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都没有消灭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唐朝都没有消灭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31 更新时间:2024/1/13 20:47:00

安禄山没有死在大唐的手中,为何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唐朝是中国最为强大的几个朝代之一,那是一个文化极度繁荣,国力强盛如虹,外族人望而心颤,疆域往西直到中亚的朝代,那也是一个内圣外武,强大了许久的时代。唐太宗从父亲手中接过担子,这时的大唐到处都是窟窿,百姓久经战乱之苦,天灾不断,饿死的流民不计其数,北方外族劫掠,内忧外患,山河荡漾。

唐太宗用自己的文功武治开了第一个盛世,将大唐的辉煌推到了一个足够高的地步,在此期间,百姓们的生活安乐,国内局势稳定,北方的突厥人进京跪服在大唐脚下,盛唐影响遍及亚洲整个地区。武则天从李氏手中夺权,继续为江山的繁荣添砖加瓦,延续了唐太宗留下的盛世。武则天晚年被大臣强行还权于李氏,后一个开启盛世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早期励精图治,国力强盛。一个王朝辉煌久了,内部的统治者更将难以注视到问题的存在,李氏的江山终究迎来了变数——安史之乱。

安禄山、史思明等节度使出兵造反,瞬时间李唐江山被颠覆,还沉醉于杨玉怀怀中的李隆基被近在咫尺的叛军吓醒,他脑子中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才开创的盛世,没多久就四分五裂了。安禄山作为威胁大唐最为严重的叛军首领,一生骁勇,是大唐转盛及衰的毒瘤,可就是这么一位人物,没有死在大唐的手中,竟然死在了儿子的手上,他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呢?

安禄山死在嫡次子的手中,很大程度上是他得罪了儿子,儿子觉得继承父亲大位的机会渺茫,因此怒而杀之。安禄山虽然是叛军首领,但是历史上的他并没有那么多的儿子,大儿子在京城中当驸马,安禄山起义时完全不顾这个儿子的安危,没有制定相应的计划保障儿子 的安全,因此安禄山起义的消息传到唐玄宗耳边时,大儿子的性命也不保,被赐死在长安。二儿子安庆绪,是安禄山起义时的左膀右臂,曾代替父亲坐镇前线重镇,多次率军打败讨伐的唐军,他可谓是劳苦功高,最被军中将领所信服,按理说嫡长子已死,能继承安禄山大统的就只有安庆绪了,奈何安庆绪语言表达不利索,安禄山一直不喜欢他,反而对毫无建树的小儿子安庆恩情有独钟。

安庆恩和安庆绪同是安禄山的儿子,两人异母同父,安庆恩的母亲深得安禄山宠爱,经过不断的挑唆,安禄山对立安庆恩为太子的想法越来越重,这让安庆绪十分恼怒,自己拼死拼活在外面奋斗,父亲看不起就算了,最后还要为别人做嫁衣。安庆绪越想越气,最终刺杀了自己的父亲。

其次,安禄山的所作所为早就让身边的人敢怒不敢言,他失明后身边的人终于爆发了愤怒。安禄山身边有一个十分忠诚的宦官叫做李猪儿,小时候就跟随在身边,是安禄山的心腹。安禄山对李猪儿并不好,有时候心里不舒服就对他拳打脚踢,不顺心还用鞭子鞭打李猪儿,这给李猪儿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奈何安禄山一直手握重权,身体强壮,李猪儿对他的恨只能掩藏在心中,不敢有丝毫流露,整日只能表现的毕恭毕敬。

李猪儿跟随安禄山许久,地位也是崇高,但安禄山对他的打骂早已埋下了一颗反叛的种子,他一直在心里想着报仇,结束这种煎熬的日子。安庆绪觉察到李猪儿能拉拢,于是暗中向他表露了意思,两人经过商量一拍即合,随后安禄山被李猪儿所刺杀。

安禄山被刺杀根本不是一件巧合的事情,从他的所作所为中就有迹可循,很多方面都是安禄山自己的问题,如果他能对李猪儿多关爱一些,对安庆绪更为重视一些,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标签: 安禄山唐朝

更多文章

  • 廖永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廖永忠,明朝

    廖永忠,明初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廖永忠是明朝的水师名将,在明军立足江南,消灭陈汉,灭亡明夏,平定闽粤中立下大功,为明朝的统一贡献巨大。廖永忠还封朱元璋之命杀了小明王韩林儿,为其登基称帝扫清了障碍。既然廖永忠为明朝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

  • 汉景帝杀晁错是为了阻止七国之乱?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景帝,汉朝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没错,汉景帝就算杀了建议削藩的晁错,吴王刘濞等七国的叛乱,也不会停下脚步。这一点,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是这个结果了,可他依然还是杀了晁错,而且用“腰斩”这样一种残酷的刑法来杀晁错。那么汉景帝

  • 历史上平阳公主与柴绍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平阳公主,唐朝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柴绍之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柴绍与平阳公主都是唐朝名将,为唐朝立足关中立下汗马功劳,奠定了大唐一统天下的基础。那柴绍与平阳公主是如何为大唐建功立业的呢一,结为夫妻柴绍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冠军县公柴烈之孙,隋朝太子右内率、钜鹿

  • 孟古青被废后去了哪里?她与顺治帝的孩子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孟古青,清朝

    孟古青是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她本名博尔济吉特·孟古青,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顺治帝的第一个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被顺治帝废后以后,返回了蒙古科尔沁草原,并在那里产下一子。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这个孩子的结局是怎样的。清朝275年历史上,仅有一

  • 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是怎么处理六国国君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六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了解历史学的人都知道,历史学和社会学上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定律:那就是时代的进步,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会受益。因为时代进步的同时,许多逆着时代潮流的人,会在时代前进的大趋势下被击

  • 朱棣麾下第一勇将是谁?张玉入敌阵舍身救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玉,朱棣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朱棣麾下第一勇将张玉入敌阵舍身救主的故事。张玉是明初朱棣麾下的一位骁勇悍将,出生在祥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早些年的他曾经在元朝时期当过枢密知院。后来元朝灭亡后,又跟着皇室一路逃到了漠北去,直

  • 薛应旗:明朝学者、藏书家,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应旗,明朝

    薛应旗(公元1500年-公元1575年),明学者、藏书家。字仲常,号方山。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曾任慈溪知县,官南京考工郎中。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薛方山的生平大致可分三个阶段:35岁前,主要是读书,准备科举;1535年中进士,开始二十一

  • 面对宦官乱政的问题 清朝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宦官

    对清朝为何没有宦官专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宦官专权一直是封建王朝内乱、衰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四大王朝,秦汉唐明的灭亡都和宦官脱不了关系。那么,清朝为何能解决宦官乱政的问题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皇太极剧照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

  • 在政治、史学等方面,李焘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焘,南宋

    李焘(1115年~1184年),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人。南宋官员、历史学家、目录学家、诗人,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之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绍兴八年(1138年),李焘登进士第,授华阳县主簿,未就任,于丹棱龙鹄山读书,至绍兴十二年(114

  • 纪信与韩信都信任刘邦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前204年夏,刘邦在荥阳“与项羽相距岁余”间,因粮食补给线屡遭项羽切断,致使荥阳城内“汉军乏食”,自己深陷重围,朝不保夕。刘邦无奈“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项羽在范增提醒下,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