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古青被废后去了哪里?她与顺治帝的孩子是什么结局?

孟古青被废后去了哪里?她与顺治帝的孩子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26 更新时间:2024/1/18 15:00:46

孟古青是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她本名博尔济吉特·孟古青,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顺治帝的第一个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被顺治帝废后以后,返回了蒙古科尔沁草原,并在那里产下一子。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这个孩子的结局是怎样的。

清朝275年历史上,仅有一位皇后被废,这位废后,就是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据史书记载,博尔济吉特氏本是蒙古皇族姓氏,血统非常高贵。自满清建立后,为了巩固和蒙古的联盟,满清皇族的皇后和妃子多来自这个姓氏。

孟古青的父亲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

在历史上,吴克善的能力平平,几乎没见到他立过战功,但他却是满清时期第一批得到分封并能世袭罔替的亲王。之所以他被满清厚待,这和他家的女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吴克善很善于和满清皇室处理关系。皇太极在位时,他便想方设法将姑姑孟古哲哲嫁给皇太极做了皇后,自此奠定了他在蒙古贵族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孟古哲哲久未生育出皇子,为了巩固家族和满清皇族的关系,吴克善又把亲妹妹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嫁给了皇太极为妃。

可是木布泰接连生下3个公主,迟迟未见诞下皇子。于是,吴克善又将另一个妹妹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海兰珠入宫后便得到皇太极宠爱,也诞下了皇子,可惜皇子早夭。承受不住丧子之痛的海兰珠也在不久后便撒手人寰,她的死让皇太极无心争夺天下,不久便思念成疾,追随而去。

尽管如此,吴克善通过这几次婚姻,却得到了很多实惠。所以,尝到甜头的他在顺治继位后,决定再次把女儿孟古青送入宫中做皇后。

这件事对此时的吴克善来说,并非难事。

一是顺治帝是孝庄太后所生,和孟古青是姑表关系。再加上孝庄太后也希望博尔济吉特氏能在满清后宫中势力强大,所以她是赞成吴克善的想法的。

二是顺治帝的皇叔多尔衮是摄政王,由于顺治帝年少继位,母弱子幼,所以他在与其他亲王博弈胜利后,成为唯一把持朝政的人。为了以后能继续控制顺治帝,他当仁不让地替顺治帝选定了孟古青。

公元1650年,多尔衮在关外狩猎时坠马重伤而死,年仅14岁的顺治得以亲政,并于次年迎娶孟古青为皇后。

此时的孟古青,已出落得花容月貌,人又聪慧伶俐,再加上处处有孝庄太后照拂,按说她的皇后之位该是万年不倒才是。可是让人意外的是,仅过了3年,顺治便执意要废掉她的皇后之位。

这事尴尬了。

原来,顺治从小住在宫中,饱受多尔衮压制,又受多尔衮约束,不能和孝庄太后多见面。因此在多尔衮去世后,顺治虽然得以亲政,但总疑心立威不够。再加上久受压制,心里怨恨极深。但毕竟多尔衮才去世不久,不便于马上清算多尔衮,所以一腔仇和怨都发泄到了孟古青身上。

孟古青是多尔衮拍板作主选定的皇后。顺治虽然心里不满意这门婚事,但慑于多尔衮的权势,也只能曲意应承。所以两人婚后,顺治对孟古青并无好感。

顺治提出废后的理由是,孟古青“癖嗜奢侈,凡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绣缀饰,无益暴殄,少不知惜。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

顺治还在《孝献皇后行状》中说孟古青“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乃处心弗端,且嫉刻甚,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一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

顺治这样说,当然也是有根据的。

孟古青从小娇生惯养,的确在吃穿用度上颇为奢侈。这和顺治平日要求的俭省颇有冲破。

另外,据《清史稿》记载:“后则嗜奢侈,又妒,积与上忤。”

也就是说,孟古青平时在后宫中骄横跋扈,但凡看到顺治和其他妃子亲近,便撒泼使性子。随着矛盾升级,顺治本就不钟意孟古青,再加上后来又有了董鄂氏,这更加坚定了顺治废后的决心。

这事,孝庄太后不同意,朝臣也不赞同。但顺治大权在握,最终还是左右了大家的意见,达到了废后的目的。

孟古青最终被降为静妃,另居侧宫。此后在清朝史料中,再无任何关于她的记载。

那么,孟古青最终是不是如《朝鲜王朝实录》中记载的那样,回科尔沁草原,并生下一子呢?由于书中记载此子在康熙四年时,年纪为14岁。这显然与史实是不符合的。因为如果孟古青真怀着身孕回科尔沁,并生下来的话,这个孩子当时最多11岁。也不知是《朝鲜王朝实录》记错了,还是把年龄算错了。

不管怎么样,孟古青被废后,必然不能再嫁。而造成这种悲惨结局的原因,一方面是政治原因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她性格使然,最终促成了她不幸的人生。

标签: 孟古青清朝

更多文章

  • 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是怎么处理六国国君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六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了解历史学的人都知道,历史学和社会学上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定律:那就是时代的进步,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会受益。因为时代进步的同时,许多逆着时代潮流的人,会在时代前进的大趋势下被击

  • 朱棣麾下第一勇将是谁?张玉入敌阵舍身救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玉,朱棣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朱棣麾下第一勇将张玉入敌阵舍身救主的故事。张玉是明初朱棣麾下的一位骁勇悍将,出生在祥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早些年的他曾经在元朝时期当过枢密知院。后来元朝灭亡后,又跟着皇室一路逃到了漠北去,直

  • 薛应旗:明朝学者、藏书家,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应旗,明朝

    薛应旗(公元1500年-公元1575年),明学者、藏书家。字仲常,号方山。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曾任慈溪知县,官南京考工郎中。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薛方山的生平大致可分三个阶段:35岁前,主要是读书,准备科举;1535年中进士,开始二十一

  • 面对宦官乱政的问题 清朝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宦官

    对清朝为何没有宦官专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宦官专权一直是封建王朝内乱、衰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四大王朝,秦汉唐明的灭亡都和宦官脱不了关系。那么,清朝为何能解决宦官乱政的问题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皇太极剧照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

  • 在政治、史学等方面,李焘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焘,南宋

    李焘(1115年~1184年),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人。南宋官员、历史学家、目录学家、诗人,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之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绍兴八年(1138年),李焘登进士第,授华阳县主簿,未就任,于丹棱龙鹄山读书,至绍兴十二年(114

  • 纪信与韩信都信任刘邦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前204年夏,刘邦在荥阳“与项羽相距岁余”间,因粮食补给线屡遭项羽切断,致使荥阳城内“汉军乏食”,自己深陷重围,朝不保夕。刘邦无奈“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项羽在范增提醒下,一口

  • 鸿门宴之后,项羽是如何处置项伯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秦朝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项伯无疑是鸿门宴上最大的叛徒。因为他事前和刘邦勾三搭四,和刘邦结为亲家,同时接受了刘邦的贿赂。因此在鸿门宴上极力阻止项庄杀刘邦,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项庄剑的去路,把刘邦护在身后,致使项庄没能

  • 三国时期赵云与徐晃的箭术怎么样?孰高孰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赵云和徐晃都是汉末三国名将,在演义中,赵云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徐晃是曹操五子良将之一,作为大将,弓马娴熟,箭法自然都要精良。赵云在南屏山接诸葛亮时,曾一箭射断徐盛船帆绳索,徐晃在铜雀台射箭比赛中,一箭射断柳条,

  • 有哪些与韩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韩琦,北宋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宋人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其文“词

  • 三国时期,刘备的一生都战胜过哪些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一生,败过很多次,中平五年时(公元188年),还差点死于小反贼张纯之手,《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中的记载: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