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叡不同意司马懿伐蜀建议的真相是什么?顾虑是什么

曹叡不同意司马懿伐蜀建议的真相是什么?顾虑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75 更新时间:2024/1/16 12:46:15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想要趁势伐蜀,曹叡为何不同意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在斜谷口再率数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四月,汉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这就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也是诸葛亮最后一次进攻曹魏。对此,司马懿认为“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因此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汉军自行撤退。同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诸葛亮病重的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蜀汉大计。

诸葛亮并没有让魏延参与遗命部署,只是要杨仪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由此引起了魏延和杨仪的兵戎相见。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经殒没,率军追击,姜维击鼓整军,做出击状,司马懿不敢进攻,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想要趁势伐蜀,曹叡为何不同意呢?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想要趁势讨伐蜀汉。因为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他的离开,无疑会让蜀汉上下失去主心骨。因此,司马懿认为这是一个进攻蜀汉的最好机会。于是,他上奏魏明帝曹叡,请求批准自己的伐蜀计划。但是,司马懿的请求遭到了魏明帝曹叡的拒绝,这件事情也就因此作罢了,这也导致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终生都没有大举进攻蜀汉。对此,在笔者看来,魏明帝曹叡之所以不同意司马懿讨伐蜀汉,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孙权进攻曹魏,迫使魏明帝曹叡不敢轻易发动进攻蜀汉的战争。

《三国志·卷三·明帝纪》中记载: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亲征合肥新城,后来得知魏明帝曹叡亲自率大军来救,于是撤军。对于孙权来说,一直对曹魏的合肥虎视眈眈。因为合肥这座城池的存在,无疑撕裂了东吴布置的长江防线,所以其多次进攻合肥,希望能够攻占这座城池。因为东吴的这一态势,导致魏明帝曹叡不敢将兵力调动到西线一带。

众所周知,虽然蜀汉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弱小的一个,但是,想要攻打甚至消灭蜀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魏明帝曹叡同意司马懿的伐蜀计划,至少要调动10万大军,后续的粮草等后勤补给,也是需要考虑的地方。在此基础上,一旦司马懿将精锐力量投入到西线战场,那么,这意味着曹魏在东线战场的压力也就大了。在蜀吴联盟的背景下,东吴孙权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也即他会趁势偷袭曹魏的扬州等地。

另一方面,曹真的失败例子,也是魏明帝曹叡拒绝司马懿的原因之一。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入朝,接替曹休,迁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在一人之人,万人之上之后,大司马曹真上奏魏明帝曹叡,认为蜀汉多次犯境,建议数路大军攻伐蜀汉。对此,魏明帝曹叡采纳,但司空陈群反对从斜谷进军的计划,曹真再次上书要求从子午道进攻汉中,陈群有陈述不能出兵的理由,且认为大规模征战的用度花费甚巨。也即早在大司马曹真准备讨伐蜀汉的时候,就已经遭到了不小的反对声音。当然,大司马曹真凭借着自己在曹魏的特殊地位,还是强行推动了这一次进攻蜀汉的计划。

彼时,曹叡下诏将陈群的意见提供给曹真参考,但曹真却据此诏书随即出发,改从子午道入;另遣大将军司马懿经汉水进军,郭淮、费曜等部或从斜谷入、或从武威入。后因汉中艰险,会逢雨季,栈道遭雨水冲刷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朝中大臣华歆杨阜、王肃等都上疏劝魏明帝下诏撤军,至九月,曹真只得受诏撤退。因此,对于大司马曹真来说,讨伐蜀汉可以说是无功而返,还浪费了曹魏的大量人力和物力。一年后,也即公元231年,大司马曹真就病逝了。

对此,在笔者看来,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这自然也是魏明帝曹叡不同意司马懿进攻蜀汉的重要原因。如果同意司马懿进攻蜀汉,并且再来一次无功而返的话,魏明帝曹叡很可能都要受到指责。并且,短短几年时间内,魏国也没有那么深厚的国力用来消耗了。对于诸葛亮来说,五次北伐中原固然让蜀汉付出了一定的国力损耗,不过,这对于曹魏来说,同样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来应对诸葛亮的进攻。因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曹魏自然也想休养生息,以此恢复自己的国力。

最后,在笔者看来,魏明帝曹叡对于司马懿的猜忌,或许也是他不同意司马懿进攻蜀汉的重要原因。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师伐蜀。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早在公元230年的时候,司马懿就晋升为曹魏大将军了。虽然地位上要低于大司马曹真,不过,在公元234年的时候,曹真早已去世,司马懿事实上成为曹魏的武将之首。相对于曹真,司马懿不是曹魏宗室,这势必会引起魏明帝曹叡的警惕。也即从魏明帝曹叡的角度来看,面对诸葛亮北伐,确实需要依赖于司马懿来抵挡。但是,现在来自诸葛亮的威胁解除了,自然不希望司马懿继续执掌曹魏兵权了。

《晋书·宣帝纪》中记载:三年,迁太尉,累增封邑。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武都氐王苻双、强端帅其属六千余人来降。

公元235年,魏明帝曹叡立即将司马懿晋升为太尉,事实上取消了司马懿的大将军一职。相对于大将军,太尉的是一个荣誉地位较高,但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官职。换而言之,这是曹叡变相限制司马懿的兵权。基于此,司马懿想要继续讨伐蜀汉,以此建功立业,无疑会有功高震主之嫌了,魏明帝曹叡因此拒绝伐蜀计划,显然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了。

标签: 曹叡三国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对朱棣如此喜欢 朱元璋为何没有立朱棣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朱元璋,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朱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国历史上,选择起义推翻前朝暴政并成功当上皇帝的人并不多,而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据悉在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中,他非常喜爱朱棣,但最后立太子的时候他却没有选择朱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明成祖朱棣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明成祖朱棣。据悉朱棣是明

  • 李显作为唐朝第四位皇帝,他一生为何充满了幸运和霉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显,唐朝

    此人就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人们戏称李显是“六位帝皇丸”,因为李显的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是女皇武则天,弟弟是唐睿宗李旦,儿子是唐少帝李重茂,侄子是唐玄宗李隆基,加上自己也是皇帝,正好是六位。但是唐中宗李显的人生却充满了幸运和霉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罗艺本是隋末动乱时期的枭雄,为什么反叛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罗艺,隋末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罗艺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之初,北方的燕王罗艺于泾州起兵反叛,一路南下攻占豳州,有长驱直入,攻入关中之势,可以说罗艺这个人原本就是隋末动乱时期的一方枭雄,但他起兵的时机选错了。他最后的结局是,大军尚未攻入关中,而且还没有和唐

  • 揭秘:宋哲宗为何要将自己的岳母处斩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哲宗,宋朝

    《立孟元孙女为皇后诏》:以皇帝年长,中宫未建,尽选诸臣之家,参求贤德。故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孙女,阀阅之后,以礼自持,天姿端靖,雅合法相,宜立为皇后。这位被立为皇后的孟氏,在后来被称之为孟皇后。她是宋哲宗的皇后。而由于孟皇后的生母死得比较早,因此她是由养母燕氏带大的,对于孟皇后来说,养母燕氏就如同

  • 宋朝名将宗泽,他去世前呼喊着哪六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宗泽,宋朝

    对宗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自古就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许多入侵者觊觎华夏物产领土,入侵现象枚不胜举。各个朝代都有将领奉命讨伐入侵者的战事。尤其宋朝积贫积弱,北方的女真族逐渐强大起来,建立政权,国号为金。公元1127年,金军挥师南下,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及

  • 论实力刘璋比刘备还强大 刘备是怎么打败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刘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璋和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说刘璋是“守户之犬”——看家的狗。曹操这是提升了刘璋。真正的“守户之犬”是能够守住家的。但是,刘璋没有守住,他的基业被他葬送给了刘备。刘备之所以打败刘璋,军力不是主要原因。刘备做的工作比刘璋多而且周到,刘备应用了许多关系,把

  • 大明开国名将,李文忠触了朱元璋哪些逆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文忠,明朝

    明朝是汉家文明全面复兴的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削平群雄、驱除鞑虏,有再造华夏神州的盖世功绩,而且他在位期间澄清吏治、重视民生,全面恢复了元末以来天下大乱造成的秩序崩塌、民不聊生局面,让“洪武之治”的成就不逊于汉之文景、唐之贞观。不过朱元璋对追随他创业的功臣们刻薄猜忌、极尽打压,最后甚至扫除一空的做法又历

  • 楚国走向了衰落是因为张仪,那齐国灭亡又是因为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秦,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苏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纵横家,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指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其祖乃鬼谷子,战国时人,籍贯不详,以隐于鬼谷而得名。曾授苏、张、孙、庞四大弟子,皆战国时风云人物。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派的主要

  • 朱瞻基的两个叔叔是谁 朱瞻基是怎么对待这两位叔叔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朱瞻基

    对朱瞻基和叔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贤明之君。朱瞻基在位时任用贤臣,整顿吏治和财政,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朱瞻基和父亲朱高炽开创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明宣宗朱瞻基影视形象明宣

  • 邴原是如何拒绝曹操的配婚的?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邴原,东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邴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邴原,男,汉族,约公元153年生,寿命约63岁。属相蛇,星座约为巨蟹座,山东临朐人。曹操的奇葩想法:儿子早逝想配下属女儿冥婚,这可咋办?《三国志·魏书·邴原列传》记载“原女早亡,时太祖爱子仓舒亦没,太祖欲求合葬,原辞曰:合葬,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