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今天港股商汤迎来解禁日,然而股价开盘即闪崩,同日高管发布公告承诺延迟自身持股禁售期,这一系列操作到底意味着什么?
6月30日一开盘,港股市值2000亿的“AI独角兽”商汤-W $00020.HK 直线跳水,截至午盘跌44%,当前市值缩水至1102亿港元。
市场震惊的原因在于,商汤科技作为一只成交量长期霸榜前列的巨兽,还在今年2月被纳入了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综合指数,本可以在今年8月纳入港股通标的。
而从近一个月走势来看,商汤也走出了亮丽的上升曲线,本想着是“入通”前的“稳扎稳打”,没想到在6月最后一天来了个超级大反转。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商汤战戟沙场?
原来这天,商汤迎来了天量级别的解禁!
6月30日正好是基石投资者和小股东的解禁日,也就是今天协议已到期,商汤允许IPO基石投资者和小股东卖出自己的股份了。
去年IPO基石投资者所认购的10亿3千万股,占新股发行部分的69%,约占总股本的3.1%,可见数量之庞大。
本应该是基石投资者大股东把酒言欢庆祝胜利退出的日子,商汤却在早间发出了一则延迟高管股东解禁的公告。
大概是商汤为了减少这一个利空带来的冲击力,于是祭出了一个大招:让所有高(忠)管(烈)表了一下军心,表示“管理层会继续持有自家的股份,高管看好公司的前景和未来”。虽然基石可能不在了,但是高管还在(船在人在)。
那到底解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引起一只股票的浩劫?难道每一只股票都会在解禁日暴跌吗?
小编作为港股市场的老司(韭)机(菜),今天商汤突然唤起了我对去年快手的解禁闪崩的记忆,其震撼程度跟商汤比起来可谓是有过之无比及。
就拿快手作案例。去年8月5日,短视频巨头之一快手迎来38.82亿股解禁,当日股价度大跌15%,报89.1港元/股,再度刷新历史新低,而后10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达到23%。
解禁即解除股票的卖出限制。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限售股,一只新股上市初期,原始股东或者基石投资者持有的份额不能抛售,这部分就是限售股。因此解除卖出限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利空”,毕竟大股东也能减持了!你说慌不慌?
目前,港交所规定控股股东在上市后6个月内不得减持出售其持有的股份。为了维护股价及向市场表明管理层、早期股东对公司的信心,某些公司的大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会在招股书内自愿承诺6个月、12个月甚至更长期限内不减持;IPO时引入的基石投资者,一般也会承诺在新股上市6个月内不减持股票。
一旦过了这段禁售期,这部分股票就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解禁后股东是否选择抛售,什么时候抛售,都由持有人自己决定。
解禁作为资本市场一项比较重要的规则,对于上市不久的公司而言是一次重要的大考,在这一过程中,公司股价大都会在短期内面临较大波动。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股价处于低位,随着解禁后流通股数量增加,股票流动性增强,对于股价处于低位,且基本面较好的公司而言,解禁可以解读成利好。
招银国际证券表示,有的股票之所以在解禁后遭到大规模抛售,是因为上市期间是港股市场正处于近一年高位,IPO发行接近顶峰时定价。
因此解禁后的风险比平时更高。此外,其他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在锁定期满前卖出,以避免此类风险。
既然解禁是利空,那“沽空”自然就成了应对的妙招。
要知道解禁都是有具体日期的,所以在大票解禁之前,投资者如果看衰股价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下行,那么大可选择融券交易,也就是沽空。
简单来说,就是提前借入股票卖出,然后等待价格跌到一定的位置以更低的价格买回来,这样股民就可以赚到丰厚的差价。
确实早有机智的發友,靠沽空商汤在今天赚了50个点。
编辑:Amy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本文来源于新浪集团旗下港美股服务平台华盛通APP资讯专栏,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