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临终前下了道死亡密令 群臣百姓不能理解

汉武帝临终前下了道死亡密令 群臣百姓不能理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46 更新时间:2024/6/22 14:18:15

有道是“圣意难测”,在封建社会统治者必须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如果什么人都可以猜到他的心思,只怕他的皇位也坐不长久了。西汉时期,让大汉长治久安的功勋皇帝应该是谁呢?个人认为是汉武帝刘彻,如果没有刘彻发兵剿灭匈奴,大汉将一直面临北方强邻威胁而受限;其次在于推恩令,干净利落的削藩前所未有地让中央进行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更是进一步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大汉的延续奠定思想基础。

汉武帝刘彻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新奇的,都是常人所难以预料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是刘彻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才能够在一代完成这么多的改革,更替。换作他人,只怕立刻会遭致祸水,令内部起战事。事实上刘彻统治末期的穷兵黩武跟秦始皇那般无二,可大汉没有像秦朝那样灭亡,这就要归功于刘彻自己所构造了坚不可摧的封建专制帝国。

网络配图

当然,让大好河山继续插上汉朝的旗帜,直接原因还是刘彻在继承人选用上的谨慎、周全。在刘彻弥留之际,他下达了两道命令,第一道:“立刘弗陵为太子”,这就确定了继承人的唯一;第二道命令被称作死亡密令,里面的内容让当时的臣下乃至百姓有些毛骨悚然,那就是将太子刘弗陵的生母钩戈夫人给杀了。

荣耀其子,却其母杀害,刘彻的用意究竟几何?当时一些人可能认为汉武帝已经是疯了,他变得嗜血了起来,毕竟连自己最开始培养了30年的太子刘据都会杀的父皇,这样的命令也算不上是离奇了。这个说法自然是站不住脚的,这道命令其实是刘彻最后一道明智的选择了。他的理由是:“子弱母壮,必生祸乱。”

网络配图

早在刘彻巡狩出游的时候,他在河间国(河北)遇到了一位相士,相士对他说这里有着一位奇女子,令天生异象,气息异常。刘彻派人寻觅一番,便找到了一位天生双手握成拳状的女子,此女双手紧闭了十数年,毫无办法可解。然而刘彻到来后,他只是轻轻地一掰,便将少女的手给解开,并且发现了一只小玉钩。最后刘彻就把她带回了宫中,册封她婕妤,号为钩戈夫人。

其实很多人都猜测这不过是当地官员的一出演给刘彻看的好戏,因此在钩戈夫人入宫后为刘彻生下了刘弗陵后,宫中的形势开始有些微妙了起来。诞下龙子,是个人都知道有什么资格,更何况太子早年起兵造反,失败后畏罪自杀;刘弗陵的几个哥哥又荒诞无道,虽贵为分封的诸侯王,却屡屡犯刘彻的忌讳。尤其是三子燕王刘旦,竟然在太子死后跟刘彻讨价还价,希望用保护刘彻的行为换取东宫太子的地位。这般智商的竞争对手,如何斗得过刘弗陵和他聪慧的母亲。

网络配图

眼看着刘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刘弗陵离皇位越来越近,其实小太子年龄太小了,处理政事肯定是力不从心,这个时候他那同样年轻的母亲就会出来帮忙,正所谓“垂帘听政”。所以,汉武帝要除掉钩戈夫人,因为从古到今国家起内乱的原因,正是因为人主年小而母亲年壮。女主人独断骄横,淫荡放肆,没有人能阻止她。早期的吕雉,后来的窦太后,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封建帝制历经了两千多年,政治智慧的延续一直很好,可后人不断地再犯这样的错误。刘彻这样的行为,这样的命令没有被当时的人理解也就罢了,可在清朝的君臣之中,难道会没有个明事理的人吗?否则的话,慈禧太后如何能够活着掌握大权,只可惜咸丰帝没有痛下杀手,自觉留下掣肘便万事俱备。最终,大清朝就这样让慈禧太后给弄得乌烟瘴气,走向灭亡。

标签: 汉武帝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曹操为何要杀掉有将帅之才的高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顺

    高顺是东汉末年,吕布帐下的一名中郎将。据历史的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从不喜爱饮酒,他所统率的部队也是非常精锐,有一个称号叫做“陷阵营”。还曾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在曹操击打败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高顺曾跟随着吕布四处打仗,带领了将近七百余人,但是号称有千人,可见将士多么的勇猛。他

  • 刘伯温在山洞中发现一本书 熟读之后成一代奇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伯温

    刘伯温是明朝初年著名的文臣谋士,也是朱元璋帐下最著名的高人,早年朱元璋对刘伯温从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为先生,由此可见刘伯温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当然在老百姓的心中,刘伯温更是对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所不通的一代奇人,堪比三国时代的蜀国丞相诸葛亮。网络配图刘伯温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成就,除了他天赋过人,读

  • 和珅死前写了一首诗 有人说他死后竟成了河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

    和珅是乾隆皇帝跟前的大红人,也是清朝最著名的贪官,一生位高权重,敛财无数。据史料记载他的家产估值高达八亿两白银,堪称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然而和珅捞了这么多的银子,却没有花完,在乾隆死后没几天,和珅就被早就看他不顺眼的嘉庆皇帝赐死。网络配图嘉庆本来是要将和珅凌迟处死,但是看在大臣求情的面上,就开恩让和

  • 五个平民百姓是如何斗倒一代权宦魏忠贤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忠贤

    明朝末期,一个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专权的昏暗时期。魏忠贤大肆排除异己,阉党势力横行天下。网络配图周顺昌是当时的公知,深得百姓推崇。因不满朝廷宦官专权杀戮不绝的现状,遂辞官回家。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何况周顺昌又是个很重情谊的耿直之人。东林前六君子之一魏大中因上书弹劾魏忠贤,后遭魏忠贤门人设计

  •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一屠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

    中国古代,无论是春秋争霸、战国称雄,还是秦扫六合、楚汉大战、三国风云等等,凡有征战自然难免杀戮,秦始皇杀人不眨眼,曹操杀人如麻;那创立新朝的功臣末路又可能是染血的断头台,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文种、韩信等。若论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屠夫”,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网络配图说朱元璋是古代“第一屠夫”,主要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非要整死忠于自己的酷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

    在古代权力结构中,普通民众与官员之间还存在一个非官非民的“中介”,这就是胥吏。胥吏虽然不在官员行列,但却操纵着隐性的权力。明朝的一本书中就讲到一个胥吏如何利用隐性权力操纵官司骗钱的故事。酷吏是中国古代官场的特殊群体,酷吏的酷,是对犯法者动辄处以极刑,杀头无数的表现手法。在权力系统秩序井然的官场上,酷

  • 武则天当皇帝时已经67岁 为何还需要那么多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

    有很多喜爱历史的朋友,说起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是如数家珍,但也有很多朋友对历史的兴趣并不大,他们或许只能说出几个有数帝王的名字,但是如果让他说出五个皇帝的名字武则天应该就在其中,这不仅仅是因为武则天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还因为她从十四岁进宫,一直到67岁登上皇帝宝座的过程中,有着太多的传奇历

  • 历史上的刘墉与乾隆和珅纪晓岚的真实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墉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纪昀)是这些年来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是乾隆、刘墉、和珅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珅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1、刘墉与乾隆关于刘墉与乾隆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那么就是乾隆的干兄弟了。还有“和珅使坏,刘墉参万岁”的

  • 关羽有赤兔宝马 被埋伏时为何没有逃跑反而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败走麦城后,在山间小路被人连番埋伏,关羽父子最终被马忠生擒。按照关羽的战力,加上他有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最不济还剩突围逃跑一途,为何却束手就擒了呢?之前,跟多位朋友谈论过此事,大家都觉得凭关羽的赤兔马,如果逃跑敌方不容易追上。赤兔马,可是一等一的宝马,“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 此人拥有雍正遗诏保命 为何乾隆将他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

    在我国古代,皇权社会,皇帝的一句话就是圣旨,任何人都是不允许违背圣旨的,尤其是祖辈以及先皇的遗诏,更是不能违背,不然还会被留下不忠不孝的骂名。乾隆临死前就留下了一句遗诏,要保一个人不死,可乾隆死后,雍正一登基就将这个拥有乾隆遗诏的人凌迟处死,而雍正为何要违背父皇的遗诏要将其处死呢?网络配图这个被凌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