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可望为什么选择投降清军?最终因骄纵不得善终

孙可望为什么选择投降清军?最终因骄纵不得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44 更新时间:2024/1/9 17:57:28

提起孙可望,估计是没有多少人能够知道他到底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孙可望原来的名字是叫做孙可旺的,后来在老家实在是太过于清贫,再加上地方官吏的横征暴敛,活不下去的他只能是选择参加了起义军,慢慢的因为人比较机灵,而且还识字,所以便被张献忠给收养了,是他手下四个养子里面的老大。这样一来,也就跟着张献忠改姓张了。

在张献忠可以的培养之下,孙可望是逐渐地成长起来了,每次上了战场,都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沉着应对,所以打的胜战也就比较多。而他的部下也都非常的认可自己的这位起义军首领,跟在孙可望的后面也是帮助一起建立了不少的功勋。在公元1644年的时候,张献忠建立了大西政权,孙可望的功劳排在了所有的臣武将的最前面,所以张献忠也是很不吝啬的封自己的养长子作为平东将军,另外还让他监军,管理所有的文武大臣,换个说法就是除了张献忠之外,他就是老大。

跟随在张献忠后面南征北战了不少的岁月,随着张献忠在川北的一次战役当中牺牲之后,孙可望和李定国等人是率领着大西军队剩下的人马攻占了云南贵州一带,并且是坚持与大清政权作对。后来,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粮可以支持这支部队了,只能是带领着部队一起投靠了永历政权,并且是用自己强横的实力挟持了永历朝廷,让其为自己服务,其实也就是说孙可望是一个拥有实权的太上皇。

随着野心的膨胀,一开始孙可望也只是谋取一个秦的封号,为了能够得到南明朝堂的支持,他硬是不顾李定国的意见,将那些不支持他的三十名南明大学士全部都给斩杀了。自此之后,孙可望和李定国之间就再也回不到当初了。即使孙可望最后成为国主,但是朝堂之上却是分成了两个派系,一拨人支持孙可望,希望可以让其封赐做大官,一部分人支持李定国,希望可以继续抗击清朝。

虽然孙可望是有继续派出将士抵抗清朝的数次围剿,但是随着李定国外出夺取地盘的时候,孙可望却是在背后不再使劲了。大西军队联合了南明的势力之后,一开始是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并且是收复了很多的州县。但是孙可望跟李定国在联合南明抗击清朝的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即使是大家聚集到一起开会,准备是来一个举手投票解决的。可是所有的将领基本上都是站在了李定国那一边,导致孙可望一时之间无人支持他。

因为孙可望知道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经建立了,再继续联明抗清的话,最终也是无法收复中原地区的。面对如今日益强大的大清军队,能够保住目前的地盘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但是李定国看到他这样的无动于衷之后,便是要自杀,其他人便是趁机阻拦住了他。孙可望看到目前众多大将的心里都开始朝向李定国了,再不同意也是枉然了,只能是同意了李定国的计划,但是孙可望开始怀疑李定国的心思了。

随着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加深了,李定国很快就迎走了南明的皇帝去了昆明。没有了李定国的军队,孙可望很快就开始自食其果了。清朝派了几十万大军前来围剿孙可望,这一战真的是将孙可望直接给打蒙了,损失相当的大。无奈之下,不仅是手中再也没有多少兵马的孙可望是直接选择投降了清朝,并且是准备从清朝借兵帮助他自己来复仇。

等到孙可望投降了清朝之后,首先便是在湖南长沙册封了他,之后便是召他去京城面见皇帝。孙可望到达京城之后很是受到了隆重的欢迎,顺治也是亲自接见了他。除此之外,更是赏赐了很多的金银财宝以及其他的宝物给孙可望,一时之间使得孙可望就成为了大清朝廷非常红的人物。

由于孙可望投降了清朝,便是彻底将李定国和西南地区的军情全部都出卖了,使得李定国和西南地区的抗清武装最终是失败了。大清朝廷因为收复失地,便是很大方的赏赐他做了一个义王。但是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孙可望的家人也逐渐开始嚣张跋扈起来了。顺治帝便是很快就接到了史官的弹劾,也是给了孙可望下达了一份在措辞上面非常有讲究的圣旨,最终孙可望是没有能获得一个善终,具体到底是怎么死的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标签: 孙可望明朝

更多文章

  • 孙可望投清的背景是在什么时候?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可望,明朝

    孙可望,从小习文弄武,长大后以经商为生,走南闯北,阅历丰富。他身材矮小,相貌不扬,但是剽悍异常,胆略过人。后参加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并与李定国等一起被收为义子。在战场上孙可望攻则机智勇猛,守则坚韧顽强,号称“一堵墙”。不过从这个外号也可看出孙可望擅于防御,用兵凝重,奇谋变化则非其所长。1647年(顺

  • 鸟居元忠:日本战国武将,德川十六神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鸟居元忠,日本

    鸟居元忠(とりい もとただ,Torii Mototada;1539年—1600年9月8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及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德川家康的家臣。鸟居忠吉的儿子。妻子为马场信春的女儿,名字不明。育有儿子忠政、成次等,是德川十六神将之一。鸟居元忠出身于三河国渡村(今爱知县冈崎市),鸟居元忠在家康成为今川

  • 鸟居元忠参与过哪些战役?鸟居元忠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鸟居元忠,日本

    鸟居元忠是伊贺守忠吉第三子,幼名鹤之助,小名彦右卫门,天文八年(1539)生于三河国碧海郡渡村。父亲鸟居忠吉,曾在松平广忠死后,家中无主之时,担任冈崎总奉行。元忠仅十二岁,就随父赴骏府,做了十岁的家康(时称松平竹千代)的近臣。某日,竹千代放鹰出游,想猎些百舌鸟,叫上了鸟居元忠同行。结果元忠连获许多,

  • 有关与唐顺之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唐顺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唐顺之,倭寇

    掷笔毙刺客唐顺之在扫荡倭寇的战斗中,因为他用兵如神,再加上他武艺超人,他的队伍把倭寇杀得落花流水。倭寇听到唐顺之,就失魂落魄。倭寇的头子对唐顺之也恨之入骨。于是重金聘请刺客谋杀唐顺之。有一天深夜,唐顺之正秉烛挥毫,忽觉桌前烛光一闪,猛一抬头,只见一个浑身穿着黑色紧身短靠,手执利刀的人已站在眼前了。“

  • 嘉靖三大家唐顺之简介 唐顺之生平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赵文华,抗倭英雄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

  • 为什么雍正只在位十三年就死了 这和雍正的哪点习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把清朝从一个吏治腐败,国库空虚等等变成了国富民强,吏治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一个盛况,这期间跟他实行的不少德政有关,雍正帝在位期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实行政策密度最高的一个朝代了,但是这么多的政策,大部分都是他一个人下达,一个人去监督实行的,可以说是非常的操劳。正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

  • 陈宫被俘之后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宫,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陈宫被俘之后为何不投降曹操?曹操劝降不成为何执意杀陈宫。陈宫也算是一个一流的谋士,要不是吕布不听他的话,也不会那么轻易被曹操捉住。而且陈宫心里一定是有着逐鹿天下的志向,可是他曾经两次有机会选择曹操而放弃,这是为什么呢?源于他性格深处的一项致命弱点。陈宫素来都

  • 卫子夫为何深受武帝喜爱?一介歌姬是怎么登上后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刘彻,卫子夫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卫子夫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平阳公主家一介歌姬,如何一步步走上大汉皇后之位?历史上著名的皇后不多,除了吕后吕雉、窦漪房、王皇后。武则天等人以外,还有一位贤明的皇后值得人们记住,她出身卑微,却又不甘人后,她的夫君文韬武略无所不能,使汉家天子威名扬名

  • 华佗是怎么死的?他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佗,汉朝

    你真的了解华佗的真正死因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说,曹操在洛阳自葬关羽后,每夜合眼便见关羽,甚惊惧;又使工苏越伐梨树出血,致使曹操头痛病加重,无人可医。华歆向曹操推荐华佗,问曹操知此人否,曹操曰:“虽闻其名,未知其术。”

  • 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他到底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佗,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掉华佗?史书中对华佗四字评语可谓一针见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据说曹冲死的时候,曹操很后悔:我杀华佗杀早了,要是华佗还在,曹冲就不会少年夭亡了(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但是细看正史,满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即使曹冲病重的时候华佗还活着,曹操也未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