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是怎么在龙湾之战重化险为夷的?靠的是什么

朱元璋是怎么在龙湾之战重化险为夷的?靠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70 更新时间:2023/12/9 18:06:28

朱元璋是怎么在龙湾之战重化险为夷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自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改名应天以来,经过几年的攻守运筹,苦心经营,朱元璋渐渐有了一些王者的气象。

但真正的残酷考验也正呈现着一触即发的态势。

得益于得天独厚能够避开元军主力的地理优势以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乱世逐鹿之策,此时的朱元璋有两大劲敌,一是东线的张士诚,二是西线的陈友谅

腹背受敌,一强一弱,如何进取?

这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唯有雄才大略之人经过一番剥丝抽茧,才能得到英明的答案。

面临重大决策,有一流谋士能够站出来与己唱和,这是雄主很愿意看到的,一个开宏论,一个定大计,一张一弛,如此,非同寻常的决策才能够更加地深入人心。

说此时的朱元璋已有了王者气象,有一事极具象征意义,那就是擅长象纬之学,能看天象,能知天命的刘基刘伯温,在不久前正式投奔前来,成了朱元璋麾下最重要的谋士。

关键时刻来关键人。

很有天意的味道。

在这个关系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上,与朱元璋君臣唱和的正是刘基。当时,军中有许多将领认为,张士诚实力弱小,又占据着富庶之地,如果先易后难,先打张士诚,不仅有把握,而且能尽得其财,快速地扩充实力。

这是典型的一叶遮目,只管便宜,不管险恶。

庸议如尘之时,刘基站了出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张士诚这个人只顾自己,根本不用担心(士诚自守虏,不足虑),而陈友谅挟持徐寿辉,操控大权,名号不正,人心不稳,他占据长江上游,时刻想着吞没我们(“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居上游,其心无日忘我),此人凶恶强悍,但并非无懈可击,如果我们先攻灭他,张士诚观鹬蚌相争,结果只能更加势孤力薄,那时我们即可一举将之平定,然后北向中原,成就王业。

反之,如果我们先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必借机进兵,将我们推入两面受敌、万劫不复的绝境。

如此将天下大势摆出来后,刘基为他的先汉后周之策下了通俗一语:“攫兽先猛,擒贼先强”。

毫无疑问,刘基的审时度势正是雄主的选择,朱元璋的选择。

然而,正当朱元璋预谋将兵锋对准陈友谅的时候,一代枭雄陈友谅已经提前一步,兴兵杀来了。

这似乎也是天意。

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也就是陈友谅率大军杀来的前一个月,朱元璋趁着杭州之役刚结束,东西两线相对平静的机会,命亲兵指挥杨璟领帐前将士,在宜兴西湖练习水战。

为了表示重视,朱元璋在五月亲领水、陆两寨将士,驾海船及风斗快船,于采石江上大张旗鼓地操练了一番。

但就在这次操练过程中,突然暗云蔽日,天空甚至出现了夜空才有的星星,一个时辰之后,天色才恢复正常。

其实这是朱元璋遇到了日全食,但在当时,这不祥的征兆让大军受惊不小,私下里,许多人都忧心忡忡地议论着这次天变。

难道老天要亡我等将士?

史书虽然没有记载朱元璋遭遇天变时的内心活动,但他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尤其是一个月之后,陈友谅即兴兵杀来,并且呈现出了势如破竹之势。

抛开天意,陈友谅在此时兴兵杀向应天,还有一个因素,他被朱元璋手下的先锋猛将常遇春彻底激怒了。

至正十九年十一月,常遇春率部攻克池州,陈友谅闻讯速派一部前来夺城,不料中途走漏消息,在九华山下遭到了徐达与常遇春的联手伏击。此战,徐达、常遇春大获全胜,并俘获三千人。

常遇春做先锋,勇冠三军,气势如虹,无人能敌,但其人也有个致命的弱点,好杀戮,好杀降。这一次,俘获这三千人后,常遇春的老毛病又犯了,在徐达坚决不同意,并且要上报朱元璋的情况下,他竟连夜将这三千人全部活埋坑杀了。

杀降不祥。

这句古咒在当时给朱元璋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常遇春后来也没能摆脱杀降不祥的宿命,最终英年暴死在了军中。

前有杀降不祥,接着又遭遇天变,加之陈友谅的水军,雄兵巨船,犹如天兵,朱元璋的雄主之路怎么看怎么有戛然而止的凶险。

事实上,战事初期,急转而下的战况对朱元璋而言的确像一场在劫难逃的灾难。

至正二十年闰五月初一日,陈友谅率水军大举进攻应天的外围重镇太平府。太平府守将枢密院判花云与朱元璋义子朱文逊率领仅有的三千军马誓死抵抗,凭借着城坚意绝,他们扛住了陈友谅大军的第一轮进攻。

但陈友谅的战场眼光很是毒辣,很快,他便发现了太平府的一个破绽,太平府西南城墙皆倚江而建,自己的战舰只要直抵城下,士兵即可从船上直接登城攻杀进去。

陈军抓住这个破绽后,太平府的城墙顿时形同虚设,一场激战下来,朱元璋义子朱文逊战死,院判花云被俘,不屈被杀,太平府陷落,应天门户大开。

攻占太平府后,陈友谅显得很张狂,仅仅过了两天,闰五月初三日他即杀害了前主徐寿辉,然后当天称帝,国号汉,建元大义。

据说,陈友谅举行登极大典时,大雨磅礴,冠服皆湿,毫无礼仪可言,识时务者都觉得这是天意,其事必不能成。

但抛开成王败寇的观念,再看陈友谅于大雨磅礴中仓促称帝,其实也可见一代枭雄的磅礴野心,在进攻应天前,他要先握住天命,让朱元璋无法喘息。

除了称帝,陈友谅为确保攻灭朱元璋还做了一件事,他派人联络张士诚,相约对朱元璋东西夹击。但张士诚固执地坚守渔翁心态,始终按兵不动,从而给了朱元璋一线险境求生的机会。

深陷险恶之境,尽是黑云压顶,对此时的朱元璋而言,这是他走向帝王生涯的一次严酷大考。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成帝刘骜与赵飞燕有哪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汉,刘骜

    汉成帝刘骜是西汉的第十二位皇帝,这位皇帝最出名的应属那荒淫的生活,身边有着赵家姐妹这样的绝代美女,沉迷与其中,将朝政全委托给外家诸位舅舅,大权逐渐为王氏外戚掌握,似乎西汉的鼎盛时期到刘骜这就此结束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幼

  • 王娡是怎么上位成功当上皇后的?把儿子扶成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娡,汉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王娡的故事。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抛夫弃女追求名利都会被人诟病,尤其是古代更是如此,但是在历史上的长河中,所有事情都是有多面性的,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个抛夫弃女最后变身皇后的故事,主人公就是王娡,单听这个名

  • 嘉庆上位后清朝迅速衰弱 嘉庆真的毫无作为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嘉庆

    对清朝嘉庆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句话。这里面覆盖的含义是在嘉庆杀了和珅之后,从他在家里面超出了数量巨大的财富。这个钱相当于清朝15年的国库收入总和。然而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时间点是嘉庆实际上掌政也就21年时间,也就是

  • 嘉庆上位之后为什么着急杀和珅 说到底还是手中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嘉庆,和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嘉庆与和珅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驾崩后,嘉庆直接告诉和珅:你是先帝的宠臣,现在政务繁忙,你替朕去守灵吧!和珅吓出一身冷汗,守灵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但和珅相信自己一定在什么地方已经得罪嘉庆了,不然嘉庆不可能这么说。政务繁忙难道比乾隆爷的葬礼还重要吗?身为皇

  • 刘备为什么会沦落到卖草鞋的地步 这事情和汉武帝的推恩令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推恩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推恩令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志》中,在介绍刘备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就是说,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刘胜的后人。也是因为这句话,刘备也一直成了人们谈论的对象。最多的问题就是,刘备作为中山靖王刘

  • 史书对朱见深的评价那么高 明宪宗现在为何被认为是一个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见深,明朝

    对明宪宗朱见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也让人称赞它为中国历史上最“刚”的王朝。然而就是这个让人骄傲的王朝却出了很多奇葩皇帝,如蟋蟀天

  • 武则天在位时期采用了什么措施 国家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唐朝

    还不知道:武则天发展经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第1位女皇帝,一生可以说是政绩卓著。在位期间她先后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武则天当政期间,先后是采取什么措施,促进了国家的发展。第一,重视农业生产

  • 德答应在后宫是什么地位?她为什么敢用皇后封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德答应,清朝

    大家好,说起德答应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古代社会,皇宫等级森严,一般来讲妃嫔的封号是不会重复的,然而,凡事总会出现例外,清朝雍正后宫就有一名妃子,用了皇后曾经使用过的封号,她就是德答应。雍正后宫一共有三十位后妃,其中,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与雍正合葬于泰陵地宫,孝圣宪皇后单独葬于泰东陵,还有2

  • 一生艰苦朴素的隋文帝,为什么在他晚年时会性情大变?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文帝,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隋文帝一生艰苦朴素,勤勉聪明,为什么晚年却性情变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开创了“开皇之治”,被无数人奉为明君的皇帝,到了晚年却性情突变,暴躁昏聩,听信谗言,使用严刑峻法,和执政初期相比,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自开皇十三年(593年)开始,五十二岁的隋文帝杨坚开始逐渐

  • 蜀汉的一对父子名将将的是谁?儿子和诸葛亮齐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董和,三国

    蜀汉的一对父子名将将的是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古代历史上,虎父无犬子,有很多父子均为名将,名留青史。对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说到最厉害父子名将,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答案,比如马腾、马超父子,关羽、关平父子,夏侯渊、夏侯霸父子,孙坚、孙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