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有一门派让秦始皇心存畏惧 下令斩草除恨

古代有一门派让秦始皇心存畏惧 下令斩草除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98 更新时间:2024/2/9 0:44:12

中国古化渊远流长,一直到现在,古人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后人,比如道家儒家的思想,在一些人的观念里是根深蒂固的。

网络配图

千百年来,大多数人都在继承着这样的生活方式,其中有一个门派的思想,曾经在中国掀起滔天巨浪,百民为它欣喜,掌权人却对它惶恐不已,因为它损坏了自己的利益,于是想尽办法把它除之而后快。

这个门派就是墨家。相比于道家和儒家,墨家显得更亲民,但是在儒家思想已经影响了千年的社会环境中,墨家的观点显得惊世骇俗,在一些人眼中简直异想天开,但它一推出来,就深受平民的推崇。

儒家的思想,认为人应该分为三六九等,达官贵族和平民百姓,终究是不一样的,只有这样的社会体系,才能维护一个国家的安宁,人的命运早就注定,所以不管生在富贵人家,还是生在平民百姓家,都是命,你只能接受。

而墨家的思想刚好相反,它认为平民也不是一直是平民,贵人也不会一直富贵下去,所以理应人人平等,劳动者累的时候,他们都可以休息,饥寒交迫者可以有衣服穿,饿的人可以有饭吃,总的来说,就是人人都平等,平民百姓理应享有贵人所拥有的一切权利。

正因为墨家的异想天开,统治阶级的人感到了恐慌,如果世界真如墨家所言,人人都平等,那么掌权者还怎么维护自己的利益、行使统治权呢?所以,墨家的思想一直为统治阶级最大的仇敌。

网络配图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第一个要去除的对象就是墨家,因为墨家的言论,让他感到了危机,觉得自己皇位不保。百姓对墨家思想的支持与拥护,迟早会激起他们造反的念头。

更为厉害的是,墨家打着一切为公的思想,全心全意为百姓考虑,不从中获利,这就与秦始皇的统治相悖,两相对比之下,民心流失就会越快,所以秦始皇不遗力地铲除墨家弟子。

为了铲草除根,扼杀墨家思想,秦始皇可谓凶残至极,把墨家弟子杀得四散漂零,无处安身,一部份墨家弟子逃到了日本,在那里,他们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据说,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来自墨家思想。

那么,墨家是如在日本发扬光大的呢?

福东渡的时候,带领了三千童男童女,还有上百名巫师以及各种农作物,看样子,他想在日本扎根了。

有人说,徐福一开始就是阴谋,他不过是借着替皇帝找寻仙药的借口来到日本,走的时候还带上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五谷种子等等,这不是要另谋生路么?

网络配图

徐福东渡的时候,把墨家的后人藏在队伍中,一起带到了日本,在墨家的思想影响下,日本人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创造业,而中国人却因为容不下异己,所以在制造业方面要比日本落后得多。

后来,渐渐强大起来的日本,差点就把中国给灭了,所以说,一些思想的闪光点,如果我们自己不会用,就会被别人捷足先登,进而利用。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犯了一个什么错误 为何葬送了蜀国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三国诸葛亮号称神机妙算,种种事迹为人称道,就是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把诸葛亮当作神算子。甚至有人认为古代哪一方拥有诸葛亮做军师哪一方就能胜利,不过诸葛亮却犯下了一个不应该犯下的错误,竟在最后葬送了蜀国江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网络配图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其实和真实历史当中的人物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诸葛亮

  • 历史上唯一被供奉在祠堂里的太监 至今香火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陈矩

    从古至今,有不少的人认为古代所有的太监都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的穷凶极恶之辈,历史上虽然有很多太监的确是如此,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正直之人,为何历史对这种人记载的很少呢。我们今天说的这个太监,权力远在汪直之上,其行径比怀恩还要圣贤三分,这人就是陈矩。陈矩1547年入宫,当时陈矩才9岁,分派在司礼监秉笔太

  • 他因“叛国”被处死 却有人为他守墓3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袁崇焕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明朝的蓟辽督师。1622年,当努尔哈赤统帅后金大军在关外攻城拔寨,大肆侵夺大明疆土之际,时任文官的袁崇焕主动请缨出关抗金。到任后,袁崇焕以坚城大炮战术,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还一炮将努尔哈赤轰的重伤而亡。皇太极继位后,对明朝施以反间计。崇祯皇帝误信传言,将袁崇焕处以凌迟之刑

  • 刘伯温毕生心血著称此书,朱元璋一辈子都没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刘伯温

    熟悉明史的朋友们应该对刘伯温这个人物并不陌生,他是明朝初年的重臣,同时也是一位精通象纬之学、博古通今的文学家。当时的人们都将他比作三国时期神机妙算的孔明转世,可见其确实不凡,刘伯温精通天文、数理、兵法等,他的诗文古朴豪迈,多为同情民间疾苦的作品。朱元璋听闻这个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派遣人马带着厚礼将他请

  • 项羽为何自杀也不愿过乌江?不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虞姬

    还记得学堂里吟诵的诗词“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字里行间缓缓地陈述了江东英雄项羽自刎乌江的历史,读来却是满腔激昂的力,这便是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名作。而司马迁对于项羽的英雄情怀,则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史记》中,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对项羽的的描写成为了后世家喻户晓的精彩片段。秦末,帝君昏庸无能、政治一

  • 清朝慈禧为什么被称作“老佛爷”?来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老佛爷”,慈禧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老佛爷”这个称谓的来历,说当年慈禧太后在宫里面听说江湖上有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和尚,这个和尚特别擅长画观音像,且擅长画各种各样的菊花和兰花,慈禧首先非常尊崇观音大士,其次自己名字是兰儿,所以一听这个传闻就命人把和尚请到宫里来了。和尚来到宫里之后,慈禧却把这件事给遗忘了,过了好长时间突然

  • 陈叔宝是南北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国灭亡后他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叔宝

    陈后主陈叔宝作为皇帝,跟明君实在搭不上边,一生都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作为,好女色,宠爱张丽华,也有一定的文采,《玉树后庭花》是他的代表作。陈叔宝是南北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国灭亡后他是怎么死的呢?陈后主陈叔宝怎么死的公元588年,隋文帝派杨广全面出战讨伐陈国,陈叔宝觉得自己身边有王气,没有准备防御。第二年

  • 演义中被黑的最惨的民族英雄:消灭三国擒拿其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在中国历史的通俗小说、演义、评书中历史人物通常会经过加工、包装。只不过演义小说很多时候为了好看很多时候会歪曲史实,有的甚至颠倒黑白。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演义小说本身为了适应市民文化的问题。但是因此而被埋没的忠臣还真的挺多的,例如宋朝的潘美,唐朝的苏定方,都是被演义小说严重歪曲的,而本文的主角便是苏定方

  • 盘点三个“累死”在女人肚皮上的荒淫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皇帝

    有人盘点了一下,从公元前的秦始皇算起,一直到公元 1911 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其间二千多年,共有皇帝三百三十五人,其平均寿命是四十一岁。具体分析一下,可以看到, 秦汉时期的帝王是二十八人, 平均寿命是三十四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帝王是一百二十一人, 平均寿命是三十八岁;隋唐时期的帝王是四十一人,平

  • 盘点三国中死后封神的四大名将,吴蜀各一半,魏无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刘备,孙权,曹操

    三国可谓是我国古代一个英雄辈出、美女如云,让后人遐想无限的风云时代。一本《三国演义》让多少人为之沉迷不已,世界很多知名企业甚至将《三国演义》列为企业员工的必读书籍。在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有着太多才华横溢的牛人,比如说曹操的第一智囊郭嘉,比如说刘备三顾茅庐请下山的诸葛亮,比如说忠义无双武艺高绝的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