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教科书上必背的一篇文章就是选自《列子》的《愚公移山》,自从领导有一次开会提到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这篇文章就成了重点。
长大后我经常想,你家被山挡着,出入不方便,是搬家容易还是搬山容易?邻居有人提出意见,老头还顽固不化,不禁让自己受累,还连累子孙后代,说什么:“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最可怕的是他的子孙后代没有一个提出异议。
好在最后玉帝帮了忙,但无神论的国家是没有玉帝的。
《山海经》里讲了夸父的故事: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图片
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口渴,想要喝水,喝了黄河、渭河的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他又去喝北方的大湖水。夸父还没有到,就在半路渴死了。而他死后遗弃在手中的手杖化作了桃林。
你说世界上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你却选择最没意义的事,不仅喝干了几条河,还把自己累死了,何苦呢?
《山海经》里还讲了一个精卫填海的故事,其实大同小异,都是讲人定胜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你可以把这些理解为歌颂坚持不懈的毅力,也可以理解为一根筋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当然教科书吗,肯定宣传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