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比朱允炆更适合做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立朱允炆为皇嗣?

朱棣比朱允炆更适合做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立朱允炆为皇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82 更新时间:2024/1/20 12:15:12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为什么要立朱允炆为皇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十二月五日,朱允炆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出生。他是懿文太子朱标的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9年),即皇帝位,年号“建文”,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斯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听从黄彦清之议,为其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朱棣继统以后,追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后世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懿文太子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朱元璋视朱允炆为嫡长孙。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乃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二月,朱元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因为朱标是他的长子。朱元璋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他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

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他性情温和而有教养,但不很勇武。明太祖虽然对他的第四子朱棣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为了王朝的利益,他仍把朱标看作最恰当的继任人选。使皇帝震悼不已的是,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标在盛年三十七岁病死,谥号懿文太子。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了,应立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十分孝顺,自己十分喜爱,由是,立其为皇太孙。

朱元璋死前,密命驸马梅殷(宁国公主之夫)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六月三十日在南京即位,时年二十一岁。

第二年,改元为建文元年,并尊封他的母亲二皇妃吕氏(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死)为皇太后。关于朱允炆的个性,以及他在位时的国内发展情况,现已无可信材料。因为,朱允炆时期的档案文献和起居注全遭毁灭,而私家记述又概遭禁止。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父亲的温和与好思考的脾性。他很腼腆,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

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以及儒家教育,使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治言论和行事方法上,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措施,而这些变革措施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朱允炆把三位儒家师傅引为心腹,他们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几位老者,对朱允炆关于君之为君的概念,起了强有力的作用。黄子澄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儒家学者,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他举进士第一名。在明太祖时代,他担任过很多官职,现在,被朱允炆任命为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齐泰也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是一位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特别精于礼和兵法。他在朱元璋弥留之际受顾命,以护卫皇太孙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参与国政。方孝孺早在四十来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学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闻名,未中过举,在他很晚的岁月,才开始进入仕宦生涯。朱允炆即位以后,被召为翰林侍讲。

这三位儒家学者以各种不同方式影响着皇帝。黄子澄和齐泰变成了皇帝的心腹,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教育他。他们负责研究一些新政策并付诸实施,目的在改组帝国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方孝孺是《周礼》专家,他发觉,他所见到的是个人专制统治的缺点,因此,他建议皇帝应该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所以,这三个人都是勇敢正直,满怀理想。但是,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与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燕王朱棣的生母也许是明太祖的一位嫔妃,据说,她或许是蒙古人,或许是朝鲜人。他并不是像他自己后来所说的那样,是马皇后所生;他的这种说法,是想在他从他侄子手中夺取了帝位以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原则,使他的即位合法化。

朱棣长得坚强有力,同时也精通武艺,据说在学习儒家经典和文学方面也是相当出色的。他的文学功底在正史中有所表述,因为这种成就,符合一个儒家君主的公开的形象。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五月,被封为燕王,封地北平(今北京),让他坐镇北方边境,以保证国内的安全和抵御蒙古人的入侵。

这一年,燕王只有十岁。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四月,二十岁的朱棣去北平就国。到了这时,他在宫廷已经接受了优秀学者和佛教和尚们的最好的通才教育。他在明王朝头等将领们的辅导之下也已经开始表现出军事领导才能;特别是徐达对他的教导更有效,因为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他在皇帝的意旨下,娶了徐达的长女。

在往后的数十年中,燕王守卫他的藩封时,他经常指挥对蒙古人的战斗,在老将们的辅弼之下很会打仗。他的功绩赢得了他父亲的好评,但也使他越来越变得心志不凡、目中无人和闹独立性了。特别是当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册封他长兄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嗣,而不是指派他为皇嗣的时候,燕王显然异常失望。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末,即朱允炆即位之初的几个月中,皇帝开始考虑怎样增强自己的权力,削弱诸封建王国的权力,并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的行动。

周王朱橚是第一个倒台的,接着,另外四个王子也垮了下来: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一年之内,在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被废之后,燕王便成了下一个目标。朝廷承认他是最棘手的敌人,因此在行动上很小心谨慎,可是这样一来,反而给了燕王集结部队和作准备的时间。

标签: 明朝朱棣朱允炆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了阻止父亲向自己下跪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此方法延续到了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刘太公

    还不知道:刘邦阻止父亲下跪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刘邦,大家肯定并不陌生,他是西汉的创始人,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他和妻子吕雉的一段爱情故事也广为熟知,那作为他的父亲刘太公就显得比较陌生了。历史上对他的记载也比较少,在儿子称帝后,他为施行礼数亲自

  • 同样都是举鼎,秦武王和项羽的差别怎么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武王,战国

    在历史长河中,秦武王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秦武王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惠文王生前重用张仪,也正是因为信任张仪,才能让当时的秦国和各国的斗争中,能够逆转形势,打败了已经抱成团的五国。前311年,秦惠文王病逝,秦武王即位。这秦武王呢,天生力气很大,从小就

  • 年羹尧到底凶残到什么地步 难怪雍正非要杀他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年羹尧,雍正

    很多人都不了解年羹尧凶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有清一代,各朝惩处的重臣中,唯有雍正朝的年羹尧被冠以的罪名最多,达到92条,其中“残忍罪”算是一项较为特殊的罪名。《清人名人轶事》中载,一次下大雪,年羹尧坐轿子出门,侍卫们扶着轿子跟从。雪花落在侍卫的手上,积了很厚一层,年羹尧心有

  • 皇帝之位是无数人打破头都抢不到的位置 此人当皇帝一年后就主动禅让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周,皇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不想当皇帝的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华浩瀚五千年,华夏文明一直是其主要的传承,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涌现出了无数的朝代,在古代的封建主义王朝中,皇权一直是最高的权利,而皇帝则是皇权的最高执行者。历史上无数大的风波动乱都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来,无数人为了当皇帝

  • 慈禧为什么会让溥仪当上皇帝 事实证明慈禧有私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溥仪,慈禧

    还不知道:慈禧让溥仪上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与慈禧太后是晚清不可忽视的存在,也是大清王朝最具传奇色彩的太后+皇帝组合,慈禧长达数十年的垂帘听政,让光绪的改革有心无力,成为一名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慈禧与光绪的一生紧紧相连,就连二人

  • 揭秘:秦始皇在位的时候真的没有人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秦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始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秦始皇,历史上对他可谓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一位暴君。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我们都必须承认,秦始皇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称“皇帝”的人,其文治武功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此外,他对中国古代历史也影响颇深,

  • 朱棣为何耗费巨资支持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朱棣,郑和

    朱棣为何耗费巨资支持郑和下西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成祖朱棣是个雄略之主,他20岁的时候就藩燕京,开始了他在北方的藩王生活,在此期间他统帅北方军队与元朝残余力量进行斗争,取得了很多大的胜利,招降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这使朱棣声威大震,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大

  • 朱棣如果不造反的话 明朝会亡在朱允炆手里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朱允炆

    你真的了解朱棣造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允炆如果什么都不做,哪怕是个吃喝玩乐之君,朱元璋留给他的遗产,也够他挥霍几代的。但是如果有想法,那就会像后来的崇祯,越努力,方向只会越反。“建文削藩”导致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终朱允炆在掌握着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竟然不可思议地输了

  •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有什么含义?李世民生平功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李世民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世民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599年1月(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在陕西武功县的一个官僚家庭,生下一个婴儿,其父李渊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济世安民”,故取名“世民”。这就是后来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是姨表兄弟,早年他作过几任郡太守,后

  • 历史上第一位乞丐皇帝,慕容超真当过乞丐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慕容超,十六国

    还不知道慕容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谈慕容超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他的父亲慕容纳。这个慕容纳是鲜卑一族的皇家成员,也做过前燕的北海王爷。公元三百八十三年,前秦皇帝举全国的兵力南下征讨东晋,慕容纳的弟弟作为部队的将军,也跟随着大部队南下出征。弟弟觉得此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