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允有多毒辣?他杀了董卓后有哪些行为?

王允有多毒辣?他杀了董卓后有哪些行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2 更新时间:2024/1/25 9:29:12

王允,东汉末年重臣,他文韬武略,善于计谋,却在董卓身边忍辱负重,阿谀奉承,最终取得了董卓的信任并将之诛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杀董卓这件事,王允处处处心积虑,将自己的智慧和计谋展现的淋漓尽致。他巧设连环计,精心策划,暗地里勾结士孙瑞,让士孙瑞写圣旨;自己利用职能之便盖上印章;用义女貂蝉的美色来挑拨吕布和董卓之间的父子情,加深了二人的矛盾。为成功刺杀董卓埋下了伏笔。

王允借刀杀人,一石三鸟,一是获取了吕布的忠心,二是铲除了佞臣,三是赢得了天下民心,可谓是大获全胜。但就是这样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在董卓死后,他的毒辣逐渐原形毕露。

一、居功自傲显本色

王允设计巧杀董卓真的是为了保护皇帝?其实并非如此,在董卓权倾朝野,位高权重之时,人人都不敢与之抗衡,大家都胆战心惊,王允当然也惧之。但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王允正好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将大家联合起来,借机除掉了董卓。

巧借他人之手除掉董卓,这样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也解决了自己的心头大患。巩固了自己在朝廷的地位。可以说王允是杀掉董卓的背后操纵者,于国于民都是功臣一位。自然也少不了朝廷的赏赐和人们的称赞。

因此在众人的欢呼和赞美的光环下,王允态度开始发生改变,他开始忘乎所以,认为自己把位高权重的董卓都杀死了,便没有什么可以惧怕的了。

于是他便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畏惧,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 就这样,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王允出现了,他再也不像原来那样和群臣们推心置腹,交流政事。

别人对他的评价变成了“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他总是感觉自己高人一等,面容上洋洋得意,少了些和颜悦色,多了些高傲和严肃。群臣也不再像原来那样拥护和爱戴他了。

二、不辨是非戮贤才

古有文人武将,说到文人,不得不提起的一位文学家就是蔡邕。他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也是董卓的旧识,于蔡邕而言,董卓对他有知遇之恩。

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时,蔡邕感到十分突然,不禁大惊失色,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声叹息,却没想到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王允听到后勃然大怒,认为蔡邕是念及与董卓的情谊,与董卓沆瀣一气,却忘记了国之大业,于是把他压到廷尉处问罪。

蔡邕有口难辩,作为当时有名的文学家,蔡邕有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毅然决定要完成汉史的编写工作,为了写成汉史,自己愿受刺剑削足的惩罚。

同僚们见此,都对蔡邕的遭遇感到惋惜。想设法营救蔡邕,可并没有结果,太尉马日磾专门去王允住处给蔡邕说情,说蔡邕是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对本国之事了解颇多,应该让他将功补过,完成史书的撰写。

但王允认为“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他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言论,固执己见,以致于蔡邕最后冤死狱中。蔡邕只不过是当时文人届的一个代表,对他造不成任何的威胁,为什么王允还将他杀害?

王允的心狠毒辣在这展现的淋漓尽致。王允作为当时的文人,一是嫉妒蔡邕的才华;二是借蔡邕,来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向大家表明,他虽侍奉在董卓前后,但实则不与之为伍。

三、赶尽杀绝逼兵反

杀了董卓之后,关中十多万西凉兵何去何从,这是头等大事。一般来说,将才之相,都会只杀董卓,不问其余;安抚军心,收为己用。而王允在杀掉董卓之后,担心董卓的旧部会谋反,故而又把利爪伸向了董卓的嫡系部队——凉州兵。

王允企图剥夺凉州兵权,把凉州兵权据为己有,故用关东兵去辖制凉州兵。群臣争相劝阻,说凉州兵素来都忌惮关东兵,这样贸然出兵,恐怕会引起凉州兵的恐慌。

确实如此,在凉州百姓听到消息说要解散凉州兵后,一时之间,整个凉州人心惶惶。凉州百姓到处传言,说王允要杀掉所有凉州人,凉州将领本来对王允剥夺军权一事就心惊胆战的,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更加恐慌和害怕了。

于是凉州将领成为了彼此的依靠,团结一心,互相传递信息,并共同商讨解决之策。他们感慨到:蔡邕不过是感激董卓的知遇之恩,才会情不自已的叹息,王允便不分青红皂白的将他杀了。

于我们而言,王允丝毫没有表示出赦免我们的意思,反而却组织军队想剥夺我们的兵权,置我们于死地。除了联合起来反抗,我们别无选择了。

失去了民心所向,只顾满足自己的私欲,想要一手掌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允,被权力和势力冲昏了头脑,没有了与之抗衡之人,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想要把人赶尽杀绝,独掌国家大权,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王允刚愎自用,心狠手辣,使得凉州人民惊慌失措。对凉州兵赶尽杀绝,丧失民心,引起了凉州兵的不满和愤怒,导致兵反,这也最终加速了汉室的衰败。

四、总结

王允在杀掉董卓时,可谓是被大家拥之,爱之,敬之,一系列的荣耀及光环,却被自己的小肚鸡肠,心狠手辣葬送黄泉。就像人们经常说的,前期一顿操作猛如虎,后期简直二百五。他所有的一切都被自己亲手埋没。

面对群臣时,他自恃清高,居高临下,不与人亲近,令朝臣与他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在面对蔡邕对董卓之死表示叹息时,他小肚鸡肠,心狠手辣,让蔡邕在狱中含冤而死;在赦免西凉兵一事上,他固执己见,自私自利,不顺应民意,不顾全大局,最终逼得兵反。

王允在独掌大权后,性格和之前迥然不同。他变得居高自傲,不辨是非,心狠手辣。不得不说,王允在杀掉董卓之后性格和格局的变化,也是加速东汉灭亡的关键因素之一。

标签: 王允东汉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乐进是什么人?他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乐进,三国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有逍遥津之战这样的成名之战,徐晃曾在襄樊之战中击退关羽,张郃则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时大破马谡,即便是于禁,也因为成为关羽威震华夏的背景板,所以为人们熟知,可谓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与此相对应

  • 朱允炆登基后就开始削藩 朱允炆为什么不用推恩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允炆,明朝

    对朱允炆削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朱允炆为什么不用推恩令?推恩令是汉朝时期的削藩策略,主要内容指的是诸侯国原来由嫡长子继承,现在改为除了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继承一部分土地。这么做的好处就是使得诸侯国越来越小,无力挑战朝廷。现在看,

  • 蜀高祖王建:前蜀开国皇帝,他是如何开国称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建,前蜀

    王建,即前蜀高祖,字光图,小字行哥,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

  • 王建有哪些作为与成就?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建,前蜀

    王建,即前蜀高祖,字光图,小字行哥,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

  • 此女15岁入宫,27岁就当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清朝

    此女15岁入宫,27岁就当上皇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后宫是一个多是非的地方,因为后宫中的女人大多都喜欢尔虞我诈,想在后宫中顺利的存活下去,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后宫中也有一些非常幸运的女子,她们进入后宫就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根本就不需要使用任何手段去争取,一进

  • 杨素论能力不亚于隋文帝杨坚 杨素为何自愿投靠杨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杨素

    对隋朝杨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素身为开隋九老之一,实力不在杨坚之下,杨素为何甘愿称臣?要是能力强的人,都跑去称帝了,那权力的游戏还怎么玩下去?杨素的确能力很强,甚至不在隋文帝杨坚之下,可是他自愿投靠隋文帝杨坚,后来又自愿辅佐隋炀帝杨广,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 朱棣坐上皇位长达22年时间 朱棣为何期间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标

    还不了解:明代朱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当上皇帝二十二年时间,为何没能生下一儿半女?朱棣,明三代帝王,朱元璋册封他为燕王,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长子的儿子,也就是朱允炆,朱棣对这件事十分不满,便谋反了自己的侄子,成为了皇帝,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言,说他

  • 姐妹俩一同入宫为妃,最后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清朝

    姐妹俩一同入宫为妃,最后结局分别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所有朝代的王室都非常关注妃子的出生。无论是进入宫殿,册封还是受到青睐,都与妃子的家族史密切相关。但是真正的贵族很少,因此在清代,经常出现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妇女都被选进皇宫。曾经有一对姐妹作为妃子进入宫殿。姐姐与顺治

  • 孙策继承孙坚的部队后,在军事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策,东吴

    孙策,字伯符,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策性情豁达,喜说笑爱结交名士,名声渐广。孙坚死后,孙策投奔袁术,并继承了孙坚的部队。其纪律严明,严禁掳掠百姓,因此获得百姓拥戴

  • 郑庄公是如何成功继位的?他在历史上有何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郑庄公,春秋

    郑庄公,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前743至前701年在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作为春秋小霸的郑庄公,在历史上可谓是赫赫有名。每一位英雄造就,都免不了经历许多磨难,郑庄公也不例外,面对强敌的压迫,他选择了隐忍,终究成为一带霸主。这个故事要从郑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