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仙芝为唐朝做出了哪些功绩?高仙芝为何黯然离场?

高仙芝为唐朝做出了哪些功绩?高仙芝为何黯然离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41 更新时间:2024/2/6 17:44:22

高仙芝为唐朝做出了哪些功绩?高仙芝为何黯然离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盛唐,一段辉煌的岁月,一个文武都重视的大一统王朝,一个超级巨无霸。盛唐年月是所有热血男儿的梦,在那个重视军功的年代,大唐军队横扫宇内,所向披靡。

唐朝盛世,万国来朝,不仅是因为唐朝强大的国力,还因为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在唐朝最鼎盛的时候,东方的朝鲜半岛、日本,西方的中亚各国,都有许多留学生来到唐朝,学习和借鉴大唐帝国强大起来的原因。而西域,无疑是唐朝西部最重要的门户,同时也是唐朝连接世界的窗口,唐朝对于西域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在安西等地,唐朝设有安西都护府,并驻守有整个大唐最精锐的军队——安西军。不过,开疆拓土是极度困难的,更何况是远离大唐的西域,因此朝廷非常重视安西军,安西都护府历代主帅皆是大唐名将,而高仙芝无疑是其中最为特别的一位。

提起大唐的高仙芝,应该说很少有人听闻。但是不代表他不是一个很能打的将领,他立功无数,一生都在守着大唐的边疆,可最后因为晚年的唐玄宗比较昏庸,所以他就被误杀了。最终战果累累的高仙芝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淹没了。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虽然韩国人一再强调高句丽是韩国人建立的国家,但事实上高句丽是以扶余人为主的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高仙芝年青的时候就随父亲来到了唐朝,他本人是个大帅哥,史书上说他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20岁的时候,他就被封为将军。

他先在节度使田仁瑰手下任职,并没有得到看重,后来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察发现了他的才能,一度将他提拔并重用,至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升任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开元年间(公元731~741),唐朝在西域的战略主要是依托安西、北庭(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所辖各军镇,号令当地土著,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辖域。吐蕃同唐争夺的重点起初在安西四镇及北庭一带,后来逐渐转移到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南地区。

葱岭上方有两个国家,即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和大勃律(今克什米尔地区中部巴勒提斯坦一带)。小勃律原为唐属国,又是通往四镇的交通要道,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但吐蕃却以武力逼迫小勃律结盟,切断了西域与唐朝的通道,西域各国以吐蕃为尊。这自然惹怒了唐玄宗,于是他先后派遣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察等人率军远征小勃律,但"安西都护三讨之无功"。(《旧唐书》)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一万余人进伐小勃律。由于这次行军要翻跨雄浑高大的葱岭,因此高仙芝在出征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待一切准备就绪,便率部从安西出发,兵分三路,行军百余日,超过今新疆阿克苏进入今新霞巴楚,再经过疏勒(即今新疆喀什),翻越葱岭,经过播密川(即今帕米尔高原南阿姆河支流喷赤河上游),抵达特勒满川(今瓦罕河),逼近了吐蕃边境上的军事要塞连云堡(即今阿富汗东北部萨尔哈德附近)。

西域并非都是平地和沙漠,在安西到小勃律的途中有许多雪山,途经西域数国,高仙芝率军从龟兹出发,《旧唐书》记载:"自安西行十五日至拨换城,又十馀日至握瑟德,又十馀日至疏勒,又二十馀日至葱岭守捉,又行二十馀日至播密川,又二十馀日至特勒满川,即五识匿国也。"高仙芝率领一万步兵,翻越海拔七千多米的高山,总共花费百余天,最终来到连云堡。

一举攻下驻有千余吐蕃精兵的连云堡(也就是现在的阿富汗境内),随后,一路狂撵,斩五千多首级,生俘千余人,得骏马千匹,军资器械不可胜数。

自此之后,唐军一路是势如破竹,很快便俘虏了小勃律国王、吐蕃公主和一些王公贵族。得知小勃律国被平定之后,周边的七十二座小国都被震慑住了,且都表示愿意降服,高仙芝军本人也因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被任命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唐朝虽然取得了对吐蕃的战争胜利,但并没有完全打败吐蕃,后来高仙芝再次出征西域,又一次大获全胜,这也使得唐朝发展到了顶峰,同时高仙芝威震西域,吐蕃和大食称其为"山地之王"。

虽然高仙芝为大唐立下了丰功伟绩不过却被其上司夫蒙灵察所责备,不过好在边令诚吧事情告知了朝廷最终高仙芝得以提拔替代了夫蒙灵察的位置,而夫蒙灵察责备调回京城了。

而之后在高仙芝的镇守之下唐朝边境安稳,天宝八年的时候高仙芝进京被提拔为金吾卫大将军。之后高仙芝有击败了朅师国的军队,在经过这两次的战役之后唐朝退吐蕃的战争可谓是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不过在之后高仙芝因为错误的指措再次使得西域地区应发动乱,并且在恒罗斯之战之中大败。而次之后高仙芝被解除了节度使的职位进京认知右金吾卫大将军,被封为密云郡公。

怛罗斯之战后,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节度使一职由王正见担任。755年,高仙芝被封为封密云郡公。也就是在那一年的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反叛。

高仙芝立刻出兵勤王,但由于手无精兵,退守潼关,最终因被人构陷而被唐玄宗下令杀害。就这样这位威震西域的军神,在平定"安史之乱"这场大幕刚刚揭起时,就以如此方式结束了性命,实在令人唏嘘。

总的来说,高仙芝前半生是荣华富贵享了个遍,运数到了官位就往上升。但他后面几年的生活就不是简单的运数就能概括的了。可以说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恒罗斯那一场败仗,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他对待治下百姓的政策,将民族分化了,虽然方便了统治却放弃了人心,也让高仙芝黯然离场。

历史纪闻:深浅度挖掘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

标签: 唐朝高仙芝

更多文章

  • 苏麻喇姑一生不洗澡,是康熙最敬重的奴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苏麻喇姑,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苏麻喇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按理说在古代那个封建等级严重的时代下,主人和奴仆的关系划分得非常明确,更别说在等级森严的皇宫,位份低的人见到比自己位份高的人必须要行见面礼,这是铁打不动的规矩,一般主子是看不起奴仆的,他们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但是也有少许的个例

  • 董卓到底有多残忍 为什么他会在如此招人恨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东汉

    还不知道:董卓为什么会招人恨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是三国中最令人痛恨的大奸臣,没有之一。当时的各方诸侯、官员和老百姓每一个都恨他恨的牙痒痒,甚至啖其肉,喝其血也不能消除他们心中之恨。董卓进京时,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传唱就表达人们对

  • 历史上雍正后妃一共有27人 雍正最为宠爱的人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后妃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清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一共有十位皇帝,其中以勤政著称于世的便是我们熟知的雍正皇帝了。历史上的雍正不但勤于政事,日子过得更是清心寡欲,虽然有27个妃子,但是真正有生育的却只有7人。而在这7人中,雍正最为宠爱的有3人,“甄嬛”也

  • 朱元璋贵为皇帝到底有多惨 人生最悲惨的三件事他都经历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常说人的一生最悲惨的三件事: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朱元璋贵为开国皇帝,其实在做人里是特别悲惨的,因为这三件事在他的一生当中全部遇到。第一件事:朱元璋少年丧父,没有人管,结果去放牛,要饭、当小和尚。第二件事:朱元

  • 舒亶:因坑翻苏东坡而被后世文人痛骂的大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舒亶,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舒亶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阕雪满长安道,将人生中的寂寞与寡欢瞬间呈现了出来,长安,繁华热闹之地,雪覆长安道,天地一片寂寥,最繁华的地方此刻却极为落寞,岁末年初,时光荏苒,浮生已过半,平生且在醉里看,大雪初霁,整个长安白茫茫的一片,天地之间,寂寥寡欢,唯有樽

  • 朱元璋对开国功臣飞鸟尽良弓藏 为什么徐达能逃脱朱元璋的诛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徐达

    徐达为什么逃脱朱元璋的诛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开国功臣们有一大弊病,就是功高盖主,居功自傲。战争年代,这些人随便挑一个出来,都是人杰,只有开国之主镇得住。而到承平时期,连朱元璋这样英明神武的皇帝都管不过来,明初的党争就是一例。飞鸟尽、良弓藏,

  • 雍正登基,为什么他的生母孝恭仁皇后极力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恭仁皇后,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孝恭仁皇后。在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皇位一直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所在,众多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了了一幕幕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的惨剧,让人切实感受到了“无情最是帝王家”的残酷。而继承皇位,不仅仅是每一位皇子们的理想与奋斗目标,同时

  • 唐朝对安禄山的如此之好 为什么他还要选择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安禄山

    还不知道:安禄山为何要造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的历史上,唐朝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一个朝代了,不过再好的朝代,也有不光彩的事情,比如说著名的安史之乱,而作乱的根源就是安禄山,那么为什么安禄山会选择造反呢?其实说来主要有以下的七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就是安禄

  • 朱元璋的一个制度安排 明朝再也没有出现后宫干政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后宫

    明朝为什么没有出现后宫干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时候,各个朝代基本都有出现过太后干政的现象,如果太子继位时年纪还小,一般便会由太后垂帘听政,似乎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不过明朝就很少有太后当政的例子发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只能说明朝在这方面的预

  • 揭秘:为何“初汉三杰”只有张良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良,汉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张良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张良、韩信、萧何三人被并称为“初汉三杰”,是刘邦打天下的左膀右臂。然而三人也免不了功高震主被刘邦猜忌。最后韩信落得个身死不说,还被诛三族,萧何也经历过“牢狱之灾”。为什么只有张良一生安稳,善始善终呢?张良一开始其实不是刘邦的部下,甚至后来成为刘邦的部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