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广是谁李广简介 为什么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是谁李广简介 为什么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65 更新时间:2024/1/22 19:28:54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里的飞将军就是指的李广,在人才济济的西汉,李广确实不算特别出众,在他的前面是霍去病卫青周亚夫,这几人无论是战绩战法都是兵家翘楚,在整个古代战争史也都是赫赫有名的。而李广在战术兵法和为人等方面,的确都比前几位逊色很多。那么,李广究竟有什么战功战绩值得为人称道,战绩不凡的李广又为何难以封侯?

李广,出生年月不详,汉族,陇西成纪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任骁骑将军,率领万余骑出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李广佯死,后又逃回汉朝,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李广的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李广家族世代接受仆射这一官职。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公元前166年,匈奴进犯,李广就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射,斩杀匈奴很多,被任为汉中郎。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也显示出他过人的军事才能,当时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但之后接受梁王印信,是其一生不得志的开端。

此后十多年,李广是汉朝在长城一线抵抗匈奴进攻的主将,曾先后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云中、代郡、雁门、右北平等地太守,善打硬仗之名传于天下。公元前123年,随卫青出击匈奴,全军皆有战功,惟李广后军无功而返;公元前121年,率几千骑兵配合张骞部攻击匈奴,被匈奴四万兵围困,奋战两日,兵马损失殆尽,但坚守至援军到,功过相抵;公元前119年,70多岁高龄仍随卫青出击匈奴。

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有一句名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作为西汉名将李广,有飞将军之誉,一辈子同匈奴作战,匈奴人闻风丧胆。那些名望不如他的人都封侯进爵,只有李广落魄不堪,最终还因军事失误而自杀。这是不是汉武帝和卫青他们压制人才?李广本身可能算不上大将,但是的确打仗身手不凡是个好的将士,缺乏的就是打仗的头脑。他作战勇敢,行事果断,一代名将李广竟然没有捞到区区一个侯爵,不得不让人感到费解。

李广飞将的称号是胡人给的,可见他在边关威望之高,声势之隆,但他在几次大阵仗前却显得手足无措,说明他是个缺乏大规模指挥能力的人。平心而论他的才能确实比不上年轻的一拨,但是终生都不受帝王的宠爱,究其原因大概有这些缘由吧。

个人性格太随性。李广身上有着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自己出身在名将世家,很会骑马射箭,因此内心对功名的追求,渴望有所建树这种心理,促使他心中英雄气概的形成。他擅长射箭,有一次把一块石头误认为是老虎,一箭射去,竟然射进石内,让周围的人对他的箭法都目瞪口呆。他带兵也很有特色,时人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李广先后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上郡为太守,防御匈奴,以能打仗而出名。他个人性格比较随和,很能与士卒打成一片,不摆架子,行军又不讲规矩,不喜欢被公文程序化的东西给束缚。他的部队单兵作战能力都很强,而且下属也乐意随他拼杀。但是,李广用兵作战过于随意,能大胜也会大败。李广虽“才气天下无双”,然充其量不过是先锋勇将之才,并非驾驭全局的统帅之才。对于士兵来说,可能会喜欢这种不拘小节,能与士兵一同相处的将军,但是皇帝却未必喜欢,这种打仗没有十足把握的将领。

李广胸无城府也是他的一个致命弱点,在跟随者周亚夫平定七国的叛乱时,作为朝廷命官,他在私底下接受了梁王授予的将军印信,这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在李广看来无可厚非,但是在有心人眼里,他就收了印信就是不守规矩的举动,而不守规矩的臣子,皇帝都不会重用且会加以防范的,这为以后他难封侯留下了伏笔。

人无完人,就算是名将李广也有不完美的一面,虽然名声很大,作战勇敢,但同时又很自负,作战全靠自己逞匹夫之勇硬碰硬,在杀敌的同时自己的兵力也受到相当大的折损。他一得志就杀了敢于顶撞他的霸陵尉一事来看,可见他的心胸并不开阔。当他随卫青出击匈奴时,对安排他迂回出击不满,一心要打先锋。看到不如自己的将领一个个立功封侯,又抱怨自己命不好。从这种争功心理和怨天尤人来看,李广确实存在某些问题。汉武帝和大将军卫青有意压抑他,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李广与匈奴的多次交战中,并没有体现出过人的作战天赋和能力,相反虽然每次他都能够取得胜利,但是只管胜利而不论牺牲多少士卒。一仗打下来,敌我伤亡对比经常得不偿失,或得失相当这样的折损率皇帝是真的伤不起,自然难以立功封侯。

至于李广未能封侯,那是个人和历史造成的悲剧。很多人还是很敬佩他的,佩服他的气节,被俘虏之后明知自身难保仍逃回汉朝,仅从个人勇力和节操来看,他还是很值得欣赏的。

标签: 李广

更多文章

  • 乞丐皇帝朱元璋的传奇帝王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是中国古代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不同于历史上很多出身显赫的开国帝王,朱元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莽皇帝,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还曾经给地主家放过牛。朱元璋画像元朝末年政治愈加腐败,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为了生存,朱元璋曾经剃度出家,做过50天的小和尚。寺庙断粮之后,他又被

  • 赵奢论税如何反映出赵奢的远见卓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奢

    赵奢论税赵奢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他不仅在前线战场上战功赫赫,而且文武双全,即使担任文职也能有杰出的表现,早在他早年担任收税官的时候他就展现了自己的杰出的才能,因此得到了赵王的重用。赵奢论税早年赵奢名声不显的时候还只是赵国的一个收税的小官,当时他去平原君家里收税,结果平原君家里的仆从不肯交税,平原君

  • 百里奚:秦国五张羊皮换来的千古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百里奚

    “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欲从楚国赎出战俘百里奚的一段话。楚国同意将百里奚交还给了秦国,于是,百里奚就回到了秦国并当上了秦国的丞相。就这样,秦国五张羊皮换来的丞相百里奚,便有了“五羖大夫”之称。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宇里,名奚。春秋时楚国宛人,宛即今日河南南阳

  • 小明王韩林儿到底是不是被朱元璋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林儿

    朱元璋 韩林儿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来取名兴宗,现在安徽凤阳人。 韩林儿是元朝末年红巾军的领袖人物,其父亲曾经用白莲教的名义组织群众起义,在父亲死后韩林儿和自己的母亲逃亡至武安。随后被父亲的手下迎接回亳州,自立为帝,史称小明王。朱元璋画像朱元璋韩林儿两人分别在元朝末

  • 明朝将领李成梁九个儿子也战功赫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将领李成梁,李成梁儿子

    李成梁生于明代嘉靖五年,卒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共享年90岁。李成梁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将领,他和戚继光为明朝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李成梁,后人评价他为有功有过,李成梁的功绩在于镇守明朝东北边境四十载,为明朝的安定做出了军事上强有力的保障。在李成梁的镇守边境期间,立下的战功无数,女真等外族均不敢

  • 揭秘李秀成究竟有没有投降曾国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秀成

    李秀成究竟有没有投降曾国藩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在太平天国的后期将领中李秀成与陈玉成是最出名的,也是战绩最卓著的,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被清军攻破,李秀成带着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而出,但是由于李秀成的马让给了幼天王,自己的马跑的慢而与大部队走散,后来被村民抓住献给了

  • 魏无忌为了改变魏国的命运都做了什么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无忌

    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前243年),魏昭王的儿子,与安釐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前276年,被封信陵,位于河南省宁陵县,被后世称为信陵君。魏无忌与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和平原君赵胜四人被当代人称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为人宽厚,待人有礼,经常礼贤下

  • 春秋时期最具杀伤力的一个“美荡妇”竟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姬

    此时的夏姬已年过三十,正向四十迈进,虽徐娘半老,但仍是云鬟雾鬓、剪水秋眸、肌肤胜雪。没有多久,经常进出株林的孔宁与仪行父,先后都成了夏姬的床幕之宾。俗话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如狼似虎,可见这个年岁的女人最具杀伤力!纵观历史上具有如此杀伤力的荡妇非春秋时期的大美人夏姬莫属。夏姬,春秋时期郑穆公之女。

  • 南宋韦太后:第一次与男人同床竟惊吓尿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韦太后

    一开始,苏老爷以为韦氏是偶然害怕,于是好言安慰,命人换来新被褥,没想到一会儿韦氏又尿床了,一会功夫换了几套被褥,让苏老爷子大骂晦气。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三月底,北宋都城汴梁被金人攻破,北宋二帝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皇子、公主、朝廷公卿几千人被金人掳掠北上。昔日的天潢贵胄、金枝玉叶一夕之

  • 庞涓厉害吗:庞涓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庞涓

    庞涓简介庞涓,出生日期不详,死于公元前341年,战国初期著名将领,是魏国的著名将军。庞涓的出名不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而是因为他的对手孙膑。孙膑是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人,谋略和军事才能都非常的出众,庞涓和孙膑有着同一个师傅,算起来也是师兄弟。庞涓画像历史上有关庞涓生平的介绍不是很多,都是在介绍孙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