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皇帝是怎么召见大臣的 电视剧演的是不是真的

清朝皇帝是怎么召见大臣的 电视剧演的是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75 更新时间:2024/1/16 19:23:2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光绪和大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关于清朝影视剧中皇帝召见大臣的场景,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了。然而,这些影视剧中的场景与历史上真实的场景真的一样吗?如果你了解了清朝皇帝召见大臣的具体流程。你会感到影视剧中的场景与真实的场景相差甚大。那清朝皇帝到底是如何召见大臣的呢?

影视剧中大臣上朝奏事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清朝的军机大臣几乎每天都要与皇帝商量政事。除了军机大臣之外,皇帝还要召见其他的大臣。但是这些大臣在见到皇帝之前,要先在外奏事处登记。如现在,我们要见某个重要领导也是要先预约。当大臣在外奏事处登记之后,接着外奏事处的太监,有时是侍卫,会把登记簿送到内奏事处。内奏事处安排所登记的大臣在某一天的第几起接受皇帝的召见。到了那一天,皇帝吃早饭时(5点到7点期间),桌子上摆好写有需要召见的大臣信息的绿头签,之后就按照这个顺序开始召见了。为了更形象具体地还原历史场景,我们找一位军机大臣的日记,更能清楚地讲解。

清朝军机大臣许庚身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六月十五日(8月4日)的日记中,是这样记载的:熙敬、高万鹏、寿昌、李田、军机共五起。从这一天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光绪皇帝除军机大臣外,召见了四个人。这四个人分别是熙敬、高万鹏、寿昌、李文田。有人会问,光绪皇帝召见这四个人是一同见的呢,还是单独一个个召见的。我们从日记中明确看到一共是五起。那就说明光绪皇帝是单独召见他们的,并且是按照日记中记载的顺序。光绪皇帝先见了熙敬,之后熙敬退出,又见了高万鹏,高万鹏退出后,又见了寿昌,接着李文田。因为,皇帝召见这些官员,基本上属于密探性质。所以,一般不会一起召见,况且他们所谈的工作也没有交集。但一些公开讨论的事情,皇帝把要召见的大臣与军机大臣合在一起进行召见。一般情况下,皇帝会让召见的官员单独奏对。那官员见到光绪皇帝的情景具体是怎样呢?我们就以高万鹏为例讲一讲吧。

光绪皇帝

第一起熙敬奏对完,退出来之后,第二起,就轮到高万鹏了。此时,光绪皇帝坐在养心殿东暖阁前窗的木炕上。里面的太监也都退出了。这时,早已在内奏事处等候已久的高万寿由内奏事处的太监领着来到暖阁门前,太监掀开帘子让高万寿进去,然后退到殿外。高万寿进门,先站着说“臣高万寿恭请皇上圣安。”然后,跪安、起立,接着走几步到光绪面前,并跪在早已预备的一个红边白心的毡垫上。接下来,高万寿就开始奏对了。如果在奏对时,高万寿突然说错了话,就要摘下帽子,用头碰地,表示承认错误;如果有谢恩的事,就在原地一叩,表示谢恩。奏对完之后,光绪说:“你下去吧。”高万寿跪安起来,面对光绪倒退几步,然后,转身出门。高万寿退出之后,第三起寿昌进去。除了谈话的内容与高万寿不同,其他的流程都是一样的。

在这里,我们要知道,高万寿进去之后只是跪安,然后跪在毡垫上,并不会给光绪帝叩头。只有在有谢恩的事情时,高万寿才会叩头谢恩。比如得到光绪的好评或者受到赏赐。此时,叩头也并不触地,在说错了话之后才用头触地,表示错误。然而,现在影视剧中,经常会看到皇帝召见大臣时,大臣跪下就开始叩头,这是违背真实历史的。过去,有一跪三叩,两跪六叩,三跪九叩,这是在不同等级的场合要行的礼。而皇帝平常召见时,大臣并不需要叩头。我们还可以通过军机大臣许庚身的日子,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

清末陕西官员裴荣培坐像

六月十六日(8月5日),晴热,长善、郑嵩龄、恩堂、希郎阿、军机共五起,至白云亭画稿。六月十七日(8月6日),晴,热极,奎润、徐致祥、吴树梅、德洪额、军机共五起。从许庚身这三天的日记中,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光绪皇帝每天先安排四个人奏对,最后是军机大臣。我们前面所说过,每天召见的这四个人都是单独在光绪面前奏对的。因为,其中可能涉及到一些机密性或私人的事情,不能让其他大臣知晓。而最后安排军机大臣,最主要的原因是,皇帝还要针对前面四个人奏对的公事与军机大臣商量。如果都是公开的事情,有时军机大臣和被召见的官员可一起奏对。但有时被召见的官员奏对的事情可能公私之事都有,那样军机大臣就不方便参与了。

另一个原因是,军机大臣几乎与皇帝每天都见面,而其他人中尤其是那些外任的官员与皇帝见一面太不容易,自然要先让他们奏对。有人会问难道光绪帝每天固定安排四人奏对吗?其实并不是这样,许庚身在六月二十七

日(8月16日),写到:阴雨,延喜、李端遇、军机共三起,而在二十八日记载:阴雨,军机一起。可见,光绪召见的人数与次数并不固定,甚至有时只与军机大臣相见。有人会问难道是因为这两天是阴雨天气,光绪皇帝才召见的少了。当然并非如此,七月十一日(8月29日),这一天大雨,而光绪皇帝又召见了五起,分别是潘祖荫、绍祺、文秀、徐会沣,还有就是军机大臣。可见,天气的好坏并不影响光绪皇帝召见的人数与次数。

潘祖荫

令人好奇的是,怎么影视剧上总会看到皇帝与很多大臣在大殿里商量政事。皇帝高高坐在上面,而大臣站在下面。可以说,这种情况并不存在。因为这种情形只有在重大节日或庆典时才出现。但在这种场景下,皇帝绝不会与大臣商量国家大事。因为,场合不对。

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8月15日),这一天是万寿节(光绪皇帝的生日)。公大臣在乾清宫向光绪帝行礼,然后到阅是楼听戏。这一天,光绪皇帝没召见大臣奏对,而是坐在乾清宫的宝座上,等着大臣为其行礼祝寿。当然,这种情况不可能商量国家政事。所以,皇帝并不会高高坐在大殿正中的宝座上与大臣商量国家大事的。在康熙时,康熙皇帝御门听政是在太和门下,也并不是在太和殿里。到了乾隆,乾隆皇帝在乾清门下,也并不在乾清宫内。光绪帝虽在养心殿里,但并不在正中的明间,而是在东暖阁的木炕上。

康熙皇帝

从上面我们可知,影视剧中演绎的皇帝召见大臣的场景,还是与真实历史上差距甚大。首先大臣上朝不像影视剧中那样在大殿上奏事。皇帝召见大臣的场所也由太和门到乾清门,再到殿中的暖阁。被召见的大臣在皇帝面前,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也只是跪安,而不会叩头。被召见的大臣也不是一齐接受召见,而一般是单独奏对。影视剧中,那些大臣在大殿中为一件事情在皇帝面前争论不休的场景也是很难想象的。

标签: 光绪清朝

更多文章

  • 慕容翰的能力如何?屡立奇功却引起了慕容皝的嫉妒与不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慕容翰,前燕

    对慕容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凡事都有两面性,一个人如果没本事,会让人看不起。相反,如果本事太大,也会引起他人的猜忌。前燕的慕容翰就因为太过完美引起皇帝忌惮,最终含冤而死。慕容翰字元邕,鲜卑族。前燕奠基人慕容廆的庶长子,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的哥哥。慕容翰相貌堂

  • 如果魏延与张郃两人单挑,谁的实力更强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三国

    建兴四年(228年)诸葛亮正式向魏国出兵,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北伐。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由于赵云年迈,因此赵云没能陪伴丞相诸葛亮参加完五次北伐之战,在诸葛亮最后北伐的过程中,就只剩下魏延这一名虎将了。而从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开始,张郃就一直是诸葛亮的劲敌,毕竟张郃曾率军击

  • 清朝名将阿桂的性格如何?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阿桂,清朝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身边也伴随着许多著名的大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其中,阿桂比较特殊,他是文官家庭出身,最后却成长为武将,历经大小金川之战、大小和卓之战,成为清朝名将。近代史学家蔡东藩先生,曾评价阿桂和傅恒二人是“乾隆朝福

  • 东汉末年诸葛亮为什么要投靠刘备 诸葛亮选其他人不是更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投靠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都知道,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折点,三顾茅庐的故事我们也都耳熟能详,刘备为了请出旷世奇才卧龙诸葛亮,不惜三次找到诸葛亮,请求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也为刘备的诚意所打动,此后就为了刘备最为重要的谋士,帮助刘备获得了三分

  • 长坂坡之战刘备的女儿被抓 刘备又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女儿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的女儿,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长坂坡之败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抓住,面对自己的两个女儿,刘备又是怎么处理的?曹操又是怎么对待她们的?《三国演义》是我国优秀的历史小说,其中刻画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比如说狡猾奸诈的曹操,敦厚仁义的刘备、智谋超群的诸葛亮等等,还写出了人与

  • 许褚的儿子被杀的时候 曹魏大臣为何没有站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许褚,曹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许褚的儿子被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许褚生前提拔了很多人,在许褚的儿子被杀的时候,曹魏为何没有人站出来?他们又是怎么想的?想要扬名,就要立威。何为立威?无非就是让手下的人信服,不敢有别的想法。在曹魏时期,许褚对曹操忠心耿耿,多次救曹操于危难关头,许褚为曹操

  • 原本籍籍无名的张辽时如何摇身变成三国曹魏名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辽,三国

    三国乱世种,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便是经典般的存在。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三国势力的真正建立者,这三位虽个性不同,经历各异,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一方枭雄,号令着手下千军。但即便如此成功,他们却又无一例外地曾被一人追杀——这人还是竖子便敢追杀曹操和刘备,年近

  • 朱棣喜欢朱高煦,怎么会选择了朱高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喜欢朱高煦,为何还选择了朱高炽?这背后有何原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大儿子,他性格内敛,宽以待人率真随和,雍容大度。朱高炽从小喜欢独处,常常一个人在王府中博览群书。又由于朱高炽的言谈举止识度得当,因此,朱高炽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喜欢。一次,朱元璋准备

  • 明朝开国大将:周德兴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德兴,明朝

    周德兴,明朝开国大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他最后是什么结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元至正十三年(公年1353年)六月,朱元璋回故乡招兵,周德兴便在这时候投奔了朱元璋,同一年随军攻破滁州、和州。至正十五年(1355年),随朱元璋渡江,屡立军功,晋升左翼大元帅。至正二十六年(13

  • 李隆基并不是李旦的长子,为何能当上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李隆基

    李隆基是中国古代很有艺术造诣的皇帝,尤其是随着明清以后,他和杨贵妃的花边故事更是走进千家万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因为要避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的讳,清政府从唐玄宗的一长串谥号里拽了个“明”字,给他取了另一个简称,也即民间更为熟知的唐明皇。玄宗这个庙号在中原正统王朝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