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很宠爱福康安,嘉庆为何看不惯他?

乾隆很宠爱福康安,嘉庆为何看不惯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30 更新时间:2024/1/31 14:22:52

清朝入关一百多年后,历经顺治、康熙雍正几代皇帝辛苦经营,到了乾隆时期,终于达到极盛时期。乾隆之所以能打造出“康乾盛世”的最高峰,一是因为他站在了祖上几代人的奋斗基础之上,二来也与他个人的才干密不可分。乾隆的知人之明、用人之道,在清朝皇帝中可谓无出其右。

乾隆时代,大批优秀人才如雨后春笋一般,被提拔到关键岗位上,成为大清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为乾隆竭忠尽智,打拼出辉耀千古的“十全武功”和康乾盛世。文臣之中的刘墉、纪晓岚、尹继善、王杰,武将之中的阿桂、傅恒、兆惠、海兰察福康安,都是一时之选,堪称人中龙凤。

乾隆手下的武将中,最得宠的莫过于福康安。福康安出身贵族世家,他父亲傅恒既是乾隆的正宫孝贤纯皇后的亲弟弟,还担任内务府总管大臣、领班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赐爵一等忠勇公,在清朝大臣之中已经罕有人可与之比肩。到了福康安这一代,更加登峰造极,用“位极人臣”来形容,可谓一点也不过分。

《清高宗实录》中明文记载,乾隆皇帝亲口说过,“福康安由垂髫豢养,经朕多年训诲,至于成人”,证实福康安从幼年开始,就享受到了极为特殊的待遇,和其他皇子们一起,在乾隆的呵护管教下在皇宫中长大。乾隆三十二年,年方十三岁的福康安,就承袭了云骑尉的爵位,还被授予乾清门侍卫,踏上仕途。

乾隆三十六年,年方十七岁的福康安,已经当上了镶蓝旗蒙古副都统、户部右侍郎,晋升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乾隆四十年前后,福康安参加了平定大小金川之战,立下一些战功。但他此时还是个普通武将,仅仅是作战勇敢而已,乾隆却毫不吝啬地大手一挥,授予他嘉勇巴图鲁、三等嘉勇男,赐给御马一匹,紫禁城赐宴,赏戴双眼花翎、紫禁城骑马,别的清朝老臣拼命苦干一辈子,也没几个达到他这种待遇,可见乾隆对他的宠爱程度。

此后,福康安就成为乾隆的左膀右臂之一,文臣之中以和珅为首,武臣之中以福康安为首,福康安也成为乾隆朝仅有的几个敢与和珅叫板的大臣。在乾隆手下,能力高于福康安、功劳大于福康安的武将不是没有,可享受到福康安的待遇的一个也没有。

比如大将阿桂也是乾隆朝军国重臣,对于大清贡献一点都不必福康安小。但阿桂得到的最高封爵是一等诚谋英勇公,福康安却被封为嘉勇郡王,是清朝入关之后唯一的异姓王,他儿子德麟被封为贝勒,荣宠之盛无以复加。

但乾隆死后,嘉庆登基,局面忽然逆转。虽然福康安此时已经病故,但嘉庆却依旧难掩对他的厌恶之情,多次在谕旨中数落福康安的种种过失。比如嘉庆说过,“福康安历任封疆,簠簋不饬”,所谓“簠簋不饬”是古代斥责贪官污吏的专用词语。还说福康安“性耽安逸,俾昼作夜在署酣饮演剧,不能夙兴接见属员商办事务,以致吏治废弛”。

对福康安引以为豪的军功,嘉庆也进行了否定,称他在军中“自福康安屡次出师,始开滥赏之端,任性花费毫无节制”,“自福康安办理各处军务,始于赏号一项任意浮加,闻其向属员等纷纷勒取以充私赏”,简直把福康安批的一钱不值。

不仅在口头上指责,嘉庆还用行动表示对福康安家族后人的厌恶。福康安之子德麟,被嘉庆屡次降旨指摘他的过失,最后干脆一撸到底,剥夺他的一切职务和封号,发配边疆,福康安家族自此衰败。

乾隆对福康安如此宠爱,嘉庆为何对他如此厌恶?清朝流传的一首诗能揭开其中奥妙。这首诗名叫《清宫词》:“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丹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文襄”是福康安的谥号。这首诗用隐晦的笔法,点破了在清朝流传已久的一个说法,即乾隆早年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与福康安的生母一见钟情,两人有过一段隐秘之恋。因此福康安名为傅恒之子,实则是乾隆的“龙种”,成为在清朝广为人知的一件逸闻。所以福康安才会受到乾隆的种种破格优待和宠爱。

无论事实真假如何,这首诗和其背后的传闻,都极大损害了清朝皇室的声誉。嘉庆登基后,对这段有失大清皇家尊严的逸闻极为羞耻,但又无法明言,只得迁怒于福康安及其后代,使得福康安遭受到冰火两重天的特殊“待遇”。福康安万幸死得早,如果活到嘉庆时期,恐怕遭受的打击更为猛烈。

标签: 福康安清朝

更多文章

  • 魏忠贤死前遗言可保明朝国运 结果崇祯当时没有听进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忠贤,崇祯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忠贤遗言,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魏忠贤是我国明朝非常著名的宦官,他出身市井,早年为了躲避赌债而净身入宫做了宦官。入宫后魏忠贤就攀上了大太监王安,而在王安的信任和保护下,他在宫中的地位逐渐成长了起来,后来还奉命到了甲子库当差,捞了不少油水。在富裕起来以后,魏忠贤还有幸结

  • 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窦建德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窦建德,隋朝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大一统的强悍王朝,同时也出现过许多次诸侯割据各自为战的时期。而一提到三国鼎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东汉末年之后的吴、蜀、魏三国鼎立时期。但除此之外,在隋朝与唐朝更替之间,也出现过一段短暂的“三国”鼎立的时期。那就是以李渊为首的唐、王世充为首的郑以及以窦建德为首的夏这

  • 北齐皇帝高湛一生暴虐,最后下场也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湛,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被称为“迷乱狂欢三百年”,并不无道理,比如说这个高湛。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高湛和其前任高演是同母兄弟,为娄太后子,史载也是个美男子。在高演病重时,他就和族人高元海和高归彦等人密谋叛乱。不过,高湛没动手,为什么?临行前,一个巫师占卜,劝说高湛不要起义,乖乖呆着就

  • 秀才出身的鲍永为人忠义,为何不得刘秀的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鲍永,汉朝

    建武十五年,大司徒韩歆因为进谏言辞过于激烈,被刘秀追责,逼杀于贬职归乡的路途中。同时,为韩歆求情的司隶校尉鲍永,被贬为东海相。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事后舆论大哗,刘秀也后悔了,他下旨追赐韩家,以大司徒之礼下葬韩歆。奇怪的是鲍永却没有得到刘秀的宽恕,到死都没有回到过京城。鲍永

  • 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如果不禅位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不主动退位,李世民将会如何对待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兄弟相杀在古代帝王之家是十分平常之时,在封建制度之下,历朝历代的君主即位几乎都要经历手足反目的过程。有甚者,亲父子之间也是避免不了有一死伤,唯有胜者方能为王。提起大唐王朝,唐太

  • 朱元璋在诛杀功臣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公开反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功臣

    对朱元璋杀功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都是清算功臣,刘邦抓了韩信之后,许多人听说了,都开始公开反叛,比如陈豨、臧荼、彭越、英布等人。然而朱元璋清算功臣,前后杀了那么多人,却没人公开反叛,为何没人出来反他呢?其一,朱元璋先下手为强我们之所以说公开反叛,是因为

  • 李世民喝下毒酒后已经大口吐血 李世民最后为何没有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毒酒

    你真的了解李世民喝毒酒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古代时候的争权夺势是很常见的,有人能为了那点权利就把自己老婆或者女儿送人,就为了去争取那一点权利,但是还有人会抢皇位,而抢皇位的人也是很不简单的,经常能看到几个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或者太子的位置争权夺势,明争暗斗,就是想要自己当上皇帝

  • 吕布遭受失败确实让人唏嘘,但他的失败真的只是偶然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失败

    吕布是三国中的一个失败的英雄,有的人认为他有勇无谋,而且还是个好色之徒,没智慧还那么垃圾,失败并不奇怪;也有人认为他没有经过系统的董事长训练,有的只是一套枝节的直觉,凭着直觉去布局,根本就不适合做独当一面做首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就偏偏把这样一个不适合独

  • 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 朱元璋为什么还承认元朝为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元朝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和元朝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本人肯定 是十分痛恨远超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被这个朝代所摧残的人。在他17岁的时候,本以为人生活幸福时,却没想到他的家人在这一年好几个饿死,一夜之间,朱元璋的身边只有一个二哥了,而那个时候朱元璋的怒气则是彻底爆发,

  • 历史上真实的徐慧是什么样的?她是什么身份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慧,唐朝

    还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徐慧是什么样的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朝代上有作为的大多数都是男性大臣,女子基本上没有在朝为官的。封建社会地位下,女子根本就没有地位可言。但是在唐朝却有一位才女,她长相俊俏才华横溢,甚至在后来他还辅助过李世民治理天下。你是不是觉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