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朱高炽继位后,为何会产生迁都的想法?

历史上朱高炽继位后,为何会产生迁都的想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85 更新时间:2024/4/3 9:58:17

迁都表示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由另一个城市取代的意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成祖朱棣死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继位,朱高炽是朱棣和皇后徐氏(徐达长女)的长子,就是明仁宗,年号洪熙,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众所周知,明朝最开始都城是在南京,朱棣靖难之役后,登基为帝,将都城从南京迁回了北京。

值得注意的是,朱高炽继位为帝后,曾一度想将都城再迁回南京,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件大事,但是,后来为什么又没有迁都成功呢?

朱高炽作为朱棣的长子,生性沉稳安静,喜欢读书,也许是因为久坐读书,导致缺乏运动,朱高炽身体非常肥胖,而且,体质也比较弱,导致行走不便,经常需要两个人搀扶着行走。

所以,这位胖皇帝,继位不到一年,在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皇帝宝座还没焐热,就去世了,可能就和他的身体素质有关,朱高炽死时只有四十七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有点可惜。

回到正题,据说,在朱高炽死前的一个月,他曾想把都城从北京再迁回到南京,毕竟,南京是开国皇帝朱元璋选定的地方,经历了朱元璋、朱允炆两任皇帝,南京作为都城,还是有很坚实的基础的。

当然,迁都这个念头,不是朱高炽突发奇想,一拍大腿就想到的,而是从他一开始登基时,就想到了迁都南京,当时,他已经设置了南京守备,并派了亲信去指挥。

朱高炽之所以想迁都回南京,和他的性格有关,朱高炽不喜欢他爹朱棣的北征,他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不喜欢他爹的打打杀杀,毕竟他是喜欢读书的,因此,他也不喜欢北京,最重要的是,朱高炽曾在南京当过监国,对南京的情况非常熟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加上南京风景秀美,朱高炽非常喜欢南京,觉得那里更舒适,心里非常倾向于南京。

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十六日,朱高炽定北京所有部门为行在。过了半个月后,朱高炽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代表自己去拜谒他爷爷朱元璋的皇陵,并留在那里负责。

同时,他也着手准备着迁都计划,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在朱高炽准备实施这一计划时,他突然病死了。

朱高炽死后,他的儿子朱瞻基继位,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当了皇帝后,并未实施他爹朱高炽迁都南京的计划,因为,朱瞻基与他的爷爷朱棣更为亲近,而且,他对北方不那么讨厌,再加上,他也不想大兴土木,再折腾,所以,仍然把北京定为都城,而南京则成了辅助性的都城。

如果朱高炽不死那么快,多活那么几年,也许,他迁都回南京的计划会成功。

标签: 朱高炽明朝

更多文章

  • 卫子夫给汉武帝生下三女一子 最后为什么还难逃厄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卫子夫

    为汉武帝生下三女一子,低调做人的卫子夫为何仍然难逃厄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未央宫内坐着一位老妇人,她看着悬挂在梁上的白绫,苦笑了一下,这就是我最后的归宿了。有时候想想,人生真是充满了变数,从卑微的歌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是多么的荣耀与快乐。可是

  • 汉武帝为什么会害怕窦太后 窦太后有什么恐怖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窦太后

    还不了解:窦太后和汉武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窦太后活着的时候,汉武帝为什么害怕她?公元前135年,窦漪房临终前,对孙子汉武帝吐露一个埋藏已久的秘密。汉武帝既震惊又悲伤,内心却禁不住狂喜:这天下终于是我的了!窦漪房讲述的是汉武帝刘彻七岁时,当时他已经抢夺了

  • 曹操人生中都打过哪些仗 其中以少胜多又有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打仗

    对曹操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一生中打过哪些仗?你了解吗?曹操虽为一方诸侯,最初势力很小,四周强敌林立,南有袁术孙策刘表北有公孙袁绍一,西有马腾父子,附近有陶谦,张绣,奋威将军吕布虎视眈眈,处敌对势力包围之中处境十分险恶,面对这种形势,曹操采取“先弱后

  • 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曹彰简介: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彰,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

  •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哪些人?有何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吴四大都督,三国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东吴四大都督,也叫东吴四英将,他们是汉末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股肱之臣,举足轻重,他们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说起他们四人对东吴的贡献和影响,该如何排名呢?谁排第一?我个人以为,第一当属周瑜。演义中的周

  •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 两人谁更加足智多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足智多谋?说到东汉末时期的三国,可以说是大家最熟知的一段历史之一了。上到达官显赫下到平民百姓,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传颂着这一段历史,上至四大名著下至茶馆说书人,各个版本的故事均被呈现,魏蜀吴三国

  • 魏惠王执政期间,采取了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惠王,魏国

    魏惠王(前400年 - 前319年),即梁惠王,姬姓魏氏,名䓨,战国时魏国第3任国君(前369 - 前319年),在位共51年。魏武侯之子。在位期间,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兴修古汴河,屡破强秦,破邯郸,威服赵韩,谥号惠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为政举措

  • 李光弼简介: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光弼,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光弼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

  • 赵悼襄王:赵国第9任君主,他继位后经历了哪些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悼襄王,赵国

    赵悼襄王,嬴姓,赵氏,名偃,赵孝成王之子,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在位共9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公元前244年,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武遂和方城。公元前242年,燕国派剧辛攻打赵国。赵悼襄王派庞煖率军抵抗

  • 晏婴简介: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晏婴,春秋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晏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晏婴(?—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