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芈月太后与昭襄王嬴稷对秦朝统一天下有何作用

芈月太后与昭襄王嬴稷对秦朝统一天下有何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51 更新时间:2024/3/9 4:13:46

秦昭王在位55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超过他的只有3位),秦昭王在其55年中(当然,这中间应当还有他的母亲宣太后摄政掌权的10-20年)彻底解决了西部少数民族问题,彻底打败了魏国(魏国成为秦之附属国),彻底摧毁了赵国的生力军(长平之战活埋赵国40万兵),彻底征服了楚国(把楚国都城从大城市赶到小乡镇),彻底结束了周朝890年的历史,彻底削弱了韩国和齐国。

一句话,凡有实力的国家都被秦昭王一概削弱,为后来赢政统一作出了八成的准备……使秦国真正成为六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而且是他国无可憾动的“老大”地位!秦昭王到赢政中间只有4年的过渡,虽历三世,可中间的三世都是短命的(秦昭王的儿子在位只有3天;其孙在位只有4年),秦昭王把刺都除干净了,赢政只是捡了个大便宜。

所以,秦昭王是秦统一中国最为关键的人物。

因对秦国这段历史的厚爱,故不大看电视的我对正在热播的《芈月传》很有兴趣,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部剧的编剧,该剧的编剧可能是个女的,眼光全在宫斗中,无法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及军事各方面来把控全局——不只是因为编剧把历史诸多人物如春申君黄歇往前移了40年,把一代名相甘茂黑化,把秦武王丑化等。

更重要的是编剧的内在逻辑混乱让人无法认可,比如该剧35-50期把赢稷奉为“神童”以致赢驷欲废嫡立幼,既然小赢稷如此聪明能干,为何在其18岁登基时还是“黄口小儿”?——赢稷出生于前325年,登基于前306年,要知道秦武王赢荡也是19岁登基的哟,该剧赢荡19岁已成人娶妻,而18岁的赢稷却还是依在母亲身边的“小孩”,“神童”赢稷登基竟不能亲自理政——总之,这编剧把观众的智商全侮辱了。

编剧这些安排也许是想把宣太后塑造成一个受尽百般磨难的救世主,但真实的宣太后真的是受尽百般磨难的吗?宣太后真的是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的吗?非也!从有限的历史文字资料可以推测出宣太后是一个具有极强的政治活动能力的女强人,她跟千年后的武则天相比绝不逊色。

宣太后的舅舅向寿,同母异父弟弟魏冉在秦惠文王、秦武王时已是带兵的将军,手握重兵的,我们可以推测,在秦武王赢荡举鼎身亡后,武王的母亲魏夫人(电视剧中把武王的母亲改成虚构人物芈姝)已立其次子赢壮为王,引起众王子兄弟们争夺王位,芈八子也是竞夺者之一。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赵武灵王带兵从燕国接回公子稷,在宣太后众掌握兵权的亲戚合力支持下夺取了王位,并与魏夫人(史书一说魏夫人早于武王逝,一说魏夫人拥公子壮为王)武王后拥立的公子壮集团展开了三年“内战”,而不管是惠王后还是武王后,都是傻白甜的有胸无脑之女流毫无政治眼光的小妹,可羋八子却高瞻远瞩心狠手辣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熟练于政治权术最终成为大赢家。

或许赵武灵王与宣太后一家子背后有着某种交易,这均可以展开合理的想像,就是这位秦昭王长平一战活埋赵国士兵40万,使赵国从此一败涂地,如果赵武灵王泉下有知,定会把棺材板撞破——当然,这是后话。

到底哪一种更接近历史真实?我更倾向于赵武灵王与宣太后家亲戚们合力夺权这一说法(赵武灵王是想借拥立秦君而操纵秦国,联秦而霸中原,事实上赵武灵王在拥立赢稷后让秦推行胡服骑射,与赵国穿一条裤,赵武灵王在位时秦赵之间没有战争),因为枪杆子里出政权,赵武灵王时期,列国最强者,赵国扶持的公子稷上位可能性更大。

而在秦国内部,宣太后的亲戚们早已扎下深根,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发挥无尽的想像,宣太后政治手段绝对一流,能在秦王赢驷时把亲戚们安置重要位置,并且在秦武王时不倒(可以推测宣太后是假意讨魏夫人欢心的)!宣太后如此八面玲珑的政治手段恰好印证了她后来垂帘听政时的出色表演。

宣太后掌握秦国实权后,把有“二心”的赢氏公子们全部斩首,重用弟弟魏冉(穰候)与芈戎,另外两个儿子赢俚与赢市,时人号称“四贵”,全面展开对外战争,几乎每年都有,宣太后驾驭战争机器所向无敌,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更加巩固了她在国内的政治,所有异见都被湮灭,宣太后继承了孝公与惠文王的遗志,遵商君之法,让秦国士兵战无不胜,从这个角度来说,宣太后不但是个政治家,还可能是个军事家。

大约过了20年,宣太后50多岁,秦昭王40岁左右,在宣太后言传身教下,秦昭王完成了一个帝王的蜕变,逐步接手亲政,秦昭王学会了宣太后的政治手段,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把母亲的势力予以削弱——处理“四贵”,对外不断发动战争,把秦国这部强大的战争机器向列国排山倒海地开过去,开过去,把所有阻止秦国战车前进的障碍一一扫除。

秦昭王逐步取代其母宣太后执政是可以通过文字资料进行合理推定的,试想想如果没有宣太后的默许,位高权重的穰候四贵们能轻易被解决吗?宣太后为什么会默许秦昭王的杀亲行为?因为宣太后是个真正的政治家,为了大秦,没有儿女情长(如果编剧与导演能从中下功夫,或许能拍出一部不朽之作)。

写小说或者戏剧,这一段才是最出彩的。《芈月传》为何不再这方面下功夫?秦昭王废母亲外戚权力逐步掌控秦国这一过程最能反映宣太后的政治觉悟,表现宣太后的政治家本色,我感到有些可惜!很好的一个历史素材被浪费了。

也许是杀伐太重,在后世的儒家文人笔下,秦昭王及其母亲宣太后的事迹慢慢被掩盖,被弱化,也许是秦统一中国后只存续短短的二世不到20年,自汉以来各朝各代知识人士对秦的“误解误读”日深——凡此种种,宣太后及秦昭王曾经的显赫与荣光被无情的埋入历史的厚重尘埃。

我支持秦始皇陵兵马佣可能是宣太后的兵马佣这一假说,因为宣太后与秦昭王是秦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些兵马佣,他们有能力和条件来做这些兵马佣,宣太后与秦昭王统治的50多年,秦国是蒸蒸日上所向无敌的,他们要用宠大的地下兵马佣向后人昭示他们的丰功伟绩,我们从出土的兵马佣上看到斑斓的色彩,正是女人所爱。

总之,没有宣太后与秦昭王,就绝对不可能有秦统一六国!

我们今天用科学的眼光重新来审视秦统一中国之历史,理应还原历史真相,正是宣太后秦昭王这些被二千年误读的君王推动了多民族融和,推动了中国统一,以致今天中国在全球能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仅凭这一点,我们不得不认同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标签: 芈月昭襄王嬴稷秦朝

更多文章

  • 万历皇帝的政治态度对明朝的灭亡有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万历,皇帝

    看到万历朝鲜之役的时候,我想起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那时候的明朝,作为世界上鼎鼎有名的大国,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不可侵犯,就算明代的百姓再怎么妄自菲薄,谈起自己的国家,那也是与有荣焉——甚至连统治者也不觉得明朝会亡,尽管他们已经知道朝廷有了困难,却从不认为,那就是致命的危

  • 古代的那些帝王将相是怎样得到别人的支持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皇帝

    曹操同处三国时期,刘备的老对头曹操感动人的功夫也不逊色。公元200年10月,官渡之战刚刚结束,曹操的军队在清理战利品时,发现了一大捆信件,一个官员抱着这些信件匆匆来向曹操汇报:“丞相,袁绍仓惶逃跑的时候,扔下了不少东西,其中有一批信件,是京城和我们军营中的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曹操接过来看了看

  • 允礼是不起眼的王爷清廉忠直得雍正重用最后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允礼,雍正,清朝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人物,被很多电视剧刻画成一位温柔多情、英气逼人的翩翩公子。历史上的他是康熙的第十七子允礼,雍正异母弟弟,母亲是纯裕勤妃陈氏。由于母亲陈氏出身低微,注定了他只是皇位争夺的旁观者。康熙也没让他参与政事,塞外打猎时才会带着他。到康熙去世时,他也只是一个皇十七子身份,没有任何封号。远离政治

  • 秦始皇有什么身世之谜?秦始皇身世之谜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秦朝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在这段文字里,你还看不出司马迁有多少暗讽,但一个王子——即异人——又叫子楚——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生父——竟然是

  • 为什么说唐宣宗李忱是唐朝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玄宗,李忱,唐朝,皇帝

    忱即位之后,忽然摒弃了弱智的假面具,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胆识、智慧和魄力,不但解决了为患长达五十年的“牛、李党争”,而且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最终还把沦陷于吐蕃人手里将近百年的河湟失地全境收复,让晚唐天空呈现出最后一抹绚丽多彩的晚霞。从弱智儿到流亡者,再到游方和尚,最后君临天下,唐宣宗

  • 汉高祖刘邦有着怎样的早年经历?刘邦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高祖,刘邦,汉朝

    公元前256年冬月,刘邦出生于沛丰邑中阳里,和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非常要好,幼时和卢绾交好。高祖长的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年龄稍长后,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日后在统一天下之后,刘邦还拿此事和刘太公开玩笑:“您看我和刘仲(刘

  • 周皇后是末代皇后也是贤后有情有义以身殉夫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皇后,崇祯,明朝

    故事还要从头说起。周奎,他是大明朝上亿芸芸众生之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平头百姓。他家境贫寒,自从从老家苏州到了北京做了“北漂一族”后,发现日子越发难过了。要知道“京漂”在大明朝这座最繁华宏伟的城市里面临的生活压力是虐心的。无奈,周奎只好靠在前门大街算命为生。如果日子这样下去,也许江湖上顶多会多一

  • 秦始皇嬴政是怎么死的?秦始皇活了多大岁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嬴政,秦朝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或许秦始皇注定是一名历史上的争议颇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样引起了后人的争议。目前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死于疾病,一说死于非命。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关于秦始皇之死,《史记》记述很多,分别见

  • 五代时期楚国第一君主马殷和酒囊饭袋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楚,皇帝,马殷

    楚王马殷,字霸图,公元852年出生于许州鄢陵。五代十国时期开创了楚国,是南楚的开国君主。公元894年,率领部队一起进入湖南,占据潭州。公元897年,马殷被推举为主帅,在后来的几年间,马殷率领自己的部下占据湖南剩余各州,终于统一了湖南,建立了楚国。马殷与中国历史上大部分英雄人物一样,都是出生于一个贫困

  • 大智大勇的西周奠基人姬昌:死后却没有被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朝,西伯侯,姬昌

    西伯侯姬昌,殷商帝辛时期西岐诸侯,治理封地兢兢业业,深受当地百姓拥护爱戴,有一手好算法,礼贤下士,广招人才。其他诸侯对朝廷不满,唯一作法就是兴兵讨伐,姬昌却是安安心心治理自己的领地,他不是不忠心,没不是没有雄心,而是在等,等待人才和时机。朝廷招四大诸侯进京开会,目的很明了,你们几个实力太大,诸侯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