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子夫给汉武帝生下三女一子 最后为什么还难逃厄运

卫子夫给汉武帝生下三女一子 最后为什么还难逃厄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89 更新时间:2023/12/25 21:19:00

为汉武帝生下三女一子,低调做人的卫子夫为何仍然难逃厄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未央宫内坐着一位老妇人,她看着悬挂在梁上的白绫,苦笑了一下,这就是我最后的归宿了。

有时候想想,人生真是充满了变数,从卑微的歌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是多么的荣耀与快乐。

可是现在自己只是一个罪人,一个无罪的罪人。

泪水,满脸的泪水……

时辰到了,该上路了……

老妇人站起身来,踏上一个小板凳,把头套了进去,猛地一踢脚,人立刻垂了下来。

一切都结束了……

“不好了,皇后自尽了!”

太监和宫女大声嚷嚷着,他们慌不择路,惊恐万状……

这位老妇人的名字叫卫子夫,汉武帝第二任皇后,一个可怜又可悲的小女子。

卫子夫的出身并不高贵,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家的家僮,她和弟弟卫青都是私生子女。

卫子夫因为容貌清秀,自幼便在平阳侯府做歌女。

歌女是主人手中的货品,她们没有人身自由,一切都得听从主人的安排。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卫子夫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故。

汉武帝刘彻在霸上祭祖后,一时兴起来到了自己姐姐——平阳公主的府上散心。

此时的汉武帝心情非常的郁闷,他和皇后陈阿娇成婚6年,仍然膝下无儿无女,朝野上下都在传汉武帝无法生育。

“朕是天之骄子,会无法生育吗?”

汉武帝不相信,平阳公主也不信,为了安慰弟弟,她找来了十几个漂亮的歌舞伎,想要献给皇上。

“都是些庸脂俗粉!”

汉武帝对这些女子提不起半点兴趣,他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个叫卫子夫的女孩身上。

卫子夫嗓音甜美,面容姣好,一头秀发,令人悦之。

平阳公主很意外,但也很高兴,自己的苦心终究没有白费。

在更衣室,汉武帝抓住了卫子夫,两眼冒出了火花。

卫子夫没有拒绝,她没有权力拒绝,这个男人是九五至尊,自己能得到临幸也交了好运。

“苟富贵 ,勿相忘!”

平阳公主在门口对临走前的卫子夫说了这么一句话,懂事的卫子夫对着公主深深一拜,就随汉武帝入宫了。

不知不觉卫子夫进宫已经一年了,可汉武帝似乎把她忘了,一入宫门深似海,卫子夫尝到了君王的薄情。

一年多之后,汉武帝决定遣散宫中年迈无用之人,卫子夫也在其中,她流着泪请求皇上放了自己。

“卫子夫,朕记得你。”

汉武帝看着泪水莹莹的卫子夫,心里有了怜悯之意,他留下了这个女人,并再次临幸了她。

也许是天意,这次临幸后,卫子夫怀孕了。

“还说朕有毛病!”

汉武帝不由笑了起来,如今卫子夫有了身孕,可以一雪前耻,这个女人真是个有福之人。

从此以后,卫子夫成了汉武帝的心头肉,她庆幸自己交了好运,只是这个好运能维持多久?

卫子夫有了身孕,气坏了皇后陈阿娇……

“刘彻,你忘恩负义,想当初要不是我母亲,你能有今天?”

不错,汉武帝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的确是靠岳母长公主刘嫖的帮忙,可是事过境迁,何况陈阿娇一直未孕,难道还不许换块田种种吗?

汉武帝早就忘了“金屋藏娇”的誓言,他把心都放在卫子夫身上了。

陈阿娇愤恨不平,她把此事告诉了母亲;长公主听了也很恼火,派人绑架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幸亏卫青为人厚道,人缘极好,他大难不死,被公孙敖救了下来。

汉武帝了解了,气不打一处来,你们想整死卫青,朕偏要重用他。

卫青因祸得福,被汉武帝封为建章监,并加侍中;卫子夫的哥哥卫长君也沾了光,被加为侍中。

陈阿娇母子偷鸡不成,蚀把米,她们只有自叹时运不济。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卫子夫生了个女儿,虽然这次不是儿子,但至少证明她能生孩子。

汉武帝第一次做父亲,抱着女儿,兴奋地手舞足蹈。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陈阿娇因为找人施巫蛊之术,被汉武帝废黜了皇后之位。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卫子夫终于为汉武帝诞下皇子刘据。

欣喜若狂的汉武帝决定立卫子夫为皇后,刘据也在6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

俗话说得好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卫青本是平阳公主的骑奴,但他长得英姿飒爽,又善于骑射,深得汉武帝的信赖。

当时北方强大的匈奴一直是大汉王朝的心腹大患,从汉高祖刘邦开始每年都用和亲换得暂时的和平。

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汉武帝不愿用女人交换和平,他决定主动出击教训一下狂妄的匈奴人。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卫青凭借自己杰出的军事本领平定了北方的匈奴。

除此之外,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是一员猛将,他在打击匈奴的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

汉武帝对卫青的表现十分的满意,他想到了自己守寡的姐姐——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最初许配平阳侯,丈夫早逝后,一直寡居府中,甚是凄凉。

汉武帝觉得卫青和姐姐平阳公主十分相配,他下诏让卫青与平阳公主完婚。

曾经的奴才娶了曾经的主子,这样的人生犹如童话故事。

卫青成了驸马爷,汉武帝封他为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

不仅卫青封了侯,他三个儿子也封了侯,这其中大儿子卫伉为宜春侯、卫不疑为阴安侯,卫登为发干侯。

卫家一门四侯,世间少有,显赫无比……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卫子夫何曾霸天下。

自从入宫之后她就一直小心翼翼,不敢多走一步,多说一句话。

卫子夫吸取了前任皇后陈阿娇的教训,了解水满则溢,月圆则亏的道理,始终平衡自己的心态,以礼相待汉武帝宠幸过的女人。

可是再怎么与世无争也抵不过帝王的无情,汉武帝是个寡情薄义的男人,他对卫子夫从未动过真心,有的只是占有的快感。

随着岁月的流逝,汉武帝厌倦了卫子夫,他开始宠幸别的女人。

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钩弋夫人,汉武帝在美女堆里忙得不亦乐乎,卫子夫早已成了昨日黄花。

“以美色事人者,色衰则爱意松懈,爱懈则恩义断绝。”

这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临死前说的话,她真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女人,一眼就看出了帝王的本质。

飘逸的长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白发,光滑细腻的脸庞慢慢有了岁月的痕迹。

“老了,不中用了。”

卫子夫叹了一口气,弟弟长平侯卫青去世了,孤立无援的她不求别的,只求儿女们不要出事。

是福总会来,是祸躲不过……

公元前91年,大臣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贪污,这件事本来与卫子夫的两个女儿无关,可有告密者对汉武帝说公孙贺父子用巫蛊之术诅咒皇上,公孙敬声还和卫皇后之女阳石公主私通。

汉武帝大吃一惊,年迈的他最怕死,不管公孙贺父子是否冤枉,只要有人告密,他们就死定了。

公孙贺和儿子公孙敬声被处死,他们临死前大喊冤枉,可是皇帝说你有罪,你就是有罪,再怎么分辩也是徒劳。

不了解汉武帝出于什么目的,他不仅处死了公孙贺父子,还将卫子夫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长子卫伉一并处死。

“我的女儿,我的外甥,你们死得好惨!”

女儿死在亲生父亲之手,这是历代帝王家血的定律。

心惊胆颤的卫子夫只能保佑儿子刘据不要再出事了……

可是太子刘据也难逃厄运,一场“巫蛊之祸”正在逼近……

汉武帝老了,身体也不好,他变得越来越多疑,总是觉得周围有人要害自己。

奸臣江充看准了时机,对汉武帝进馋言,说因为有人下蛊,皇上的身体才会一日不如一日。

其实年老体衰是每个人都有的客观规律,可汉武帝一向认为自己是真命天子,永远也不会老,如果身体抱痒,一定是有人在害他。

汉武帝命江充彻查是谁在害自己,江充见奸计得逞,立即大肆搜捕下蛊之人。

一时间,长安城内人心惶惶,受牵连者数以万计。

其实这一切都是开锣鼓,江充真正的目的是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

江充派人到皇后宫中四处挖掘,挖到卫子夫连坐的地方也没有……

卫子夫惶恐地看着这些人,她的背上阵阵凉意……

“我的儿子,你千万别出事啊!”

无助的卫子夫只能默默祈祷,惋惜悲剧早已注定,江充在刘据的宫殿内找到了桐木人偶。

桐木人偶是江充陷害太子的阴谋,可是这件事无人知晓,刘据面对证据有口难辩。

刘据想要找父皇申诉冤情,可他见不到自己的父亲,汉武帝周围的人都被收买了。

走投无路的刘据只能起兵讨伐,卫子夫也横了心,她打开长安城的武器库,释放了长安城的囚犯……

汉武帝了解太子谋反,不由火冒三丈,他不问清红皂白,下令出兵平叛。

刘据临时组建的大军自然不是正规军的对手,才几个回合他就输了,彻底地输了。

失败的刘据带着两个儿子逃出了长安,不久之后行踪泄露,拒绝被捕受辱的他选择自杀。

卫子夫自从刘据出走后,就明白自己完了,皇后的位置算做到头了。

与其活着受罪,不如自我了断!

“后印”已经被汉武帝收走了,绝望的卫子夫取出了三尺白绫……

“我当皇后以来一直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管理后宫恪守本分,对待嫔妃有礼有节,二十年如一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为什么还会落得如此下场?”

卫子夫想到此处,不禁嚎啕大哭起来,把自己一辈子的委屈都哭出来了。

汉武帝对卫子夫的死没有半点伤心,仿佛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这个女人。

后来,太子刘据起兵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汉武帝建造了“归来望思台”,但那只是为了掩盖世人的耳目,否则不会给冤死的刘据赐谥号为“戾”。

至于屈死的卫子夫,汉武帝不置一词,因为他从未爱过这个女人。

皇后卫子夫含冤而死,她的儿女孙子也几乎被汉武帝杀光了。

“当初不做皇后,做平民就好了!”

卫子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一定这么想过,只不过她能选择自己的命运吗?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了解。我只了解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标签: 汉武帝卫子夫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什么会害怕窦太后 窦太后有什么恐怖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窦太后

    还不了解:窦太后和汉武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窦太后活着的时候,汉武帝为什么害怕她?公元前135年,窦漪房临终前,对孙子汉武帝吐露一个埋藏已久的秘密。汉武帝既震惊又悲伤,内心却禁不住狂喜:这天下终于是我的了!窦漪房讲述的是汉武帝刘彻七岁时,当时他已经抢夺了

  • 曹操人生中都打过哪些仗 其中以少胜多又有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打仗

    对曹操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一生中打过哪些仗?你了解吗?曹操虽为一方诸侯,最初势力很小,四周强敌林立,南有袁术孙策刘表北有公孙袁绍一,西有马腾父子,附近有陶谦,张绣,奋威将军吕布虎视眈眈,处敌对势力包围之中处境十分险恶,面对这种形势,曹操采取“先弱后

  • 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曹彰简介: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彰,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

  •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哪些人?有何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吴四大都督,三国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东吴四大都督,也叫东吴四英将,他们是汉末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股肱之臣,举足轻重,他们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说起他们四人对东吴的贡献和影响,该如何排名呢?谁排第一?我个人以为,第一当属周瑜。演义中的周

  •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 两人谁更加足智多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足智多谋?说到东汉末时期的三国,可以说是大家最熟知的一段历史之一了。上到达官显赫下到平民百姓,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传颂着这一段历史,上至四大名著下至茶馆说书人,各个版本的故事均被呈现,魏蜀吴三国

  • 魏惠王执政期间,采取了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惠王,魏国

    魏惠王(前400年 - 前319年),即梁惠王,姬姓魏氏,名䓨,战国时魏国第3任国君(前369 - 前319年),在位共51年。魏武侯之子。在位期间,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兴修古汴河,屡破强秦,破邯郸,威服赵韩,谥号惠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为政举措

  • 李光弼简介: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光弼,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光弼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

  • 赵悼襄王:赵国第9任君主,他继位后经历了哪些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悼襄王,赵国

    赵悼襄王,嬴姓,赵氏,名偃,赵孝成王之子,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在位共9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公元前244年,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武遂和方城。公元前242年,燕国派剧辛攻打赵国。赵悼襄王派庞煖率军抵抗

  • 晏婴简介: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晏婴,春秋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晏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晏婴(?—前50

  • 召公奭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召公奭,周朝

    姬奭,生卒年不详,姬姓,名奭,又称召公(一作邵公)、召伯、召康公、召公奭,西周宗室、大臣,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姬奭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受封于蓟(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北燕)。但他派长子姬克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