就是遭到了刺杀。

事情越发没有把握,李世民心中还有些犹豫,但他知道事情拖得越久,成功的概率就越低。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手底下的两个重要谋士却在这时试探他。长孙无忌去请房玄龄、杜如晦的时候,这两人以李渊的禁令为借口,婉拒了长孙无忌的邀请。

李世民对于这两位谋士的试探十分气恼,命令尉迟恭带着他的刀前往两人府中,言道:“敬德,你去他们两个人的府邸看看,若他们再不来,就直接砍了他们的脑袋!”

长孙无忌与尉迟恭再次来到房、杜二人府中,下了最后的通牒。这两人总算确定了李世民心中的决定,跟随长孙无忌两人来到了秦王府,开始连夜策划政变一事。

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李世民政变成功,李建成、李元吉双双毙命,李渊被囚禁。

在这次政变过程中,只有长孙无忌始终站在李世民这边,没有试探,没有动摇。在此期间,李世民政变中的大部分支持者都是由长孙无忌去联系,计划的实施也是经长孙无忌之手。在这次政变过程中,长孙无忌当之无愧是第一功。

长孙无忌数次的妥协

长孙无忌在那次政变中的功劳不可谓不大,李世民登基后,他被封为了齐国公。贞观七月时,李世民准备擢升长孙无忌为宰相。长孙皇后以长孙无忌身为外戚的理由劝住,可李世民不听,执意要长孙无忌当任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左武侯大将军。如果真的这样,长孙无忌将成为除了李世民之外全天下权力最大的人。这就是李世民为了表彰长孙无忌在政变中的功劳而作出的奖赏,可见长孙无忌的功劳是最大的。

长孙皇后眼见李世民听不进去她的劝解,就直接找到了长孙无忌,和他直接通牒,让他亲自去和李世民推辞了这些职务。对自己这个妹妹毫无办法的长孙无忌只好应允,最后领了一个开府的荣誉头衔,以及礼部尚书这个权力不大的六部大员。长孙无忌的这一次妥协更是让李世民觉得自己亏欠他的,所以对长孙无忌的宠信更重,甚至还将自己的嫡长女长乐公主嫁给了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

长孙无忌的荣宠可见一斑。

凌烟阁中,按照对李唐的贡献度来排名的话,长孙无忌确实不能排第一,最起码从李唐建立到贞观十七年,李靖的总体功劳就比长孙无忌来得大。长孙无忌的功劳更多还是在政变的时候所立下的,从龙之功才是古往今来第一功劳,还要在救驾之前。凌烟阁虽然说是李唐的凌烟阁,但更多的还是李世民的凌烟阁。长孙无忌排行第一,毋庸置疑。

所以,长孙无忌能在凌烟阁占据榜首的位置,完全是凭借着他自己。他的妹妹长孙皇后也是因为有长孙无忌的一部分原因,才得以被李世民独宠一生。长孙无忌靠着妹妹上位的这句话完全没有依据,更多的是他们兄妹俩的互相成就。

标签: 长孙无忌唐朝

更多文章

  • 张贵人独得盛宠,为什么要杀了宠爱她的晋孝武帝司马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贵人,东晋

    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个嗜酒如命的人,他的皇后王法慧也嗜好饮酒,但因为性格骄傲善妒,令司马曜深感忧虑,于是他便另觅新欢,在后宫的清暑殿上与美人喝酒作乐,这位美人便是张氏。张氏的生卒年与出身都不详,只知道她是十四岁那年入的宫,大约比司马曜小个四五岁。张氏正值妙龄,美貌过人,因为她也擅长饮酒,千杯不醉,在很多

  • 汉桓帝的皇后窦妙,她的报复心有多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窦妙,东汉

    你知道窦妙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猛女在延熹二年(165)二月被废,众人都以为邓氏垮台后,后宫中最得宠的郭贵人会成为皇后,不想桓帝喜新厌旧,很快也疏远了郭贵人,这是,刚刚入宫的窦妙受到了桓帝的注意,她被立为贵人。窦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出身名门之家,窦融是窦妙

  • 邓绥成为皇后之后,发生了哪些事?她是如何使用手中的权利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邓绥,东汉

    你知道邓绥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阴氏因巫蛊而被废,邓绥顺利戴上了凤冠霞帔。尽管已是皇后,已经是后宫最大的主人。但邓绥仍保持着少年时谦让仁厚的品德,没有因为地位的上升而变化半分。当时,各郡国都把奇珍异宝奉献京师,官吏们不免要搜刮百姓的财富。民不聊生,怨声载道。邓绥为后后,

  • 汉成帝刘骜妃子班婕妤,她在后宫中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班婕妤,西汉

    你知道班婕妤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故却故人,却道故人心易变。”这是距西汉千年后康熙朝才子纳兰性德的诗句,他也为汉成帝刘骜的嫔妃班婕妤的命运而叹息伤怀。赵飞燕姐妹,独宠多年,淫乱后宫,残害皇嗣,使整个皇宫都处于乌烟瘴气之中。可在这个

  • 夏侯霸背叛曹魏,改投蜀汉,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侯霸,三国

    你们知道夏侯霸背叛曹魏,改投蜀汉,是为了什么?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夏侯霸,字仲权,先后成为曹魏和蜀汉的高级将领。他的父亲是征西大将军夏侯渊,在定军山一役中,被黄忠一刀斩于马下。从此,夏侯霸与蜀汉结下了深仇大恨,不共戴天,他也发誓要灭了蜀汉,为父报仇。然而,公元249年,他却叛变投敌,到了

  • 董卓的实力令朝中众臣如此的忌惮 董卓巅峰时期阵容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董卓,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董卓巅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中平6年,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为了诛杀十常侍,而选择召集诸侯进京,而事情败露遭到十常侍的反杀。也就是在这时,董卓有了救驾之功,才得以进入汉室朝廷,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在罗贯中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色令智昏

  • 曾经享誉大明的少年严嵩,最后怎么变成奸臣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严嵩,明朝

    弘治十八年,江西一位青年才俊金榜题名,以二甲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考选了庶吉士,随后官授翰林学士,俨然大明未来之星。踏入仕途的青年才俊原本一心想要做个好官青史留名,谁知一番官场沉浮后,昔日的少年郎却迅速黑化,成为《明史》上臭名昭著的六大奸臣之一。历史的风烟吹动时光的涟漪,人们渐渐忘记了考取全国第五名的

  • 汉元帝刘奭宠妃傅瑶,她在后宫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傅瑶,西汉

    你知道傅瑶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王政君尽管不受元帝喜爱,但命运“主大贵”的她却能保全后位,历经五帝,八十四岁高龄而亡,尽管晚景凄凉,但她的“幸运”应该也被无数后宫嫔妃羡慕。那既然她不受成帝喜爱,那这位好色的皇帝宠爱谁呢?!当然是我们傅瑶和冯媛两位美人,那今天就来说这傅瑶

  • 朱标为什么被成为权力最大的太子 朱元璋为什么敢放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朱元璋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标权利,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戎马一生打下了大明江山。晚年的朱元璋被认为是一位残暴的皇帝,杀害了许多老臣。他一生犯的最大一个错误就是他没有处理好继承人的选择问题,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动乱。在朱元璋心里,太子只有一人,就是朱标。朱标为啥被称为权力

  • 谋士郦食其向刘邦献过两条奇谋分别是什么?为何会被称为亡国之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郦食其,汉朝

    对郦食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说客,他好饮酒,因此自号“高阳酒徒”;他好读书,却被人称“狂士”;他是儒生,但其策略与作为又像极了纵横家;他曾向刘邦献过两条奇谋,一条被张良否定,称之为亡国之计;另一条直接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而且还被丢到热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