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周邦彦是词的集大成者?他的词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说周邦彦是词的集大成者?他的词有什么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39 更新时间:2024/1/10 21:47:25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周邦彦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提起周邦彦,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没听过,但是没听过不要紧,著名的词评人王国维曾经这样评价他:“词中老杜,非先生莫属!”

老杜是谁?李白的头号狂粉+首席CP,诗圣杜甫,王国维的意思就是说,周邦彦就是词的集大成者。

前面我们讲了那么多词人,拉出哪一个都比周邦彦名气大,那怎么就让周邦彦集了大成呢?

我有一个音乐梦想!

我们之前讲过的词人基本上都有一个牛哄哄的童年,像什么晏殊、黄庭坚,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周邦彦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过是反面的那种。虽然远亲近邻都看不上周邦彦,可是这位老兄调皮捣蛋称霸王,热爱读书也是头把交椅,且爱好广泛,博览群书,就没有他不爱看的。除此之外,周邦彦还热爱音乐,给自己的书房取名“顾曲堂”。

周邦彦年轻的时候自比为周瑜,传闻宴会上一个乐师犯了一个小错误,周瑜都能听出来。“顾曲堂”这个名字就取自“曲有误,周郎顾”这个典故。

周邦彦在23岁的时候,去了汴梁城深造,成功进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官方大学生。

但是当时的太学有几千学子,怎么才能脱颖而出呢?周邦彦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写文章,而且不能是一般的文章,必须得是长篇大论的大论文,这就有了《汴都赋》。《汴都赋》全文有七千多字,绝对是宏篇巨著。周邦彦写好之后,就把文章呈献给了大老板宋神宗,宋神宗看了之后非常高兴。为什么?因为周邦彦通篇都在称赞变法的好处,而“赋”这种文体又特别适合用来夸别人,这就使得周邦彦凭借着一篇盛赞宋神宗变法的《汴都赋》,从“太学生”变成“太学正”,从一名普通大学生,摇身一变成了太学的教导主任。

结果两年之后,爱变法的大老板宋神宗挂了。之后的故事就是之前讲过的,宣仁太后当政,反对变法用旧党,宣仁太后死后,宋哲宗亲政,又开始启用新党搞事情,这样一来,歌颂过变法的周邦彦就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党争,他的人生经历和苏轼黄庭坚等人,恰好相反。苏黄被重用的时候,周邦彦就倒霉了,苏黄被贬的时候,周邦彦就扬眉吐气了。

后来哲宗皇帝也走了,哲宗的弟弟宋徽宗即位,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被皇帝身份耽误了的艺术家,格外欣赏会搞音乐的周邦彦,一路给周邦彦升官发财。

周邦彦也算是经历过党争的人了,前面我们说过,秦观这个玻璃心的嘤嘤怪,陷入党争就受不了了,不停地请病假,而周邦彦呢?呆若木鸡!

这里当然不是说周邦彦自闭了,根据后人的记载,这个时候的周邦彦是:“学道退然,委顺知命,人望之如木鸡。”简单来说,就是——佛系了。

但是不论周邦彦多佛系,搞事情的人是不会少的,晚年的周邦彦还是彻底被卷入了党争之中,被一脚踢出京城,最终病死于南京。

词要写得好,必须有技巧。

周邦彦很可能是宋代词人中玩音乐玩得最好的!

大家都知道,词本身就是要拿来唱的,而周邦彦作为职业唱作人,对于词的音律、音韵的和谐,是非常看重的。

周邦彦有一首词,叫做《兰陵王》,这首词一共分三段,据说唱这首词的时候,最后一段的高音只有乐坊的老笛师才能吹出那个音,而且《兰陵王》也不是从头到尾一个调,中间有很多转折换调的地方,极具音韵之美。

《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的词用词精工,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句典故,又善于铺陈叙述,解构精巧严谨,整体上又浑厚和雅,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有了王国维“词中老杜”的美誉,也就是说,周邦彦吸收了之前词人在技巧和手法上的所有长处。

但是周邦彦的词,大多都写写男男女女之间的风花雪月,很少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没有了苏轼的思想内容,只剩下了男男女女唧歪歪,喝酒唱歌想不开。所以大家都比较赞同这种说法,周邦彦在填词技术上是绝对的王者,但是在内容上,却是个青铜,有点小家子气了。

周邦彦死后没几年,天下就发生了巨变:金兵入侵,皇帝被抓,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周邦彦吹过彩虹屁的汴京城,风华不在,只剩下断壁残垣。

标签: 周邦彦北宋

更多文章

  • 李煜有着五代第一词人之称,他为何却成为了南唐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煜,南唐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今有着李煜与赵佶这样两位皇帝,他们虽然在政治上的评价不高,但却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煜有着五代第一词人之称,他为何会成为了南唐的皇帝?李煜是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上面原本还有他的叔叔李景遂,与哥哥李弘冀,他根本是不可能成为皇帝的,但这是为什么呢?李璟与李景遂都

  • 茶圣陆羽,从弃婴到后人敬仰的圣人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陆羽,唐朝

    大家好,说起茶圣陆羽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圣”在汉语当中常被用来代指贤能和在某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举例来说,李白被称为“诗圣”、吴道子被称为“画圣”,张仲景则被称为“医圣”。能够得到“圣”的美称,无疑证明了这些人物在各自领域的巨大成就和贡献,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众多圣人当中,有一位不但相貌丑陋

  • 王焦氏,末代皇帝溥仪的乳母,她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焦氏,清朝

    王焦氏,末代皇帝溥仪的乳母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像溥仪这样的王公子弟,家里人都要给他找个乳母,以顶替生母的喂养职责。溥仪生在醇王府,父亲是当朝赫赫有名的醇亲王载沣,他本来只有继承王爵的资格,1908年11月14日清朝光绪皇帝无子而死,慈禧太后就招来载沣,宣布要将他

  • 从巅峰到灭亡只有两年时间 李自成为什么会全面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李自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自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国就像是一颗绚丽多彩、燃烧自己的流星,底层农民出身,拥有几十万大军,推翻明朝,攻占北京城,建立大顺国,仅30来岁就走到了权力的终点——九五之位,当世人都认为大顺朝即将取代明朝的时候,居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衰落

  • 杨广死于宇文化及之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广,隋朝

    大业十四年(618年),以宇文化及为名义共主的骁果军发动了“江都兵变”,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被骁果军勒死。虽然还有几个杨姓宗室在隋炀帝杨广死后拥有皇帝的头衔,但隋朝在“江都兵变”之后已经实际灭亡,隋炀帝杨广就成为隋朝的亡国皇帝。不过有人感到奇怪的是, 隋朝是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篡夺北周后建立的

  • 秦桧当上丞相后权倾朝野 秦桧为什么不敢认他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桧,南宋

    你真的了解秦桧和儿子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桧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头号巨奸可谓是臭名昭著,死后遗像更是在岳飞面前跪了八百多年,至今还没站起来,可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到底有多糟糕,他结党营私,贪污敛财,残害忠良,勾结外匪无恶不作,在当时只有人怕的份,连皇帝他都不放在眼里。绍兴二

  • 史书上说秦桧已经断子绝孙 秦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宋,秦桧

    对秦桧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谈及秦桧,如今有一个奇怪现象,即:在史书上,已经断子绝孙的秦桧,后世却冒出很多后人出来!甚至,有秦桧后人宣传,已经跪了800年的秦桧,该站起来了!闲扯一句,网络上有很多文章,说乾隆年间的状元,曾发出“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

  • 汉灵帝的灵思皇后何莲,她是如何上位的?她的本性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灵思皇后,东汉

    你知道灵思皇后何莲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灵帝被窦武兄妹扶植称帝后不久,便立了出身名门,曾祖母是刘炟贵人的宋氏为后,无奈宋氏性格软弱,她当了多少天皇后,便被得宠的妃嫔诬陷诋毁了多少次。加上刘宏也并不怎么喜爱她,她很快受了冷落,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后来发生的事更是雪上加霜。

  • 汉昭帝的母亲是谁呢?为何他的后世评价颇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汉昭帝

    汉武帝雄才大略功绩显赫,称得上一代传奇君王,但是他晚年却听信巫蛊谗言,一场巫蛊之乱,将自己辛苦培养的优秀太子刘据害死,最终晚年落得个孤身一人的凄惨下场。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幼子,汉朝第六位皇帝(算上前少帝和后少帝就是第八位)。太始三年(前94年),汉武帝宠妃赵婕妤生下儿子刘弗陵。因母亲称钩弋

  • 爱新觉罗·常舒作为清太宗第七子,他一生有着怎样的家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爱新觉罗·常舒,清太宗

    爱新觉罗·常舒(1637年5月13日-1700年2月13日),清太宗第七子。生于崇德二年四月十九(1637年5月13日),初封镇国将军。康熙八年晋辅国公,十四年削爵,三十七年授辅国公,康熙三十八年逝世,年63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爱新觉罗·常舒(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