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飞死因真相揭密:张飞是被刘备算计?

张飞死因真相揭密:张飞是被刘备算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28 更新时间:2024/1/19 20:16:41

此前,我们只晓得勇士李逵是被哥哥宋江用毒酒害死,谁知猛将张飞也遭到了刘备的算计。世上的大哥啊,为何都如此不厚道!可没有了甘当“三姓兄奴”的愚弟,谁还会对你赤胆忠心,谁还会把你的巧言当真,谁还会在乎你那几两几斤?

本文论证《三国演义》对张飞之死做了隐讳处理,以迎合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实际上,张飞遇刺除了有“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的内因,还有缺点被他人恶意放纵的外因;除了有下属范疆、张达的近身操刀,还有上司刘备和诸葛亮的远程攻心,长期运作。刘备为让刘禅顺利继位并保持刘家天下的纯正血统而过河拆桥,清除异姓兄弟关羽、张飞;诸葛兄弟则早有借力刘关张,自立诸葛王朝的异志。罗贯中虚构刘关张桃园结义的用意是,通过三姓共治寡头政治的幻灭,反向为后人提供破除“家天下”的解决之道。

网络配图

一、张飞结义的动机无为,先佐炎汉,后忠刘备

自从上次写了《刘备昧心参与剿杀关羽的五方行动》之后,就有读者接连问我,既然刘备能害死关羽,他会放过张飞吗?我回答说,现在已经有很多拥刘的读者认为我是人心惟危了,哪能继续揭刘呢?他们却说,姑息养奸才会导致人心惟危呢!是啊,作为一个独立学者,坚持真理与发现真理同样重要,我可从没说过颜良文丑之间有什么芥蒂,司马父子之间有什么不睦。《三国演义》不仅要揭示国家的分合规律,还要通过刘关张揭示人与国的分合关系:当国家分裂、民心涣散之时,刘关张反其道而行之,桃园结义,凝聚人和,便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功;三足鼎立之后,又由于刘备与关羽的政见分歧,刘要做中兴皇帝,关仍想匡复东汉,人和散失,所以接连遭致失败。作者认为,人和只有一以贯之,持续改善,才可能战胜天时与地利,统一天下。

相对于刘备和关羽,张飞就没有那么鲜明的政治立场了。这大概也与其出生有关--“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既不像刘备早年丧父、家贫,也不像关羽除灭豪强、逃难,他结义、参军纯粹是出于“大丈夫应与国出力”的热血与豪情。正因为动机无为,所以他并不想做江湖老大,甘愿鞍前马后做小弟(江湖上有钱人自立为长,不序年龄不比能力的甚多),先佐汉,后忠刘,包括刘备在内的所有汉室宗亲。例如他在刘备婉拒进位汉中王时劝道:“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汉中王,就是皇帝,有何不可!”

对于他姓逆臣,尤其是董卓、吕布和曹操等人,张飞则深恶痛绝,当疑心关羽投降曹操时,他甚至要兄弟火并,直到亲眼看见关羽杀掉蔡阳。假如三兄弟都像张飞这般灵活而又理性,或许不会出现裂痕,或许能走得更远。

二、刘备以雪仇解除结义,先获独生,再博民心

张飞的思想转变还是太过简单了,以为自己的子孙会永远甘居人下,忠于刘姓;以为兄长刘备会永远仁义守誓,认自己这个异姓兄弟。实际上从根源上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异姓兄弟只适合辅朝,不宜篡朝;只适合强强联合、同心协力打天下,不宜孤家寡人坐天下。因为三姓之人既已化学合成为一个人,比亲兄弟还亲,那么他们的后辈就应同时享有皇位继承权,只不过需要遵循立长不立幼,立贤不立愚的规矩罢了。而后来关兴与张苞争锋相斗、互不相让的事实也表明他们的后代不会盲从前代的兄弟次序,一切凭年龄和实力说话。

刘备作为首任兄长、既得利益者,当然不能接受这种看上去很美的取代“家天下”的寡头政治,它会直接威胁到刘禅的继承权和统治权,竟至破坏整个皇室宗派的单姓血统。不要说将来做天子,就是止步于汉中王、西蜀帝王,刘备也不想三姓共治,何况刘禅在所有亲子与义子中又不具备任何竞争力。(此前他之所以愿意结拜异姓兄弟,是为了体现仁义、包容和开明的刘家新形象,骗取第一桶金。而罗贯中虚构这一事件的用意则是为了提供一种破除家天下的解决方案,以悲剧的方式发后人。)

网络配图

大哥毕竟比三弟有才,他早已想好了消解化学兄弟的化学方法--与“结义”相反的“雪仇”。先将兄弟暗中送给对手杀,再以雪仇的名义获得独生。只要说是为了报仇,谁还会要求他们同年同月同日死呢?结义盟约自然解除。同时还赢得了朝野上下同仇敌忾的士气与民心。这都是夺取天下必不可少的。正因为报仇是假,夺天下是真,所以刘备在杀死所有仇人之后还要继续进攻吴国。(他的战略与诸葛亮相反,是先灭东吴,再统一全国。)刘备不愧是伟大的政治家,既能将兄弟结义提升至替天行道的辅国大义,又能将兄弟之仇演说成不共戴天的灭国公仇。且看他是如何制造兄仇的。

刘备的另一种才华是善于借力,当初结义是为了借力羽、翼起飞,如今成功在望,他又要借力剪除沉重的翅膀并获得两重孝。那么,该借何人之力呢?无需另请高明,非诸葛亮莫属。第一,诸葛亮也有杀羽除飞的图谋,志同道合,不会泄密;第二,诸葛亮擅长心理战和远程战,常在笑里藏刀之后敷以悲伤的眼泪,干净利落;第三,诸葛亮精通各种神鬼之道,能将阴谋陷害伪托成上天旨意,无人生疑。刘备亲眼见到诸葛亮杀同僚庞统时就是这样做的。

三、诸葛亮放纵张飞的偏才,先使其小成,再使其大败

诸葛亮果然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只对着关羽和张飞的偏才和性格缺点温柔拍打几下,就让他们死于非命了。

关羽的正才是义,却偏好逞勇,缺点则是“刚而自矜”;张飞的专长是勇,却偏好耍智;缺点则是“暴而无恩”。

诸葛亮告诉我们,若想成全一个人,就帮助他发挥专长。诸葛亮给关羽镇守华容道的机会,便让他义满天下;诸葛亮给张飞树林中可埋伏军马的启示,便让他当阳桥头一声吼,勇退曹家百万兵。若想毁灭一个人,就膨胀他的偏才。与由善性决定的正才不同,偏才往往由后天的欲望驱动,一旦放纵,就会让人自我陶醉,暴露出缺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譬如,关羽在接到孔明送来的五虎上将第一员的勇名后就说:“知我者惟孔明也”。以为自己真能威震华夏了。张飞在瓦口关接到孔明送来的三车成瓮的美酒,计取张颌之后,就以为自己独得孔明之妙,成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酒神加智神,愈加纵酒贪杯。这就是“欲使其亡,先使其狂;欲使其狂,先使其盲”的道理。现在很多成功人士仍喜欢别人吹捧他们的业余爱好,以全才自居。

网络配图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罗贯中与陈寿的观点有所不同。陈寿认为关羽和张飞是“以短取败,理之常数也。”罗贯中则认为他俩的失败既有性格内因,也有被他人恶意诱导的外因。在罗贯中看来,关羽和张飞的偏才和个性原本是可爱的,甚至是有益的。关羽因为好勇而“千里走单骑”,因为刚矜而“土城约三事”;张飞因为好智而“陆路取西川”,因为粗暴而“鞭打督邮”(“义释严颜”还说明他原本能做到暴中有恩),均成为了千古美谈。这说明个性本身没有长短之分,太过了才会变成缺点,变成取败之道。

标签: 张飞

更多文章

  • 康熙传位之谜:康熙传位遗诏内容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

    揭秘康熙遗诏内容:从继承大统到猝然离世,雍正13年的帝王生涯由生到死全是谜,似乎他的每一步都有如影随形的“污点”,以至于本来的“康雍乾盛世”竟被戴有色眼镜看人的后世史学家硬给改为“康乾盛世”,而在江湖野史中的雍正形象更是不堪入目,他的皇位来得不明不白,他蒙骗康熙欺凌弟辈,贪暴嗜杀酷爱抄家,最后被仇家

  • 慈禧太后“绯闻情人”之琴师张春甫为何贫困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慈禧

    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外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但作为一个凡人来说,慈禧也有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与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可思议。网络配图北京琉璃厂有个叫张春圃的琴师,以为人弹琴糊口。他为人戆直且朴野

  • 宋朝皇帝登基前必进密室看视的一块石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皇帝

    宋朝是一个很拉风的朝代,它的历史是从成语“黄袍加身”开始的。后周大将赵匡胤领兵北上御敌,途经陈桥驿驻扎。早晨赵匡胤酒醉醒来,一出屋,就被部下披上了黄袍,众将高呼万岁,江山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不过这赵匡胤当时是真喝醉了还是假喝醉了,事先是否知道有黄袍加身,就不得而知了。中国历史上每到改朝换代,总会上演

  • 康熙景陵竟葬48个后妃 康熙其实是暖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

    景陵是康熙的陵寝,始建于1676年,1681年营建告成。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陵墓中,景陵脱颖而出。康熙皇帝首创了先葬皇后,地宫门不关闭,以待皇帝的先例。再者,景陵里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专情的男子:康熙对发妻的深情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康熙帝原

  • 朱元璋鄙视文人:让文人成为了“冤死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在取得帝位以后,不断加强皇帝的权力。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中书省,罢置丞相,政事归于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权力集于皇帝一身。又相继制造胡惟庸、蓝玉之狱,株引牵连,杀戮达五六万人,把和他共同打天下的功臣宿将诛杀殆尽,从而解除了武臣对皇权的威胁。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向文人开刀。明王朝刚刚

  • 哭笑不得!这个人竟敢和乾隆皇帝争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月,乾隆西巡五台山,返回京城时驻跸保定。早已退休解职的原大理寺卿尹嘉铨得到了这一消息,虚荣心作祟,想参加接驾盛典。可接驾的名单中没有他的份。这个尹嘉诠绞尽脑汁想要参加,思来想去,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道学家尹会一,自以为找到最高妙的理由,于是便草拟了两份奏折:一是请谥号;二是

  • 史上奢华的洗澡:慈禧太后究竟是怎么洗澡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慈禧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对于慈禧太后,人们的说辞也是不尽相同,但对于她晚期的混乱的私生活还有奢侈的用度,都是不赞成的,就如慈禧太后的洗澡过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讲究的一位。据说史上奢华的洗澡非慈禧太后

  • 包青天威震匈奴活活吓死太子 却死在女人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郅都

    郅都,西汉文景时期的酷吏,也是一位著名的军事人才,后人将他和战国时期的廉颇、赵奢这些名将并列在一起。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他比做后代的包青天。因为曾经太子就是被他活活吓死的。当然,说郅都不得不说两个人,一个就是被他吓死的当时的前太子刘荣,另一个就是最终把他害死的窦太后。网络配图郅都在汉朝的官衔是中尉,他

  • 朱棣为什么不顾朝臣反对 一定要迁都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

    明朝的朱棣在历史上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对于他的所作所为亦是令人感到疑惑。而明朝朱棣皇帝为什么迁都北京也是令人非常不解。接下来我一起来看看这迁都的其中真相是什么。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面昌平县境天寿山南麓,距首都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域面积达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环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统称十三陵,是中国帝王陵

  • 兄弟少没积蓄:深度解析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自成

    得天下不能太速。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用了大概四年,朱元璋光种田就花了不止六年,李自成虽然创业早,但他在逃往商洛山时只有十八人,冲出商洛山进入河南,所部不过几千人,从他称顺王到进北京,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他东征最初目标也只是攻略山西,结果形势发展太快,明军大批的投降。他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容易打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