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肥本人与世无争 刘肥的儿子为何个个都是野心勃勃

刘肥本人与世无争 刘肥的儿子为何个个都是野心勃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256 更新时间:2024/2/9 3:53:36

刘肥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的长子刘肥,本人与世无争,为何生的儿子却个个野心勃勃?

每当我们提及汉朝,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汉朝的皇帝汉太祖刘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登上王位的开国皇帝,第一个御驾亲征一统中国的人,第一个发布“求贤令”在全国范围内广招贤士的人,第一个主张以孝治天下的皇帝……这位皇帝创造了历史上众多个第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位有名的皇帝有八个孩子,每个都十分卓越,为了汉朝的繁荣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他青睐的儿子,也就是他的长子刘肥。

封地最大的诸侯王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一统中国。成为一国之君后的刘邦把他的土地分封给他的儿子们,其中他的庶长子刘肥分得了七十三座城,数量最多,同时在他父亲的帮助下建立了齐国。由于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所以齐国成为了当时实力最强的封国。说起刘肥,他是刘邦的是庶长子,他的母亲是并不是当时最受宠的吕雉,是汉高祖以前一个叫曹氏的情妇。

即使他不是刘邦的正室所生的孩子,但是通过刘邦的分封政策我们也可以看出,刘邦对他的重视和喜爱。可通过各种的史书和传记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他并没有仗着父王对他的宠爱就野心勃勃,而想夺取汉朝的太子之位。相反的是他的一生与世无争,甚至把自己一个郡献给吕后,作为吕后孩子鲁元公主的封地。

可是是否有人真正的探寻过他与世无争的原因呢?刘邦上任之后对于他的长子刘肥的恩赐和分封都是十分丰厚的。相比之下,正牌皇后的吕后和刘邦的亲女儿鲁元公主,仅仅分到了几座城市作为自己的封邑,其他七个孩子的封地也是少之又少的。在这辽阔的七十三城封邑的背后,给刘肥带来的不仅仅是荣华富贵,更给他带来了嫉妒和危险。

当时的皇后吕雉,只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皇太子刘盈,另一个就是鲁元公主。自古以来,王朝的皇位之争就是十分严重的,吕雉皇后看见刘肥仅仅作为一个庶长子竟然如此地受宠,十分的不满。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后,也是秦始皇一统中国后第一个掌握王朝大权的女性,她的野心众目所归,除掉刘肥的计划也慢慢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终于在他的儿子刘盈继承了皇位两年之后,她找到了这个机会。

汉惠帝二年,刘肥进宫朝见天子之后准备在京城呆上一段日子。吕后就抓住这个机会,邀请刘肥和汉惠帝一起吃饭。在宴席之中,这位皇太后命人拿来两杯酒摆在刘肥面前,让他给自己敬酒。刘肥拿起了这杯酒,同时他旁边的汉惠帝也一起起身,拿起了另外一杯想要一同给母后敬酒。可就在这时吕后的神情变得慌张起来,连忙起身一下就打翻了汉惠帝刘盈手中的酒杯。刘肥这才了解,这两杯酒原来是毒酒,吕后这是想致他于死地。

为了脱身,刘肥主动把自己的封地中的一个郡献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同时向吕后表示了自己的忠心,吕后这才放心地把他放回封地。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刘肥在这场王室斗争中的艰辛。而作为长子的刘肥其实并不是没有野心也不是仅仅甘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哥,这些只是他自保的手段。他只有时刻保持着自己与世无争的人设,这才可以保佑自己一生平安顺遂,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到杀身之祸。

刘肥野心勃勃的儿子们

刘肥一共有九个儿子,每一个都是王,而且都有着极高的地位。他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过人的雄韬武略,同时也有着熊熊的野心。这九个孩子中,有七个都参加过造反起义战争,都想夺取皇位。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之后,他的长子刘襄继承了王位。刘襄可不是个安分守己之人,早在他父亲去世之前,他一直就都对王位虎视眈眈。

在他刚即位称王的这几年,长安城的朝堂上还是由吕后主张大权,吕后只重用自己的亲信,造成了朝堂受外戚干涉严重,其他的官员有苦不敢言。过了不久,吕后病逝,她的这些亲信准备发起战争,一举夺下大权。刘襄了解了这件事情后,他了解自己的机会来了,就联合自己的兄弟刘章等人准备谋反。可是就当他出兵走到一半时,被人在途中算计并堵截,等他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为时已晚,刘恒早就抢先一步登基,他也最终错失了这次机会,最后郁郁寡欢,过了几年就病逝离去。

后来,汉景帝刘即位之后,为了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自己的大权,颁布了削藩的政策,企图削弱各诸侯国的势力,同时也引起了众位封地领袖的不满。由此就引起了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在这叛乱的七国领袖之中,光是刘肥的儿子就有四个,包括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等四位。可是他们虽然有野心但时运不济,和他们的哥哥刘襄一样没有成功夺取王位,在兵败之后被残酷杀害。

隐藏在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作为刘邦大儿子的刘肥对王位不争不抢,可他的这几个儿子却个个野心勃勃,这背后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就是,刘肥从小对儿子们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他的儿子大多文韬武略,所以不甘心只为一国之主,更想一统天下。同时由于自己的父亲受到汉高祖刘邦的喜爱,他们手上的重重兵权和大片土地自然是他们的底气。

其二是,他们始终都坚信自己的父亲才是刘邦的嫡长子,自己是汉朝皇室的正统,所以每一个人都希望替自己的父亲夺回自己原有的皇位。这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坚定信念,所以才会不断的起兵征战,发起反抗。

结语

虽然刘肥这几个儿子并没有成功夺取政权,但是放眼历史,他们个个都是胸怀天下、敢于拼搏的有志之士。汉王朝也正是因为拥有这些骁勇善战的人,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这样一个极为强盛的王朝,至今为人们铭记。

标签: 刘肥刘邦

更多文章

  • 珍妃选秀的时候光绪并不看重 珍妃后面是怎么得宠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光绪,珍妃

    还不了解:光绪和珍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光绪和珍妃的爱情故事,我们都很清楚。然而光绪选秀时并没有看上她,但是慈禧让她进了宫。之后,珍妃与光绪的感情是越来越好,那么光绪对珍妃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其原因有三点。1、珍妃性格活泼珍妃性格活泼使得光绪

  • 在司马懿辅佐的三个皇帝中 司马懿为何最害怕的是曹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曹睿

    对司马懿为何害怕曹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历史中,真正笑到最后的势力不是曹家、孙家与刘家这三位创国者,而是司马家这个捡漏者。当年曹家没能实现的天下统一,被创立晋朝的司马炎给完成了,可谓是相当讽刺了。而司马家能够问鼎王座,最大的功臣就是折服隐忍的司马懿了

  • 慕容翰:武宣帝慕容廆庶长子,因屡立奇功而遭到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慕容翰,前燕

    慕容翰,字元邕,鲜卑族,武宣帝慕容廆庶长子 ,文明帝慕容皝异母兄,十六国时期前燕名将。慕容翰勇武善射,足智多谋,深受父亲慕容廆的器重和宠爱,授以杀敌陷阵的重任。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去世,其弟慕容皝继位,统治辽东。慕容翰因遭慕容皝

  • 赵植:宋徽宗赵佶第十二子,在靖康之变中被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植,北宋

    赵植(1108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二子。母亲是懿肃王贵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六月。九月赐名为赵植,并授封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吴国公。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二月,改封安远军节度使,加封

  • 赵朴:宋徽宗赵佶第十三子,被追封为仪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朴,北宋

    赵朴(1109年 - 1123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三子。母亲是乔贵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五月。八月十三日,赐名为赵朴,并授封镇洮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雍国公。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正月,改封检校太

  • 司马懿在发动政变的时候 曹芳为何没有宣布司马懿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平陵之变,司马懿

    对高平陵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高平陵之变,魏国皇帝曹芳为何不宣布司马懿谋反?他不想帮曹爽?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兄弟陪同魏国皇帝曹芳,出城祭拜高平陵之际,突然发动政变,控制了京城洛阳。最终的结果是,曹爽这个窝囊废,居然不听桓范等人的正确

  • 全琮是什么人?他死后为何后代都背叛了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全琮,三国

    全琮,字子璜,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之子。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琮是孙权的女婿,两次劝孙权谨慎用兵,被称为有大臣之节。可惜他的儿子及侄孙却背叛东吴,投降了魏国。这是怎么回事呢?全琮,出生时间不详,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三国时期吴

  • 诸葛亮临死前刘禅一个问题暴露出他并不傻 刘禅到底问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刘禅

    还不知道:诸葛亮和刘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病逝前,刘禅问了他一个问题,诸葛亮才发现阿斗并不傻后主庸常之君,虽有一亮之经纬,内无疏附之谋,外无爪牙之将,焉可括天下也。——王崇在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刘禅都是一个昏君庸才,被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即使有

  • 朱元璋赐给大臣免死金牌 朱元璋为何还要赐死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赐给大臣的免死铁券上写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并赐予徐达、李善长、汤和、邓愈、李文忠、冯胜、耿炳文、傅友德、唐胜宗、陆仲亨、费聚、赵庸、华云龙、朱升等人免死铁券。当时的免死铁券,是参照当年的“钱镠铁券”而制作

  • 令狐浚为何会被改名?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令狐愚,三国

    令狐家族从春秋时始立门楣,秦桓公时,秦国猛将杜回侵犯晋国边境,出身将门的魏颗在这场秦晋辅氏之战中大破敌兵生擒杜回,晋君事后封令狐于魏颗,于是魏颗后人以封地为姓氏,这就有了令狐氏。还有一种说法是一位神秘的老人为了给魏家报恩,埋伏在草丛中用草绳将大力士杜回绊倒,让魏颗赢得了战争,结草衔环的成语正是出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