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影响汉武帝登上皇位的五个女人

影响汉武帝登上皇位的五个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48 更新时间:2024/3/10 9:05:19

汉武帝刘彻七岁时被册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强盛最辉煌的时期。古代史料《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网络配图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大汉天子却是一个在五个女人争斗夹缝中登上大位的皇帝。有关史料上所说的“太子生母栗姬因嫉妒错过好局,长公主与王美人连手废荣立彘。”就是说的这件事情。汉景帝元年,即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刘的第十个儿子降生人间,被取名为刘彘,后改名刘彻。当时围绕在刘彻周围有五个女人,这五个女人虽然身份不同,地位不等,但是她们却都是大汉王朝后宫中既能呼风唤雨,也可点石成金的漂亮美女。她们把大汉王朝搅弄得昏天黑地,腥风血雨,但是随着薄皇后和太子刘荣的被废,以及窦太后力挺梁王继位的失败,这个毫不起眼的“彻儿”,后来竟成为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一代君王汉武帝。

在这场争夺皇位的连环大戏中,这五个女人第一个登台出场的女人是薄皇后。薄皇后,汉景帝刘启的第一个皇后。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他的祖母就给他指定了这门亲事,因而薄氏也就成为了太子妃。而这个太子妃在汉景帝即位以后,自然也就成了薄皇后。然而薄氏虽贵为皇后,却一生始终没有怀孕生子。这在“母以子贵”的帝王之家是一个致命硬伤!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分别出自六个妃嫔,唯独这个正宫皇后没有子此,不知道是当时的天意使然,还是薄皇后的命运不济?于是,大汉王朝因为薄皇后的无子继位而引发了一场宫闱的争斗,更是一场后刘启时代的皇位角逐。

网络配图

正因为“皇后无子”,也就是汉景帝没有嫡子,他的十四个儿子都有了被立为太子的可能。这样,刘彻也就突破了“立嫡”第一关。虽然如此,但是还有难以逾越的第二关,也就是“立长”关。排行第十的刘彻距离太子之位依然遥遥无期。这时,刘彻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女人出现了。这个女人就是汉宫美人王娡。

王娡,汉武帝的生身母亲。但她早年由母亲臧儿做主,嫁入金王孙家,生下一个女儿。女儿嫁了金龟婿,臧儿本已志得意满。算命先生突然向臧儿泄露天机:你的两个女儿将来都能大福大贵。王娡已经嫁得很不错了啊!但是,臧儿不满足,于是再次决定,把王娡从金王孙家里夺回来,重新嫁入了帝王家!不久,王娡和妹妹王儿姁先后被臧儿送入大汉的宫中。没想到这个被送到太子宫中的王娡,竟然一口气生了一个皇子,三个公主,一龙三凤。而她妹妹王儿姁更了不得,接连生了四个皇子。

景帝四年,即公元前153年,四岁的刘彻被立为胶东王。同年,汉景帝又封他的长子,也就是栗姬的大儿子刘荣做了皇太子。王娡抛夫弃女,投身大汉后宫,生了龙子,封地封王,首战告捷。但是,她的野心并没有到此终止,毕竟胶东王距离皇太子之位相差甚远,王娡不会就此偃旗息鼓。第三个影响少年刘彻命运的女人是长公主刘嫖。长公主也称馆陶公主、窦太主,她是窦太后的第一个女儿。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就是那个名传千古的“金屋藏娇”的阿娇。长公主的眼光相当高,正所谓“嫁人不要嫁别人,一定要嫁皇帝接班人”。只有当朝太子才配得上她家的金枝玉叶。

网络配图

刘嫖下手很快,即刻向新立的太子刘荣抛去橄榄枝。但是,刘嫖觉得十拿九稳的这门亲事立即就告吹了,原因是被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拒绝了。就再刘嫖碰了一鼻子灰的节骨眼上,皇十子刘彻的母亲王娡王美人来到了她的面前。于是长公主刘嫖和王美人王娡一拍即合,当即定下了攻守同盟,意欲联手独霸后宫。其实,这个攻守同盟并不复杂,就是将长公主的女儿阿娇嫁与王美人的儿子刘彻,再拥立刘彻为太子。长公主刘嫖为了让女儿能当上大汉的皇后,她一心要成为废立太子的操盘手。

长公主刘嫖和王美人王娡联手首先要对付的,就是影响刘彻命运的第四个女人栗姬,栗姬是汉景帝长子刘荣的生身母亲,为汉景帝一共生了三个儿子。汉景帝四年,即公元前153年,栗姬的大儿子刘荣被册封为太子,但栗姬却意外地没有被封后,心中对此十分不满。就在此时,长公主刘嫖前来向她提亲,然而却遭到栗姬不计后果地就断然拒绝了。栗姬的断然拒绝,不仅得罪了大汉的长公主,同时也使刘荣的太子宝座失去了有力的支撑,这是栗姬所始料不及的。

网络配图

于是,这位大汉的长公主便开始“倒栗挺王,废荣立彻”全面操盘。她的第一步,就是利用自己与汉景帝的姐弟关系,攻讦栗姬。长公主对景帝说,栗姬派她的侍者在长公主背后诅咒和唾骂她。汉景帝的城府极深,当时并未发作,但他对栗姬的好感指数从此一路暴跌。刘荣当上太子还不到一年,栗姬失宠,刘荣被废为临江王。

标签: 汉武帝

更多文章

  • 谈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如何对待日本倭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因为钓鱼岛问题中国和日本的矛盾逐渐升级,甚至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其实中日之间的关系几百年来一直就没有怎么好过,早在明朝初年日本倭寇就经常袭扰我们的海疆,为此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是头疼不已。根据历史记载,在洪武时期倭寇入侵达44次之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可谓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在洪武元年的时

  • 揭秘曹魏第一才子曹植的可恨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植

    世人了解的曹植,大都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多数人都对曹植同情不已,有才嘛,不但有才,而且行文之间尽显无奈悲伤。而其兄曹丕却往往被认定为奸邪兄长,对弟弟迫害不已。曹丕当然心狠手辣,两兄弟争夺太子之位十来年,哪里还有什么兄弟情分,都恨不得把对方一口吞

  • 咸丰感慨何事?做皇帝想勤俭节约都不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咸丰

    咸丰再三惋惜,说:“物力艰难,弃之可惜,尽量给补补吧。”咸丰后来才知道,这样补一下,下面的人竟然报销了数百两银子。听到这里,咸丰慨然叹道:“做皇帝想勤俭都不容易,何况是奢侈呢?”网络配图《南亭笔记》卷一中说,咸丰亲政的时候,和他父亲道光皇帝一样躬行节俭。有一次上书房的门枢坏了,内务府请求换个新门,咸

  • 李鸿章评价明治维新成果:改变风俗荒唐无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鸿章评价明治维新成果

    李鸿章等人在借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领略了铁甲洋炮的厉害,也看到了世界在变。“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此三千余年的大变局也。”在李鸿章看来,“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

  • 谁是古今中外唯一被传说遭雷击身亡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嘉庆帝

    核心提示:嘉庆帝兴味寡然,决定提前结束秋狝。回来路上恰遇变天,大地震撼,忽然一道闪电从天而降,将嘉庆皇帝劈落马下,当场毙命,随行官员呆若木鸡,待确认嘉庆皇帝已死之后,众人如丧考妣,凯旋回营变成护丧返宫。网络配图朕虽未能仰绍爱民之实政,亦无害民之虐事,突遭此变,实不可解!——嘉庆这本是嘉庆皇帝在天理教

  • 世间少有的清廉代表包拯 被皇帝推崇为神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包拯

    小时候很喜欢看《少年包青天》,因为里面有大英雄包黑炭,他足智多谋,能把真相查个水落石出,揪出坏人。网络配图包拯很有特色,他的头上弯弯的月亮,还有黝黑的皮肤。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虽然没有传说电视剧中的那么传神,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出色的人。北宋时期的宋仁第还觉得他是文曲星转世,一度将他侍奉为神明,享誉很

  • 潘美为杨业的死背负了数百年冤名 世人对其误解太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潘美,杨业

    受《杨家将演义》戏文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潘仁美就是潘美。也因为这个错误的导向,很多人对潘美恨之入骨,觉得他对杨业的死有着不可脱离的责任。网络配图然而,小说终究只是小说,现实中的潘美与潘仁美有着很大的区别,戏剧中的潘仁美大奸臣,处处与杨家将作对,典型的反面形象。其实这只是夸大化的一种表演,为了衬托杨家

  • 宋理宗宋朝第十四位皇帝 揭秘赵昀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理宗

    宋理宗赵昀,是宋朝第十四位皇帝,南宋第五位皇帝,父赵希瓐,母全氏,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与宁宗同属后裔,但宁宗属于秦王德芳一支,理宗则属于燕王德昭一支。宋理宗是历史上有名的傀儡皇帝,他于嘉定十七年闰八月三日继位,去世于景定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共计在位41年。他的继位登基,完全是由人策划而成,而他继位之后

  • 成吉思汗六征西夏:最后被西夏王妃咬死在床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成吉思汗六征西夏

    提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他气贯长虹的戎马生涯中,谁也想不到他会与小小的西夏王国产生难解难分、生死相关的联系。历史上,成吉思汗带领蒙古铁骑摧毁了西夏王国,他自己却在6次征讨西夏、即将大获全胜之时,于归程中在西夏境内的萨里川命归黄泉。那么,西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封建王朝?成吉思汗为

  • 揭秘东南亚神庙里供奉的中国人是谁?竟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郑和

    按照传统的说法,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在内的东南亚地区旧称"南洋",这些地区至今仍虔诚地供奉着一位"中国神灵",他就是明成祖时代的大太监、著名航海家--郑和。为了宣扬大明的国威,明成祖朱棣,曾派"特使"--三保太监郑和,下南洋访问各国。郑和的船队必须绕道马来亚半岛的"马六甲",这个海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