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康熙抓住鳌拜就能大权在握了?

为什么说康熙抓住鳌拜就能大权在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04 更新时间:2024/3/10 8:52:33

英明神武的康熙帝十六对便通过布库抓住了鳌拜,从来以后康熙就大权在握,在也没有人能够与其分庭抗礼了,难道鳌拜是个纸老虎?但是这只纸老虎却逼得康熙不得不提前动手除掉他?

网络配图

鳌拜,满洲第一巴图鲁,其伯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二哥卓布泰是清初军功卓著的战将。鳌拜本人亦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不但是一员骁勇战将,而且也是皇太极的心腹。

崇德二年(1637),清军进攻牵制辽东的明军重要基地皮岛(今朝鲜椵岛),鳌拜第一个登岛。皮岛被攻克后,鳌拜以首功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勇士)。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鳌拜率军攻闯王、定北京,征湖广,驰骋疆场,冲锋陷阵,为清王朝征服中国立下汗马功劳。1646年鳌拜出征四川张献忠大西军,在南充大破大西军军营,斩张献忠于阵,因此以首功被顺治帝超升为二等公,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在(皇帝禁卫军司令),自此,鳌拜参议清廷大政。

网络配图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玄烨(康熙,即清圣祖)八岁即位,顺治帝遗诏,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大臣辅政。当时鳌拜在四辅政大臣中地位最低,但因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生性庸懦,苏克萨哈因曾是摄政王多尔衮旧属,为其它辅政大臣所恶,因此鳌拜才得以擅权。

看到这里,大家要注意了,说鳌拜是三朝元老,其实在皇太极和顺治期间跟本就没他什么事情,康熙八岁即位,十六岁即除掉了鳌拜,这段时间其实是鳌拜的上升期,他前面要与其他三位辅政大臣争夺权力,是以这段时间是鳌拜集团的形成期。而且鳌拜这个时间应该还没有篡位的心思,只是想大权独揽,以做打算。

网络配图

其实康熙背后也是两大贵族,一个是满洲贵族一个是蒙古贵族,这两大集团都需要康熙作为利益代言人,还有一个孝庄,因此鳌拜除掉以后,其身后的势力土崩瓦解也不足为奇了。

标签: 康熙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晚年的要求:给我立一块无字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花了十多年时间来树立女皇的权威,将政治制度涂抹上女性色彩,最后还是失败了。失败首先体现在继承人问题的困扰证明一代女皇十多年来的性别抗争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网络配图公元698年,群臣奏请武则天召流放庐陵的李显回京。有关国运的根本选择摆在了武则天面前。大臣们群起请求召回李显,等于集体亮出观点,是

  • 康亲王杰书清代六亲王之一位高权重显赫无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亲王杰书

    康亲王杰书,全名爱新觉罗·杰书,清朝宗室。礼亲王代善之孙,继承代善一脉铁帽子王,为清代六亲王之一。杰书生于公元1645年,去世于公元1697年,四岁承袭父亲郡王爵位,十四岁承袭祖父亲王爵位。位高权重,显赫无比。三藩之乱爆发之时,领兵镇压,为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网络配图杰书一生中最大的功劳在于两件,一

  • 清朝唯一嫡长子皇帝一心为国为何却背上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帝

    中国历朝历代都很讲究嫡长子继承制,都想让自己的嫡子继承皇位。不过,清朝那么多皇帝,却很少有嫡子继承皇帝,更是只有一个嫡长子继承了皇位。那个清朝历史上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了皇位的皇帝,就是清末的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清朝历史上第八个皇帝,入关以后的第六个皇帝。网络配图虽然有很多人不喜欢清朝,因为

  • 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项燕: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燕

    项燕(?-前223)楚国下相人(今江苏省宿迁宿城区),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是抗秦名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曾大败秦将李信。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大破楚军。次年,秦军攻到蕲(今安徽宿县东南)南,他兵败被杀。一说自杀。项燕的出生,据史记记载,项氏世世代代为楚将,其家族被封于项国,是天下项姓的

  • 太尉周勃:没有他西汉历史可能只有几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勃

    周勃,于秦二世元年随刘邦起兵反对秦朝统治,依靠军功成为将军,赐爵武威侯。楚汉之战时,与项羽在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主战场对峙,后因讨伐韩信叛乱有功,被封为太尉、绛侯,是安定刘氏王朝的第一人,没有他,西汉历史可能只有几年,真是比秦朝还短!网络配图周勃和刘邦的关系周勃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辈都生活

  • 宋真宗咸平时期的咸平之治具体是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咸平之治

    专家对于什么是咸平之治的定义是在北宋宋真宗咸平年间出现的一个少见的繁荣盛世,宋真宗即位之前国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混乱状态,而宋真宗赵恒一上位就勤于政事,任用了几个清正廉洁的大官当宰相,逐步改良政治上的弊端,并且注重农业生产,减免了五代十国以来非常繁重的税赋,使得这一时期成为北宋年间少有的太平盛世。

  • 嘉庆要杀和珅 并非因为4万万两银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嘉庆要杀和珅

    和珅是乾隆后期的宠臣,也是著名的贪污之王。一直以来,关于嘉庆杀和珅的原因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焦点。很多人认为嘉庆杀和珅是为了和珅的财产,据说和珅有4万万两银子。但这个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和珅是著名的贪污犯不假,但绝对没有4万万两这么恐怖的数字。和珅被杀是一场政治斗争,而和珅作为失败者,那当然是欲加之罪何

  • 庞德公在刘表再三劝说下最终还是选择隐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庞德公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出名的隐士。庞德公,字尚长,是襄阳人。庞德公才华洋溢,为人低调俭朴,深受诸葛亮、司马徽、庞统等人的敬佩。庞德公为人友善,闲暇之时,会和司马徽等人把酒言欢,日子过得惬意而舒适。有一天,司马徽来到庞德公家中,碰巧庞德公为先人扫墓去了。司马徽径直走入庞德公家中,让庞德公的妻子与儿女备好下酒

  • 宫廷画师郎世宁凭借什么才能走红清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宫廷画师郎世宁

    宫廷画师郎世宁本来是一位意大利人,但是在1715年的时候他来到了清朝进行传教,当时他很快就和康熙见了面,康熙本身就十分喜欢科学以及一些艺术,所以尽管并不相信他的宗教问题但是却一直对他十分的礼遇有加,于是在此之后就立即将他封为了专门为大清皇室服务的画师,住进了如意馆之中,之后的五十年郎世宁一直潜心作画

  • 汉朝杰出相国的曹参无为而治为何能被千古颂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杰出相国的曹参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成语“萧规曹随”,这里的“萧”指的是萧何,“曹”指的是曹参,所以后人总是以萧何曹参相提并论,用于赞颂他们二人的功绩。有一本名叫《杰出的军事家韩信》的书籍,其中就提到了萧何这个人物,他是韩信成功之路上的引路人,也是韩信失败的主谋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就是萧何不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