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亦称踏青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有清洁明亮之意。它不仅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光的美妙时节,也是一个中华民族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传统节日。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传统节日,加深对清明节的了解,近日,尧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蒲公英妇女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开展“寒食祭扫英雄家 缅怀先烈忆往昔”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工作人员通过PPT给孩子们们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活动中,工作人员给孩子们分享了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先烈们的敬意和怀念,在慎终追远中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报国志向,涵养家国情怀,激励前行步伐。
清明是节气,也是非常特别的日子,除了扫墓祭祖,也可郊游踏青,故此时节,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有欢乐赏春的开心气氛。古人把最深的思念,最美的春景,藏在了清明诗词里,活动中,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一起诵读古诗词,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祭拜先人,寄托哀思。
活动最后,为了提倡文明祭祀,工作人员给小朋友们讲述了公祭悼念、家庭追思、网上祭故人等多样式,帮助孩子们树立环保意识,不要在道路、小区、草坪、广场等公共场所焚香烧纸、抛撒冥币,不鸣放鞭炮,不采用“塑料花”等不易降解祭品,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共同维护绿色的生态环境。随后,工作人员指导孩子们一起制作手工菊花。工作人员首先为孩子们演示制作纸花的方法和技巧,孩子们听得认真、学得专注,在他们的巧手之下一粘一拼,一朵朵寄托着清明哀思的立体纸菊花呈现在大家面前。
“亲手制作的菊花献给革命先烈,这样的祭祀方式既文明又环保,非常有意义。”参与制作菊花的同学开心地说道。孩子们纷纷表示,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摒弃陋习,做倡导文明祭祀的宣传员,为建设美丽和谐尧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此次活动的开展,既增强了孩子们对清明节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又让孩子们懂得了做一名传播“文明、绿色、平安清明”小使者的真正内涵。
(来源: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