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愉贵妃有多受宠?她是如何受到乾隆的特别对待的?

历史上愉贵妃有多受宠?她是如何受到乾隆的特别对待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10 更新时间:2024/2/9 10:05:20

皇帝庞大的后妃集团军中,多的是莺莺燕燕。感兴趣的读者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乾隆皇帝是中国古代史上活得最久的一个皇帝,他给后世的第一印象就是风流,后宫嫔妃不间断,甚至八十岁还纳新妃,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多情的帝,却对一位嫔妃十分专情,甚至这位嫔妃70多岁的时候还被翻牌。她就是陪伴乾隆时间最长的妃子——珂里叶特氏,死后被乾隆追封为愉贵妃。说起愉贵妃的入宫还是较为巧合的,当时清朝皇帝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名门望族中挑选适龄的女子入宫,然而愉贵妃并不是贵族出身,她是蒙古贵族的女儿,正巧清朝与蒙古一族有联姻的习俗,愉贵妃凭借蒙古族身份才得以入宫。愉贵妃入宫后被分配到了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的身边,尽管那时的清朝与蒙古族交好,但蒙古族到了中原地区还是会受到歧视,再加上愉贵妃长相并不出众,所以并没有受到弘历的重视。好在愉贵妃是个知足乐的人,她认为入宫已经是十分幸运了,没有与其他格格们一起争宠,不久之后,弘历登基,是为乾隆皇帝,弘历从宝亲王成为一国之君,那么自然而然他身边的格格们身份地位也水涨船高,愉贵妃也从格格晋升为海常在,不过,愉贵妃还是没有与后宫嫔妃争宠的心思,依旧是怡然自得的神态,然而自从乾隆皇帝即位后,后宫中的嫔妃为了争宠也是不择手段,让乾隆皇帝顿感疲惫,相反愉贵妃不参与这场争宠斗争中,反倒是衬得她与其他嫔妃与众不同了,所以乾隆有时为了躲避嫔妃们的争宠,索性来到愉贵妃这边清静一番,而正是因为愉贵妃不喜争抢的性格,让乾隆注意起这个不起眼的嫔妃,所以愉贵妃在次年就被晋升为海贵人。不过,即使乾隆较为欣赏愉贵妃淡然为人处世,但他对愉贵妃并无感情。

70多岁仍被乾隆翻牌?愉贵妃是如获得乾隆独宠的?

乾隆的后宫中最不缺的就是年轻貌美的嫔妃,愉贵妃当然知道乾隆对待自己的态度,和别的嫔妃没什么两样,但她从不为自己争取名利,仍是过着淡然的生活,愉贵妃心态发生变化的是四年后,她与乾隆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愉贵妃也由此晋升为嫔妃。人一旦有了依靠就会变得强大起来,愉贵妃亦是如此,这些年她不与这些嫔妃们争宠也是因为争不过,乾隆压根不在意自己,与其花费心思在争宠上,还不如安稳的过日子,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自己有乾隆的子嗣了,若是将儿子培养成人,自己的地位也会晋升,后宫的嫔妃们谁不想体验一下“母凭子贵”的感觉呢?

愉贵妃大概自己也没想到培养的儿子竟成了清朝最优秀的阿哥。她的儿子在众多皇子中是最出色的一个,才武略样样精通,个中翘楚,乾隆对这个儿子也是相当喜爱,久而久之,教导有方的愉贵妃被晋升为愉贵妃,她是当时乾隆后宫几个嫔妃中位分最高的,从一个常在到贵妃可不容易,愉贵妃之所以能够得到乾隆的恩宠,一大半要归功于愉贵妃的品性,不骄不躁、娴静淡雅,虽然乾隆对愉贵妃有所关注是因为儿子,但后面乾隆对愉贵妃的感情慢慢显露出来。尤其是愉贵妃的儿子死了,愉贵妃伤心欲绝,想要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离去,但被乾隆拦了下来,后来乾隆为了照顾愉贵妃的情绪,多次劝导她,两人的感情也与日俱增,虽然乾隆这一生宠幸过不少嫔妃,算不上专情的皇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的身边始终有愉贵妃的陪伴,在愉贵妃70多岁的时候,乾隆还翻了她的牌子,愉贵妃对于乾隆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嫔妃了,更是彼此的依靠,是他疲惫时,心灵的归属。最后愉贵妃在79岁那年离世,她与乾隆共同携手度过65个年头,而乾隆为愉贵妃办了两场葬礼,规格是按照皇贵妃的来办的,而死后的愉贵妃也被追封为皇贵妃,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乾隆对愉贵妃的“特别”,爱情最宝贵的地方就在于相互陪伴、相互依靠。

生下一子无人不知,却为何难逃英年早逝?

前面说到了愉贵妃凭借自己的儿子顺利晋升为嫔妃,这位皇子正是五阿哥永琪,愉贵妃生性温良,她培养永琪也是十分用心,永琪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识也超于常人,在众多皇子中极为突出,乾隆皇帝很喜欢永琪,有意培养他为将来的继承人,不过,永琪真正让乾隆皇帝备受宠爱的是一次失火意外,那时乾隆皇帝正在圆明园里面,不料,圆明园突然失火,所有的阿哥都仓皇逃窜,只有五阿哥永琪只身冲进火海里把乾隆救了出来,事后,乾隆对永琪更加宠爱了,不仅给了永琪很多赏赐,还封他为荣王,当时皇子们都没有爵位,只有永琪一个人有,这足以证明乾隆对永琪的重视程度,然而永琪却在封为荣王的一年后病逝,这件事对乾隆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在永琪病逝的20年后,乾隆还为其写了一篇怀诗以悼念永琪。

永琪能够被乾隆如此看重,不光是因为他的才识,更是因为他的品性,当所有人只顾自己慌忙逃脱的时候,永琪会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乾隆,舍生忘死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吧。当然永琪能成为清朝最优秀的皇子,离不开愉贵妃的悉心教导。愉贵妃的一生也算得上是有始有终了,唯一的遗憾大概是永琪的病逝吧。

标签: 愉贵妃清朝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成为坏人蛰伏就是为了造反吗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曹魏

    对司马懿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蛰伏20年的原因是什么,难道说就等着造反吗?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对手,往往被塑造成一个屡战屡败的形象,同时为了反衬诸葛亮的高风亮节,甚至将司马懿描绘成一个处心积虑想着从曹魏手里夺权的叛臣形象。加上上千年

  • 大唐史官刘知几,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唐朝

    大唐史官刘知几,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隋唐以前的史书,多是私家著作。到了唐朝,官修史书成为定制。唐太宗时,别置史馆于禁中,专门编国史,由宰相监修。馆内设修撰、直馆,从事具体编写工作。这种措施表明我国古代史书编纂工作到唐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中央集权的

  • 西夏皇太后:揭秘没藏太后曲折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没藏太后,西夏

    西夏皇太后:揭秘没藏太后曲折的一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的尊卑贵贱区分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帝王之家,更十分重视所谓的名分,而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非常“纠结”的人。主要原因在于她的身份非常迷惑,说是尊贵确实没有问题,说没有名分也是正确的,今天就来讲述她的人生经历。母凭子贵

  • 明查开国大将邓愈一生是什么样的?儿子却遭朱元璋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邓愈,明朝

    邓愈,汉族,明朝开国名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国具有五千年的丰富历史,而其中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封建君主统治当中,我们都知道二十四史代表了我国经历的二十四个朝代,在二十四个朝代的权力交替中才形成了封建历史的长河。每一个朝代的衰败都会给新的朝代一个历史契机,

  • 历史上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时,刘伯温是如何保全性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伯温,明朝

    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功臣和忠臣下场都很悲惨。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朝那么血腥,屠杀几万人以解一时之恨,这只是这段血腥历史的冰山一角。而那些当年帮助朱元璋一起打下江山的同行者,那些建国后依然发光发热的功臣,最终却落下个惨遭屠杀殆尽的结局。

  • 夏侯徽:晋景帝司马师第一任妻子,她有着怎样的遭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侯徽,西晋

    夏侯徽,字媛容,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师的第一任妻子,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女,母德阳乡主为大司马曹真之妹。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徽很有见识器度,每当司马师有什么想法时,都由她从旁策划协助。当时司马师之父司马懿位居上将重位,而他的儿子们都有雄才大略。夏侯徽

  • 北宋神宗向皇后简介:力排宰相章惇之议,拥立赵佶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向皇后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向皇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皇后(1046年―1101年),祖籍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后因变故全家迁居于浔阳(今江西九

  • 演义中关羽一共斩杀十六位武将 正史中的关羽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关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关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演义关羽斩杀十六位大将,那么真实历史关羽如何呢?现如今的人们对小说三国演义肯定是不陌生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三国演义就已经被搬上了大银幕。正因如此,后人对三国这段历史变得非常熟悉,时至今日,三国依然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

  • 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为什么都那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为什么都那么厉害?在起义后都成了军事将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在沛县的时候就是一个亭长,那个时候他有着自己的一些死党。而这些人都不是达官显贵,可后来却搅动了一个时代的风云。他们分别是萧何,夏侯婴,樊哙,曹参,周勃。这些人跟随刘邦打天下,起

  • 韩信放在三国是什么水平 和诸葛亮司马懿相差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汉朝

    对韩信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为何能成功?若把韩信放到三国,与诸葛亮、司马懿相比如何?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言: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作为楚汉争霸中数一数二的帅才,韩信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可谓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明代散文家茅坤在所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