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许褚的儿子被杀的时候 曹魏大臣为何没有站出来

许褚的儿子被杀的时候 曹魏大臣为何没有站出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99 更新时间:2023/12/28 10:54:3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许褚的儿子被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许褚生前提拔了很多人,在许褚的儿子被杀的时候,曹魏为何没有人站出来?他们又是怎么想的?

想要扬名,就要立威。何为立威?无非就是让手下的人信服,不敢有别的想法。在曹魏时期,许褚对曹操忠心耿耿,多次救曹操于危难关头,许褚为曹操鞍前马后,成为曹操的一员大将。

在曹操军队中,许褚的身份地位是不可小觑的,任何人也对许褚非常的尊敬。

许褚在去世后也被曹家人所封赏,身为这样一员猛将的孩子自然也不应该差到哪里去,但是许褚的儿子许仪却被当众斩首,而且没有人站出来为他求情。

身为许褚的儿子,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真可悲啊!

01许褚是何人?

许褚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在曹操的事业还在起步阶段的时候,许褚就带着兄弟们跟随着曹操打拼。

许褚身形彪悍,但看起来却是个老实憨厚的人,但在这个憨厚的外表下,却隐藏了一颗勇敢威猛的心。

许褚当时还并不是曹操身边的红人,那时候曹操身边有典韦一直帮衬着。

在许褚和典韦的相比较下,典韦对曹操的保护能力就不如许褚了,典韦在保护曹操期间让他痛失爱子,由于喝酒误事还差点让曹操落入危险之中。

许褚对曹操的保护可谓是"刀枪不入"的,在曹操围剿马超未成功后,他匆忙从黄河撤离,但未料到马超会来截杀,在千钧一刻,许褚为曹操挡住飞来的箭,还用尽全身力气把载有曹操的船推了出去,如果不是许褚这次拼命护主,可能曹操在那个时候就命丧黄河。

自此之后,曹操就开始任用许褚,让他来身边跟着,而他也没有让曹操失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在营地里处处保护曹操。

在曹操去世之后,许褚被封为将军,许褚用一人之力守卫了曹家人。

许褚膝下有一个儿子名为许仪,中国有句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许仪应该会像他父亲一样勇猛无敌,但对许仪的评价却没有想象之中像他父亲一样。

02一代一代的更迭

由于司马懿心思缜密地发动了政变,曹魏的政权自此落入了司马懿之手,曾经被重用的朝中大臣一一遭受打压,许仪身为许褚之子也身在其中。

虽然身上有着父亲的光环,但是许仪却只是一个普通的牙门将,由此可见许仪并没有成为第二个许褚。

三国正直乱世,司马昭想要攻打蜀国,他派了三路大军队其中一路由钟会掌管,许仪正在钟会掌管的军队当中。钟会掌管的军队是三军之中的主力军队,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和差错。

如果产生一点儿错误,小到计划失败,再大就可能会影响整个国家,所以钟会只得小心翼翼地行军。

话说回来,钟会的出身并不低,而且他也是从小饱读诗书,曾有人说过钟会是"非常人也",他也确实非常的聪明屡出奇招、奇计,才让他得到了赏识。

在这次攻打蜀国的战争中,钟会是第一次带兵打仗,之前的他都是在旁边出谋划策。

钟会的家里人大多都是文官出身,而且他本身也没有什么战绩和荣耀,像钟会这样没有在军中有威信的人,是很难被人所信服的。

而军队中最重要的就是军心,手下的人对自己的统帅产生质疑的话,军心可能就会开始涣散,那么这场战役一定不会是好的结果。

许仪跟着钟会的军队充当先锋,许仪的作用也就是为大军在前面开路还有勘探地形的。

许仪在军中是别人信服的,许褚当年在军队的威名还在每个人的心里面,所以大家都对许仪很尊敬。不得不说,许仪真的完全就是靠他的老爹了。

钟会的军队在行进时,前面出现了一条河流,如果大军想通过这条河的话只能通过桥梁。

许仪的作用就在这时候体现出来了,他作为先锋部队,就要带着手下人为后面的大军修桥,才能确保大军准时的到达战场。

在那个技术和科学相对落后的年代,想在短时间内修一座桥梁是很困难的,许仪他们要克服很多难题,才可以搭建一造比较结实的桥梁。

许仪和手下人加班加点,才勉强在钟会的大军赶到之前搭建好了一座桥梁。

在大军过河时,钟会骑着马从桥上通过,不料桥居然被压断了,钟会因此也落入了水中。

本来钟会在军队里就没有什么威信,这次在这么多将领面前落水,让钟会勃然大怒。

这次钟会落水是许仪的失职,是许仪对桥梁建造的监管不力。在战争中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都会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身为一军的帅领,钟会是不可能就这样放过许仪。

大家都想钟会肯定会看在许褚的面子上从轻发落许仪,但是没想到的是钟会居然下令把许仪给砍头了,还没有人为许仪求情。

在大家都被这个消息所震惊时,不由得对钟会多了些忌惮之心,一个毫无功名的钟会,把一个功臣的儿子给处死了,想想许褚为国家做了多少贡献,钟会就这样把许褚的儿子给砍头了。

03一朝天子一朝臣

许褚为曹魏打拼,对曹魏忠心耿耿,在他去世后司马家夺取政权,想把曹魏的旧臣除之,许仪身为许褚的儿子自身没有政治上的站队,司马家对他自然不会有所重用,甚至觉得还是多余的,而钟会却是为司马家出谋划策效忠的人。

之所以没有人为许仪求情,是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属于曹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司马家在掌权,没有人愿意为了一个失去靠山的旧臣去得罪司马家。许仪作为许褚的后代,这种死法实在是太可悲了!

钟会出身于文官家庭却让他带兵打仗,军中肯定是有人不服,钟会想在军中立威肯定要拿出他的实力来,正好许仪撞上了钟会的枪口,他就正好借此机会在军中立威。

为什么钟会会选择许仪呢?第一,许仪作为许褚的后代,在军中的知名度和地位都应该是不低的,想要一下子让手下的人信服,许仪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许仪在军队的行进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钟会作为帅领就要按照军法来处置,如果钟会放过了许仪,才会让底下的人心中不服。

许仪作为曹魏的旧臣,钟会代表司马家,钟会处死许仪,朝中大臣也会明白未来的形势。

钟会处死许仪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就是可惜了许仪,他年纪轻轻而且爵位还不低,最后就落得了这样的下场,太悲催了!

在这个世界里,最可怕的其实并不是战场上的刀剑无眼,而是叵测的人心!

标签: 许褚曹魏

更多文章

  • 原本籍籍无名的张辽时如何摇身变成三国曹魏名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辽,三国

    三国乱世种,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便是经典般的存在。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三国势力的真正建立者,这三位虽个性不同,经历各异,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一方枭雄,号令着手下千军。但即便如此成功,他们却又无一例外地曾被一人追杀——这人还是竖子便敢追杀曹操和刘备,年近

  • 朱棣喜欢朱高煦,怎么会选择了朱高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喜欢朱高煦,为何还选择了朱高炽?这背后有何原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大儿子,他性格内敛,宽以待人率真随和,雍容大度。朱高炽从小喜欢独处,常常一个人在王府中博览群书。又由于朱高炽的言谈举止识度得当,因此,朱高炽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喜欢。一次,朱元璋准备

  • 明朝开国大将:周德兴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德兴,明朝

    周德兴,明朝开国大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他最后是什么结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元至正十三年(公年1353年)六月,朱元璋回故乡招兵,周德兴便在这时候投奔了朱元璋,同一年随军攻破滁州、和州。至正十五年(1355年),随朱元璋渡江,屡立军功,晋升左翼大元帅。至正二十六年(13

  • 李隆基并不是李旦的长子,为何能当上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李隆基

    李隆基是中国古代很有艺术造诣的皇帝,尤其是随着明清以后,他和杨贵妃的花边故事更是走进千家万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因为要避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的讳,清政府从唐玄宗的一长串谥号里拽了个“明”字,给他取了另一个简称,也即民间更为熟知的唐明皇。玄宗这个庙号在中原正统王朝中绝

  • 袁绍当初手握一把好牌 袁绍是怎么将好牌打得稀烂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袁绍,东汉末年

    对东汉末年袁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袁绍在当时手里握着最好的牌,袁绍最后是怎么将一手好牌给打烂得?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三国时,袁绍因为在官渡之战中败给了曹操,而成了三国争霸的一块背景板。而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当时群雄争霸的局面下,袁

  • 历史上越国国君勾践是什么形象?他杀死范蠡与文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勾践,春秋

    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亡,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兵,越几亡。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前472年,勾践灭吴之后,立即翻脸不认人,转头就开始清理功臣,逼跑范蠡逼死文种,于是一个薄情寡义、忘恩负义、阴险毒辣的形象跃然纸

  • 李世民为什么会纳年过百年的萧皇后为妃 萧皇后有那么大的魅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萧皇后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和萧皇后,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赏识。萧皇后已经年过半百了,李世民为什么还纳萧皇后为妃?李世民到底是怎么想的?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君主之一,他出身世家之中却懂得民间百姓的疾苦,13岁时就跟随父亲对抗突厥,18岁时李世民就直接带领大唐大军外出征战。隋朝

  • 将汉献帝掌握在手中对自己有何好处?曹操为何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汉朝

    众所周知,汉献帝刘协这一生名为皇帝,实为傀儡,虽然在位三十多年,但刘协没有一天实际掌握过皇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95年,董卓的部将李傕和郭汜之间发生内讧,为了争取到更大的利益,他们二人在长安城中带兵互相攻击,此时汉献帝为了保证长安城的安定,他只能放下身段,让尚书和

  • 三国前后期投降的人基本都没事 曹丕为什么会蔑视于禁投降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于禁,三国

    对于禁头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投降的人基本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于禁投降为什么会被曹丕蔑视?于禁被蔑视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于禁投降的事情以及于禁被蔑视的原因。三国前期和后期投降的人都没事纵观整个三国时期,从一个诸侯投降另外一个诸

  • 刘备战败后都能三分天下 官渡之战后袁绍为什么却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袁绍,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后刘备最后都能三分天下,官渡之战后,袁绍为什么一蹶不振?袁绍实力不如刘备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生难免挫折,但遭遇重挫之后,有人如刘邦一般最终翻盘,有人如蜀汉一般稳定局势,也有人如袁绍集团一般走向灭亡,个中原因,值得深思!趁着袁曹大战的空隙,刘表平定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