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宇文士及为什么敢拍李世民的马屁?他们是什么关系

宇文士及为什么敢拍李世民的马屁?他们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7 更新时间:2024/1/23 13:47:58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一代圣君,为何身边竟有个奸佞小人,还和他是好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起唐太宗李世民,一定是想到他的圣明,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不喜欢官员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如果他发现溜须拍马的官员,那么那个官员就有丢官的危险。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公元645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唐太赛领兵征高丽回军途中,经过易州(就是今天的河北易县),易州司马陈元踌向唐太宗提供了一些新鲜蔬菜,供唐太宗食用。这些新鲜蔬菜是陈元踌驱使民众在地下用火烧增温来种植的。“使民于地室蓄火种蔬”,但唐太宗对陈元踌这一做法很反感,不但不奖赏鼓励,而且认为他是在溜须拍马,反而免掉了陈元踌的官职。可是在历史上有一个人不但敢对唐太宗拍马屁,而且还拍的理直气壮,这个人到底是谁呢?那么唐太宗又为什么会容忍身边有这个人的存在呢?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官员宇文士及,说起这位宇文士及可是大有来头。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唐朝宰相,隋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宇文士及原是隋朝驸马,早年因父勋受封新城县公,历任尚辇奉御、鸿胪少卿。江都之变后,封内史令,后西去长安,投奔唐高祖李渊,被拜为上仪同,随唐太宗征战,升任中书侍郎,进封郢国公。625年(武德八年),宇文士及代理侍中,兼天策府司马。唐太宗继位后,又进拜中书令,以后历任凉州都督、蒲州刺史、右卫大将军、殿中监等官职。642年(贞观十六年),宇文士及病逝,追赠左卫大将军、凉州都督,谥号纵。

西晋以后大分裂时期,中国北部的所谓“五胡十六国”里,鲜卑族当皇帝的占了五个,分别是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这以后相继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北魏拓跋氏、北周宇文氏,也都属鲜卑族。后来统一了全国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就是篡夺了北周宇文氏的江山而当上皇帝的。杨坚本人虽不是鲜卑族,但他的皇后独孤氏却是正宗的鲜卑族妇女。所以,当时一个人说起自己是鲜卑族的宇文氏,很可以把胸脯挺得老高的。然而,宇文化及家原先既不是鲜卑族,也不属宇文氏,乃是已经衰落的匈奴族里的一个小喽罗,后来才随着部落头人加入鲜卑族,整体改姓宇文氏。原先的姓,乃是“破野头”。宇文士及家虽然也姓宇文,但和当过北周皇帝的鲜卑族宇文氏根本不搭界,不过是假冒伪劣的赝品——匈奴族小喽罗破野头罢了。

宇文士及的远祖可能的确出身卑贱,但到了宇文士及的祖辈、父辈,都已变得十分显赫。武川,地点在今内蒙呼和浩特以北的武川县西南,当时是一个军镇;在战争频仍的年代,武川的军人集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北周、隋、唐三朝皇帝的祖宗都出自其中;按清朝学者赵翼的说法,这是一个“王气”

聚集的地方。照老百姓通俗的说法,就是“风水”极好。宇文述的祖上来自这个“风水极好”的地方,父亲宇文盛在北周时并当到“上柱国”的大官,属于武川军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因此,宇文述自己的“起点”也蛮高,刚出道便官拜统兵二千人的“开府”。以后在周、隋仕途一路顺风,直当到武官的最高一级左翊卫大将军,即皇家禁卫军第一军司令。

616年(大业十二年),宇文述去世,宇文士及辞职守孝,不久被起复为鸿胪寺少卿。618年(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弑杀隋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宇文士及是宇文化及之弟,此前虽并不知情,也被封为内史令。九月,当宇文化及的叛军在起义军及其地方军阀的打击下步步后退,形式万分危急时,他劝化及早作打算,趁现在还有实力,去投奔李渊,被宇文化及拒绝了。他只好采取另外一条计策逃离是非之地,按照封德彝的建议,请求到济北(今山东茌平)征集军粮。不久,宇文化及毒死杨浩,自立为帝,宇文士及被封为蜀王。619年(武德二年),宇文化及被河北军阀窦建德擒杀。济北豪族都劝宇文士及征发山东兵马,北击窦建德,夺取河北。宇文士及没有同意,与封德彝主动投奔长安。唐高祖责备道:"你兄弟当初确定进攻关中的方略,如果击败我们父子,还会放过我们吗?那你现在能到何处安身呢?"宇文士及请罪道:"臣罪该万死。但臣从前在涿郡、汾阴宫便曾与陛下密论时局。陛下称帝后,臣便欲投效,并进献金环,希望以此赎罪。"唐高祖大笑,对裴寂道:"此人六七年前便与我谈论天下大事,你们都还在他之后。"当时,宇文士及之妹是唐高祖的昭仪,深受宠爱,唐高祖便封他为上仪同。

到了唐太宗时代,宇文士及成为了唐朝的一名大臣。620年(武德三年),宇文士及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宋金刚,复封新城县公,并娶寿光县主为妻,后改任秦王府骠骑将军。621年(武德四年),唐军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宇文士及因功进爵郢国公,改任中书侍郎。625年(武德八年),宇文士及担任检校侍中,代理宰相,兼任天策府司马。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皇太子,宇文士及因功被任命为太子詹事。

不久,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任命宇文士及为中书令。

魏征在朝堂上经常和李世民争论,古人称之为面折廷争。面折廷争是忠臣的表现,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本人的因素外,也少不了君王的配和。南北朝宋蒼悟王当政时就没法子当忠臣。蒼悟王有一个很好的名字——刘昱,他出门时手下的人总是带着锤子、凿子和锯,不是去做木匠活,而是为着杀人。一天不杀,心中便郁闷得很,这就叫成性。一天,魏征又一次面折廷争,唐太宗退朝回宫之后怒气冲冲的说:“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杀了那个农民汉子!”以从谏如流著称的李世民有些撑不住了。长孙皇后得知事情的起因后立即向李世民表示祝贺,她说:“我常常听人家讲主圣臣忠,魏征能够这样做正表明您是一个圣明的君王。”魏征还告诫唐太宗说:陛下一定要远离佞臣。佞臣是指那些善于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要经常讲,反复讲。至于谁是佞臣,有人给太宗出了个主意:陛下可以安排一次测试,假意为一件事情动雷霆之怒。在这种情况下,察颜观色曲意顺从的就是佞臣,而那些坚持己见敢于抗争的就是忠臣。这一方法一般为江湖中的老大所为,而李世民则是一个立志以诚信治理天下君王,因此没有采用。

有一次,唐太宗与宇文士及一起来到了宫中的花园观赏,李世民看上了一颗树,就说道:“这个树真好”,宇文士及听到了之后立即对于那颗树不断的称赞,李世民的脸色立即变了,他说:“魏征经常劝我离开佞人,我不知道佞人是谁,今天我知道是谁了”,宇文士及按惯例叩头谢罪表示接受批评后开始反击,他说:“臣每日伴随在陛下左右,看到官员们在朝堂之上屡屡面折廷争,有时候搞得陛下连头都不敢抬。今日陛下忙中得闲,这会儿如果臣再不顺从您的意思说一些好听的话,陛下贵为天下的主人,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唐太宗见到宇文士及说的有道理,就不再追究此事,将他继续留在身边溜须拍马。

唐太宗厌恶佞臣,为何能够容忍宇文士及呢?主要原因是,宇文士及已经揣摩透了唐太宗的性格,有一次,唐太宗让宇文士及割肉,宇文士及割肉之后弄了一手油,于是就从餐桌上拿起了饼来擦手,这让崇尚节俭的唐太宗非常的不满,屡次对于宇文士及注目凝视,宇文士及已经知道了唐太宗对自己不满,他假装没有看见,然后将那个擦过手的饼吃了进去,唐太宗看到之后立即非常的高兴。唐太宗容忍宇文士及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宇文士及是最早劝李渊称帝的人,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唐初,宇文士及屡建战功,是秦王府的旧臣,任骠骑将军。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成为太子,宇文士及任太子府詹事,总理府内一切事务。太宗即位后,宇文士及任右卫大将军,每日都跟随在李世民身边,即便是轮休时,也会被快马急招回宫侍卫。随后,宇文士及又任殿中监,主管皇帝的衣食住行,这个职位不是一般关系的人所能担任的。在宇文士及病重期间,唐太宗亲自前往探望,手抚着宇文士及伤心泪下。能够享受此种待遇的还有杜如晦、魏征、高士廉。宇文士及死后太常寺所拟的谥号是“恭”,但有人指出宇文士及生活奢侈,花钱跟流水一样,不符合勤俭的美德,最终定谥号为“纵”。谥法中说:败乱百度曰纵,怠德败礼曰纵,可见这是一个贬义的谥号。

宇文士及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的身份不同。房、杜、魏是治国的重臣,而宇文士及则是唐太宗的亲信。和重臣们在一起时谈论的是国家大事,要端着架子,行为举止符合规范,不然就会有人指出陛下此举非圣明君主所为。和亲信在一起则可以放开,轻松一刻,张弛各有度。而唐太宗的英明之处就在于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国家重臣与自己亲信的不同之处。

标签: 宇文士及唐朝

更多文章

  • 平原公主的丈夫是谁?她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平原公主,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平原公主新婚三天都不服侍丈夫,丈夫却用这种方式对她,让人叹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代的女子地位是非常的低下的,他们的命运是完全的掌握在自己的父亲手里的。即使是出生在皇室家族里面的女子也是一样的是,虽然他们出身尊贵,但是一样逃脱不了被安排的命运。对于皇室

  • 人死后都要入土为安 为何慈禧死后一年多才下葬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慈禧

    慈禧为何死后一年才出殡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自1644年清朝入关以来,它逐渐的取代明朝并向全国扩展。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手中发展到了迅速,经济文化一度达到巅峰。在嘉庆以后逐渐走向衰落,等到了同治皇

  • 周宣:被曹丕编造假梦戏弄,但预言却成真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宣,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三国著名的解梦师:他被曹丕编造假梦戏弄,但预言却成真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战乱不断,却也人才辈出。这一时期的主题是群雄争霸,谋士斗智,猛将耀武。但也有一些能人异士,他们身怀绝技,如神医华佗,相术大师朱建平,解梦大师周宣,占卜大师管辂等人,他们在三国历史舞台

  • 李世民“跪而吮上乳”成笑柄?李世民为什么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跪而吮上乳”成笑柄?李世民为什么这么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誓要除掉大哥李建成,这场夺嫡之争似乎早已注定不可避免。不过对于李渊来说,李建成才是他钦定的太子人选,如今李世民大义灭亲为何李渊却不降罪李世民呢?实际上当时李渊也已经骑虎难下了,毕竟李世民

  • 姬林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为什么最后会被郑伯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姬林,周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周朝姬林借助郑伯力量,当上周天子,却最后被郑伯打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世界之大,真是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虽然古代的一些技术的人们的想法没有现在先进,但奇怪的事情也是不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哪一朝的君主是被大臣气死的呢?别着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

  • 勤政敬业的雍正到底是该褒还是该贬?为什么老是被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雍正

    勤政敬业的雍正到底是该褒还是该贬?为什么老是被黑?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最辉煌的就是康雍乾盛世,在这个盛世的三个皇帝排名,贡献最大的是康熙,其次是雍正,最差就是乾隆了。雍正有两个特别突出的特点,一是勇于改革,二是勤政敬业。康熙施政宽仁,特别是在康熙的晚年,吏治腐败是非常严

  • 季布:曾被刘邦悬赏重金通缉,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季布,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季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邦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人物,他的性格十分复杂。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刘邦是一位心胸狭隘的人,他建立汉朝以后过河拆桥,诛杀许多功臣,就连韩信都没有幸免。然而事实上,刘邦并没有那么心胸狭窄,他也曾宽恕许多仇人,比如季布就是其中的代表。季布是

  • 卫武功是怎么成为卫国中兴之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卫武功,春秋

    对卫武功,杀兄夺位,勤勉执政,终成卫国中兴之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西周末年开始,周天子的权威在天下诸侯面前早已经没有先祖时期的威望了。周朝礼法同时也处于崩溃的边缘,一直沿袭下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也不断遭受到各种挑战,即便如周王室,也不时出现非嫡长子继承王位

  • 冯道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历史对他褒贬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代十国,冯道

    冯道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历史对他褒贬不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冯道在历史上算是一位奇人,因为他曾效力过十位皇帝,还是五代宰相,这个记录无人能够超越。冯道出生于普通的耕读之家,因为从小勤奋好学,而且善于作文,这让他有了入仕的资本。后人对于冯道的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的十分严重,

  • 淑慎皇贵妃到底有多惨?死后墓地惨遭盗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淑慎皇贵妃,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她15岁当皇贵妃,成大清最年轻皇贵妃,死后墓地却惨遭盗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皇贵妃在清朝后妃等级中仅次于皇后,有副后之称,并享有协理六宫之权。一般来讲,妃嫔想要晋升为皇贵妃,要么家世显赫,要么深受皇宠,要么资历够老,本文所要讲的这名女子在15岁时便坐上了皇贵妃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