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曜为何被评价为东晋权力最大的皇帝?他是怎么死的?

司马曜为何被评价为东晋权力最大的皇帝?他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213 更新时间:2024/2/11 20:43:13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曜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可能我说“他是权力最大的皇帝”,会有不少人费解:皇帝本来就有无限的权力,已经登峰造极,何来“最大”?

别说,晋朝的皇帝还真没那么幸福。

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人人了解,晋惠帝司马衷前期还可以发布一些诏书,后期可就直接沦为了傀儡。

晋明帝的驸马桓温再了解一下,三次北伐战功赫赫,一时名声大噪,其晚年掌握朝政超过十载,干预皇帝的废立,差点就效仿晋武帝逼迫皇帝禅位了。

大政治家,文学家,王羲之的小伙伴,谢道韫的叔叔谢安再来了解一下,他的地位堪称宰相,竟然还有“私自募兵”的权力。震惊北朝的北府军,一开始几乎都是谢家私人兵工厂。

等等事例,不胜枚举,究其原因,还是其开国时的制度没有定好。

晋朝针对选拔人才,沿用了曹魏时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相比察举制度,中正制增加了品级、考评、选拔的环节,大大拓宽了人才来源。对于夏侯曹、司马晋这样缺乏如汉代一般百年基业的政权来说,它能够提供一批士族支持者,优点是明显的。

但同样,缺点也是突出的:由于九品中正制度中有一项“以门第平定人才”的标准,发展到后期,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言外之意:世代为官的大家族,越来越大,寒门士子,连汤都分不到,变相的垄断。

晋武帝是东晋的开国皇帝,他认为“魏国之所以这么快倒台,是因为没有宗族庇护”,于是登基之初,就封了不少同姓王,给他们人口和武装。

想法很美妙,来个宗族与士族之间的制衡战。

而现实是,皇帝没有坐收鱼温之利,反倒成了被人忽视的存在。因为王爷太多了,大大小小有27个…

八王之乱席卷着给西晋壮志未酬,东晋留给皇帝们的烂摊子更多。

司马曜,即孝武帝,晋的第九位皇帝,他想要改变些什么。

司马曜的祖父,是东晋开国者司马睿,父亲是会稽王司马昱。公元365年,琅琊王司马奕登基,于是司马昱就横向流动,成了琅琊王。

公元371年,大将军(其实已经是大军阀了)桓温发动了宫廷政变,和太后联手,废掉司马奕,改立司马昱为天子,是为晋太宗。

嗯…是的,司马昱是个傀儡…司马曜阴差阳错,在四岁这年成了皇子。

按照从古至今的套路,接下来,将是司马昱不明不白的暴毙,幼主继位,然而幼主必须有一位辅政大臣/太师/丞相独揽大权,不出一年,小皇帝千恩万谢地禅位,再不出一年,蹊跷离世。

可这亘古不变的规律,到恒温这里发生了偏差,问题还是出在了“大士族”这里。

琅琊王氏(培养出王导,王羲之,王元姬,厉害厉害)为代表,联合几大世代为官的家族站出来,说了一句铿锵有力的话:皇帝死,太子当立。意思就是“皇帝死了,也轮不到你恒温”。

谁能想得到,就在晋朝濒临崩溃之际,又是大士族撑起了一片天呢?真可谓成也士族,败也士族。

司马曜初期,国家动荡不堪,发生司马奕复辟事件;桓温虽病死,但其弟桓冲也不容小觑;王氏谢氏渐渐独大,司马曜和弟弟司马道子分别娶了太原王氏的女子做皇后、王妃。

虽然,谢安和王坦之有着名士情怀,忠君卫国,但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东晋是建立在门阀主导基础上的,隐患很大。

司马曜渐渐成长,开始学会分权。

首先,撤销谢氏对北府军的掌控,空降朝廷命官做首领。

其次,大力任用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而士族们多被架空。谢安遭遇排挤,死去,他的侄子谢玄也失去兵权。

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曜被评价为东晋时期权力最大的皇帝。

然而,即便他11岁登基,制衡门阀,却未必担得起“中兴之才”。

公元396年,孝武帝刚刚34岁,可是大权旁落于弟弟司马道子,他自己沉迷酒色,宠信僧尼,还经常一喝醉酒乱说话。

有一天,他酩酊大醉,对着旁边的张贵人道“你已经年老色衰,明天我就废了你立别人”。这张贵人惶恐,摒退左右,一不做二不休,用被子把司马曜给捂死了。

经历过大风大浪,大起大落,只是因为说错一句话,死的这么憋屈。

标签: 司马曜东晋

更多文章

  • 曹叡不同意司马懿伐蜀建议的真相是什么?顾虑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叡,三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想要趁势伐蜀,曹叡为何不同意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在斜谷口再率数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四月,汉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这就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 朱元璋对朱棣如此喜欢 朱元璋为何没有立朱棣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朱元璋,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朱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国历史上,选择起义推翻前朝暴政并成功当上皇帝的人并不多,而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据悉在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中,他非常喜爱朱棣,但最后立太子的时候他却没有选择朱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明成祖朱棣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明成祖朱棣。据悉朱棣是明

  • 李显作为唐朝第四位皇帝,他一生为何充满了幸运和霉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显,唐朝

    此人就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人们戏称李显是“六位帝皇丸”,因为李显的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是女皇武则天,弟弟是唐睿宗李旦,儿子是唐少帝李重茂,侄子是唐玄宗李隆基,加上自己也是皇帝,正好是六位。但是唐中宗李显的人生却充满了幸运和霉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罗艺本是隋末动乱时期的枭雄,为什么反叛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罗艺,隋末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罗艺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之初,北方的燕王罗艺于泾州起兵反叛,一路南下攻占豳州,有长驱直入,攻入关中之势,可以说罗艺这个人原本就是隋末动乱时期的一方枭雄,但他起兵的时机选错了。他最后的结局是,大军尚未攻入关中,而且还没有和唐

  • 揭秘:宋哲宗为何要将自己的岳母处斩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哲宗,宋朝

    《立孟元孙女为皇后诏》:以皇帝年长,中宫未建,尽选诸臣之家,参求贤德。故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孙女,阀阅之后,以礼自持,天姿端靖,雅合法相,宜立为皇后。这位被立为皇后的孟氏,在后来被称之为孟皇后。她是宋哲宗的皇后。而由于孟皇后的生母死得比较早,因此她是由养母燕氏带大的,对于孟皇后来说,养母燕氏就如同

  • 宋朝名将宗泽,他去世前呼喊着哪六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宗泽,宋朝

    对宗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自古就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许多入侵者觊觎华夏物产领土,入侵现象枚不胜举。各个朝代都有将领奉命讨伐入侵者的战事。尤其宋朝积贫积弱,北方的女真族逐渐强大起来,建立政权,国号为金。公元1127年,金军挥师南下,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及

  • 论实力刘璋比刘备还强大 刘备是怎么打败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刘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璋和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说刘璋是“守户之犬”——看家的狗。曹操这是提升了刘璋。真正的“守户之犬”是能够守住家的。但是,刘璋没有守住,他的基业被他葬送给了刘备。刘备之所以打败刘璋,军力不是主要原因。刘备做的工作比刘璋多而且周到,刘备应用了许多关系,把

  • 大明开国名将,李文忠触了朱元璋哪些逆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文忠,明朝

    明朝是汉家文明全面复兴的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削平群雄、驱除鞑虏,有再造华夏神州的盖世功绩,而且他在位期间澄清吏治、重视民生,全面恢复了元末以来天下大乱造成的秩序崩塌、民不聊生局面,让“洪武之治”的成就不逊于汉之文景、唐之贞观。不过朱元璋对追随他创业的功臣们刻薄猜忌、极尽打压,最后甚至扫除一空的做法又历

  • 楚国走向了衰落是因为张仪,那齐国灭亡又是因为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秦,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苏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纵横家,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指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其祖乃鬼谷子,战国时人,籍贯不详,以隐于鬼谷而得名。曾授苏、张、孙、庞四大弟子,皆战国时风云人物。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派的主要

  • 朱瞻基的两个叔叔是谁 朱瞻基是怎么对待这两位叔叔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朱瞻基

    对朱瞻基和叔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贤明之君。朱瞻基在位时任用贤臣,整顿吏治和财政,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朱瞻基和父亲朱高炽开创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明宣宗朱瞻基影视形象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