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废帝刘辩:董卓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少帝自己称霸?

东汉废帝刘辩:董卓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少帝自己称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58 更新时间:2024/1/18 14:50:59

汉少帝刘辩

东汉少帝刘辩,历史上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东汉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在位仅仅五个月,英年早逝,去世时只有15岁,他在位时,东汉政权早已名存实亡。

汉少帝刘辩

刘辩(公元176-公元190年),汉灵帝刘宏死后,年仅15的刘辩便登基为王。话说,汉灵帝原本属意的人并非刘辩,而是陈留王刘协。刘宏曾在群臣请求立太子之时,对刘辩的评价是“刘辩行为轻佻。不具备帝王应有的威仪,不可以做人主”。但是在汉灵帝去世的时候都没立太子,只是在临死之前将皇子刘协托付给最信任的宦官蹇硕。灵帝驾崩后,蹇硕想立刘协为帝,最后被刘辩的母舅何进诛杀,公元189年5月15,皇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幼主即位后,朝政大权掌握在其母何太后以及母舅何进手中。

何进在诛杀蹇硕之后,想要一举把宦官全部歼灭,便召当时的并州牧董卓带兵进京助他一臂之力,并要求何太后同意杀宦官,何太后不同意。皇宫之内便发生了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和宦官之间的厮杀,刘辩母子不得已出宫避难。

董卓率领部队进京,远远望见宫城起火,便知道已经发生了变故,立即快马加鞭到达京城西,听说少帝就要回宫,便和大臣一起去迎接。刘辩看到董卓率领的大部队,吓得哽咽,随后董卓上前与刘辩交流,刘辩吓得说话吞吞吐吐,而陈留王则对答如流,心下暗暗地有了立刘协为帝的念头。

回宫之后,董卓权倾朝野,在崇德殿前逼迫何太后写下了废帝诏书。公元189年9月28,汉少帝刘辩被废为弘农王,刘协登基是为汉献帝。在董卓废少立献的第二年,被董卓以毒酒杀害,时年十五。

刘辩继位谁辅政

东汉汉灵帝末年,政局动荡不安,东汉王朝存亡已经朝不保夕。朝廷外部发生了黄巾民变,为了镇压民变,东汉朝廷放权给地方,形成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

《三国演义》何皇后剧照

刘辩出生在汉灵帝熹平五年,其母何氏曾只是宫女,生了刘辩后,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先皇后被废后晋升为皇后。灵帝其实并不喜欢刘辩,更多的倾向于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刘协。在大臣们请求立太子,以振国纲时,灵帝想立刘协为太子,奈何何皇后乃中宫之主,何进手握重兵,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故立太子之事一拖再拖。

中平六年,灵帝病重,弥留之际,将皇子刘协托付给自己宠信的宦官蹇硕,同年夏天灵帝驾崩。灵帝驾崩后,蹇硕想要杀了何进再立皇子刘协为帝,岂料风声走漏,蹇硕的计划失败,而皇子刘辩也得以顺利继承皇位。

汉灵帝驾崩两天后,刘辩登基,是为汉少帝。少帝刘辩尊其母何皇后为太后,封皇帝刘协为渤海王,改元为光熹。由于刘辩年幼,继位之时方才十四,所以皇帝之位有名无实,何太后临朝称制,大事一概由太后做主,其母舅何进依然掌握军事大权,权倾朝野。

蹇硕在少帝继位后,仍旧想立皇子协为帝,又害怕何进掌权会杀了自己,求助于其他宦官,但是大局已定,每个人都只顾明哲保身,都没有听从蹇硕的话,反而出卖蹇硕在何进那里取得信任。不久后,何进便诛杀了蹇硕。

刘辩怎么死的

东汉少帝刘辩,公元176年出生,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之子。汉少帝刘辩14岁登基,在位仅五个月,便被废为弘农王,次年被毒死,时年15。

汉少帝刘辩

关于刘辩,历史上并无太多记载,对于他的评价更是少之更少。据史料记载,汉灵帝并不喜刘辩,曾经评价他为“没有帝王的威仪,实在不适合做君主”。后世对他的评价则是:他是东汉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帝,古代史书中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的正统皇帝,甚至没有他的帝王传记。而且汉少帝死后被随便安葬在宦官的陵园,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那么汉少帝刘辩到底是如何死的?这要从他登基开始说起。公元189年5月,汉灵帝病重驾崩,死前并没有立太子。只是临走之际对自己的宠臣蹇硕表明心迹,并将皇子刘协托付给他。只是灵帝尚在时,刘辩的母舅何进在朝中手握重权,何皇后又是一国之母,何况灵帝已故,蹇硕一人之力怎么会是何氏家族的对手,刘辩在灵帝驾崩的第二天便顺利登基,即汉少帝。只是刘辩虽为皇帝,却没有实权,权利实则由何太后和何进掌握。

何进杀了蹇硕之后,想要把宦官全部铲除,便召董卓上京相助。宦官知道难逃一死,便先下手为强,杀了何进。一时间,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开始了激烈的斗争。刘辩母子不得已出宫避难。

董卓一行人进京见到少帝刘辩,只见此人唯唯诺诺,胆小之辈,一点都不如陈留王刘协,便心想改立刘协为帝,以此提高自己的威信。回到宫中,董卓自封为司空,一手遮天,公元189年9月逼何太后写下废帝诏书,改立刘协,少帝刘辩为弘农王,少帝刘辩的帝王生涯到此结束。

第二年正月,各地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怕夜长梦多,就用毒酒杀了刘辩。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李广是谁李广简介 为什么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广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里的飞将军就是指的李广,在人才济济的西汉,李广确实不算特别出众,在他的前面是霍去病、卫青、周亚夫,这几人无论是战绩战法都是兵家翘楚,在整个古代战争史也都是赫赫有名的。而李广在战术兵法和为人等方面,的确都比前几位逊色

  • 乞丐皇帝朱元璋的传奇帝王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是中国古代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不同于历史上很多出身显赫的开国帝王,朱元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莽皇帝,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还曾经给地主家放过牛。朱元璋画像元朝末年政治愈加腐败,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为了生存,朱元璋曾经剃度出家,做过50天的小和尚。寺庙断粮之后,他又被

  • 赵奢论税如何反映出赵奢的远见卓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奢

    赵奢论税赵奢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他不仅在前线战场上战功赫赫,而且文武双全,即使担任文职也能有杰出的表现,早在他早年担任收税官的时候他就展现了自己的杰出的才能,因此得到了赵王的重用。赵奢论税早年赵奢名声不显的时候还只是赵国的一个收税的小官,当时他去平原君家里收税,结果平原君家里的仆从不肯交税,平原君

  • 百里奚:秦国五张羊皮换来的千古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百里奚

    “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欲从楚国赎出战俘百里奚的一段话。楚国同意将百里奚交还给了秦国,于是,百里奚就回到了秦国并当上了秦国的丞相。就这样,秦国五张羊皮换来的丞相百里奚,便有了“五羖大夫”之称。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宇里,名奚。春秋时楚国宛人,宛即今日河南南阳

  • 小明王韩林儿到底是不是被朱元璋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林儿

    朱元璋 韩林儿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来取名兴宗,现在安徽凤阳人。 韩林儿是元朝末年红巾军的领袖人物,其父亲曾经用白莲教的名义组织群众起义,在父亲死后韩林儿和自己的母亲逃亡至武安。随后被父亲的手下迎接回亳州,自立为帝,史称小明王。朱元璋画像朱元璋韩林儿两人分别在元朝末

  • 明朝将领李成梁九个儿子也战功赫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将领李成梁,李成梁儿子

    李成梁生于明代嘉靖五年,卒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共享年90岁。李成梁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将领,他和戚继光为明朝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李成梁,后人评价他为有功有过,李成梁的功绩在于镇守明朝东北边境四十载,为明朝的安定做出了军事上强有力的保障。在李成梁的镇守边境期间,立下的战功无数,女真等外族均不敢

  • 揭秘李秀成究竟有没有投降曾国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秀成

    李秀成究竟有没有投降曾国藩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在太平天国的后期将领中李秀成与陈玉成是最出名的,也是战绩最卓著的,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被清军攻破,李秀成带着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而出,但是由于李秀成的马让给了幼天王,自己的马跑的慢而与大部队走散,后来被村民抓住献给了

  • 魏无忌为了改变魏国的命运都做了什么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无忌

    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前243年),魏昭王的儿子,与安釐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前276年,被封信陵,位于河南省宁陵县,被后世称为信陵君。魏无忌与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和平原君赵胜四人被当代人称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为人宽厚,待人有礼,经常礼贤下

  • 春秋时期最具杀伤力的一个“美荡妇”竟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姬

    此时的夏姬已年过三十,正向四十迈进,虽徐娘半老,但仍是云鬟雾鬓、剪水秋眸、肌肤胜雪。没有多久,经常进出株林的孔宁与仪行父,先后都成了夏姬的床幕之宾。俗话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如狼似虎,可见这个年岁的女人最具杀伤力!纵观历史上具有如此杀伤力的荡妇非春秋时期的大美人夏姬莫属。夏姬,春秋时期郑穆公之女。

  • 南宋韦太后:第一次与男人同床竟惊吓尿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韦太后

    一开始,苏老爷以为韦氏是偶然害怕,于是好言安慰,命人换来新被褥,没想到一会儿韦氏又尿床了,一会功夫换了几套被褥,让苏老爷子大骂晦气。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三月底,北宋都城汴梁被金人攻破,北宋二帝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皇子、公主、朝廷公卿几千人被金人掳掠北上。昔日的天潢贵胄、金枝玉叶一夕之