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羹尧临死前写下七个字 雍正得知后为何气的吐血

年羹尧临死前写下七个字 雍正得知后为何气的吐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72 更新时间:2024/1/17 5:04:0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年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年羹尧被处死后,官员去抄家时发现7个字,雍正看后口吐鲜血?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当年很火,至今还有人看,剧中康熙皇帝驾崩前后的“九子夺嫡”被老戏骨们演绎得很精彩,扣人心弦。雍正皇帝继位的过程在正史里比较顺利,可以说四平八稳,不过这是为尊者讳,实际情况没这么简单。

康雍两朝的皇权更迭虽不至于腥风血雨,但免不了刀光剑影,演义里雍正继位不是那么容易的,关键时刻,十三弟胤祥不得不率兵勤王,这是基于常理的情节设计。历史上,雍正登基不开两个人的拥立之功,一个是雍正的亲娘舅隆科多,一个是康熙晚年崛起的重臣年羹尧。

史学界认为,雍正“内得力于隆科多,外得力于年羹尧”,才登上了皇帝宝座,所以雍正初年隆科多和年羹尧最受皇帝的信任和倚重。然而好景不长,这两位“内外夹辅”的重臣就相继倒台了,隆科多被囚禁而死,年羹尧则是“赐死”。

年羹尧在康熙晚年就因战功做到了川陕总督,雍正即位后更受器重。雍正先是让年羹尧和抚远大将军延信共同管理大将军印务,加封太保,其父年遐龄也加了尚书衔。不久,年羹尧又因之前平定西藏叛乱时运粮、把守关隘有功,赐三等公爵位,世袭。

雍正元年秋,由于青海蒙古部首领罗卜藏丹津起兵叛乱,给年羹尧送上了“大礼”。年羹尧受命担任主帅平叛,坐镇西宁,正式取代延信成为抚远大将军。雍正还特意下旨,要求川陕、云南地区从督抚到提镇各级军务都要请示年羹尧。

年羹尧执掌了四川、陕西、青海、云南四省的军政大权,权力近乎宰相,是没有王爵的“西北王”。而年羹尧用兵确实厉害,也具备大将军的素质。起初罗卜藏丹津带兵攻西宁,一路打到西宁城,年羹尧和身边几十人在城楼上安坐不动,若无其事。罗卜藏丹津不知虚实,没敢攻城,退走了。

年羹尧分派麾下诸将领兵出击,连战连捷,打得罗卜藏丹津毫无还手之力。雍正二年,青海战乱平定,由于年羹尧计划周祥、屡次出奇制胜,雍正非常满意。之前年羹尧因平定西藏郭罗克部晋升二等公爵,至此又被赐予一等公爵位,其父年遐龄也晋爵一等公,加封太傅。

青海平叛让年羹尧威震西陲,享誉朝野。皇帝对他的宠信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众所周知,雍正励精图治,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可是对年羹尧的恩宠有点过头了。

雍正元年十二月,青海战乱还未平定时,为勉励年羹尧,雍正特意赐给他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等物。这些物件在清代的规格很高,都不是随便恩赐的。

好比四团龙补服,通常情况下只有郡王爵位以上的皇室宗亲才有资格穿,所以年羹尧感到惶恐不安,在奏书里说“非臣下之所敢用”,我不敢穿呀。雍正却在批示里说,“只管用!当年圣祖皇帝有例的。”

青海平定后,雍正太过兴奋,竟然称年羹尧“恩人”。在年羹尧报捷的奏折上,雍正写了这样一段话,“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尔用心爱我之处,朕皆都体会得到。我二人堪称古往今来君臣遇合之榜样,也足可令后世羡慕流涎矣。”

类似这种让人“肉麻”的话一再出现。比如雍正命年羹尧回京时,年羹尧上折谢恩,又看到了皇帝的朱批,“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这哪像皇帝和大臣之间的书信往来,乍一看似乎是情侣。

此外,雍正还要求皇子皇孙和臣民铭记年羹尧的功劳,“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稍有负心,便非我朝臣民也。”的确不了解如何酬谢年羹尧的功劳了,让他位极人臣是必须的。

加官晋爵后,雍正又给了年羹尧一项特殊的权力,被称为“年选”,直接向皇帝举荐地方文武官员,吏部不得干涉西陲四省的人事任免。对年羹尧举荐的高官,雍正无条件支持。年羹尧老实不客气,将西陲各省的巡抚、按察使都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年选”和隆科多的特权“佟选”差不多,这样一来,两人的权势大到不能再大了。高级官员的任免应该由朝廷掌管,皇帝亲自过问,用古人的说法,这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雍正却反其道而行之,年羹尧欣然受之,不翻车才怪。

我们不禁要怀疑,或许雍正老谋深算,放权就是骄纵年羹尧,坐等他犯错,再找借口将其拿掉。

古往今来,位极人臣又懂得持满戒盈的人少之又少,年羹尧恃宠而骄是必然的。去京城觐见皇帝时,年羹尧要求直隶总督和巡抚在路边跪着迎送,对迎候他的王公们也不回礼;蒙古王公去陕西拜见年羹尧都得下跪。

雍正曾派了一批宫廷侍卫去西北从军,年羹尧擅自挑选了一些侍卫充作自己出行的仪仗队。凡此种种,雍正虽然早有耳闻,但隐忍不发。直到雍正三年初,被年羹尧弹劾撤职的四川巡抚蔡珽在京城受审时,辩称自己受到了诬陷,控诉年羹尧如何专横不法。雍正只是免了蔡珽的罪,还没打算动年羹尧。

没多久,出现了五星连珠的天象,年羹尧给雍正上书祝贺,却用了“夕惕朝乾”之语,“教诲”皇帝应该终日勤勉谨慎,不要疏忽。雍正很恼火,当即下诏,说年羹尧的种种行为不当,不符合再担任抚远大将军、总督等职,调任杭州将军。

年羹尧接到谕旨,却抗命不遵,声称自己在仪征等待皇帝回心转意。雍正大怒,催促年羹尧赴任。另一边,山西、河南、直隶督抚和一些朝臣纷纷弹劾年羹尧的罪状。于是年羹尧被革职查办,押送京师大牢,接受三堂、九卿会审。

四处树敌的年羹尧被指控大逆、欺君、擅权等等九十二条罪状,随便列出来几条都是死罪,还要株连家人。雍正念及年羹尧的功劳,赐他自尽。而年羹尧很倔强,至死都没有认错。

尽管我们不能断定雍正早有处死年羹尧的打算,但疑忌之心肯定早就有了。功高震主,不懂低调,自古就没好下场,年羹尧平定青海那天,结局就已注定。

年羹尧死后,按照惯例被抄家,又多了几个陪葬的人,典型的是汪景祺案。

汪景祺是钱塘(今杭州)人,出自官宦世家,父亲当过康熙朝的户部侍郎,自己也小有才名。他自视甚高,目中无人,但考场不得志,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谋得一官半职。雍正二年,年过半百的汪景祺经人引荐,用一封信就博得了年羹尧的青睐。

汪景祺在信中歌颂年羹尧的功德,说将军的威名与日月同光,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将军第一人,“宇宙第一伟人”。年羹尧很受用,于是汪景祺成了大将军府的幕僚。

据《永宪录》记载,浙江巡抚福敏奉命抄没年羹尧的家产时,发现了一册书《西征随笔》,正是汪曾祺所作。汪曾祺拍年大将军的马屁也罢了,写的诗和笔记里还嘲笑康熙和雍正,诋毁死去的名臣张鹏翮,都收录在《西征随笔》里。

福敏把这本书送到了雍正手里,雍正越看越怒,其中一首诗还写着一句“皇帝挥毫不值钱”。据说,雍正气得当场吐血,下令立即捉拿汪曾祺,以大逆不道罪论处。最后汪曾祺被斩首示众,妻儿、亲属被发配边疆,给披甲人为奴。

雍正有多恨汪曾祺呢?据记载,汪曾祺的头颅在京城菜市口挂了十年之久,直到乾隆皇帝继位后才被取下掩埋。

参考资料:《清史稿年羹尧传》、《永宪录》等

标签: 清朝雍正

更多文章

  • 商鞅被诬陷谋反之后 之后的秦王为何不给商鞅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鞅,秦惠文王

    对商鞅和秦惠文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商鞅被诬谋反,遭秦惠文王五马分尸,为何历任秦王不给他平反?商鞅是秦国的大功臣,如果没有他和秦孝公这对“变法CP”,就不会有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壮举。秦国本来只是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国,被视为蛮夷,在诸侯间都排不上号,还时常受

  • 汉景帝后宫最没存在感的妃子,后代却为大汉续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汉朝

    汉景帝后宫最没存在感的妃子,后代却为大汉续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汉景帝的后宫之中,最尊贵的当属两位皇后。他的首位皇后,是祖母薄太后的母家人,带着主角光环强塞给汉景帝的。可惜汉景帝不喜欢,等薄太后去世不久后就被废。第二任皇后则是汉武帝的母亲王皇后,故事非常离奇,经历非

  • 诸葛亮智慧并不比司马懿差 两人的后代差距为何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对诸葛亮后代和司马懿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的能力智慧不在司马懿之下,为何他们的子嗣却有较大差距?可以说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为了蜀汉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死后,蜀汉朝廷由其子刘禅继承。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他向刘禅分析了天下形势,并

  • 宋元公:宋国第27任国君,在位期间为什么会爆发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元公,宋国

    宋元公,子姓,宋氏,名佐(金文铭文作宋公差),宋平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第二十七任国君,在位共15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522年,宋元公猜忌华族,华向、华定、华亥与向宁谋反,双方妥协,互派人质,盟誓讲和。公元前521年,晋、曹相继出兵救宋,联军连败华氏,

  • 扶苏品行兼备,秦始皇为什么更喜欢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扶苏,秦始皇

    扶苏品行兼备,为什么秦始皇为什么更喜欢胡亥?可能父亲喜爱幼子是人之天性,连始皇帝也不能例外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嬴政是始皇帝但他也是一个人,一个父亲。就始皇帝与胡亥的关系而言,首先是父子亲情。 在家天下的父子继承体制之下,政情由亲情延展生出。帝王的隐私,就是国

  • 探索郑庄公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庄公,郑国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位共43年,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郑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郑庄公平定胞弟叔段的叛乱,消弭

  • 东汉开国名将寇恂简介:曾镇守河内,治理颍川、汝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寇恂,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寇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寇恂(?-36年),字子翼,汉族,上谷昌平(今北京市)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寇恂出身世家大

  • 李隆基为什么要杀上官婉儿 李隆基是不是武则天的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李隆基

    对李隆基和上官婉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隆基为什么杀上官婉儿?现在说起上官婉儿,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就是手游《王者荣耀》吧,上官婉儿是《王者荣耀》中的法师刺客型人物,也是其中第88位英雄。不过在历史上确实有上官婉儿这个人物,那么上官婉儿怎么死的真相是怎

  • 李显在面对上官婉儿与韦皇后秽乱宫廷 李显为什么也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显,上官婉儿

    还不了解:唐中宗李显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上官婉儿与韦皇后秽乱宫廷,为什么唐中宗李显不管?一个是唐中宗管不着,一个是唐中宗管不住。再加上唐中宗李显是个由内到外都表里如一的怂包,他还指望着这俩女人帮他坐稳前朝的皇位,所以他才会不管不问,让上官婉儿与韦后秽乱后

  • 明朝清官曾秉正最后为何没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清官曾秉正最后为何没善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朝历代为官之人中,被贪欲迷住双眼的人多如牛毛,在古代做清官难,做个有始有终的清官就更难了。明太祖朱元璋,农民出身的他在面对贪官污吏时的态度很明确,杀!有一个杀一个。但对于清官忠臣,朱元璋却十分推崇表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