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于谦是什么形象?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上于谦是什么形象?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106 更新时间:2024/1/25 2:00:40

于谦,明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民族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里,竭尽忠诚、鞠躬尽瘁者多如繁星,诸葛亮刘备白帝城托孤之重任辅佐幼主刘禅,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为匡扶汉室殚精竭虑;宋人文天祥不受功名利禄诱惑,宁愿赴死也不投降;还有屈原为了国家的灭亡感到痛苦,最后投江以明志。

于谦,明朝赫赫有名的功臣,12岁就写下《石灰吟》的名臣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忠臣,他被斩后,锦衣卫抄家时都忍不住落泪,刽子手更是羞愧自尽,连太后闻听他的死讯都连续几日水米不进。

《明史》记载:其本略开敏,精神周至,一时无与比,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那么,于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于谦其人

于谦是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字廷益,号节庵。于谦天资聪颖,七八岁时才名便已显露在外,他仰慕文天祥的气节,视其为偶像,将文天祥的画像悬在书房座位一侧,激励自己刻苦读书。永乐九年参加科举考试,本是状元的分数,但因其文章的观点也比较犀利,于是把他降成三甲第92名,差点落榜。

于谦没能留在京城,也没能进入翰林院,最后进了督察院,外放江西道监察御史。于谦首次展露才华和能力是在1426年。

当时,年仅28岁的于谦随明宣宗朱瞻基一同讨伐意图反叛的汉王朱高煦,在平定叛乱之后,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细数汉王罪行,言语句句如刀,将汉王骂得无话可说。

朱瞻基大悦,提拔于谦为江西巡案,在江西,于谦平反冤狱数百起,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此后,又破格将他提拔到兵部右侍郎,在任职期间,于谦政绩斐然。

几年的时间,境内大治,于谦的恩威远为流行,百姓依之如泰山。相传太行山的盗贼为此都不敢露面,因为于谦只为苍生说人话。人家当官都是前呼后拥,官威尽显,再看于谦,只有便服一套,瘦马一匹。他的同僚并不认为于谦是清廉,反倒说他坏了官场规则。对此,于谦根本不予理会。

正因此,于谦深受治下百姓们的爱戴,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有识之士的一致认可。只是无形中,他也在官场中得罪了一拨人。

为了大明江山,于谦挺身而出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明宣宗朱瞻基驾崩之后,明英宗朱祁镇继位,由于朱祁镇尚且年幼不能亲政,所以朝堂诸事皆由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和张太皇太后决断,三杨对于谦的能力也颇为认可,有意培养他。但在三杨和太皇太后去世后,朝堂被大太监王振把持,于谦对王振索贿不屑一顾,曾甩袖说只有清风,因而被王振记恨在心,而此时的明朝也岌岌可危。

于谦因为宦官弄权非常愤慨,王振也一直伺机构陷于谦。

有一次,于谦进京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王振私下让自己的“干儿子”们弹劾于谦,说于谦因长期得不到提升心存怨气,擅自推举别人替代自己,大有拉帮结派之嫌。随之于谦被关进大牢,刑部判于谦死刑。很明显,这是典型的“莫须有”。

后来,百姓们听闻此事后都义愤填膺,联名上书请求放出于谦。王振见民意不可违只好说此于谦非彼于谦,意思是抓了一个同名同姓的,于谦于是被放了出来。只是死罪已免,活罪难逃,王振把于谦的职务给降低了,由三品降成四品。

经过这一次,王振对于谦更加恨之入骨。

公元1449年,瓦剌开始对明朝展开攻势,想要占有明朝,王振为了让朱祁镇高兴,竟然蛊惑他亲自出征,而皇帝也认为自己御驾亲征一定可以提振士气,可面对当时的危险形势,于谦劝诫皇帝不要出征。

只是朱祁镇没有听取于谦的意见,执意亲征。结果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众多大臣以及大明20万精锐全部战死,这就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消息传到京城,一片哗然。有人主张投降,有人主张南迁。徐有贞就曾有模有样地走出大堂抬头看天,说星象有异样变化应当迁都南京。这是典型的胆小怕事。

于谦厉声训斥道,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在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爱国官员的支持下。于谦等主战派占了上风,徐有贞也从此恨上了于谦。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征得太后的同意后,明廷一面立明代宗朱祁钰监国,一面制定策略保卫北京。

在于谦的极力反攻之下,北京22万大军打败了瓦剌部也先大军的进攻,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于谦此举,为大明又续命近200年,不得不说,于谦对大明来说,居功至伟。

含冤被斩,让人动容

或许是明朝不该亡,瓦剌也先看明朝力保决心,实力尚强,于是也先想做个顺水人情。公元1450年,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被也先释放回到明朝。可让朱祁镇想不到的是,现在的明朝已经不是他的天下了。

朱祁钰表示不愿意退位,曾对大臣说:“我并不是贪恋帝位,而是当初把我推上宝座的,是你们啊。”

非但如此,他将“太上皇”朱祁镇软禁在了南宫。在此之前,朱祁钰不但自己占了皇位,废除了明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可是命运跟朱祁钰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不久,朱祁钰儿子夭折,自己也在30岁那年病入膏肓,在他弥留之际,又没有接班人的情况下,朱祁镇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的帮助下发动了宫廷政变,重登帝位。

朱祁镇的这次复辟,就是“夺门之变”。

在这场皇权的斗争中,充满着血腥的屠杀,于谦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朱祁镇其实深知“谦实有功”,本来不忍心将于谦处死,可憎恨于谦的徐有贞告了于谦一状,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出师无名。最后朱祁镇还是决定将于谦斩首。

于谦被斩的那天阴云密布,人们都说他死的冤枉。于谦被杀后,行刑的刽子手内心惭愧,忠良死于自己的屠刀之下,他难以面对众人,最终选择了自杀;明廷派锦衣卫抄于谦的家时,除了朱祁钰赐的蟒袍和剑器外,并没有发现多余的钱财,此情此景,即使心狠手辣的锦衣卫都为之动容落泪;而当皇太后知道于谦的死,更是叹息哀悼了好长时间,烧香拜佛、斋戒数日,为于谦祈福。皇太后的责骂,也让英宗有所后悔。

不难看出,明英宗朱祁镇算不得一个好皇帝,于谦在大明危难之间,抛却个人私利,当机立断,为大明挺身而出,他光明磊落且清廉正直,有明一朝得于谦乃是一件幸事。只是,他死得太冤,不免让人哀叹。于谦的一生就如他所写的诗那样: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标签: 于谦明朝

更多文章

  • 刘备真的不待见刘封吗 刘封的能力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刘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努力向前的刘封,到底受不受刘备待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二次占据徐州时,彻底与曹操闹掰,刘备连续杀了曹操好几元大将,此时二人已成为敌人,在曹操强有力的攻击下,刘备到处逃窜。刘关张正式相聚之前。关羽率先找到刘备,并且带刘备去古城

  •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钟会,曹魏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

  • 王娡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娡,汉朝

    汉初王室之中,能够算得上真正幸运的,刘启的第二任王后王娡理应被提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电视剧《美人心计》中,王姪是一个正面人物形象,温柔善良、知书达理,受到汉景帝刘启的宠爱。在宫中,由于处处谦让,不与人计较,不但得到皇帝的万千宠爱,就连婆婆窦漪房都对她落落大方的表现赞不绝

  • 汉哀帝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哀帝刘欣,汉朝

    汉哀帝自古就饱受非议,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汉哀帝刘欣,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汉成帝刘骜只知道宠幸赵飞燕姐妹,却没有一个子嗣,所以只好立自己的侄子刘欣为太子,他是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就是在他死后,王莽彻底把持了朝政,之后王莽毒死了汉平帝,然后通过禅让的方式取代了西汉王朝的统治。由于刘欣在即

  • 历史上丁夫人与曹操的关系为何会破裂?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丁夫人三国

    丁夫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曹操的结发妻子,是曹操心中的挚爱。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曹操的原配夫人是丁夫人。由于她的养子曹昂的死,丁夫人和曹操决裂,后来甚至和曹操离婚。要知道,曹操当时是汉朝的丞相,而且掌控着整个朝廷,实际上也就是掌控着整个天下。

  • 乾隆皇帝后宫的女人那么多 乾隆到底喜欢多少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乾隆

    对乾隆皇帝一生,到底喜欢了多少女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的皇帝,应该是历朝历代皇帝中最勤政的一批皇帝了。不过,勤政不耽误谈恋爱,皇帝除了治理国家,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皇室开枝散叶。所以多娶媳妇,是他们必须做的事。妃子虽然多,但皇帝喜欢的却不多,那

  • 董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跟随姜维一同投降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董厥,蜀汉

    董厥,字龚袭,义阳郡平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镇北将军魏延同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开府治事,以为丞相府令史,迁相府主簿,赞为“良士”。累迁尚书仆射,封南乡侯。尚书令陈祗去世后,继任尚书令。景耀四年(261年),迁任辅国大将军,与卫将军诸葛瞻并为平尚书事

  • 刘巴:三国时期蜀汉名士,为人简朴清高,退无私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巴,蜀汉

    刘巴(?-222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 ,汉末三国时期官员、名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巴少知名,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推举,刘巴均不应就。曹操征伐荆州,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曹操命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曹操,遂远至交趾

  • 公孙瓒是真心对待刘备的 刘备为何还要单独去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公孙瓒,刘备

    对公孙瓒早年对刘备亲如兄弟,为何刘备还是选择独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家里生活艰苦,家中只有一个老母亲可以相依为命,为了谋生,刘备干着织席贩履的生意,要知道,在古代,从来都是重农轻商的,所以刘备当时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很多人都瞧不起他,

  • 项羽失败给刘邦之后 项羽为何死都没有过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项羽,刘邦

    还不知道:项羽败给刘邦后,为何宁死也不肯过乌江?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绝大多数的统治者都希望自己能够一统天下,成为一代明帝,名垂青史。但一旦有了战争,那就会产生成王败寇的结局。最终只有一人能笑着迎接胜利。至于那些失败者,也就在岁月的流逝下,逐渐被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