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年曹操为何要杀掉有将帅之才的高顺?

东汉末年曹操为何要杀掉有将帅之才的高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08 更新时间:2024/1/16 9:14:00

高顺是东汉末年,吕布帐下的一名中郎将。据历史的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从不喜爱饮酒,他所统率的部队也是非常精锐,有一个称号叫做“陷阵营”。还曾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在曹操击打败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

高顺曾跟随着吕布四处打仗,带领了将近七百余人,但是号称有千人,可见将士多么的勇猛。他们的铠甲兵器都很精练的摆放,且很是齐整,他们严守军纪,战斗时也是相当勇猛,他每次在攻打地方阵营的时候总是能够很快速的将敌方阵营打败,每次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所以高顺率领这部队才会有“陷阵营”之称号。

在公元196年时期,吕布的下属郝萌在袁术的怂恿下准备发动叛乱,率兵部队攻打吕布治所下邳,由于城池防守坚固根本就没有那没法攻进去,因此吕布还不知道造反的是谁,于是带领着家眷向高顺营寨逃去,在路途中偶然得知是自己的手下郝萌在造反,高顺于是就带领着将领将郝萌杀死,趁着天亮就回到了自己的军营中。在公元198年九月的时候,曹操打败了吕布,将高顺、吕布等人生擒。高顺被擒后拒绝投降于曹操,于是全程保持默然不说话,之后吕布、陈宫、高顺先后被斩首之后被送到许昌,三人的首级被挂在在许昌城门前示众,然后将其厚葬。

高顺字什么

阅读过不少关于三国的文章,都提到高顺无字。而历史上也没有相关的记载,在《三国志》中没有高顺的传记,仅在武帝纪、先主传及吕布传中有所提及,裴松之注引的《英雄记》中稍微详细一点,但也没有提到他的字。而有些穿越小说,则给高顺加上字,比较靠谱的,是“一统三国”里的字伯平,其中还多次提到“互逊”。

对于三国中很多的人物都是没有记载关于他的字,这些人大多数主要是被曹操消灭的诸侯的属下,比方说袁绍、袁术、吕布等的手下,吕布手下名人还是少的,袁绍手下的那些谋士都没记载其字。

如果以小说中“互逊”的观点来说,“顺”这个字可以取字“从”、“逊”、“达”等等,“平”其实并不妥。而达字就很有意思了,如果“达”这个字前再加上表排行的“孟、伯、仲、叔、季”这些,那么可能就是伯达、仲达,可是三国里最有名的仲达,就是司马懿。他的兄弟司马郎字伯达、弟司马孚字叔达,兄弟八人都是具有才名,人们都称之为“八达”。因此可知,这几个排行都已经排满了。后来在晋朝建立后,司马懿追为晋宣帝、司马孚也被封为王。

况且,古人讳名不讳字,称字是为了表达尊敬之意。如果两人同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本《三国志》成书于晋,也许为了避讳司马家各位先人的字,因此没有记录高顺的字,也是有可能的。所以综是所述,高顺有可能无字,但也有可能字是“某达”,若进一步猜想,很可能就字“仲达”。

曹操为什么杀高顺

高顺为吕布手下的第一大将,所领部队战无不胜,能快速攻破敌方阵营,有“陷阵营”的美称。高顺为人忠诚,常年伴吕布左右,忠心耿耿的程度为人所知。

建安三年,吕布派兵攻打沛县,击败刘备,掳走刘备妻儿,迫使刘备败投曹操。九月,曹操东征吕布,吕布连续三次战败,处于下风,不得已在下邳镇守。曹操的大军逐渐包围了下邳城,陈宫建议吕布率领骑兵去截断曹操粮道,自己和高顺坚守下邳城。然而吕布却听信其妻意见,怕高顺与陈宫留守下邳会密谋造反,于是放弃陈宫的计谋,以至错失良机。曹操率大军经过三个月浴血奋战,终于攻下下邳,高顺被擒,吕布不得已而投降。后高顺等人被擒到曹操面前,曹操问高顺:“汝有何言?”高顺默而不语,曹操大怒,将高顺斩首。

高顺为难得的猛将,不收归门下,却将其杀害。同样是吕布手下大将,张辽未被杀,却难逃一死,对这样的疑问一直存在于世,遂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第一,高顺对吕布太衷心,曹操若为其用,有朝一日,可能会为了吕布将曹操杀了,这种担心并不是不可能。第二,不杀张辽是因为刘备向曹操求情,曹操不想破坏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而高顺早年与刘备有隔阂,也曾得罪过曹操,刘备等也不敢为高顺求情。第三,高顺被禽时,曹操问高顺:“汝有何言?”高顺不语,曹操觉得此人是无胆之人,是被吓傻了,遂杀之。

标签: 高顺

更多文章

  • 刘伯温在山洞中发现一本书 熟读之后成一代奇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伯温

    刘伯温是明朝初年著名的文臣谋士,也是朱元璋帐下最著名的高人,早年朱元璋对刘伯温从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为先生,由此可见刘伯温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当然在老百姓的心中,刘伯温更是对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所不通的一代奇人,堪比三国时代的蜀国丞相诸葛亮。网络配图刘伯温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成就,除了他天赋过人,读

  • 和珅死前写了一首诗 有人说他死后竟成了河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

    和珅是乾隆皇帝跟前的大红人,也是清朝最著名的贪官,一生位高权重,敛财无数。据史料记载他的家产估值高达八亿两白银,堪称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然而和珅捞了这么多的银子,却没有花完,在乾隆死后没几天,和珅就被早就看他不顺眼的嘉庆皇帝赐死。网络配图嘉庆本来是要将和珅凌迟处死,但是看在大臣求情的面上,就开恩让和

  • 五个平民百姓是如何斗倒一代权宦魏忠贤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忠贤

    明朝末期,一个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专权的昏暗时期。魏忠贤大肆排除异己,阉党势力横行天下。网络配图周顺昌是当时的公知,深得百姓推崇。因不满朝廷宦官专权杀戮不绝的现状,遂辞官回家。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何况周顺昌又是个很重情谊的耿直之人。东林前六君子之一魏大中因上书弹劾魏忠贤,后遭魏忠贤门人设计

  •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一屠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

    中国古代,无论是春秋争霸、战国称雄,还是秦扫六合、楚汉大战、三国风云等等,凡有征战自然难免杀戮,秦始皇杀人不眨眼,曹操杀人如麻;那创立新朝的功臣末路又可能是染血的断头台,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文种、韩信等。若论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屠夫”,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网络配图说朱元璋是古代“第一屠夫”,主要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非要整死忠于自己的酷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

    在古代权力结构中,普通民众与官员之间还存在一个非官非民的“中介”,这就是胥吏。胥吏虽然不在官员行列,但却操纵着隐性的权力。明朝的一本书中就讲到一个胥吏如何利用隐性权力操纵官司骗钱的故事。酷吏是中国古代官场的特殊群体,酷吏的酷,是对犯法者动辄处以极刑,杀头无数的表现手法。在权力系统秩序井然的官场上,酷

  • 武则天当皇帝时已经67岁 为何还需要那么多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

    有很多喜爱历史的朋友,说起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是如数家珍,但也有很多朋友对历史的兴趣并不大,他们或许只能说出几个有数帝王的名字,但是如果让他说出五个皇帝的名字武则天应该就在其中,这不仅仅是因为武则天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还因为她从十四岁进宫,一直到67岁登上皇帝宝座的过程中,有着太多的传奇历

  • 历史上的刘墉与乾隆和珅纪晓岚的真实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墉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纪昀)是这些年来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是乾隆、刘墉、和珅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珅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1、刘墉与乾隆关于刘墉与乾隆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那么就是乾隆的干兄弟了。还有“和珅使坏,刘墉参万岁”的

  • 关羽有赤兔宝马 被埋伏时为何没有逃跑反而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败走麦城后,在山间小路被人连番埋伏,关羽父子最终被马忠生擒。按照关羽的战力,加上他有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最不济还剩突围逃跑一途,为何却束手就擒了呢?之前,跟多位朋友谈论过此事,大家都觉得凭关羽的赤兔马,如果逃跑敌方不容易追上。赤兔马,可是一等一的宝马,“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 此人拥有雍正遗诏保命 为何乾隆将他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

    在我国古代,皇权社会,皇帝的一句话就是圣旨,任何人都是不允许违背圣旨的,尤其是祖辈以及先皇的遗诏,更是不能违背,不然还会被留下不忠不孝的骂名。乾隆临死前就留下了一句遗诏,要保一个人不死,可乾隆死后,雍正一登基就将这个拥有乾隆遗诏的人凌迟处死,而雍正为何要违背父皇的遗诏要将其处死呢?网络配图这个被凌迟

  • 揭康熙将十四阿哥封为“大将军王” 到底有何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康熙

    爱新觉罗·胤禵,又名胤祯,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十四子,同时也是雍正皇帝胤禛的亲弟弟,两人的母亲都是孝恭仁皇后。在康熙末年的皇位争夺战中,胤禵是除去四阿哥、八阿哥之外,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网络配图公元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西北地区的准格尔部首领守军入侵西藏,拉藏汗上书康熙皇帝,请求清朝派遣大军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