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广因征高丽惹的天下狼烟四起 最终惨死

杨广因征高丽惹的天下狼烟四起 最终惨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22 更新时间:2024/4/14 14:27:20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极有抱负的一个人,但是也从某种程度上也养成了他狂妄自大的性格。正是由于这种极度的狂妄自大,使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不久就失去了理智。公元610年10月,因远在东方的高丽国王没有按时朝贡,杨广就课富人买马备战,匹至十万钱,准备东征。其实若只是普通的征战,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毕竟历朝历代都有过这种征战,但是隋炀帝杨广却非常劳民伤财。最终因为这场征战,隋朝走向了灭亡,杨广也因此最终惨死。

在次年2月,在赴涿郡的途中,隋炀帝杨广下诏击高丽。命亲信元弘嗣前往莱海口造船,总数额定为300艘。为赶进度,宫吏督役,逼民工日夜立于水中工作,不得休息。天长日久,水中民工自腰以下皆生蛆,十成中死了三四成。隋炀帝杨广又下令征召全国各地水陆军兵,同时征发江淮以南水手10000人,弩手3000人,岭南排镩手30000人,于是四远奔赴如流。同年4月,隋炀帝杨广回到涿郡临朔宫。5月,隋炀帝杨广又下令河南、淮南、江南造车5万乘,发河南北民夫以供军需。7月,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只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船队首尾千余里,往还在道者常数十万人。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征高丽黩武穷兵,惹得天下狼烟四起。

网络配图

这一年10月,齐郡邹平人王薄因不堪忍受繁重的兵役,领导农民起义。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号召,避兵役者多往归之。

其后,平原人刘霸道率众在滨海临河起义,清河漳南人孙安祖、窦建德聚众在高鸡泊起义,清河鄃县人张金称以河曲为根据地起义,东郡韦城人翟让在瓦岗起义,除上面各股主要将领以外,还有王当仁、王伯当、李公逸、周文举等人纷纷起兵反隋,不知名者不可胜数。

真是:三十六处狼烟,七十二路反王,天下自此多事矣!

诸路反隋大军中,有一路很有意思。该路义军的首领乃是隋炀帝杨广的故人之子杨玄感

杨玄感,时任隋王朝的礼部尚书,是杨素的儿子。和乃父一样,杨玄感是个善于投机的野心家。杨玄感见朝政日紊,就密结死党,图谋举义。隋炀帝杨广东击高丽时,命杨玄感于黎阳督运军粮,杨玄感就乘机选少壮运夫5000余人,誓师反隋。向他手下的心腹谋臣李密问计,李密出三策给杨玄感:上策,取蓟城,据临榆,绝隋炀帝杨广归路;中策,直取长安,据险而守;下策,袭取东都,号令四方。

杨玄感弃上、中二策不取而取李密所陈之下策,引兵围东都,达官子弟40余人降顺,众至10万余人。

顿于辽东城下的隋炀帝杨广闻听后院起火大惊,立即回军击杨玄感。由于战略失误和寡不敌众,杨玄感败走潼关,被隋将宇文述追及斩杀。

网络配图

消息传来以后,隋炀帝杨广感慨万千,对其亲信说下了一段名言:玄感一呼而从者数万,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为盗耳,不尽加诛,无以惩后!于是,立即遣官穷治杨玄感余党,旁牵支曼,望风捕影,杀3万余人。

不久,隋炀帝杨广回到东都。骑在五花大马上环视街衢,但见断壁残垣,满目疮痍。但刚刚恢复了正常活动的东市上却人头涌动,虽然不如以前热闹,但也不甚凄冷。左右群臣正要向皇帝庆贺再造之功,忽见隋炀帝杨广眉头紧皱,扬鞭遥指,怒目切齿地责问左右说:你们说已经穷治了杨贼玄感的余党,为什么街上还有这么多的人?!左右听了十分寒心。杀人唯恐其不多,好头颅最终被砍去。

其后,隋炀帝杨广又多次出兵征讨高丽,北伐突厥,惹得反隋烈火越燃越烈。隋炀帝杨广一面倒行逆施,一面也对末日临头有所预感。据史料记载,隋炀帝杨广夜里常需有几个宫女拍抚才能入睡。有一次大业殿突起无名大火,隋炀帝杨广以为是义军已杀了进来,慌忙逃入西苑,藏在草丛之中,直到大火熄灭以后才敢出来。

逃到江都以后,隋炀帝杨广更是整日酗酒浇愁。有一次,隋炀帝杨广拿起一面铜镜呆呆地照了好久,忽然对他的皇后萧氏说:多么好的头颅啊!不知道谁来砍它呢?萧氏闻听大惊,隋炀帝杨广又强作笑容说:贵贱苦乐皆身外之物,砍头也不算什么!仍然为非作歹不已。

公元618年,将作少监宇文智、郎将赵行枢、司马德勘、直阁裴虔通等人推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纠合一伙士兵杀入宫中。隋炀帝杨广闻变,仓惶改换服装,逃入西阁,与萧皇后一起相对哭泣。裴虔通等人随后赶到,死到临头,隋炀帝杨广还大言不惭地责问叛将:我犯了什么错误,你们要这样无礼?

网络配图

裴虔通答道:你黩武穷兵,游玩不息,穷奢极欲,相信奸邪,黜逐忠良,在你的罪恶之下有多少男子枉死于战场!又有多少妇女、儿童暴尸野外!七十二路反军,三十六处狼烟!一座好端端的江山葬送在你的手里,你还说没有罪吗?!

言毕,裴虔通就要上前动手。萧皇后在一旁苦苦哀求说:皇上实在不贤,但看在他多年待你们的恩分上,留他一条性命吧!哪怕是退位降为三公也行啊!

裴虔通不准,举刀要杀。隋炀帝杨广请求自饮毒酒,未能获准,被叛将马文举用巾带勒死。这一年,隋炀帝杨广50岁。隋炀帝杨广惨死了,而隋朝,也在他手上二世而亡了。

标签: 杨广

更多文章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称帝却要去扶持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

    在罗贯中所着的《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的描写可谓是神人也。足智多谋、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智慧的化身,他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以一己之力抗魏联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这样一位近乎完美的人物,却在刘备死后,没有自己称帝,反而去扶持了软弱的阿斗。网络配图诸葛亮才智双全,他应该能够很清

  • 揭秘董鄂妃究竟是怎样的人 真的嫁过两次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董鄂妃

    清世祖孝献皇后 1639年-1660年 又称“董鄂妃”,董鄂氏,世祖福临之妃,内大臣鄂硕之女,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之姊。18岁入宫。世祖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破格颁诏大赦,其父亦进为三等伯。网络配图次年,生皇四子,仅三月夭折,未命名

  • 中国史上最疯狂暴虐的少数民族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

    在中国2000年的封建帝制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皇帝,英勇伟大、为后世敬仰的有之,荒淫残暴、劳民伤财的有之。然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成为后人鄙视,千夫所指的对象。网络配图石虎恰恰是这样的人物。石虎是何许人也?石虎是石勒的侄子,有一把子蛮力,这家伙少年时喜欢用弹弓以打人为乐。十八岁时,由

  • 汉武帝晚年为太子刘据平反 却为何不为皇后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晚年下罪己诏为太子刘据平反,却为何不为皇后卫子夫平反?大家要知道,“巫蛊之祸”跟别的冤案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这个事件中子夫确实是打开了武器库了,参与释放犯人并支持太子起兵了,太子确实也是是用了父亲的军队和武器起兵造反了,还引用了外援(尽管没引用成功),造成了长安城内激战五天五日,死伤无数。如果整

  • 最受乾隆宠爱的女儿和孝公主:嫁给和珅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和孝公主

    乾隆共有十个女儿,其中五个早夭,长到成人的只有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其中,乾隆最宠爱的就是这个最小的女儿,和孝公主。和孝公主出生时,乾隆已经65岁,和孝公主是乾隆的第十个女儿,也就是十公主,是当时的惇嫔所生,生了这个女儿后

  • 姜子牙封神:姜子牙为什么不给自己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子牙

    历史中的姜子牙是西周的开国元勋,而且是齐国的开国君主。他在83岁高龄时选择从隐居处出山帮助周文王伐纣,在商朝为官时他并没有帮助纣王,因为纣王实在是荒淫无度他因为受不了这种生活就去隐居了。姜子牙这么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他属于什么教派的呢?在小说中的姜子牙是阐教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弟子。阐教是元始天

  • 他醉酒后一夜风流为中国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景帝

    大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辉煌的一个时代,有着很多优秀的帝王和可以名垂千古的功绩。不说汉武帝,就说说汉景帝和汉文帝吧。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了“文景之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好的名声。今天要聊的主人翁是汉景帝,他没有汉武帝风流,也没有汉武帝功绩那么多。但是,他的醉酒一夜风流,却间接为中国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帝

  • 春秋战国众多人才谁最聪明:是鬼谷子还是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老子

    春秋战国经历近550年,春秋300年是奴隶社会瓦解,战国250年是封建社会兴起,550年间近550个国家兴亡,象孔子那么伟大的人物近百人,但是没有文字保存。网络配图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其后两千多年,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封

  • 三国四位功高震主者的结局:有一人没有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周瑜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是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任何危及到皇帝权力的大臣,特别是功高震主的臣子,不仅会遭到君主的猜忌,甚至会因此丢了性命,比如抗金名将岳飞,就被莫须有的罪名而处死。就三国时期来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势力的长期较量,让不少文臣武将手握大权,也即达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 宋徽宗赵佶:一位投错胎确当皇帝的艺术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徽宗赵佶

    说到宋徽宗的兴趣爱好,那还真是一时半会儿说不完。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除了做皇帝敢做的之外,几乎什么都喜欢,越是风流无道,越是享受奢靡,赵佶越是欢喜。总得来说,宋徽宗爱好大致有那么四类。其一:喜欢诗书画。宋徽宗不仅喜欢自己创作画像,还独创一种特殊的“瘦金体”,这在赵佶的诗书画中都可以看出。宋徽宗赵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