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庚迁都是历史上受到阻力最大,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都城搬迁。盘庚迁都到殷,励精图治,重整吏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此后商王朝存续二百多年的时间里,都城再也没有搬迁。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盘庚迁都主要是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自然环境因素;另一方面是政治环境因素;第三方面是地理环境因素。其中,政治环境和地理环境因素是促成盘庚坚持迁都的决定性因素。
自然环境方面,可以改善商王朝国都的自然环境。盘庚朝迁都前,已经历过四次迁都。都城依次为亳、嚣、相、庇、奄。盘庚迁都前,对前几次都城选址进行了对比,最后决定迁都至殷。殷地的土地相对比较肥沃,同时历史上很少有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人们得以巩固生产、休养生息。
政治环境方面,缓解商王朝内部矛盾。一是通过迁都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的剥削,导致统治阶级与平民和奴隶之间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迁都之后,盘庚告诫官吏不要积聚财物,应施惠于民,极大地缓解了阶级矛盾。二是可以缓和统治阶级、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矛盾。迁都前,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腐败,各派势力勾心斗角,王室内部的王储之争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造成王权被削弱和贵族势力膨胀。迁都后可以借此改变贵族优势,削弱贵族实力、镇压异己,巩固王位。
地理环境方面,可以缓解商王朝面对的恶劣外部环境。经过“九世之乱”后,商王朝势力逐渐衰弱,原来臣服于商朝的少数民族和诸侯国也都纷纷叛乱。迁都之后,可以避开叛乱势力的攻击,都城比较安全,外部干扰少了,统治就稳定很多。
[图片5]
由于迁都冲击了王室成员、奴隶主贵族们的直接利益。所以,原来的王室成员、奴隶主贵族们为了贪图安逸,更不愿意离开自己多年营造起来的势力范围,害怕势力范围的重新分割。甚至有部分势力较大的奴隶主贵族还煽动平民、奴隶起来反对迁都。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王族、贵族们请来,恩威并重的挫败了反对势力。最后,他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
盘庚是商朝时上承上启下的君王。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研读上古时期、前朝及本朝的兴衰史。少年时代的盘庚看到朝政衰败,民不聊生的现状,深感不安。盘庚迁到殷后,他一改往日王族奢侈、淫逸的风气,选贤任能、惩恶扬善,论功行赏,重新以法度正天下,使贪污腐化、夺权争利的内耗得以控制。在经济上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税负,使人们的思想行为逐渐回归质朴,使商王朝又逐渐恢复了汤时代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