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是如何诛杀那些拥有免死铁券的大臣的?

朱元璋是如何诛杀那些拥有免死铁券的大臣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93 更新时间:2024/2/21 10:08:53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朱元璋在开国之初,确实发了很多“免死铁券”出去。《明史》记载:“三年,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铁券。”获得“免死铁券”的公包括李善长徐达等六人。获得“免死铁券”的侯包括汤和、耿炳文等二十八人。

有人说,朱元璋所发的这些“免死铁券”一点儿作用也没有,功臣们最终大都被朱元璋给赐死了。那么,既然朱元璋发了那么多“免死铁券”,最后又把这些大臣给赐死。朱元璋这样做,不是出尔反尔吗?皇帝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需要先把一些东西厘清。

一是朱元璋所赐死的功臣中,很多并没有获得“免死铁券”。比如胡惟庸、傅友德、曹兴、叶升、曹震、张温、李新、陈桓、张翼等等,他们很多虽然封公赐爵,但并没有获得“免死铁券”。

二是朱元璋赐给“免死铁券”的,并不是全部都杀掉了。比如封公的徐达、李文忠、邓愈、常茂,以及非常多的侯,他们获得免死铁券后,最终并没有被杀掉。就算是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的徐达被朱元璋赐给“蒸鹅”一事,也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而且我们也知道,吃了“蒸鹅”与背疽发作没有什么联系。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由此说明,朱元璋的“免死铁券”,在大臣那里,能够发挥作用呢?

也不尽然。事实上,有很多功臣获得了“免死铁券”,最后还是被朱元璋给赐死了。这些功臣就包括李善长、冯胜、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郑遇春、费聚、赵庸、朱亮祖等很多封公或者封侯的人。

那么,既然朱元璋发给大臣“免死铁券”,为什么大臣却还会被杀呢?朱元璋想的什么办法,既能够杀功臣,又能让他的金口玉言,不至于失信呢?

一、“免死铁券”有数量限制。

《明史》记载:“外刻履历、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镌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免死铁券”并非一直都可以免死,而是有数量限制的。免死一次,免死两次,都有明确记载,“以防其过”。

很显然,朱元璋在设计“免死铁券”的时候,对这个问题就有周密的考虑。也就是说,只要免死的次数,超过了铁券上规定的次数,想要杀掉,也就是轻而易举的。

事实上,朱元璋也正是这样做的。比如对李善长,就明确写道:“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但是,朱元璋最后在搜集李善长罪证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是他不只该被杀一回。比如,胡惟庸派人与李善长联系造反,李善长虽然“惊骇”,但是并不把这件事上报。这就该被杀一次了。接着,胡惟庸又派人与李善长联系。但是李善长依然不上报,还和胡惟庸“通赂遗,交私语”。这样一种情况,又应该被杀一次了。再接着,蓝玉打到捕鱼儿海的时候,获得了胡惟庸交通蒙古人的信。蓝玉把这事告诉李善长,李善长依然藏匿不报。这又应该被杀一次。

上面所列出的李善长的罪行,至少应该被杀三次,而李善长的“免死铁券”只免死两次。因此,他理所当然应该被杀了。

而蓝玉的“罪行”,朱元璋甚至给他搞成了一本书,那就不仅仅是一次两次罪行的问题了。

二、“免死铁券”有不能免之罪。

青海省档案馆收藏的明代右军都督李文获得的铁券,这个铁券上面有这样的文字:“仍与尔誓,除谋逆不宥外,其余若犯死罪,免尔本身一次,以酬尔勋。”

这个铁券被称为“李文铁券”。李文是明英宗时期的将军,这块铁券是明英宗送给李文的“免死铁券”。从这块铁券上记载的文字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罪行都是可以免死的,“谋逆”这样的罪行,就不能免死。

除此外,《万历野获编》上也有这样的记载:“所谓免死者,除谋反大逆,一切死罪皆免。然免后即革爵革禄,不许仍故封。”

从以上的实物记载和文字记载可以看出,“免死铁券”规定的免死,是不包括“谋逆”这样的罪行的。

而朱元璋所杀的那些功臣,李善长、胡惟庸、蓝玉等人,他们所犯的,在朱元璋看来,都是“谋逆”大罪,怎么可能免死呢?

所以,朱元璋杀功臣的时候,基本上是一点儿顾忌都没有。该怎么杀,还怎么杀。“免死铁券”在他那里,形同虚设。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朱厚照身边美女如云,为什么却一直没有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厚照,明朝

    历史上朱厚照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帝王。他以雷霆手段平息了宦官作乱,平定了内乱,但同时也纵情享乐,强抢民女,那么既然他身边美女如云,为何却一生无子?第一种原因:身体原因除了部分比较可怜倒霉的皇帝,其他的皇帝别的不说,至少在衣食方面,都是比普通人家要优渥很多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富贵人家和权势之家身体素质

  • 历史上明武宗为什么杀刘瑾?刘瑾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武宗,刘瑾

    历史上明武宗曾经无比宠爱刘瑾,当时正德帝朱厚照被称为“坐皇帝”,刘瑾被称为“立皇帝”,并是“八虎”之首,可见其权势之大。 那么后来明武宗为什么又要杀他?刘瑾掌权后,结党营私,纳贿自肥,鱼肉百姓,做了不少坏事,对此,朱厚照并非全然不知,但他实在离不开这个忠实的玩伴,因此,他从不对其有所苛责,即使朝臣攻

  • 从忠臣到造反 司马懿想过篡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魏,司马懿

    对司马懿有篡位之心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曹魏政权最后落于司马氏之手,司马懿起了奠基作用。同是权臣,司马懿与曹操有相似之处。但相比于曹操复杂的形象,除了一部《军师联盟》,司马懿在各类文学影视作品中一直呈现出老奸巨猾的阴谋家面目,在民间的评价里,

  • 桥瑁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桥瑁,汉朝

    东汉末年董卓进京随后控制朝政,各地义兵蜂拥而起就是一个非常适合造就英雄的时势。初平元年,假作京城三公书信,发檄文传至各镇诸侯,同袁术等起兵讨董卓,推袁绍为盟主。后因与刘岱不和,为岱所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桥瑁是刘岱的盟友与下属,还是当时名士,到底做了什么,惹得刘岱非要将其杀

  • 甄宓死后被发遮面,以糠塞口 曹丕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甄宓

    甄宓被赐死后,下葬时曹丕为什么要将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甄宓,三国时期著名的大美女,是曹魏魏文帝曹丕的妻子,后面因为年老问题导致失宠,最后被赐死。甄宓都已经被曹丕赐死了,曹丕为什么还要将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呢?两人夫妻关系有那么差吗?要知道,甄宓

  • 历史上诸葛丰是什么形象?他的仕途之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丰,汉朝

    历史上诸葛丰是什么形象?他的仕途之路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人,西汉官员,他也是诸葛亮的祖先。据记载诸葛丰自幼聪慧,喜欢读经阅史,长大之后也凭着这个本事被举荐为文学侍御史。黄龙元年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诸葛丰被汉元帝

  • 秦王李世民杀兄夺嫂是真的吗?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唐朝

    秦王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夺取皇位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战争和政治斗争。其中最著名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杀兄夺嫂的故事。据历史记载,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和妹妹李元吉曾经反对他继位。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李世民决定采取行动。在一次宴会上,他借着酒劲,命令手下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暗杀。之后,他又将他们的头

  • 武则天都已经嫁过人了,李治为何不嫌弃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治,武则天

    李治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他的妻子是武则天。在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女性,有人认为她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也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有能力的女性领袖。然而,不管怎样,李治却一直没有嫌弃武则天,这让人们不禁想知道,他为何会这样看待自己的妻子呢?第一段:李治和武则天的爱情故事李治和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

  • 康熙皇帝东巡三不做:不封禅不拜王不看舍身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有过六次著名的南巡,而六次南巡又有三次在山东停留,东巡泰山、曲阜。这期间,他做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同时,也有三件事他坚决不做,这同样反映出他思想进步的一面……只祭山,不封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深秋,康熙第一次东巡来到泰山。他刚在山下的泰安城驻跸,侍臣便向他建议,应效法古

  • 唐朝历史上武则天上位靠什么?书法好或成绝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历史,武则天

    前段时间的热播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年轻时的武则天在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中,因聪慧、果敢、善良、正直而立于不败之地,而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仅靠“宫斗”自然是不能上位的,成为一代女皇,还需要更多“利器”,学识是最重要的一项,从她存世的书法作品中可见一斑。史上女书法家,“后宫”居上品能够进入中国书法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