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寒浞:20岁称王,君临天下40年,却鲜有人知

寒浞:20岁称王,君临天下40年,却鲜有人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坛典故 访问量:2906 更新时间:2024/1/7 21:21:37

13岁被部族赶出家乡流亡在外,16岁成为一国之相,20岁夺得王位君临天下40载,他的出身并不高贵,他的秉性也并不善良,但他却第一次向世人昭示了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就是寒浞,一个四千多年前的逆袭少年。

欺师灭祖的流亡少年

寒浞是东夷伯明氏之后,其祖先哀曾是黄帝的车正(管理车工的官职)。因哀有功后被黄帝封到了寒(今山东潍坊一带)即寒国,所以后来哀的后世子孙便以寒为姓。

寒浞出生于公元前2013年,此时的夏朝刚经历了太康失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有穷氏后羿。因为寒浞的父母从小就很溺爱他,所以便养成了怙恶不悛的性格。寒浞争强好胜,从小到大只许寒浞放火不许别人点灯。

少年时期的寒浞更加骜不驯,经常闹得四邻八舍鸡犬不宁。所以他的族人都纷纷谴责他的父母教子不严,寒浞的父母见寒浞也实在闹得不像话于是就批评了他几句。没曾想,寒浞竟然将父母捆了起来继续去外面胡作非为。

实在没办法,他的邻居就把寒浞告到了族长(寒国国君)那里。族长一听这还了得,盛怒之下就把寒浞驱逐出境,并下令永不许寒浞回国。寒浞被驱逐出境时才13岁,可以说正是个初长成的少年呢。

寒浞因为为非作歹被赶出了故土,但此时这位少年却丝毫没有悔意。当士兵押着他把他带离寒国时,问他要不要去和自己的父母告个别,寒浞竟一口回绝:不必了!可见这位少年的心有多硬,由此来看像个成大事者。

就这样,寒浞成了一名流亡少年。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寒国,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土地。而就在这时,寒浞听说了有穷部落的首领羿赶走了夏后(即夏王)相成了天下的王。寒浞觉得羿是一位大英雄,于是决定去投奔羿成就一番伟业。

寒浞去投奔羿的途中,借宿在山中一户人家。就在寒浞借宿山中时遇到了一位奇人,此人看寒浞聪明伶俐于是就收他做了徒弟。在师傅那里,寒浞学到了一身高超的技艺。 然而功夫学到手后的寒浞,担心师傅再收别的徒弟,于是一狠心将师傅一家给杀了。

寒浞不仅欺师灭祖杀了师傅全家,而且后来还一把火把师傅家的房子烧了,连同一块被烧的还有师傅一家的尸首。杀死并火烧了师傅全家后,寒浞将师傅的所有财物据为己有,然后就开始了他的江湖生涯。

流亡少年的逆袭

带着从师傅那里学来的技艺,寒浞过了一段居无定所的江湖生活。后来辗转就来到了夏都斟鄩,在那里他好不容易找机会见到了他心中的大英雄后羿。多年的江湖历练,寒浞不仅聪明伶俐如今还学得了一副伶牙俐齿。

靠着自己的聪明和口才,最终寒浞博得了后羿的青睐。后羿不顾群臣的劝阻,最终留下了寒浞这位名声不太光彩的少年。后羿不仅留下了寒浞,而且还认他做了义子。得到了后羿的认可后,寒浞并没有膨胀,而是变得越来越谨慎。

寒浞有自知之明,以前自己的名声不好,如今得到了后羿的认可他一定要抓住机会。寒浞暗暗的下了决心,一定要把以前的恶习都戒掉。寒浞一方面小心谨慎博取后羿的信任,另一方面广交朝中权贵,尽量不与人为敌。就这样,这位曾经的流亡少年开始了他的逆袭之路。

寒浞身强力壮、勇武过人,起初后羿只是让他在军中担任小头目。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作战,每次寒浞都表现不凡,因而屡得升迁。以至于到后来,这位被祖国驱赶的流亡少年竟成了后羿的主政大臣。

后羿通过武力和政变夺取了夏朝江山,而后羿的统治稳定后,这位有穷氏的首领竟然也开始腐化起来。后羿开始沉迷于酒色,开始迷恋于打猎。而寒浞的伪装恰到好处的欺骗了后羿,后羿喜欢什么寒浞就用什么讨后羿的欢心。

后羿喜欢美色,寒浞就全国各地选美;后羿喜欢喝酒,寒浞就全国各地找好酒;后羿喜欢打猎,寒浞就全国各地甄选好猎手。总而言之,寒浞就是千方百计的讨好后羿让其腐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忠于后羿的那些大臣,如武罗、伯因、熊髠、尨圉等人或许看到了寒浞钻营的心思,于是纷纷向后羿进谏。但后羿早已沉迷在了寒浞为其引领的迷途,后羿乐在其中甚至跟大臣们说:能有寒浞这样的义子,是我一生的福分。

而实际上呢,寒浞只是表面上尊敬后羿,实则背地里在诅咒他早死。最后忠于后羿的那些大臣见苦谏无果,最后也只能哀叹一声:有穷国完了。是的,在寒浞的操纵下有穷国正在走向不可逆的深渊,那深渊就叫国破家亡。

后羿不仅不听大臣劝告,反而后来还提拔寒浞做了国相,这一年寒浞16岁。寒浞成为国相后,后羿便把几乎所有的政事都交给了寒浞打理,而后羿则专心在背后享乐。后羿58岁那年又纳了一位18岁的少女为妃,这名少女叫纯狐,是一位诸侯的女儿。

纯狐本不愿嫁给一把年纪的后羿,但碍着天子的威严纯狐又不得不牺牲自己。纯狐进宫后便和寒浞厮混到了一起,两人不仅年龄相当,而且志向也基本相同。后羿践踏了纯狐少女的梦,寒浞则想要后羿的江山。就这样,两个原本不相干的男女在后羿的王宫里勾结在了一起。借着纯狐在后羿耳畔的假意魅惑,寒浞的地位更高了。

篡位灭夏

有了纯狐的配合,寒浞越来越权倾朝野。他不仅完全迷惑了后羿,而且暗中把朝中大臣都换成了自己的死党。终于,到了寒浞20岁这年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决定找机会杀了后羿篡位称王。

不久,寒浞正和纯狐通奸时,正好被醉酒的后羿碰了个正着。后羿怒火不打一处烧,拔剑就像要了寒浞的性命。但这时的后羿怎是寒浞的对手,最后后羿被寒浞杀害。后羿被杀后,寒浞召集朝臣宣布了他的罪状,然后自立成了王朝的新王,并且还将国号改为了寒。

寒浞即位后,立纯狐为正妃。他不仅改国号改元,而且还将后羿的族人赶尽杀绝丝毫不手软。寒浞的王位得来的确无道,不过寒浞做了王后一点也不懈怠。因为他很明白,无论是太康还是后羿,之所以最后亡国都是因为不务正业。又况且,寒浞所控制的不过是夏朝的半壁江山,还没有真正意义上一统天下。

寒浞即位后,不仅在边防上下足了功夫,而且实施了养精蓄锐、削富济贫,减轻平民赋税等一系列政策。某种意义上来讲,寒浞的这些积极政策促进了寒国在短时期内走向了国富兵强。即位之初寒浞即做好了防御,因为他知道夏后(夏朝的统治者,生前称后死后称王)相会联合诸侯进攻他。

果不其然,后来夏后相果然联合诸侯进攻寒浞。幸好寒浞早有防备,所以最后夏后相无功而返。寒浞经济上给平民一些休养生息的机会,军事上加强训练,经过了若干年后决定练一下自己的军队。寒浞练兵可不是红方蓝方那么简单,而是实打实的实战练兵。

夏后相十九年,寒浞向夏后相的控制区进行了一次偷袭。这次偷袭夏后相毫无防备,所以寒浞取得了完胜,掠夺了大批物资。有了这一次的试探,寒浞不仅知道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更摸清了夏后相的实力。于是,后来寒浞又对夏后相的控制区进行了几次攻击。

最后在两个儿子寒浇、寒戏的协助下,寒浞先是灭掉了夏后相的左膀右臂斟鄩氏、斟灌氏两大诸侯,接着就是对夏后相的中央控制区进攻了。寒浞兵分三路围攻夏都帝丘,最后在寒浞的强烈攻势下,夏后相及其族人还有夏后氏的那些大臣都成了寒浞的刀下鬼。

一时间夏后相的王宫里血流成河,这不仅是夏朝的浩劫,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至此夏王朝灭亡,寒浞的寒国暂时统一了天下。

功败垂成

寒浞不仅彻底灭了夏朝,而且对待夏后氏的子孙同样是赶尽杀绝。斩草除根,似乎是每一个王者都必须做的事情。然而,虽然寒浞对夏后氏的子孙大开杀戒,但最后还是落下了一条漏网之鱼。

就在寒浞对夏后氏的后人大肆杀戮的时候,夏后相已经怀有身孕的妃子后缗,神不知鬼不觉的逃过了杀戮。后缗从城墙下面的水洞逃出城,然后逃回了自己的娘家有仍(今济宁)。在那里,后缗产下了夏后相的遗腹子少康

少康在外祖父家长大,后来还在有仍做了官。但不料后来身份泄露,寒浞得知了少康的事情后派出了长子寒浇前去抓捕少康,但最后还是让少康逃走了。少康逃到了有(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西南这个地方,在有虞少康被国君虞思招为女婿。不仅得到了生命的保障,而且还给他官做给他封地和士兵。

虽然最初少康的封地只有四十顷方圆十里,士兵五百人。但有了这些,少康便有了复国的资本。他在有虞时刻以国仇家恨激励自己,刻苦习文练武广交天下能人志士。这时,逃到有鬲(今德州平原县西北)夏朝老臣伯靡,也在暗中联合了斟鄩氏、斟灌氏残存的族人来投奔少康。

少康和夏朝的遗民们,后来组成了一支复国大军。这支军队也许不够专业,甚至组建时间也不是很长。但他们骁勇善战,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洗雪前耻的愤怒。而这支部队也注定是一支虎狼之师,注定最终吞噬寒浞。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少康率领他的复国军先后灭了寒浞的两个儿子寒浇和寒戏,而后就是朝着寒浞的老巢进发了。时年寒浞已经是个80岁的老翁了,早已过了那个厮杀的年纪。寒浞的部下见大势已去,最后也纷纷选择了投诚。最终寒浞被部下捉住送给了少康的复国军,后来寒浞被杀,寒浞的族人也悉数遭到了杀戮。

从君临天下到被杀,寒浞共在王位40年。从13岁被驱逐出故土,到16岁成为一国的国相,再到20岁君临天下为王。寒浞的一生可谓非同一般,虽然他生性狠毒,但寒浞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实际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一句话最深刻的内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寒浞的奋斗史也有诸多令人称道的地方,他君临天下40年结束了太康以来的分裂局面,改元建立寒国。然而这样一位天下之主,却极少被后世史书提及,相信现在也很少有人知道寒浞。

标签: 寒浞后羿少康诸侯寒国有穷氏

更多文章

  • 统治国家六十年的帝王寒浞,史学家为何却将他从史书上抹去?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寒浞,帝王,史书,后羿,后世,史学家

    中国古代的帝王生活,是怎样一幅光景?锦衣玉食,不能形容其万一。后宫佳丽三千,无法诉说其奢靡。无论昏庸还是贤明,史书上总有记载,只因他们将全天下的权力都集于一身,欲之所在,顷刻即达。只因他们的决定,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都会发生改变。然而世人没想到,曾有一位帝王,没能享受这种待遇。历史久远,资料难以补足,

  • 寒浞杀后羿夺取大权,还霸占其妻妾生下二子,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寒浞,后羿,少康,曹操,大禹

    寒浞对后羿取而代之,夺其妻妾生孩子后,彻底灭掉了夏朝,建立了寒朝。寒浞晚年,夏朝王子少康上演了夏朝幸运般的汉姆雷特。寒浞和他的两个儿子寒奡[ào]、寒豷[yì]被少康所杀,少康埋葬了寒家王朝,再造姒家王朝——夏朝!这就是少康复国!一、“传不过三代”的夏朝少康复国是因为太康失国,太康何许人也?曹操曾经

  • 夏朝历史人物——第五任君主“姒相”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日落看比俺还标签:君主,寒浞,诸夷,帝相,姒相

    人物简介:姒相,生卒年不详,姒中康的儿子,夏朝第五任君主,在位28年。妻子后缗,有仍国首领有仍氏的女儿。姒相乃是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征服诸夷,力求恢复夏朝的辉煌,可惜碰到了更厉害的对手,最终身死,导致夏朝中断了40年。好在他留下了个好儿子,替他完成了心愿。主要事迹:1、征服诸夷中康病逝后,他的儿子姒

  • 姒相(夏朝第五位君主)——夏朝真正意义上的流亡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拥有你全世界呀标签:少康,后羿,君主,流亡,寒浞

    姒相(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斟鄩(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夏朝第五位君主,中康之子,少康之父。妻子后缗,有仍国(山东济宁)首领有仍氏的女儿(后缗,少康之母,一个很伟大的女性,冒死为夏王朝留下了香火,因为她才有了后来的夏王朝的“少康中兴”)。共在位28年。太康失国被有穷氏的后羿流放后,后羿本打算自己

  • 重夺夏朝统治,进入夏朝统治巅峰的的两代君王:少康与姒杼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少康,孔甲,后羿,寒浞,君王,王位

    夏启通过禹的安排,顺利从伯益手中接过了领导位置,从此中国正式进入了家天下的夏朝。而在夏朝的发展中也是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反复。姒太康这个纨绔子弟继任后被后羿赶出了国家,而后羿在晚年犯下了跟太康一样的错误沉迷声色,最终被他的义子寒浞和小老婆纯狐搞死在寝宫。而寒浞接过了后羿的交椅,改国号为寒。除掉后羿,成

  • 夏朝历史人物——第八、第九、第十任君主姒槐、姒芒、姒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奔跑吧向阳光标签:君主,爵位,姒芒,姒泄,历史人物

    姒槐简介:姒槐,又名芬,生卒年不详,姒杼的儿子,夏朝第八任君主,在位44年。姒槐也是个有为之君,跟其父亲一样,喜欢征战。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居住于东南方的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部落,进一步扩展了夏朝的势力。同时夏朝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姒芒简介

  • 夏朝历史:少康中兴,姒少康是如何扭转乾坤的?杜康为何指代酒?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夏的诗标签:少康,杜康,中兴,寒浞,虞国

    上期讲到寒浞杀了后羿,夺了夏朝的江山,为了坐稳江山,一直派兵追杀夏后族的后代。却不知姒相的妻子后缗从狗洞里偷偷逃回了娘家,在母亲家族的庇护下偷偷生下了姒相的遗腹子姒少康。姒少康从小就表现出了他惊人的聪明才智和调皮捣蛋,他不仅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馊主意特别多,从小就把小伙伴们整蛊得够呛,在玩伴的靴子

  • 夏朝历史人物——中兴之主“姒少康”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少康,中兴,寒浞,君主,历史人物

    人物简介:姒少康,生卒年不详,姒相的儿子,夏朝第六任君主,在位21年。少康是一位伟大的君王,自幼历尽苦难,立志复国。复国后勤于政事,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安定,使夏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史称"少康中兴"。主要事迹:1、成长历程姒相兵败自刎后,其妻后缗逃至母家有仍氏之地,生下遗腹子少康。姒少康从小就

  • 《华夏炬光 · 关龙逄》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组诗二十一:山林子

    历史解密编辑:山林子标签:复兴,中华民族,华夏炬光·关龙逄,华夏炬光 · 关龙逄

    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组诗之二十一华夏炬光(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关龙逄关龙逄颂关龙逄夏大夫兮 豢龙后代死谏开先第一兮 夏末贤臣夏桀建造酒池兮 可以运船池中之酒可供兮 三千人饮逄向夏桀进谏兮 正行仁义国家长治久安兮 节财爱民王今挥霍财物兮 杀人无度君头上悬危石兮 履冰危近头顶危石无不兮 被石覆压脚踏春冰

  • 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在关龙逄墓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魅力河东标签:运城市,盐湖区,义务植树,关龙逄墓,植树活动,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中心

    不负春光添新绿 阳春三月植树忙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春风拂枝吐新绿,正是种植好时节。3月27日上午,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组织党员干部职工40余人到关龙逄墓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此次义务植树活动旨在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绿满运城”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