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刘备称帝后为何态度不一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刘备称帝后为何态度不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10 更新时间:2024/1/15 17:44:54

刘备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当了皇帝之后态度大变?

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谋士,他们留下无数的经典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等名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诸多的三国典故中,最有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件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并且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漂泊半生的刘备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三分天下据有其一。

诸葛亮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刘备“三顾茅庐”也被看作是礼贤下士的代表,事实上在刘备人生后半段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对诸葛亮提出的建议并不那么言听计从,有时会进行筛选,有时候更是会完全置之不理,特立独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刘备称帝后对诸葛亮的态度

1、小事不听劝阻

刘备和诸葛亮关系的转折点,也是意见采取与否最突出的,就是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之后,他对诸葛亮提出的建议很多时候都是直接拒绝的。

大慧举几个例子,比如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对手下四个声望最高的军事将领进行封赏,诸葛亮对其中黄忠的加封存在异议,还拿出镇守在荆州的关羽说事,认为关羽会第一个不允许黄忠和自己平起平坐。

但是刘备并没有采取诸葛亮的意见,至于关羽方面的问题,刘备也表示自己完全可以好好处理,就这样黄忠领有了后将军一职。

拿下西川之后,刘备打算寻找当地有才的人来为己所用,而对于自己不利的人,也毫不手软。这个时候有个叫张裕的名人多次挑衅,刘备准备斩杀,诸葛亮就说情,理由此人是当地名士,有师出名门,如果斩杀,于公于私都毫无利处可言,而刘备对这番话听都没听,直接把张裕给砍了。

2、大事不闻不问

其实这些还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两人之间最大的分歧,也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这就是在夷陵之战的决策上。刘备是坚决要去打东吴的,但是,联合东吴共同对抗曹魏是诸葛亮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所以他对刘备的这个决定是极不赞成的。

不过,考虑到自己的兄长诸葛瑾目前正在东吴孙氏麾下效力,出于避嫌,他不能明确的表达这个主张。事实上从蜀汉建立之后,诸葛亮在政权内部的地位和影响力来看,只要是他不发表意见,就是在反对。

当然了,他还有其他的方法,那就是让赵云黄权等重量级的人物去劝谏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也是老牌的政治家,我认为刘备对这一切都是了如指掌,看得清清楚楚的,只不过碍于君臣关系,他不会直接挑明而已。

不仅仅是刘备成功伐吴,还进行了著名的夷陵之战,这一战,本来占据绝对优势的蜀汉军队瞬间崩溃,以惨败而收场。

诸葛亮在得知这一切后还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果法正还活着,那么一定可以劝阻陛下东征的”。这句话我们仔细品一下是意味深长的,最直接发映出的就是刘备对诸葛亮的意见并非言听计从。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刘备刚刚请其出山的时候礼遇有加,甚至关羽、张飞等将领也对诸葛亮推崇备至,所谓“鱼水关系”就是这么来的,刘备之前如此倚重诸葛亮,为什么当了皇帝之后就态度直转急下了呢?

二、刘备不听诸葛亮建议的原因

1、前后形势的不同

诸葛亮刚刚加入刘氏集团时,老大刘备极其窘迫,不仅没有可以容身的地盘,手下的兵士将军也捉襟见肘,演义里就讲他兵不过千,而将只有关、张、赵等人。

好不容易投靠了宗亲刘表,还被不断猜忌排斥,在一个小小的新野驻扎,时刻充当曹操南下时的炮灰,不过刘备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在休养生息的同时不断总结之前失败的教训,并且还发展自身的实力。

这个时候他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手下没有一等一的人才可用,他本人文治武功又很一般,所以诸葛亮的出现正好弥补上了这个缺陷。或者换句话说,诸葛亮的加入,正式让刘氏集团成为了一股完整的政治势力。

从刘备的角度看,他要不断跟着诸葛亮学习,把他当老师一样对待,老师教学生,当然会言听计从了,我们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惯有印象也是这么得来的。

不过大家不要忘了,刘备本身还是一方势力的首领,他要主导大方向,还要把治国方略落实到实处去,如果什么事情都由诸葛亮做主,那自己和傀儡有什么差别呢?

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资本越来越丰厚,政治经验也越来越充足,这个时候刘备就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办事了。

诸葛亮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做事说话分寸都拿捏的很到位,尽量去维护刘备在集团内部的权威。

2、诸葛亮自身的短板

虽然在演义和民间传说中诸葛亮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从文到武,从五行八卦到呼风唤雨好像无所不能,事实上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他也有自身的缺点。

在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诸葛亮这个人治理国家的能力其实比带兵打仗要强,大慧认为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

刘备一直让诸葛亮在外交和地盘治理上发光发热,大部分的军事行动都是自己去主宰,这说明刘备很了解诸葛亮的长处在哪里,虽然赢得了治理国家的好名声,可军事上的磨炼始终有所欠缺,日后的多次北伐就很好的表现出来了。

平心而论,但凡是遇到重大的抉择,只要是牵扯政治方面的,刘备一般比较尊重诸葛亮的意见,但是到了军国大事上,只要是两人有了分歧,刘备大概率不会选择,或者不完全选择诸葛亮的建议。

他了解诸葛亮的短板在哪里,对他的意见最多是进行参考,在这一点上,法正的作用就要比诸葛亮重要上不少。

标签: 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令妃魏佳氏是人生赢家?她与乾隆的爱情故事令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仪纯皇后,清朝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满洲正黄旗包衣(后抬满洲镶黄旗),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魏清泰之女。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随着清宫剧的热播,乾隆后宫的众多佳丽们,穿越一百多年的时光隧道,来到了千家万户的荧屏前,向我们再现了当年神秘的紫禁城里,皇帝与后妃们的

  • 正史中的赵云在蜀山是什么地位?官职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想必对于赵云都是不陌生的,此人作为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又有“常胜将军”之称,位列五虎上将中的第三位。最令人震惊的是,此人一生从未打过败仗,因此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说法:“一吕

  •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皇太极之女,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和硕恪纯长公主,清朝

    和硕恪纯长公主,清朝时期公主,名阿吉格,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四女,崇德六年十二月初七日丑时生,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642年腊月初七,昨天夜间的一场大雪,将盛京皇宫,装扮得银装素裹。皇太极身披黄色裘皮大氅,在洁白无瑕的雪地上

  • 司马懿在发动政变的时候 曹爽拼死反抗,结局会不会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懿,曹爽

    还不了解:高平陵之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平陵之战,若曹爽硬抗,到底能不能打赢司马懿?事实上,很多人都高估了曹爽的实力!若他选择和司马懿死扛到底,宁死不降,那么等待他的结局,必将是灰飞烟灭,根本不可能有丝毫胜算!高平陵之变曹家三代君主,个个英明神武,然而

  • 唐朝宰相刘景先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景先,唐朝

    刘景先(?-689年),本名刘齐贤,广平郡易阳县(今河北省永年县)人。唐朝宰相,右相刘祥道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方正好学,门荫入仕,累迁侍御史。乾封元年(666年) ,袭爵广平郡公,授晋州司马。入为给事中,迁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英国公徐敬业叛

  • 岑长倩:唐中宗时期宰相,曾反对武则天诏天下建大云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岑长倩,唐朝

    岑长倩(?~691年),邓州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令岑文本之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岑长倩早年父母双亡,由叔父岑文本抚养,永淳元年(682年),进封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参与朝政。累迁中书令,征讨越王李贞之乱。天授元年(690年),拜右相

  • 道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乾隆和嘉庆为何都认为他能做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嘉庆

    对乾隆和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乾隆和嘉庆都认为继承皇位非道光不可?道光帝是最后一位“古代”皇帝,也是第一位“近代”掌权人,他的身体跨入近代,但灵魂依旧在古代。1782年9月16日寅时,一位皇孙在紫禁城诞生,他就是绵宁。年过古稀的乾隆喜得皇孙,自然多

  • 嘉庆去世后皇后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孝和睿皇后为何不立亲生儿子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嘉庆,皇后

    还不了解:嘉庆皇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嘉庆突然去世,遗诏不在身边,皇后为什么拥立道光而不立亲生子?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去世,由于遗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传位人不能完全确定。孝和睿皇后听闻嘉庆去世,立刻传懿旨令绵宁继位,也就

  • 宋高宗在位时太宗后裔还在 赵构为何选择赵匡胤后代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高宗,南宋

    对宋高宗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宗后裔尚在,宋高宗为何选太祖后裔承继皇位?话说宋高宗自从继承了父兄的烂摊子以后,面对金兵的步步进逼,无能为力,可谓无日不处在忧患惊恐当中,便以醇酒妇人来麻醉自己。不巧的是,有一天高宗在扬州的临时皇宫里正和嫔妃交流人生,偏偏

  • 历史上曹彬是什么人?被称为宋良将第一的他有何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彬,宋朝

    说起曹彬这个人物的时候,大家可能都会感觉到有点陌生。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后周贵戚曹彬因姨母荣升贵妃,被后周太祖从地方召至京城,随柴荣镇守檀渊,继而升任河中都监。他品德端庄美好,“气质淳厚”,凭借令人信服的德才,成为后周官场上的一股清流。河中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