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上位后大肆给宗亲翻案 乾隆为什么和雍正做对

乾隆上位后大肆给宗亲翻案 乾隆为什么和雍正做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515 更新时间:2024/1/17 9:40:1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继位后,大肆为旧朝宗室翻案,他为什么偏要和雍正唱反调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对于乾隆来说,是一个创造历史的一年。这一年,乾隆正式为多尔衮平反昭雪,恢复原爵;这一年,他下令将已去世36年的弘晳恢复原名,收入宗籍;这一年,他最终为八爷党的核心人物允禩翻案,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乾隆四十三年的这波操作,实际上他对执政初期的内部现实困境的一种弥补,也揭示出他执政初期的治国方针。

乾隆继位后的内部现实困境

新皇继位,重在掌权。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雍正帝去世,25岁的乾隆继位。

乾隆是幸运的,他继承了一份令不少帝王羡慕的基业。大清经康熙、雍正之后,社会安定,人口和财富迅速增加,国力蒸蒸日上。而且乾隆继位也很顺利,他没有经历康熙朝九子夺嫡式的喋血争斗,除了他的兄弟们没实力与他竞争之外,最主要的是,他得到了康熙的实力护佑,以至于后世不少人都怀疑,康熙是因为看上了乾隆,才把皇位给了四阿哥胤禛。

在乾隆以前,清朝的五个皇帝,都是经过一番斗争才上位的,只有乾隆是一帆风顺,未经波折就顺利完成了权力的交接。政治上清明,母后、外戚、宦官专权等威胁,此时已被削弱到最低程度,国内亦没有强大的反对势力,边疆问题也不大,就连水旱灾荒都少有,可以说,乾隆继位时,大清没有什么爆炸性的危机,也没有什么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

但是,一个社会的运行,普遍矛盾总还是存在的。虽然雍正给乾隆留了一笔钱,但是他所面临的皇室内部环境还是有些严峻。

康熙末年,诸皇子为争夺储位闹得动静太大,影响力也是深远的。雍正即位后,这种矛盾仍在持续。不过雍正并没手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他对政敌丝毫不留情面,或监禁,或流放,或杀戮。更有甚者,还将主要政敌八爷党的成员改名为“阿其那”、“塞思黑”,以示侮辱并迫其致死,就连他们的子孙也没有放过,被消除了宗籍,并且对待自己的儿子弘时也是一样的狠。

像这种政治动荡,所涉及的八旗贵族和功臣后裔,范围甚广,雍正既然不能将其尽行诛杀,也就无法禁止他们私下议论。所以,尽管雍正帝在政治斗争中赢得了胜利,但在皇室内部却是结怨过多,在舆论上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因此,皇室内部关系紧张是乾隆上台后所面临的一个内顾之忧。为了收揽人心,扭转长期以来宗室之间“互相排挤”的矛盾,他采取了缓和的措施,一边着手为雍正朝的冤案平反,一边为宗室成员广施恩

对于允禩集团的成员,允、允禵等被圈禁的宗室先后被释放,归还爵位;原被消除宗籍的阿其那、塞思黑、延信、苏努等人的子孙也分别发还产业,赏给傣饷,赐予红带,收入玉蝶。

允祉和弘时虽已死去,但也分别被了入玉蝶,允祉还被赐还了爵位。还有一些骨干成员及其家属,也都得到了赦免。

不过,乾隆对于这场公案,只是对罪犯给予宽大处理,但并非平反全部案情。特别是对于八叔胤禩、允禟的问题,在政治上最为敏感,乾隆还是选择了将它搁置,直到晚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三年时,才为他们做了开脱。

与此同时,对于宗室中的成员,乾隆也分别给予了施恩。比如他把两个叔叔允祎、允禧分别晋升为郡王、贝勒,甚至包括废太子允礽的儿子弘晋、孙子永璥也分别给予了辅国公的爵位。对于一些未曾受封的宗室,也分别加恩给予差使,以资上进。

此外,对于宗室中的长辈,特别是长期孀居于紫禁城内的康熙、雍正两代皇帝的几个妃子,她们与封藩在外的儿子见面极少,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乾隆允许她们跟着儿子出宫去住,以享天伦之乐。

乾隆所有的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原来皇室内部尖锐的矛盾,为团结统治阶级各阶层人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乾隆还对雍正年间年羹、隆科多两案的遗留问题也进行了处理。雍正三年至五年(1725-1727年),雍正帝对此二人及其党羽进行了大清洗,并且大兴文字狱。

乾隆即位之后,首先,允许因年羹尧案冒充军功革职的知县、守备以上的文武官员起复,按情况降等录用。其次,对于当时各起文字狱案的涉及人员也分别放回原籍。除此之外,还对以往文字狱案通行复查。

这些举措都极大缓和了一个时期中最高统治者与官吏、士子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但是乾隆对于宗室的宽容,并不代表他可以容忍宗室成员胡作非为。对于“弘皙逆案”的处理,就显示出了他严苛的一面。废太子允礽的儿子弘晳被人告发谋反,乾隆下令宗人府对弘晳进行了严格审讯,最后弘晳被永远圈禁在景山菜园,他的子孙后代也者被革出宗室。

对于追随弘晳的人也没有放过,弘昌被革去了贝勒,弘升也被永远圈禁起来,弘皎虽然保住了王号,但再也不能享受俸禄。

从上述可以看出,乾隆在对待宗室上的态度,实行了“宽严相济”的政策,这个政策也同时体现在了他的治国方针当中。

乾隆执政初期的治国方针

雍正以严治国,乾隆说雍正的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说父亲是为了纠正康熙晚年的宽纵之弊,而他自己以“宽”、“缓”执政,同样也是在修正雍正的政策,也是出于不得已。

“宽”是为了缓和矛盾,而“缓”是为了避免引起动荡,宽、缓二字正是乾隆初政的特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乾隆60年的政治格局。

为了调整雍正时期苛严的政策,他在民生方面进行了调整 ,比如核实垦田升科,以免官员谎报荒地。停止清丈土地,不再搞清丈增赋的措施。还有停营田水利和井田、停废契纸契根法、停捐纳,等等,这些政策都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乾隆初政的措施,虽然有个别死硬派反对,但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乾隆说,康雍乾三朝总的方针是一脉相承的,但具体的政策措施,因时而变,各有特色。

康熙朝的特色是“宽”,但到了晚年,宽流于废弛。所以,雍正即位后,又不得不济之以“严”。到了他自己,仍是在修正雍正时期的“严”,虽然看似他对雍正时的政策做了多方面的改变,但其性质仍不超出纠偏补过的范围。

乾隆懂得,纠正一种政治极端时,必须要谨防另一种政治极端的产生。纠正雍正的苛严不算难,难得是要同时防止重蹈康熙晚年的覆辙。

所以,乾隆对于雍正的政策,并不是全盘否定,只是通过改变雍正的某些政策,以消除积弊,从而形成他自己“中道政治”和“宽严相济”的施政方针。

综上所述,乾隆在四十三年为八叔允禩翻案,这仍是他在对雍正的“严”进行着修补,而并不是说雍正错了。

同时,这一年,对于乾隆来说,大清帝国没有任何政敌,他只需放,不需收;只需养,不需诛。这一年,是帝国的正午,他不再需要再戒备任何人。

标签: 乾隆清朝

更多文章

  • 雍正改革都做了什么 乾隆上位后为何就毁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雍正

    对乾隆与雍正不合?为何一上位就毁掉雍正改革,雍正又改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他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一生六下江南奢靡无度,更是一上位就迫不及待地,毁掉了他爹所推行的改革,他就是雍正的败家儿子乾隆,乾隆为何要毁掉雍正改革?,他又是如何毁掉雍正改革的?今天我

  •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温,三国

    张温,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汉末三国时代,虽说中原才是士族聚集之地,但江东地区也有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尤以吴郡四姓顾、陆、朱、张最为显赫。顾雍、顾谭,陆逊、陆绩、陆抗,朱桓、朱据都是三国时代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孙权为何要废黜张温,甚至

  • 李世民一共有多少个老婆 最爱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唐太宗

    还不知道:历史上唐太宗到底有多少个老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一生共有十五个,一位长孙皇后,十四位后宫妃嫔。这里只说他的两位老婆:一位是长孙皇后,另一位是武则天。长孙皇后是李世民最爱的老婆,她是隋朝将军长孙晟的女儿,她13岁的时候,嫁给了李世民。长孙

  • 华佗之死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操为什么要杀治病的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华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宁死也要杀华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医,他们因为自己高明的医术,被后人所铭记。在诸多的名医中,华佗无疑是名气最大的一个,同样也是最为神秘的一个。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神医,华佗的故事人们都非常熟悉,然而人

  • 汉高祖和汉武帝相比 两人谁才算是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汉武帝

    对刘邦和汉武帝刘彻对比,谁做的事情更能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大多数人都还是认为刘邦是“千古一帝”的,但事实上,汉武帝做的事情,的确要比刘邦多很多。刘邦乃是汉武帝刘彻的曾祖父,两人看起来隔着的时代久远,但是辈份差得并不多。关于汉武帝,

  • 杨侑是什么人?李渊登基之后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侑,隋朝

    隋恭帝杨侑,隋朝第三位皇帝,617年~618年在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侑可能做梦都没有想过他会当皇帝。因为他虽然是隋炀帝的孙子,但只是第三子,而且还是庶出。因为遇到李渊,他因此过了一把皇帝瘾。而且还在他的爷爷隋炀帝活着的时候,就被尊为皇帝。但是,杨侑虽然当了皇帝,但

  • 陈平是个什么样的人?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平,汉朝

    陈平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是刘邦身边的谋士,是谋臣张良的好搭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陈平虽出身贫民家庭,却自幼“好读书”。其兄把振兴家族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为给弟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任劳任怨承担起家里三十亩地的耕种任务,且在听到妻子对弟弟颇有怨言时,“逐其妇而弃之。”陈

  • 古代嫡庶有别 嫡女和庶子谁的地位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嫡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嫡子比庶子身份高贵,那嫡女和庶子相比,谁地位更高一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这样一个封建社会背景下,有非常多的规矩需要遵守,而这些规矩在有身份地位的家族更是得以充分展现。比如古人重男轻女思想极为严重,很多事情都只能由男人来

  • 朱标作为明朝第一个太子 朱标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太子,朱标

    还不知道:太子朱标的权力有多大,为什么会这样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因为朱标背后有着朱元璋坚定不移的支持,明朝所有人都知道朱标一定会继承皇位,就连朱棣也不敢展现自己的锋芒。常言道:“自古无情帝王家”,出生于皇家,虽然地位崇高,身份尊贵,但彼此之间勾心斗角

  • 杭州将军是个什么样的官职?为什么雍正贬年羹尧去做杭州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杭州将军,雍正

    杭州将军是个什么样的官职?为什么雍正贬年羹尧去做杭州将军?杭州将军看似也在浙江地区带兵,地位在总督之上,可实际权力却比不上总督。而且浙江无战事,调任杭州将军,和养老没什么区别。一、雍正本打算让年羹尧到浙江养老。抚远大将军是清朝所封的特殊官职,有点儿类似钦差大臣,没有特定的品级和待遇,但是权力大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