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为何能带领起义军直捣黄龙?黄巢自身具有哪些条件?

黄巢为何能带领起义军直捣黄龙?黄巢自身具有哪些条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49 更新时间:2024/1/16 13:29:49

黄巢为何能带领起义军直捣黄龙?黄巢自身具有哪些条件?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唐朝末年频繁的农民起义当中,黄巢作为黄巢起义的领导者,所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是当时最为主要的一支力量。虽然最终黄巢起义以失败告终,但是却给了唐朝社会的稳定很大的打击,对于唐朝的发展状况来说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黄巢起义之所以能够给唐朝军队带来如此巨大的打击,除了农民等多方面的原因之外,还与黄巢自身各方面性格和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坚定的持续斗争下去的信念。

黄巢本人是一个做事情十分坚持的人,从来不会半途而废,尤其是在他主动参与到农民起义的浪潮当中,成为起义农民的领导者之后,黄巢更是充分地发挥出了自己地这种坚定地持续斗争的信念。他将自己一生的理想和事业甚至是自己的生命都投入到了这场反对唐朝的统治的起义当中,秉持着这种坚定信念的他,在黄巢起义事件当中,面对着强有力的唐朝军队,黄巢从来不会退缩,也坚决不会率领自己的军队投降。

虽然黄巢在起义当中坚决奉行着这种决不投降的信念,但是当时起义军队的最高领袖是王仙芝,他与黄巢的性格却并不相同,作为一个领袖,王仙芝是比较缺乏勇于斗争的精神的。于是在起义军队与唐朝的军队作战过程中,黄巢与王仙芝二人之间就经常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在起义军凭借自己的实力攻占了唐朝的曹、濮这两个州之后,开始将作战的重心转移到了山东和河南等地区,当地的人们由于长久的受到唐朝末期统治集团的迫害,百姓对于唐朝的统治都怨声载道,因此起义军到达这里之后,比较轻松的就获得了当地百姓对于起义军的支持。有了百姓的支持,起义军的攻占速度更是加快,根据刘昫在《旧唐书·僖宗纪》中记载,当时起义军已经攻占到“江西、淮南、宋(今河南商丘)

、亳 (今安徽亳州) 、曹、颖 (今安徽阜阳) ,或攻郡县,或掠乡村”。

唐朝统治集团由于在与起义军作战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因此便开始改变原先的军队正面的攻击的策略,开始从起义军的内部来进行瓦解起义军的领导集团,而一向军事和政治立场并不坚定的王仙芝便成为唐朝的主要拉拢对象。根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当时唐朝的统治者唐僖宗为了拉拢王仙芝,还下诏:“敕赦王仙芝、尚君长罪

,除官以招谕之。”唐朝统治者不但不治他们率领起义军反对唐朝统治的事情,反而要封他们做官,拉拢之意十分明显,但是当时王仙芝并没有同意。

虽然唐僖宗对于王仙芝的拉拢并没有奏效大,但是唐朝统治集团并没有放弃这个计划。在后来王仙芝和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占蕲州,而被起义军俘虏的汝州刺史王镣与蕲州刺史裴偓二人却相互配合,依旧按照唐朝的计划,不断地说服王仙芝对于起义军进行反水。并且裴偓还主动的打开了城门,迎接王仙芝等几人进入城中,为他们大肆举办宴会,并且奏请皇帝为王仙芝封官加爵。

对于朝廷给王仙芝封官加爵这一事件,王仙芝是十分高兴的,并且他本人也想要向唐朝投降了。但是这却遭到了黄巢的坚决的反对,他曾对王仙芝说:“始者共立大誓,横行天下;今独取官而去,使此五千余众安所归乎?”最终他们两人因为各自的观点不同,就此分道扬镳,王仙芝此次的投降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王仙芝却一直舍不得自己唾手可得的官职,因此时隔不久,王仙芝再次向唐朝投降,结果唐朝士兵却将王仙芝的大将尚君长等人杀害,王仙芝本人也因为作战过程中失败也被杀害。而黄巢所率领的则是向北方继续进行进攻,接连攻破了许多城池,并于当时的部将尚让汇合,兵力一度达到了数十万人,黄巢也被推为新的最高领导者。正是因为黄巢有着这种坚决抗争到底,绝不向唐朝投降的精神,后来起义军才能在黄巢的带领之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

黄巢从小就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尤其是在军事方面,因此黄巢的军事才能也是很强的。在领导起义军起义作战的过程中,他能够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状况,针对战争的实际需要进行作战计划的制定,灵活的应对作战过程中各种突发的状况。

相比唐朝军队来说,黄巢所率领的起义军还是相对较弱,因此正面进攻对于起义军来说十分不利。为了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实力,也为了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黄巢所采取的措施大部分都是流动性的作战方式。先后到过了山东、河南、淮南、浙东等地区,最后起义军攻占了唐朝的东都洛阳,同时攻占了长安,唐僖宗也被迫出逃。黄巢将统治者赶走之后,自己就正式成为了最高统治者,建立国号为“大齐”,起义军在黄巢的带领之下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虽然这种流动作战的战术能够帮助起义军在与唐朝军队作战过程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这样的情况下,起义军所攻占的城市却并没有派兵长期的驻扎,这就使得起义军一直没有成熟巩固的战略根据地,城池被攻占之后,也因为流动而被放弃。甚至连战略位置最为重要的洛阳,起义军都没有派兵进行防守,这就给了后来唐朝军队进行反攻的机会,这也是造成黄巢起义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坚决打压唐朝统治集团的决心。

唐朝末年的是皇后,之所以各地的农民起义频繁发生,主要的原因就是唐朝统治集团的腐败以及对于百姓的迫害,百姓苦不堪言,引起百姓对于其统治的反对。黄巢深刻地认识到这种现状,因此黄巢对于自己所率领的起义军要求也都是十分的严格,明令禁止起义军有侵犯百姓的行为。根据当时的相关历史资料记载,黄巢的军队在进行流动作战过程中,从来不强取豪夺百姓的钱财,即使是在攻占了东都洛阳之后,对于洛阳的把百姓也并没有进行侵略,在起义军撤退之后,洛阳仍然保持了原来的样子,丝毫没有受到战争的严重迫害。

虽然黄巢率领的起义军对于百姓是十分爱护的,但是对于唐朝的统治集团,黄巢却是坚决要进行打压的。对于所攻占的唐朝的各个城池之中的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的官员,黄巢对于他们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很多情况下都是直接将他们斩杀。

在进入长安之后,黄巢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一方面在军队中下令不能够随意地杀害他人,但是另一方面,黄巢还暗中搜查抗拒者,对于原来在唐朝的朝廷中担任三品以上的官员,被黄巢全部停职,而四品以下的官员由于影响力较小,且离朝廷统治重心较远,因此仍然让他们保持原来的位置。而对于唐朝的皇室人员,黄巢对于他们向来都是十分的仇恨的,因此不管是皇室内部人员还是亲属,不管是年龄大小,只要是在长安地区的,都被黄巢所杀害了。

由于黄巢所实行的坚决打压的举措,使得许多当时的官员都是表面上归顺黄巢起义军,但是实际上却还是暗中与唐朝的军队进行来往。黄巢在知道情况之后,为了更好的镇压,就在国家内进行了大量的屠杀清洗,由此造成的伤亡之人众多。此外,黄巢还将当时的许多权贵的财产都给没收了,使得当时朝廷上下都是一片悲凉,由于此也就使得黄巢的统治更加的不稳。

黄巢率领的起义军对于唐朝统治集团的沉重打压,确实给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对于传统的封建旧秩序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氏族门阀观念也进一步被瓦解,这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也是在动荡中产生的一种进步。

标签: 唐朝黄巢

更多文章

  • 传奇皇帝赵匡胤的上位之路!“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之后还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赵匡胤

    传奇皇帝赵匡胤的上位之路!“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之后还有什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中,有着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一生历程的讲述,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了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担任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赵匡胤的一生历程,相比较其他的

  • 秦孝公时期秦国是如何发展的?商鞅为何重农抑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战国,商鞅

    秦孝公时期秦国是如何发展的?商鞅为何重农抑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朝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提到秦朝我们都会想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并且率领军队南征北战创立了大好河山,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以皇权为中心,并把权力逐渐下放,北极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

  • 孝诚仁皇后:康熙皇帝的挚爱,她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孝诚仁皇后,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孝诚仁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大清朝的十位皇帝中,康熙皇帝的后宫最为绚丽多彩,但是康熙此生的挚爱一直都是他的第一位妻子,康熙八岁时登基,四年后他娶了索尼的孙女,这是他的第一位妻子,也是他最爱的女人。当时,她与康熙结婚时,她才11岁。年龄比较小,就已经结

  • 刘邦称帝后到底在怕什么 为什么他要斩杀功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汉朝

    还不知道:刘邦称帝后为什么要斩杀功臣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家都知道,刘邦是一个非常好的皇帝,他能够听从朝廷中大臣的意见,能够真正的做实事,还很善于笼络人心的皇帝,他和项羽斗争了很久,终于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但是,人也没有十

  • 白起死在何时?秦军败退之时秦王为何反而赐死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

    白起死在何时?秦军败退之时秦王为何反而赐死白起?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史记》中的一些记载,粗看想不通,细细揣摩才发觉颇有道理,白起之死就是一例。白起的死因,相信喜爱战国史的朋友都清楚。白起是战神,是名将,对于战争,他有自己的判断,什么战可以打赢,什么战打不赢,他计算的很准。因

  • 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为什么都当了国君?谁的成就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战国,齐桓公

    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为什么都当了国君?谁的成就最高?齐桓公有五个儿子先后在齐国担任国君,这在历史上也极为罕见。齐桓公带领齐国称霸,但他晚年却成了夺嫡的牺牲品,十分凄凉。这五位国君中,似乎也只有齐昭公的评价和受认可度比较高,齐昭公在位共20年时间,齐国还算稳固发展,对外也同晋国、宋国、鲁国、郑国等七国结为

  • 中国古代的名将这么多,为什么白起能被称为“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白起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战神白起的故事。古代有非常多的名将,很多人都是战功赫赫,在当时是极其厉害的人物,但是如果要从历史上所有的军事家里面,挑选出来一个最厉害的,你觉得这个人会是谁呢?有人觉得应该是白起,白起被人们称为战神,但是被称为战神的也不止有白起一个人,究竟白起算不算得上是军事

  • 武则天被赶到感业寺,剃发前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随着李世民的离世,如同那些没有生育的嫔妃一样,此时的武媚娘,也落得了到感业寺出家的悲惨命运。然而与其它嫔妃不同的是,在她即将要被剃度前,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见惯了大场面的老尼姑,都吓得把剃刀拿不稳,差点扔在了地上,这究

  • 朱由校:16岁登基,一生都爱好做木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由校,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朱由校。01、文盲皇帝在大家的固有印象当中,皇帝都应该是知书达理,能日理万机的那种。可是这位朱由校,却成为了后人口中的“文盲皇帝”。原因可能要从朱由校的爷爷追究了。明神宗朱翊钧在位的时候,只顾着寻欢作乐,并不关心皇太孙读书的问题,而朱由校的父亲,也就是朱常洛

  • 钱谦益满腹经纶,为什么顾炎武不愿意做他的学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顾炎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顾炎武不愿意做钱谦益的学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这一天文坛领袖钱谦益非常兴奋,他两只手不断地搓着,手心里的热汗却在不住地流淌。到底是什么事儿能够让钱谦益这么紧张呢?原来是顾炎武的门生贴子即将送来了。作为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在当时的文化界,那是公认的有学问。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