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伐吴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刘备的无奈之举

刘备伐吴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刘备的无奈之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28 更新时间:2024/1/16 8:38:18

皇帝带兵出征叫做“御驾亲征”,不过,这御驾亲征的事情还是很少的,不为别的,皇帝亲征那个响动儿就实在是太大。所以,皇帝一般都是坐在京城里遥控指挥,不到万不得已,也就是不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一般都不会亲征。可是,刘备当皇帝的第二年,却亲率大军征伐东吴,其结果是被东吴的陆逊打败。刘备的这次亲征,不但损失了蜀国的很多兵将,使蜀国大伤元气,也因为恼羞于这次失败一病不起,间接导致了次年的死亡。那么,刘备伐吴为什么要亲征呢?

汉朝末年,由于董卓废掉了汉少帝刘辩而另立了刘协,引起了关东氏族的强烈不满,于是,关东诸侯纷纷拉起队伍共同讨伐董卓。由于关东诸侯各怀心思,每个人都想扩大势力,占地为王,致使讨伐半路夭折。这时候,国家实际上已经撕裂,时代进入了一个相互兼并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诸侯要想不被他人吃掉,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而这个军队还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军队是要打仗的,吞并其他诸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打败,而只有自己掌军又能打胜仗的诸侯才能走到最后。可以说,这是那个时期常规做法,他可以防止将军尾大不掉,野心膨胀后自己搞独立。曹操、孙策和刘备自己都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曹操虽然没有当皇帝,但他当上魏王后,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帝。这时候,曹操的军队基本上都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这些“皇亲国戚”手中,像张辽、乐进于禁这些大将虽然也能掌握一支大军,但他们已经难以独立成事,所以,曹操晚年是可以坐在京城里调度指挥了。尽管如此,对于像汉中这样可以自成一体的地区,曹操还是要亲征的。而到了刘备东征的时候,魏国已经是曹丕当了皇帝,曹丕就更不需要像他父亲那样东征西讨了。

孙权是继承父兄的基业据有一方的,这些地方,都是孙坚和孙策一地一地打下来的,可以说,这整个江南地区,是早已经姓孙了。同样的情况,周瑜死后,江南的军事将领也没有人能够自成一体。即便是这样,孙权还是要偶尔的上前线表现一下自己。

刘备也算得上是马上皇帝,最早起事也是靠拉队伍讨伐黄巾军起家。后来无论是当徐州刺史、豫州刺史还是荆州刺史,都因为手里有一支队伍,而这只队伍都是由他亲自指挥,跟着他征战。可以说,这是一种当时的习惯性做法。只不过,曹操早已经有了广大地域,孙权的江东已经有了两代人的开拓,这两人已经成功“转型”,可以专心为王,而刘备由于当皇帝时间较晚,还没有改变这种习惯做法而已。

刘备伐吴,蜀汉国的大臣是一致反对的。《三国志·法正传》记载这件事时说:“刘备称帝后,准备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雪耻,群臣大多劝谏阻止,刘备一概不听。”失败以后,诸葛亮叹息说:“如果是法正在世,就能劝阻主上,使他放弃东征的决定;即便是仍然东征攻打吴国,也不至于惨败到如此程度。”根据这个记载,刘备东征,除了张飞以外,大概很少有人支持。像诸葛亮这般最为倚重的心腹大臣,恐怕也是属于东征的反对派。在这种意见不能统一,而反对意见又占主流的情况下,主张东征的刘备,不自己御驾亲征,谁又能背负着这般大的压力担当起领兵出征的重任?只有皇帝亲征,反对者才能噤声,才能形成举国上下一致的支持战争。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刘备非这样做不可的原因。

刘备是在彰武二年(公元222)讨伐东吴的,这时候,蜀国的四员大将只剩下一个张飞。关羽在荆州被杀,这就是刘备东征的起因和理由;黄忠已经在两年前去世;马超就是在这年去世,即便马超仍然健在,刘备也不可能把这样的重任交给他,因为马超并不受刘备十分的信任。四大将还有一个张飞。不过,张飞这个人对待士兵不好,经常鞭打他们,打完了还把他们留在身边。刘备认为,这是引起祸患的做法,因此,刘备不可能敢把征伐东吴这样大的战役交给张飞去指挥。事情也果然和刘备担心的那样,张飞在准备从阆中出发,到江州和刘备汇合,出发前,被部下杀死。

四大将之外,蜀汉国还有四个人,诸葛亮、赵云、李严和魏延。诸葛亮需要辅助太子镇守国家,更重要的是需要保证后勤供给,刘备在前,诸葛亮在后是最佳配置,所以,诸葛亮不能东征。赵云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五虎将之一,他也没有独立领兵进行过大战役的经历,其职务到刘禅登基才是一个中护军。刘备临死,遗嘱的托孤大臣是诸葛亮和李严,李严负责军事方面。为什么是李严不是赵云?可能的情况是,赵云单兵作战能力可以称得上是天下一流,而统兵能力很一般。至于李严和魏延,无论是当时职务还是在刘备心中的地位,都还不足以独立担当东征大任。

如此说来,刘备的蜀汉国,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够独立带兵进行大战役的将领。

从刘备伐吴亲征也可以看出,刘备能够亲待人,却不能大胆用新人。曹操拥有“战将千员”,是因为他地盘大,人口多,那孙权呢?孙权在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有陆逊,刘备在四大将之后有谁?不是说荆、蜀两地就没有人才,关键是不敢大胆启用人才。诸葛亮死后,蜀国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看起来,这责任不仅仅是在诸葛亮,寻根溯源,却是从刘备这儿开始的。

标签: 三国刘备

更多文章

  • 雍正皇帝推养廉银制度:创清代吏治最好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皇帝,养廉银,

    人们对高薪养廉这个说法很熟悉,养廉这个词其实来源于清朝的养廉银制度,创建自清朝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这项俸禄制度本意是想借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的廉洁习性 ,并避免贪污腐败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 清初,各级官员的薪俸非常微薄,一品官员的俸银每年不过一百八十两,二品的总督每年的工资是155两

  • 解密:支柱姜维还没投降后主为什么就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姜维,蜀国,钟会,

    在司马昭决计伐蜀之前,魏国上下的主流意见都是认为,此时蜀国无隙可趁,不应贸然出兵。但司马昭却意外的决定派钟会领兵,取代原来的西线总指挥邓艾,出兵伐蜀。之后,邓艾等四路兵马围攻在沓中屯田的姜维,钟会则率军直取汉中。姜维发现汉中有失,不敢连战,急忙从沓中回师,退守剑阁。钟会与姜维在剑阁相持不下之际,邓艾

  • 解密:魏武帝曹操杀杨修真实动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武帝,曹操,杨修,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持才傲物,又自以为是,爱耍小聪明,最终,因“鸡肋”事件,被曹操要了他的小命。罗贯中的描写,虽然和正史稍有出入,但大体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杨修的确死于曹操之手。不过,曹操要杀杨修,倒不是完全因为杨修的持才傲物,自以为是,爱耍小聪明。曹操杀杨修,这事比较复杂,容我慢慢道来。杨修之死

  • 东晋王朝第一妃裴氏无视圣旨 曾经坚决“不奉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晋,后宫,美女,

    皇帝“金口玉言”对不?那要看对谁,在裴氏这儿,圣旨不管用,她坚决“不奉诏”,我行我素,搞了盛大的招魂仪式,将丈夫葬于广陵。没两年,墓毁了,又隆重改葬丹徒。对这么个不听话的王妃,司马睿的心理阴影面积怎样呢?东海王司马越,是司马懿的侄孙,他能在八王之乱中笑到最后,得益于有个好名声,“少有令名,谦虚持布衣

  • 鲁肃:他的才能媲美诸葛亮却被三国演义黑成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名士,鲁肃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尊刘贬曹的总方针下,不仅曹操被黑的跳进黄河都洗不干净,连带着曾经和蜀汉作对的东吴,同样被罗老人家有意无意的抹黑。比如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在《三国演义》几乎碌碌无为。而笔者今天要谈到的鲁肃,更是为了映衬诸葛亮的光辉,所以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背景帝”。在三国历史中,鲁肃不敢说

  • 揭秘:明仁宗的死与他儿子明宣宗朱瞻基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仁宗,明宣宗,朱棣,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个皇帝,他的皇位之路非常顺利,因为他小的时候就非常受祖父朱棣和父亲明仁宗的喜欢,朱棣还在世的时候就立了朱瞻基为皇太孙。明宣宗朱瞻基的父亲之所以能成为太子都是因为朱棣特别欣赏朱瞻基,从这可以看出朱瞻基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比较优秀的。但也因为他的优秀以及受到朱棣的重视,朱高煦等人为了

  • 开创出“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晚年为何这般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隆基,杨玉环,开元盛世,唐朝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中,经历过许多的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安史之乱。而唐玄宗则是这些政变的发起者和平定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政变吧。唐隆政变发生于710年7月21日,策划者是李旦之子李隆基和李旦之妹太平公主。唐隆政变其实就是一场宫廷之变。李显复位后,对韦后十分纵容,使得朝政大权被韦

  • 历史是怎样评价刘邦的?刘邦创造了多少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汉朝,历史

    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3.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4.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5.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释放奴婢”从而一定程

  • 嬴荡是怎么死的?为何说他是死的最窝囊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嬴荡,秦国,春秦战国

    秦武王生而有神力,从小就喜欢与勇士们做有关力气方面的游戏。乌获、任鄙二将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因为作战英勇而倍受宠爱,秦武王即位后,对二人更是宠爱有加。话说齐国有个名叫孟贲的人,单字说,也是凭借力大的缘故而闻名于乡里。他的力气大到什么程度呢——“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一次外出打

  • 刘伯温是怎样得到朱元璋的信任的?刘伯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伯温,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从凤阳出发,攻克了金陵,旗开得胜,威风凛凛。进军江浙又获节节胜利,取金华,定括苍,更是振奋人心。朱大将军为创建大业,壮志满怀,派人盖起了礼贤馆,叫人贴出了招贤榜。浦江宋濂,丽水叶琛,龙泉章溢,都引到了婺江。朱元璋大将军欢欢喜喜,设宴迎贤,大营内外热热闹闹,灯火辉煌。席上,金华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