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妇好鸮尊#
#妇好鸮尊:回望青铜时代的巅峰#
一:商代的青铜器铭文分为内壁铭文和外壁铭文。
{上图为商代青铜器戍嗣子鼎,铸造年代:商代晚期。出土时间:1959年。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后冈遗址}
商代青铜器的内壁铭文很常见,“戍嗣子鼎”的内壁铭文就是一篇记载商代历史的文章。
{上图为商代青铜器妇好鸮尊的外壁}
商代青铜器的外壁铭文,却鲜有学者去研究它。大部分的学者,会觉得商代青铜器的外壁刻画的是一些繁复的图案,没有文字。
仔细研究,就能发现在青铜器妇好鸮尊的两个耳朵上,发现左右对称的刻画有2个“丄”字。
【集韻】上,古作丄。
“丄”shàng字,是“上”字的古字。
或许有人会说,一个单独存在于商代青铜器外壁的刻画文字,能起什么作用呢?
《说文解字》丄:高也,此古文丄。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为平原地带,显然不是高原地区,又不产铜,如何能出土数量庞大的青铜器呢?
二:妇好小樽外壁蝉纹里隐藏的3个文字:回二关{闗}。
{上图为妇好鸮尊的外壁铭文}
铭文识读:帚。
妇好鸮尊的外壁铭文“帚”字,展示得比较明显。但是,很多的外壁铭文如果隐藏在图案里,就很难发现了!
{上图为妇好鸮尊喙部的蝉纹}
在上图青铜蝉的身体部位,刻画有3个文字,读作“回二闗{关}。
妇好鸮尊蝉纹身体内,起始处刻画有2个左右对称的“回”字。
【正字通】回回,國名。西域大食國種也。
{上图为商代西域大食的地理位置图}
青铜器妇好鸮尊蝉纹里刻画的“回回”文字,是指商代的中亚,西亚和北部非洲地区,这一区域古称为白衣大食,绿衣大食,黑衣大食。
{上图为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侯家庄出土的古人类头骨}
安阳殷墟主要发掘者李济在《安阳》一书中提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殷墟中出土了一些黑人、白人头骨。在殷墟出土了蒙古人、黑人还有高加索人(白人)的头骨,但是这些人的头骨都是在殉葬坑里出土的,头骨的主人都被残酷的处决了。在李济看来,这些白人地位极其低下,属于“牺牲品”。那么,这些白人头骨究竟有何来历,背后隐藏了中华文明一段怎样的事迹呢?
上图妇好鸮尊蝉纹里刻画的这2个文字,读作“二闗{关}”。
笔者认为:于距今5000年-3230年前后,在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建设有2个国家海关。第一个海关,在甘肃省敦煌市的党河边上。第二个海关{二关},在甘肃省兰州市的永登县。
【周禮·地官·司關】:司關,掌國貨之節。以聮門市。
笔者认为:妇好鸮尊蝉纹里刻画的“闗”字,词义是指“丝门”,词义是指距今5300年-3230年前中国丝绸往西方出口的缴税海关。
“闗”字是指商代青铜器妇好鸮尊的铸造地就在位于甘肃省永登县的“二关”海关城,该青铜器是从甘肃省永登县运输到殷墟遗址埋葬的!
{上图1为商代青铜器戍嗣子鼎铭文,图2为古代城市建筑模型}
青铜器铭文节选识读:才{在}阑閒jiān。
笔者认为:青铜器妇好鸮尊外壁刻画的文字“二闗”,是指位于甘肃省永登县的“阑閒jiān”丝绸之路海关城。该古城的遗址依旧沉睡于地下,目前没有被发现。
{上图1为妇好鸮尊,图2妇好雕像,图3,4为妇好甲骨文“登”字}
三:妇好鸮尊青铜器还有很多的外壁刻画铭文,期待着读者们自己去研究。
{上图为妇好鸮尊犄角处刻画的外壁铭文}
在妇好鸮尊青铜器的犄角处,刻画有8个文字,期待着读者们自己去研究它们所述说得精彩历史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