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皇帝推养廉银制度:创清代吏治最好局面

雍正皇帝推养廉银制度:创清代吏治最好局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505 更新时间:2024/1/23 16:04:28

人们对高薪养廉这个说法很熟悉,养廉这个词其实来源于清朝的养廉银制度,创建自清朝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这项俸禄制度本意是想借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的廉洁习性

,并避免贪污腐败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

清初,各级官员的薪俸非微薄,一品官员的俸银每年不过一百八十两,二品的总督每年的工资是155两,再往下,巡抚是130两,知府是80两,知县是45两。这一薪酬标准根本不够官吏开支,加上地方官还需要相应的办公支出,朝廷还不断要求官员们“捐俸”、“减俸”以满足军事行动带来的国家开支,使得官员们入不敷出,生活窘迫。为了维持其正常工作生活或挥霍性消费,以及迎来送往、打点上司,各级官员除了靠贪污受贿外,还有一种捞钱的措施,就是征收耗羡。所谓“耗羡”也就是指在征收银粮时,以弥补损耗为由在正额之外加征的部分。

雍正帝即位后,面对社会经济的严峻形势,试图在吏治、财政方面有所作,在臣僚上书的基础上,迅速拉开了耗羡归公,以及用耗羡银支付各级官员养廉银的序幕,并于雍正五年形成定制。雍正亲自解释了养廉银的含义:“因官吏贪赃,时有所闻,特设此名,欲其顾名思义,勉为廉吏也”。实行养廉银制度后,地方各级官吏的个人正常收入比之原来增加了十倍之上百倍。这一制度的推行,部分解决了官员工资较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使雍正在位时期成为清朝吏治最好的时期之一,也使原来漫无成规的加征赋税有了制度的约束。

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把官员收入公开化了,将政府默认的“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定的“显规则”,使得官员贪污失去了冠冕堂皇的借口,整个官吏系统的关系也简单了不少。养廉银使得地方政治行使比之前更为顺利,对于清朝的统治有所裨益。有清一代,雍正年间吏治之清,是有口皆碑的。正是通过严密的法制与养廉银制度的配合,使得官吏的贪污枉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禁止,不仅提高了政府的行政能力,也使得百姓免于官吏的敲诈勒索,这对于整个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乾隆开始对于官吏的约束放松,各种陋规死灰复燃,且愈演愈烈,养廉银制度随之走没落。乾隆和嘉庆年间,朝廷开始在养廉银中摊派“捐献”。道光以后,养廉银开始打折发放。养廉银经扣、捐之后,大小官吏以不够用为名大肆搜刮,吏治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养廉银既然是政府给予各级官员的生活补贴,那么,它就应像原本的俸禄那样,从国家正项中支出,而不应该用非法的耗羡银两来支付,这是清代养廉银制度的最大弱点。养廉银却并没有真正使官场清廉,官员们逐渐将养廉银作为自己的正常收入,而忽略了该项收入设立的意义,养廉银外又私征养廉银,捞取灰色收入成了官场潜规则,导致清朝地方贪腐情况几乎为史上之最。

标签: 雍正皇帝养廉银

更多文章

  • 解密:支柱姜维还没投降后主为什么就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姜维,蜀国,钟会,

    在司马昭决计伐蜀之前,魏国上下的主流意见都是认为,此时蜀国无隙可趁,不应贸然出兵。但司马昭却意外的决定派钟会领兵,取代原来的西线总指挥邓艾,出兵伐蜀。之后,邓艾等四路兵马围攻在沓中屯田的姜维,钟会则率军直取汉中。姜维发现汉中有失,不敢连战,急忙从沓中回师,退守剑阁。钟会与姜维在剑阁相持不下之际,邓艾

  • 解密:魏武帝曹操杀杨修真实动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武帝,曹操,杨修,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持才傲物,又自以为是,爱耍小聪明,最终,因“鸡肋”事件,被曹操要了他的小命。罗贯中的描写,虽然和正史稍有出入,但大体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杨修的确死于曹操之手。不过,曹操要杀杨修,倒不是完全因为杨修的持才傲物,自以为是,爱耍小聪明。曹操杀杨修,这事比较复杂,容我慢慢道来。杨修之死

  • 东晋王朝第一妃裴氏无视圣旨 曾经坚决“不奉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晋,后宫,美女,

    皇帝“金口玉言”对不?那要看对谁,在裴氏这儿,圣旨不管用,她坚决“不奉诏”,我行我素,搞了盛大的招魂仪式,将丈夫葬于广陵。没两年,墓毁了,又隆重改葬丹徒。对这么个不听话的王妃,司马睿的心理阴影面积怎样呢?东海王司马越,是司马懿的侄孙,他能在八王之乱中笑到最后,得益于有个好名声,“少有令名,谦虚持布衣

  • 鲁肃:他的才能媲美诸葛亮却被三国演义黑成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名士,鲁肃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尊刘贬曹的总方针下,不仅曹操被黑的跳进黄河都洗不干净,连带着曾经和蜀汉作对的东吴,同样被罗老人家有意无意的抹黑。比如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在《三国演义》几乎碌碌无为。而笔者今天要谈到的鲁肃,更是为了映衬诸葛亮的光辉,所以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背景帝”。在三国历史中,鲁肃不敢说

  • 揭秘:明仁宗的死与他儿子明宣宗朱瞻基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仁宗,明宣宗,朱棣,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个皇帝,他的皇位之路非常顺利,因为他小的时候就非常受祖父朱棣和父亲明仁宗的喜欢,朱棣还在世的时候就立了朱瞻基为皇太孙。明宣宗朱瞻基的父亲之所以能成为太子都是因为朱棣特别欣赏朱瞻基,从这可以看出朱瞻基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比较优秀的。但也因为他的优秀以及受到朱棣的重视,朱高煦等人为了

  • 开创出“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晚年为何这般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隆基,杨玉环,开元盛世,唐朝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中,经历过许多的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安史之乱。而唐玄宗则是这些政变的发起者和平定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政变吧。唐隆政变发生于710年7月21日,策划者是李旦之子李隆基和李旦之妹太平公主。唐隆政变其实就是一场宫廷之变。李显复位后,对韦后十分纵容,使得朝政大权被韦

  • 历史是怎样评价刘邦的?刘邦创造了多少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汉朝,历史

    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3.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4.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5.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释放奴婢”从而一定程

  • 嬴荡是怎么死的?为何说他是死的最窝囊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嬴荡,秦国,春秦战国

    秦武王生而有神力,从小就喜欢与勇士们做有关力气方面的游戏。乌获、任鄙二将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因为作战英勇而倍受宠爱,秦武王即位后,对二人更是宠爱有加。话说齐国有个名叫孟贲的人,单字说,也是凭借力大的缘故而闻名于乡里。他的力气大到什么程度呢——“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一次外出打

  • 刘伯温是怎样得到朱元璋的信任的?刘伯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伯温,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从凤阳出发,攻克了金陵,旗开得胜,威风凛凛。进军江浙又获节节胜利,取金华,定括苍,更是振奋人心。朱大将军为创建大业,壮志满怀,派人盖起了礼贤馆,叫人贴出了招贤榜。浦江宋濂,丽水叶琛,龙泉章溢,都引到了婺江。朱元璋大将军欢欢喜喜,设宴迎贤,大营内外热热闹闹,灯火辉煌。席上,金华火腿

  • 钱镠是谁?是什么时期的皇帝?为何饱受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钱镠,五代十国

    在波光粼粼的杭州西湖边上,矗立着一排轩昂的牌坊群,绕过这组牌坊,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建筑,红色的粉墙围起的山门上,“钱王祠”三个大字朗然醒目。祠内供奉着五代时期的吴越国王钱镠和他的四个子孙,即五位吴越国王的塑像。按理说,吴越只是五代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历时不过七、八十年而已。南宋虽然偏安江南,但它毕竟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