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有卧龙和凤雏 刘备最后为何没有能安天下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 刘备最后为何没有能安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79 更新时间:2024/2/27 18:17:38

还不了解:刘备为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者兼得,为何没安天下?

不了解大家读书看故事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就是总认为在一个故事里面,一定会存在有正反两面不同的人物。

比如就拿《三国演义》来说吧,大部分人一开始读的时候,就觉得,这里面的曹操真是个大坏蛋,而刘备和诸葛亮,那绝对是正义的化身。

刘备

当你带着这样的情绪往后面读的时候,真的是特别希望曹操快点失败、好让刘备和诸葛亮一统天下。

相信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想法,当然如今我们都了解,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面,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有的只不过是成王败寇而已。

《三国演义》里有句名言,是这么说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

这是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刘备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时,司马徽说的一句话。

刘备当时想请司马徽出山,司马徽没有答应,但是却给他推荐了两个人,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司马徽的意思是说,这两个人,刘备你只要随便得一个来帮你,都可以安天下、成大事。

司马徽

那么故事后面的发展,我们也都了解,其实司马徽推荐给刘备的人才,不光是诸葛亮和庞统,还有一个徐庶

这几个人,的确都是有经世之才的高人,刘备非常幸运,司马徽推荐的这几个人,后来都成为了他的谋士,卧龙和凤雏二者兼得。

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回来也的确得到卧龙与凤雏辅佐,但是,刘备的结局,却没有能够“安天下”,反而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刘备为何还是成为了三国的输家?

卧龙

难道说,司马徽的那句名言是夸大其词?对于这个问题,网上还流传这么一句话,说司马徽当时还说了一句话,但是刘备没听,司马徽说的下半句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子初是刘巴,孝直是法正,同样都是给刘备出谋划策的功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子初和孝直这两个人如果少了一个,刘备你都复兴不了汉室。

结果刘巴被人陷害,法正四十五岁英年早逝,所以网上有很多人说,刘备没有能够安天下的原因,就是因为忽视了司马徽所说的这个后半句。

凤雏

但是这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里面,都找不到出处,估计多半是有人杜撰出来的。

那么刘备的失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念,说司马徽当时的意思,是要刘备在诸葛亮和庞统两个人之间二选一,只用一个就可以了,结果刘备把两个人都找了过来,一山不容二虎,所以刘备最终不能成事。

还有一个观点,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中的这个“安”字,不是说你刘备可以安定一统天下,而是说将来你可以偏安一隅、稳定一方,但是刘备误以为自己可以安定天下,盲目进取最终导致失败。那么这两种说法,不了解你支持哪个观点呢?

标签: 刘备蜀汉

更多文章

  • 南宋乙丑科进士杨宏中简介:宋宁宗时列“六君子”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杨宏中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历史上明悼毛皇后为何会被曹叡赐死?她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悼毛皇后,三国

    俗话说的好一入宫门深似海,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魏明帝曹叡的正室,先后有三位,原配是虞氏,最初,曹叡纳虞氏为王妃。曹叡即位之后,虞氏本以为自己会被立为皇后,谁知,等了很久,曹叡却没有立她。于是,虞氏便向太皇太后卞氏,也就是曹操的第二任妻子抱怨说,曹氏都喜欢立

  • 典韦能排在关羽和张飞前面 典韦的实力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典韦

    对三国典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典韦能力凭什么排在关羽和张飞前面?古人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之间要想分出个水平高低来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带兵打仗之人的武力值确实是有高低之分的,所以人们也总喜欢给武将们排个名次,争一争谁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三国时期战乱频

  • 明朝前期名臣周忱简介:晚年遭诬陷罢职,致仕归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周忱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官员郭子章简介:一生虽久在官场,但读书不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郭子章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襄樊之战于禁被擒后,曹仁为何没有弃城逃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被后世崇为“武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攻打樊城,当时关羽的兵力,大概三万多人,还有一两万人镇守荆州大后方。曹仁只有四五千人,哪里是关羽的对手?被关羽一番进攻,打的措手不及,闭门不出,向曹操告

  • 如果冯胜不死,朱棣还有成功的可能性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冯胜,明朝

    靖难之役是1399年-1402年由朱棣发动的与建文帝夺取政权的战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元璋晚年时,猜忌心越来越重,因为想让孙子朱允炆的皇位能坐稳,朱元璋杀了一大批功臣和名将,基本都杀光了,比如,傅友德、蓝玉、冯胜等人全杀了。朱元璋只给皇太孙

  • 探索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他的功业不是建立在自我牺牲之上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狄仁杰,唐朝

    受到影视娱乐作品的影响,很多人对狄仁杰的第一印象就是“神探”,但在真实历史上,狄仁杰虽然断过不少案件,但这并非他一生中最突出的优点。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狄仁杰最出色的还是能够在唐中期那个混乱的时代里左右逢源,不管是在李唐一方,还是在武则天一方都落得了好

  •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的降将 两人的结局为何相差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辽,张郃

    对张辽与张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为曹魏降将,为何张辽与张郃的最终结果会差那么远?历史上有许多可以比较之事,比如蜀汉与东吴都以南方为根据地,却一个早亡,一个苦撑许久;比如曹操与曹丕都是文武兼备之才,但曹操在文坛颇得赞誉,曹丕却被许多人忽视;比如张辽和张郃其

  • 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相比 曹操和袁绍谁的损失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袁绍

    对曹操和袁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赤壁之战和袁绍官渡之战,谁的损失更大?袁绍官渡之败,损失精锐大军约8、9万(其中光被坑杀的就7、8万降卒),外带损失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大将淳于琼、韩荀等。以及最重要的谋士田丰、沮授、许攸、荀谌等等。官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