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策为何不将权利直接给孙权?而是分给周瑜和张昭?

孙策为何不将权利直接给孙权?而是分给周瑜和张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515 更新时间:2024/1/18 22:13:51

孙策为何不将权利直接给孙权?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张昭是江东地区非常有文化和地位的士族,在孙策杀到江东以后,张昭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孙策的部下。孙策十分看重张昭的能力,所以江东文臣中,张昭是排在首位的。

周瑜是孙策的挚友,跟随周瑜一起打天下,成为了江东集团的合伙人之一。孙策入主江东以后,周瑜长期帮助孙策操练水师。

这两个人是江东地区非常著名的两个人才,孙策在临死前,曾经嘱托过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意思很简单,孙策向孙权推荐了这两位人才来辅佐他。

01孙权刚刚接手江东政权,必须要有人辅佐才行。

当时的孙权才多大呢?19岁罢了。我们19岁的时候,还在上学,孙权却已经成为了数百万人的领袖。

孙策因为独来独往惯了,所以遭到暗算,受伤而死。这个时候他必须要将江东集团的所有业务交给孙权,因为孙权是他所有弟弟中岁数最大的一个。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汉以策远脩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三国志》

可是孙权的能力足够吗?他当得起这个重任吗?在孙策眼里,孙权的能力,应该是不容怀疑的。

15岁的时候,孙权就已经成为了县令,治理地方。这个时候的孙权已经有了好几年的工作经验,至少在管理方面,是有一定能力的。

他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担当大任,孙权是可以的。但是要面对如此大的摊子,孙权又是第一次接手一个大集团,未免还是有很大难度。

如果把权力交给别人,孙策心里又不放心。所以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托孤。孙权虽然不是孙策的儿子,但是他以弟弟的身份继承了孙策的遗产,也算是孙策的继承人。

孙策必须要为孙权安排好一切。这个时候如果在集团内部只安排一位顾命大臣,显然是不妥的。毕竟孙家的江山还不够稳固,孙权的地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当,一旦权臣篡位,孙权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乎孙策为孙权安排了两位辅政大臣,一位是文臣张昭,还要一位则是武将周瑜。这两个人一文一武支持孙权,这样一来孙权才有了相对的保障。

02周瑜和张昭需要和孙权接触的机会。

当然了,这次的辅政安排,不仅仅是为了孙权个人,更是为了江东大局。既然是江东大局,那么周瑜和张昭的切身利益自然也在其中。

他们是人才没错,可是他们跟孙权却没有合作过。所以当孙策去世,孙权上台以后,孙权是不是还会像孙策一样信任他们?他们心里没有底。

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三国志》

既然是个未知之数,那么孙策的安排就显得很重要的。趁着孙权立足未稳的时候,周瑜和张昭发挥自己的才能,一方面与孙权处理好关系,一方面帮助孙权治理好江东。

这样一来,这两位人才就得到了一个可以跟新主子融洽相处的机会了。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周瑜和张昭自然会使出自己所有的才能,告诉孙权他们完全可以跟孙权完美搭档。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以来好像都是这么个道理。谁都想要任用跟自己比较亲近的人,孙权也不会例外。

可是孙权上台以后,却没有将自己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一切都是尊重孙策最初的安排,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张昭主管江东内部事务,而周瑜则主管江东军队。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么一个结局呢?

首先周瑜和张昭一定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希望新领导能力看中他们的能力和忠诚,因为当时换将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如果他们不努力,极有可能会被淘汰。

其次孙权地位不稳,需要一个过渡期,顺便当成一个观察期。孙权年纪小资历浅,接手的又不是皇位,所以难免地位不稳。这个时候他必须要尊重孙策的所有决定,顺便他还可以观察一下周瑜和张昭的忠诚。

再者孙权对江东格局还不够了解。孙策统领江东的时候,江东地区已经趋于和平状态,所以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孙权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是不敢轻易调动重要人员的。

由此可见,周瑜和张昭能够得到任用,还是必然的选择。后来这两位能够一直被重用,则可以看得出,孙权对他们也很满意。

03周瑜掌兵,可以确保江东的安稳。

对孙策来说,这样的安排其实是比较无奈的。因为张昭并不是孙策最信任的人,好在他不掌握兵权。张昭是半路投靠孙策的,不算孙策的嫡系力量,所以自然也不会得到孙策的全部信任。

可张昭的能力很强,对江东又如此熟悉,是江东豪族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了张昭的帮助,孙家才能在江东立足。

所以说孙策安排这么一位人物辅政,他心里是不太放心的。这个时候孙策还是有相关考虑的,所以重要人物登场了,那就是周瑜。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还备宫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三国志》

周瑜是起兵的时候就跟着孙策的,而且跟孙策是连襟关系,两人娶了大小乔姐妹,属于亲戚关系了。再加上周瑜跟孙策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周瑜是辅政的绝佳人选。

有了周瑜的帮助,孙策才能够安心把江东的江山交给孙权。因为周瑜所掌握的,是江东的军权,这是最重要的权力。

孙家能够在江东有一席之地,关键就是因为他们的军队是江东各大家族中最强大的。当时的情况大家或许不是很了解,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兵马,这是被允许的。孙家想要当家做主,自然要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行。

所以周瑜就是孙家强大军事实力的最好保障,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只是客气话,其实孙权所能依靠的只有周瑜。

总结:周瑜算是为孙家鞠躬尽瘁了。

孙权这么小的年纪上台,又不是继承皇位,对周瑜来说,其实没有任何束缚。也就是说周瑜想要推翻孙权,其实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可问题就在这里,周瑜偏偏就是对孙家忠心耿耿,你上哪儿说理去?我认为周瑜之所以如此忠诚,其实是为了完成孙策和自己共同的理想。

当初孙策和周瑜已经规划好北伐偷袭许昌,从而夺取天下的计划了。可惜孙策提前死了,这都是命运的安排。周瑜希望完成孙策的梦想,那也是自己的梦想,仅此而已。

标签: 三国孙权孙策

更多文章

  • 被誉为“于龙图”的是谁?于谦两袖清风传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于谦

    你们知道被誉为“于龙图”的是谁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为官清正廉明,被誉为“于龙图”。他每次议事京师,总是空囊而入。对此,有些好心的人劝告于谦:你虽然不愿送金银珠宝,攀附权贵,至少总得带点土特产之类的东西才好。于谦

  • 如果曾国藩当初造反的话 曾国藩可以顺利登基为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曾国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曾国藩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这个问题,小编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若是当年曾国藩造反称帝的话,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当年的条件是不允许的,所以他是没有用那个能力大一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能够成功的话,按曾国藩的性子,早就造反称帝了。1864年六月(同

  • 为什么说赵高是秦朝的“掘墓人”?赵高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朝,赵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赵高之名对于不少读者朋友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这个人也真正做到了“遗臭万年”,如果没有此人对秦二世胡亥的教唆,对大秦丞相李斯的误导,相比大秦帝国能够扭转局势,成为像汉、唐那样的长命朝代。但可惜的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出身低微、官职也不大

  • 曹操离世后,曹丕是怎么对待他的妃子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值得我们去琢磨,其中曹操爱好人妻的性格就经常被人拿来调侃。影视剧《新三国》就有一个改编的桥段让人觉得有趣:在曹操歼灭吕布后,貂蝉就落到了他的手中。这样的剧情无疑是在调侃曹操的行事作风。正所

  • 李纯:唐朝最惨的皇帝,被自己的妃子算计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纯,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纯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李纯自从继位以来,就在政治上有十分大的成就,不仅惩戒了一些不作为的官员,还提拔了一些有才能有作为的官员。百姓们对于这个皇帝还是很满意的,觉得自己的日子总算是有了一些盼头。除此之外,他还发动了一系列的战役,就是为了收复藩镇割据掉的土地,他

  • 曹操作为一个大气能包容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陈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陈宫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不杀陈宫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曾把陈宫视为心腹,但曹操对汉末名士太过残忍,这让陈宫感到曹操并非志同道合之人,因此转投吕布,成为旗下首席谋士。但吕布显然不是曹操的对手,最后在白门楼前,陈宫和吕布一同被拿下,曹操其实并不想杀陈宫,觉得陈宫

  • 宋徽宗被虏到黑龙江生下14个孩子,宋徽宗的后代姓赵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宋徽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宋徽宗的后代传承,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有句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届皇帝的变更必然会随着朝代的变更而改变。但并不是每一届的皇帝都能像李世民那样,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尽力,就比如北宋时期的宋徽宗和宋钦宗,提起来这两位皇帝可以说是一言难尽。不说把祖先留给自己的国

  • 康熙心中最理想的接班人是谁?传位诏书内到底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康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传位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有过太多的朝代和皇帝。在这些皇帝中,康熙是非常少见的有作为的皇帝,甚至,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不仅在位的时间非常长,而且,学术修养跟武艺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在位期间,曾做过许多令人称

  • 从贤妻良母变成了心狠手辣的毒妇,吕雉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雉,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皇后吕雉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她做下“人彘”恶行的狠毒。其实不然,在浩瀚的史海中也记载了她曾是位贤妻良母。今天我们就来浅析吕雉为何从贤妻良母变成了狠毒悍妇?吕雉出生于公元前241年,字娥姁。及笄之年的吕雉生有大富大贵的不

  • 古代第一位太后,揭秘宣太后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宣太后,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宣太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一、出身宣太后姓“芈”,其名不详。“芈”姓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姓氏,是周朝楚国贵族之祖姓。而从其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可断定宣太后的母亲曾改嫁过。这在当时讲究《周礼》的楚国,身份高贵的贵族女子是不会改嫁的。由此可知宣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