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朱棣有几个儿子?朱高煦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朱棣有几个儿子?朱高煦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249 更新时间:2024/3/31 18:21:49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明成祖朱棣有四个儿子,小儿子出生还没满月就死了,只剩下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而且这三个儿子还都是一个妈生的,一母同胞,即皇后徐氏(明朝开国名将徐达长女)所生,全部是嫡出。

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朱棣虽然只有这三个儿子,数量很少,但是,也不省心。

这三个儿子性格完全不同,长子朱高炽性格端庄,喜欢安静,喜欢读书,这算省心的,比如,他的爷爷朱元璋就很喜欢朱高炽。

但是朱棣其余两个儿子就不行了,次子朱高煦生性凶悍,骜不驯,不喜欢读书,不求上进,举动轻佻,就连他的爷爷朱元璋也不喜欢他,非常厌恶他,看到他就来气。

《明史·朱高煦传》:性凶悍。洪武时,召诸王子学于京师。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

其实,不仅他爷爷朱元璋不喜欢他,就连他舅舅徐辉祖(明朝开国名将徐达长子)也不喜欢他,一次,徐辉祖在京师见朱高煦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便暗中告诫他,谁知这家伙不但不听,反而偷走了他舅舅的宝马,一溜烟跑回了北京,途中还胡乱杀人。

《明史·朱高煦传》:及太祖崩,成祖遣仁宗及高煦入临京师。舅徐辉祖以其无赖,密戒之。不听,盗辉祖善马,径渡江驰归。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又击杀驿丞,于是朝臣举以责燕。

而朱棣三子朱高燧也不是省油的灯,侍宠骄横,胡作非为。

他们经常勾心斗角,当然,因为长子朱高炽比较文静,不太喜欢争权夺势,相对比较内敛,但是,朱高煦和朱高燧就不同了,他们时刻想搞掉太子,尤其是次子朱高煦,一直觊觎太子之位,总想取而代之。

按理来说,按照封建制度,嫡长子才是皇位继承人,朱高煦是次子,根本没有资格作为皇位继承人,那么,他为何总想夺太子之位呢?朱高煦的底气是什么呢?

其实,这和他的老爹朱棣有关,因为朱棣曾对次子朱高煦说过一句话,就是这句话,让朱高煦想入非非,给了他底气和希望,那么,朱棣究竟说了什么话呢?

说来话长,朱棣在这三个儿子中,最不喜欢的就是长子朱高炽,因为朱棣勇武,是马上皇帝,他不喜欢文质彬彬的朱高炽,觉得他软弱,加上朱高炽喜欢安静,不喜欢运动,身体比较肥胖,像一个大肉墩,而且,朱高炽脚还有点毛病,走路不稳,经常需要两个太监扶着,朱棣一看到这病恹恹的样子,就来气。

朱棣喜欢谁呢?朱棣喜欢比较像自己的那个儿子,哪个儿子最像自己呢?次子朱高煦最像他,勇武善战,颇有其父的神韵,简直就是翻版,所以,朱棣很喜欢朱高煦。

朱高煦虽然性格不好,但是,带兵打仗却是好手,颇有军事才能。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靖难起兵时,其次子朱高煦率军一起出征,朱高煦经常作为先锋,冲锋陷阵,立下很多战功,而且,多次在朱棣危急时刻,救了老爹的性命。

建文二年(1400年),朱高煦参加白沟河之战,他率领精锐骑兵冲阵,斩杀都督瞿能父子。后来,朱棣在东昌(今山东聊城)兵败,大将张玉也战死了,危急时刻,朱高煦率军赶到,救出了其父朱棣。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战败,这回又是次子朱高煦率军及时赶到。朱棣高兴地说,我已经精疲力尽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接着,朱棣不知道是激动过头了,还是有所想法,还是想开空头支票,还是真心实意,他又抚着次子朱高煦的背说,孩子,你努力吧!你知道,世子身体不太好,他经常生病。

《明通鉴·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师将渡江,盛庸扼之于浦子口,败之。燕王欲且议和北还,适高煦引兵至,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于是煦率众殊死战,庸兵失利,退屯高资港。

正是这句话,让朱高煦看到了希望,什么?原来我爹想让我当继承人?朱棣这句话的潜意思就是说,你大哥身体不好,很快就会死,你好好干,将来我的位子就是你的了。

朱高煦听到老爹这么说,能不兴奋吗?能不玩命地干吗?于是,朱高煦亲率军队拼死力战,终于将敌军击退。

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到云南就藩。谁知,朱高煦生气地说,我有何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死活不肯去云南。朱棣没有办法,只得同意。

此后,朱高煦和朱高燧一直密谋,时刻想搞掉太子朱高炽,自己上位,可惜,最后都失败了,最终,朱高煦在朱高炽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被杀,把自己给作死了。

标签: 朱棣

更多文章

  • 年羹尧临死前写下七个字 雍正得知后为何气的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年羹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年羹尧被处死后,官员去抄家时发现7个字,雍正看后口吐鲜血?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当年很火,至今还有人看,剧中康熙皇帝驾崩前后的“九子夺嫡”被老戏骨们演绎得很精彩,扣人心弦。雍正皇帝继位的过

  • 商鞅被诬陷谋反之后 之后的秦王为何不给商鞅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鞅,秦惠文王

    对商鞅和秦惠文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商鞅被诬谋反,遭秦惠文王五马分尸,为何历任秦王不给他平反?商鞅是秦国的大功臣,如果没有他和秦孝公这对“变法CP”,就不会有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壮举。秦国本来只是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国,被视为蛮夷,在诸侯间都排不上号,还时常受

  • 汉景帝后宫最没存在感的妃子,后代却为大汉续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汉朝

    汉景帝后宫最没存在感的妃子,后代却为大汉续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汉景帝的后宫之中,最尊贵的当属两位皇后。他的首位皇后,是祖母薄太后的母家人,带着主角光环强塞给汉景帝的。可惜汉景帝不喜欢,等薄太后去世不久后就被废。第二任皇后则是汉武帝的母亲王皇后,故事非常离奇,经历非

  • 诸葛亮智慧并不比司马懿差 两人的后代差距为何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对诸葛亮后代和司马懿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的能力智慧不在司马懿之下,为何他们的子嗣却有较大差距?可以说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为了蜀汉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死后,蜀汉朝廷由其子刘禅继承。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他向刘禅分析了天下形势,并

  • 宋元公:宋国第27任国君,在位期间为什么会爆发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元公,宋国

    宋元公,子姓,宋氏,名佐(金文铭文作宋公差),宋平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第二十七任国君,在位共15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522年,宋元公猜忌华族,华向、华定、华亥与向宁谋反,双方妥协,互派人质,盟誓讲和。公元前521年,晋、曹相继出兵救宋,联军连败华氏,

  • 扶苏品行兼备,秦始皇为什么更喜欢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扶苏,秦始皇

    扶苏品行兼备,为什么秦始皇为什么更喜欢胡亥?可能父亲喜爱幼子是人之天性,连始皇帝也不能例外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嬴政是始皇帝但他也是一个人,一个父亲。就始皇帝与胡亥的关系而言,首先是父子亲情。 在家天下的父子继承体制之下,政情由亲情延展生出。帝王的隐私,就是国

  • 探索郑庄公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庄公,郑国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位共43年,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郑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郑庄公平定胞弟叔段的叛乱,消弭

  • 东汉开国名将寇恂简介:曾镇守河内,治理颍川、汝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寇恂,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寇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寇恂(?-36年),字子翼,汉族,上谷昌平(今北京市)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寇恂出身世家大

  • 李隆基为什么要杀上官婉儿 李隆基是不是武则天的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李隆基

    对李隆基和上官婉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隆基为什么杀上官婉儿?现在说起上官婉儿,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就是手游《王者荣耀》吧,上官婉儿是《王者荣耀》中的法师刺客型人物,也是其中第88位英雄。不过在历史上确实有上官婉儿这个人物,那么上官婉儿怎么死的真相是怎

  • 李显在面对上官婉儿与韦皇后秽乱宫廷 李显为什么也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显,上官婉儿

    还不了解:唐中宗李显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上官婉儿与韦皇后秽乱宫廷,为什么唐中宗李显不管?一个是唐中宗管不着,一个是唐中宗管不住。再加上唐中宗李显是个由内到外都表里如一的怂包,他还指望着这俩女人帮他坐稳前朝的皇位,所以他才会不管不问,让上官婉儿与韦后秽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